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18条军规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全球没有对标经验,一切立足独立创新:自媒体是一个中国概念。如果你现在到美国到日本,会发现他们基本上还处于博客时代,自媒体是中国媒体和中国商业生态所形成的一种新景象。
  2.熟人环境与社交分享,决定自媒体的创作特质:最近一两年,垂直的门户能力慢慢下降,人们开始把信息交流和传播的方式嵌入社交环节中。微信与博客和微博的不同,在于密闭的舆论环境与外放的广场文明的不同。
  3.内容是一切的核心:对于作家来说,做自媒体能让你更近地接触到自己的读者,而好的内容,在新媒体的业态下,会比你想象的走得更远。微信时代里,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它的传播量在某一圈层中所形成的效应是难以想象的。信息以非线性的方式在不同的社群中滚动,这个时候,一个好的内容本身变成了一个具有传播力的产品。好的内容是传播唯一的通路,这是自媒体第一个运营原则。
  4.没有价值观认同的社群是乌合之众:自媒体第二个比较重要的运营原则,是一定要让你社群里的人面目清晰,且认同相同的价值观,否则他们就是乌合之众。
  5.面向新中产的自媒体的一个新方向:“得屌丝者得天下”的定律在自媒体生态未必正确。社会应该向上走,应该让你的生命很富饶,让你的物质很饱满,通过你自己的努力,对你的家人负责任。所以,我们拒绝屌丝,我们面向新中产阶层。
  6.求援与共享是互联网社群的两个重要元素。做自媒体也好,做融媒体也好,只要认为你这件事情是有利于社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你就可以向全世界求援,这个事情一定有人愿意帮助你。第二个是共享,我们做所有事情,都是让我们有共同价值观的朋友们,共同分享。
  7.有价值的自媒体必须探索电商模式:旧媒体的盈利逻辑是广告逻辑,而自媒体的更大价值在于不同的电商模式的探索。2016年是自媒体的电商年,不同属性的自媒体,将诞生不同的电商模式,对所有自媒体而言,都面临电商化的实验。
  8.自媒体创新从来不是预谋的结果:自媒体好玩的事情在于,今天要干的事绝对想不到,所以基本上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都不是预谋的结果,完全是不断创新和实验的结果。
  9.自媒体领域里有两个能力在未来会被放大,专业化和人格化:第一是专业化能力,即在一个特别细小的领域里形成的专业化能力。第二是人格能力,在未来自媒体里,人大于所有的机构,这就出现了互联网营销中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
  10.自媒体生态中将没有大众品牌和大众传播:在未来的互联网环境下,我们将拒绝大众品牌、大众传播和大众营销,未来这个世界会被圈层化,每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圈层里,每一个圈层中都有一些神一样的人物,但他跑到大马路中他就是路人甲。
  11.圈层化的自组织是社群活跃的基础:自媒体必须要架构在一个圈层之上,你不需要为所有的人服务,一定是社群化。未来社群化和人格化所产生的东西一定是通过O2O完成,它是一个体验。
  12.产品属性大于媒体属性:媒体人非常相信媒体的属性,但互联网教会我们另外一个概念,产品属性。未来的很多电商销售是基于一个产品,而不是基于所谓的媒体生产而出现的。
  13.从物到人是市场经济,从人到物是社群经济:从计划经济的国家控制,到商品经济承认资本伦理,到产能过剩时出现市场经济,再到今日伴随互联网出现的社群经济。我们经历过生产线革命与柜台革命,现在经历着物与人传播逻辑的颠倒——市场经济是一个从物到人的过程,社群经济是一个从人到物的过程。
  14.社群经济=连接+价值观+内容:我们做自媒体,只连接那些跟我们价值观相关的东西。未来的自媒体其实就干这三件事:第一我们要完成连接,第二要让连接起来的人形成相对统一的价值观,第三要生产或提供最好的商品。
  15.自媒体很难从旧媒体模式中改造而成,它们几乎都是新的入侵者:如同所有改革一样,既得利益集团很难实现自我革命,在犹豫与摇摆中,新的势力以更轻盈的方式切入,颠覆一切旧秩序。
  16.面向未来的媒体组织,将具备三种重要元素。第一是基于专业,全能型媒体将消失;第二是融于社交,一篇文章、一个思想的传播必须要进入到社交圈里面去;第三是多媒交融,当专业社交和多媒化同时出现的时候,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和未来一种陌生而新鲜的时空状态。
  17.“蜂窝”是自媒体竞争的矩阵模式。未来所有的组织都将被扁平化,所有的盈利性机构都以中小型为主。而大平台中的每一个企业都是一个蜂窝,蜂窝里面有蜂王,每一个蜂窝必须要能够自主发展,掉下来的时候也不影响整个大蜂窝组织,当足够大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成为一个蜂窝平台。
  18.试错是唯一通往成功的险径。互联网的特点就是小步,迭代,试错,快跑。不要希望一步就登天,持续地迭代,快跑,试错,这是互联网基本的特点。
其他文献
沃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曾说过,杰出领导者应是“一流观察者”。换句话说,他们时刻警觉周遭发生的事情,他们能看到他人遗漏的部分,并深挖细节,在权衡行为合理性时依据观察作出判断。  六大警示信号  成为一流观察者的过程,充满挑战。  1、模棱两可  作重要执行决策时,关于各个选项的信息并不一定清晰确凿。很多情况下,数据仅能提供重要线索,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事有蹊跷。  2 、
期刊
全球经济格局及其市场观感迅速改变。对中国经济体的关注,以及对美联储下一步行动的担忧,造成了全球大规模的股市、物价及汇率波动。这场动荡凸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全世界的公司领导者制定全球战略时,须跳出旧有观念和传统智慧。  今天许多这样的全球战略,核心依然是二元的观念,将世界分为富裕国家“发达经济体”和较不富裕、当前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新兴经济体”。这个思路一直是公司董事会制定全球战略的指导思想,引
期刊
数字营销最新最热的词汇应该就是移动社交。五花八门的移动APP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消费者在移动社交上花的时间,受到的影响,正在超过PC、电视,未来甚至很可能会超过线下。企业也纷纷开始投入移动社交营销。作为时趣的CEO,我日常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各个企业的业务负责人或者营销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在业务上有什么挑战,我们怎么可以帮到他们。  不久前,有一位世界500强企业的客户Jason(化名)询问我:
期刊
一般来讲,一个战略单品在其上市之初的第一到第二年,是最危险的两年,在这个时间段内,80%的初创单品都会倒闭;如果战略单品活不过这一两年,那么,它就会自动被淘汰。  过了这个时间段,一个战略单品如果能活上3到5年,那说明这个单品在整个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它存在的价值。只要不出大的方向性错误,它还能够一直活下去。  下一步,战略单品将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如何做大?如何成为战略爆款?这是战略单品在
期刊
克里斯坦森提出的“颠覆性创新”概念,引发了广泛共鸣,同时也造成一种观念——“颠覆”似乎代表进步,代表不可逆,代表无法阻挡的未来。于是,当某种新的商业模式一旦创立并有所反响,就会导致大量追随者蜂拥而入,还会遭遇大量投资者“围追堵截”。  商业模式创新,尤其是颠覆性模式创新,仿佛成为创业者的最高境界和投资者的最高追求。部分投资者在评估创新企业价值时,甚至从不过问财务业绩。对未来,他们重点关注商业模式和
期刊
不同于“早期用户”这一概念,“种子用户”并不是产品的试验者,而是本来就对产品有使用兴趣的尝鲜者,可以说,他们从另一个角度推动着企业和产品的创新进程。  小米手机的营销模式使得“种子用户”(Lead User)这个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概念再次受到热切关注。如何抓取并管理这一群体是当代企业管理者、产品经理乃至创业者们的重要课题之一。不同于“早期用户”这一概念,“种子用户”并不是产品的试验者,而是本
期刊
毫不夸张的说,销售人员就是一群整体被数字“折磨”的人!  尤其是需要完成业绩的关键时期(如年底),被数字“折磨”的整夜睡不着觉是常有的事!实际的市场销售过程中,我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观念才能在保证完成销售业绩的同时而又不至于让自己“活得太累呢”?笔者结合自己10多年来的销售生涯总结了销售人员必须掌握的十大法宝(十大观念)。  在谈十大观念之前,首先我们来看看观念究竟有多重要!关于观念的重要性,相信很
期刊
为了招聘到最理想的人才,各大企业往往会不遗余力地筛选应聘者、进行面试并认真核对各种资料。有些企业甚至采用科技手段,精心设计面试流程,或者让候选的应聘者接受一段工作测试。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有意或无意地包含在所有招聘流程的核心当中:这名候选者是否与同事及经理合得来?是否符合公司的价值观和整体文化?然而,文化契合度是很难衡量的。这或许是因为文化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这是一个极为含混的说法,往
期刊
日本,在国际社会被叫做“课题先进国”,意思是说日本在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曾经历的课题,或早或晚的都会成为其他国家要面临的课题。比如泡沫经济、环保问题、长期性的通货紧缩、人口减少、高龄化、少子化等等。日本虽然也不情愿,但它始终是站在解决各类课题的第一线。  因此,日本在这些方面可以给中国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比如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本就是中国的“前车之鉴”和“反面教材”;比如处理泡
期刊
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高近三楼,根部有两尺多围,往上不到一米便枝杈四散,如一把大绿伞踞在小区广场,开花时节,幽香浸染,挨着的每家每户,开窗便醉人。  这是小区里最大的一棵桂花树,踞在小区广场中央,高高大大,唯我独尊。一个精美的大花坛供着它,上面连草都没有一棵,它可以无碍地享用着这块空间,吸收这里的阳光、空气和降水。  它被移栽过来后,已经在这个小区里生活了20年,却垂垂老矣——枝条萧瑟,叶子枯疏,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