农村社区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社区建设在西部还处在起步时期,近年来张掖市已出现了几个农村社区的模式雏形。文章分析了已具雏形的农村社区模式,以此探讨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农村社区;模式;探讨
  
  新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必将会在各个领域内逐步展开,广大西部地区已进入城乡协调发展的快速时期,社区建设也将从城市扩展到农村。农村社区建设在西部还处在探索和争论阶段,但在一些地区内已先行了一步。张掖市在近年来出现了几个农村社区的模式雏形,一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社区建设成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议题,这其中有积极响应的,有观望等待的,有怀疑困惑的,有反对排斥的。但必须肯定——农村社区必将给张掖市农村社会组织形式、农业经营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改变。
  概括张掖在农村社区建设中一些作法,大概可以总结出三种农村社区模式:第一种以城市社区建设模式为依据,走“城市化发展,社区化管理”的社区建设路子,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的村镇,如甘州区五星村。第二种以自身发展的特点为依据,走自主创新的社区发展路子,这主要体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突出的村镇,如山丹县芦堡村。第三种以民族地区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依据,走社区化服务的路子,这主要来自于发展较快的农牧区,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
  
  一、张掖市农村社区模式分析
  
  (一)五星村
  五星村模式:甘州区五星村辖6个社,265户,1074人,耕地面积2821亩, 2008年经济总收入1268万元,人均纯收入4652元。五星村是全市第一个建立农村社区的行政村。五星社区的建立既带来了新农村建设中新的思路,同时也在不同方面存在着许多争议。2008年五星村被确定为甘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点,该村社区建设的尝试得到了肯定。
  五星村的基本作法:将该村分为人文生活区和生产作业区两个部分。在人文生活区新建了一期工程的五栋13个单元130户宽裕型小康住宅楼、25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五星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及多功能电化教育室,结合6个合作经济管理小组、2个农民协会、5个精神文明服务队、5个服务窗口,建立了社区服务体系,还计划新建托老所、中心幼儿园、养殖小区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以此实现“打造居民的幸福乐园,五星人的精神家园”社区生活。五星社区模式以“城市化发展,社区化管理”为指导理念,以“适度超前,统一规划,整村推进,集中连片,分步实施”为原则的作法,已被张掖市的许多乡镇认同,之后有一大批乡镇也在吸收五星人的经验基础上,开始对本乡镇的建设进行了比五星更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五星模式”开创了张掖农村社区建设的先导。
  可以说,当第一个农村社区出现,就标志着张掖在城镇化建设中向前迈了一大步;标志着张掖工业化程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张掖城乡一体化发展有了新突破;标志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了新发展。
  (二)芦堡村
  芦堡村模式:山丹县芦堡村,有7个社,458户,1723人,劳动力1060人,耕地3650亩,主要有劳务、建筑、建材和亚麻四项支柱产业。2008年,村级集体积累达到1000万元,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到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79元。村党支部曾两次被中组部和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村”,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
  芦堡村的社会现状:虽然他们还没有建立农村社区,但已经在生产经营、生活方式、社会现象上与传统的农村相脱离,建立农村社区的各种条件早已具备,芦堡村正在积极准备社区式的乡村服务基地的建设,这已是该村今后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如今的芦堡有大多数人地过着“工作日上班,休息时下地;平常住城里,农忙回乡里”生活。享受“新农合”全免;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建设义务工全免;享受住宅、用水、用电、升学、婚葬等补助;生活在有广场、街心花园、娱乐中心,三十年无一例刑事案件的环境里。
  芦堡虽然还没有建立完整意义上的农村社区,但实际上早已在一些年前就进入了一种介于城市社区与乡村农民的生活。芦堡历来是一个观念超前,行动超前,转变超前的独特地方。长期的实践也证明,几十年过去,芦堡村仍然保持着农村建设的领军地位,总是走在变革的前例。所以无论是否建立明确的社区,芦堡人都已经进入了新的社会生活模式。
  (三)皇城区
  皇城区模式: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居18个自然行政村,境内居住着裕固、藏、汉、回、蒙古、土、满、撒拉族等8种民族,共1907户、7143人,2008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805.42元,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农牧区,且农牧民收入水平较高。
  皇城区的发展方向:基于未来发展的需要,皇城区启动了农牧民安居工程。在区政府所在地建成了牧民集中生活区,为那些急需为老人与孩子建立一个较舒适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农牧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牧民有了自己的单元房,平时多是老人与孩子,冬季时野外放牧的人们在生活区的时间也相应多了,牧民们的生活重点也由各自的放牧区逐渐向集中生活区转移。还有许多牧民不再满足于山里的生活,有的把家搬到县城,有的把家搬到市里,有的甚至会搬到临近其他地区的城市里。所以,这种以生活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就对牧区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基层组织建设适应这种变化了的情况,如何加强党员的流动管理,如何提高对农牧民的服务水平,社区就成了另一个可以依托的基层组织形式。社区雏形已经具备,只待各种相关服务设施逐步完善,一个新型有牧区社区就会为牧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皇城模式的进步意义:以生活区为支点向社区方向发展,建立现代的牧区社区,是牧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合理转变。同时,如何加强对跨县居住牧民党员的双重管理,使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新的条件下更坚强有力,成为我们必需面对的新课题。
  
  二、张掖农村社区模式的启示
  
  以上三种典型的农村社区模式,是张掖市社区建设中自发产生的现象,从中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农村社区的建立加快了工业化进程。由于生产生活在空间上的分离,由于从分散居住向集中的转变,延续千年的前院住人,后院养殖的状态被改变,传统的作息习惯被改变,家庭经营方式也被改变,一度曾为农户带来家庭收入和环境美化的庭院经济也退出农户经营范围。这种改变又引起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突出的表现在集中养殖农户中,白天工作,晚上休息,轮流值班,而这些改变都呈现出工业化的特征。
  农村社区的建立加快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农村社区的起步伴随着城市社区发展,两者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形成城乡社区建设的协同发展。目前,张掖城乡社区正在积极探讨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突出个性,共同发展是张掖社区的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村社区的建立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社区会逐渐成为农村居民的生活中心,社区居民已打破了原来的村社归属,不同村社的居民居住在同一社区,而同一村社的居民可能在不同社区,这给党员管理和村民管理带来了不便。因此,进一步探讨社区发展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成为农村党建的一个新课题。
  农村社区的建立推动了农村经营方式的转变。西部农村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仍不可能发展到“一户一业”的经营模式,但目前却在“一村一品”的经营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在此基础上将其做进一步的延伸,由“一村一品”发展到“一户一品”,也就是说,走一条从“一村一品”——“一户一品”——“一户一业”的路子,是西部农村逐步提高专业化、产业化的现实选择。而社区式的生活模式,为农户走“一户一业”的经营道路奠定了基础。
  
  三、农村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农村社区建设应根据人文环境的特点,突出个性。经济发展快的乡镇可依据城市社区来完成社区建设,这符合发达农村自身的需要,便社区建设逐步向城市社区建设过渡,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具有浓厚的自身发展特色的乡镇可依据自身的特点建立特色社区,使社区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融合,实现社区特色化;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建设应向流动的生产与固定的生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使民族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更具现代化。
  第二,农村社区建设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别,分层推进。张掖农村不现县、区之间,同一县区不同乡镇之间经济发水平很不平衡,农村社会化建设的程度也不同。之前分析的几个典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该县区新农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村镇,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行者。它们起到的典型示范作用只对部分与它们发展水平接近的村镇有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而对其他相对落后地区的村镇则更多的是学习他们这种寻求发展的思路和开拓精神。因为,从总体上来,西部农村社区化的条件还不十分成熟,大部村镇现阶段还不具备发展社区建设的条件和现实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建设的中应慎重对待:在条件成熟的村镇及时推进;在条件许可的村镇适时准备;在条件不足的村镇延时考虑,不可一拥而上。
  第三,农村社区建设应首先根据群众认识程度不同,明确认识。在调查中我们会听到这样的疑问,社区与村委会的关系如何处理,有的基层干部觉得,城市社区就是一级基层组织,那么农村是不是也应该是这样,如果这样,岂不是有两个平等的基层组织。因此,应尽快让大家明确,社区建设只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方面,社区建设只能依赖于基层组织建设来实现这样一个原则问题,否则就会给群众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从而影响社区建设,影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第四,农村社区建设应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互相促进。农村社区要以基层党组织领导为核心开展服务工作。要在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探索建立以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村级组织为基础、各类社区民间组织互动合作、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以社区的依托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同时,要避免因社区的建立而增加人员编制,增加工作经费的简单机构重叠设置。
  第五,农村社区建设应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互联互动。城乡一体化是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城市社区在社区建设中先行一步,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虽然城市和农村在社区工作的具体内容上各不相同,但基本工作思路与目的是一致的,服务内容和程序是相近的。所以,应加强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的共同探讨。在城乡农牧区之间展开以城带乡,城乡协同的合作方式,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服务方式,实现城乡社区建设经验的资源共享。
  (作者单位:董风云,张掖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部;安惠娟,张掖市委党校科研部;王海,中共张掖市甘州区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从选好整好地、选好品种、选好种苗、做好种植与田间管理及自然灾害防范等几个方面,总结分析坡地果蔗获得高产优质的综合管理技术。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渐出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新的特征和趋势,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内部和城乡之间的转移,不同产业间的转移甚至不同地区件的转移等方面,并且也随之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关键词 产业结构;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征;趋势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文言文教学引起广泛关注,但相对于“现代文阅读”、“作文”而言,文言文教学仍存在不平衡现象。教学中仍然存在语文教改的“死角”,仍有一些课堂是从字词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落实者,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今后的人才价值。如何在管理工作中融入教育艺术,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原则,为学生
摘 要 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是实现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实力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案例分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作物新品种推广的巨大效益,即合理利用资源、高产抗害和生态效益;根据作物推广现状,分析了新品种推广中遇到的老品种退出难、种植技术不配套、推广脱节、资金短缺和广告泛滥等难点,为推广新方法、新模式的建立提供基础。  关键词 作物新品种;推广;效益;难点  中图分类号:F324 文献标志码:B DOI:10.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急诊重症哮喘的效果。方法 100例急诊重症哮喘患者,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吸氧、抗感染等常
本文笔者结合个人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以归纳,并提出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通过本文笔者的粗浅
以‘11S12’为材料,采用三因素的裂一裂区试验设计,探讨播期、施肥量和密度对新型蓝粒杂交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施肥量和密度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产量随播期、施肥
朱自清先生《背影》是一篇关于父子骨肉至情的回忆性抒情散文。作者怀着真挚的情感。用朴实的语言捕捉到一个瞬息间的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浓厚的亲情:《背影》没有华丽的词藻,没
摘 要 Y两优087在金秀县高寒山区作中稻的种植,表现出高产、抗稻瘟病、耐肥、抗倒伏、适应性广,米质好等优点,在苗期有着较好的耐寒性和较好的抗病虫性,种植后期有着较好的耐热性;同时,本文主要结合Y两优087在金秀县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中的具体表现,对高产栽培技术做了主要的总结。  关键词 Y两优087;广西金秀县;高寒山区;种植表现;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