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格局及其市场观感迅速改变。对中国经济体的关注,以及对美联储下一步行动的担忧,造成了全球大规模的股市、物价及汇率波动。这场动荡凸显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全世界的公司领导者制定全球战略时,须跳出旧有观念和传统智慧。
今天许多这样的全球战略,核心依然是二元的观念,将世界分为富裕国家“发达经济体”和较不富裕、当前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新兴经济体”。这个思路一直是公司董事会制定全球战略的指导思想,引导跨国公司采取新兴市场战略,向传统市场之外扩张。
然而,对世界经济的二元观念现在已经过时。举例来说,哥伦比亚、马来西亚、波兰和土耳其这些国家,与其说与孟加拉国、肯尼亚等其他新兴国家有共同之处,不如说更接近德国或美国。因此,公司需要抛开旧的观念,寻找设置市场优先次序的新途径。这不仅仅是要寻找新标签的问题。一切方法都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如此一来,在短期和长期发展令各国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战略方可随之调整。
全球格局已彻底改变,其证据随处可见。一方面,今天的经济领军者不必像过去一样是高收入国家。这个新的有关富裕和经济实力的悖论,源自主要中低收入国家过去15年来稳健的增长率。而这些国家的需求动态与高收入国家截然不同。另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各国的经济增长势头差异很大,而且这种差异与新兴国家、发达国家的概念并不一致。例如原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两个国家遭遇了增长大幅滑坡,而中国虽仍然比大部分国家增长更快,却在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其他新兴国家有很大的经济扩张潜力,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类发展对所有全球公司都有启迪。对于特定公司来说,哪个市场是最有价值的?在这样的动态变化中,企业领导者如何有效地在国际化战略上安排优先顺序?
为帮助领导者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提出两种方法,可用作排序工具。第一种方法是从经济规模和增长势头两个方面综合考量,找出有意向全球发展的企业,目前我们的分析报告中有24个必须留意的国家。
第二种方法关注一个国家的主要开支类别,即我们所说的需求区块。比如说,在需求份额中大部分是个人消费的国家,消费品公司较有可能找到利润丰厚的市场,而工业品制造方要寻找的就是以投资为主要需求区块的市场。
这两种方法是为帮助企业找出重要市场的主动雷达而设计的基本输入,只是辨别优先顺序的第一步,打好基础以供进一步的行业细分分析。具体到每个公司,适用的排序标准可能各不相同,因为排序标准与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及其全球定位有关。而且任何排序方法都无法提供广泛适用的唯一答案。但我们这两种方法可以提供一种简明的图景,帮助企业辨明此前低估和高估了的市场机遇,并强调公司之所以必须抛开过时的思维方式、重新制定全球战略的原因。
巨变的全球格局
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全球经济真的改变了那么多吗?答案是肯定的。证据便在3个趋势里:富裕国家作用减弱,较不富裕的国家体现出更强势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格局的增长趋于多样化。
全球经济不再由富裕国家主宰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仍然是经济强国,但是看看经济规模(以名义GDP计)或在全球GDP增长中的份额,可以看出富裕国家的影响明显减弱。1995年,美国、日本和德国是高居GDP榜首的3大经济体。到了2015年,中国一跃成为GDP第2,而1995年并未上榜的印度排名第7。
新的悖论
与此同时,个别国家的指标也显现出另一个根本上的转变。20世纪末,引领全球经济的力量依然大部分来自高收入国家。然而到了今天,一些从人均收入上看并不富裕的国家成为了经济增长强国。例如,中国经济规模约为美国的60%,但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印度经济规模接近日本的一半,而印度的人均收入仅为日本的七分之一。
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收入水平却较低,因此其需求动态与高收入国家截然不同。这个事实对于许多市场以及所有在全球运营或有意向全球扩展的公司而言都有重大的意义。
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增长率日趋多样
过去20年流行的两个概念,一是“脱钩”,即低收入国家增长模式与高收入国家的模式分开;二是“双速世界”,即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轨迹分开。这两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印度及其他低收入国家过去20年里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可运用这些观念制定全球战略,对新兴市场战略的需求也因这些观念而得以凸显。
但这样的模式不再适用了。举例来说,几乎所有的富裕国家和中等国家都受到2008年全球危机的较大影响,惟有初起的经济体相对而言未受损伤。这一事实削弱了“脱钩”概念。
对G20国家增长轨迹的回顾,揭示了经济格局的转变之大。几年以前,G20成员国(本文中特指参与峰会的19个国家以及西班牙)中的富裕国家全都增长缓慢,中等及初起国家增长速度较快。而今天,情况更为复杂:一半以上的G20成员国缺乏增长势头。
找出高优先级市场
世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企业领导者要如何判断哪一个市场最值得关注?在这样变化万端的动态中,如何安排优先级别?要回答这些问题,两种为全球经济体排名的方法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
方法一:通过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衡量市场重要性
回答以上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根据各国对全球GDP增长的预期贡献进行排行。这是各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率的功能。
持续运用这个视角,可以帮助公司识别重要市场的动态变化。目前这20个国家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自2014年至2016年这些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占了全球GDP增长的85%。
在不远的未来,全球经济格局将会主要由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决定。中国经济虽然正在减速,但其扩张速度依然是其他经济体不可比拟的。自2014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占到全球经济预期增长的一半。 虽然G20集团常被视为最重要的全球市场的代言方,但在全球增长贡献中排名靠前的国家与G20成员国并不一致。比如说,阿根廷和南非这两个G20成员国并未进入我们前20名的榜单,而哥伦比亚、马来西亚、尼日利亚、菲律宾和波兰这5个非成员国榜上有名。这5个国家值得关注,不仅是因为其发展前景相对较好,也是因为这些国家让我们注意到那些可能被低估的子区域。
当然,考虑到增长率的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经济体也是企业无法忽视的。巴西、意大利、荷兰和俄罗斯这四个国家目前分别在全球经济中占比至少达到1%,但是其增长势头比较微弱。
方法二:将需求区块用作全球市场的新视点
虽然分析国家的发展势头和经济规模很有用,但换一种方式,在需求区块的基础上瞄准最有前途的市场,也有其重要价值。
2013年全球经济合74万亿美元。分析GDP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看供给(不同行业活动产生的经济附加值),二是看需求(反应不同类型的支出)。我们关注后者,因其提供了关于特定市场的规模及其内部动态的重要视角。
富裕国家主导了私人消费市场,中等国家GDP则主要用于投资。后一点反映了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还有与城市化接踵而至的住房建设。
对总体上最大的需求区块进行回顾,可获得一组更长远的视角。最大的两个区块是美国的私人消费和中国的投资,分别为11.5万亿美元和4.4万亿美元。这两个需求区块在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上很重要:自2014年至2016年,美国的私人消费和中国的投资有望各自占到全世界总增长的15%。其他主要需求区块包括中国的私人消费(3.4万亿美元)和美国的投资(3.2万亿美元),还有日本、德国的私人消费,以及美国的政府消费。
跨国公司要了解,需求区块的规模和重要性在世界各个不同的市场中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至关重要。毕竟,投资驱动的国家里的机会(比如基础设施发展)与私人消费驱动的国家是不一样的。
重思全球战略
过去20年里全球赢家带来的启迪是,敏锐地捕捉经济格局中的变化,持续更新优先国家列表,可以成为战略优势的重要来源。
我们这里提供的两个视角(对全球增长的贡献以及需求区块)可以提供洞察,并为公司捕捉经济格局变化打下基础。两者相结合,既有回顾,也有展望。
当然,在制定市场优先级的过程中,公司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人口统计数据,提供了又一种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的来源。在未来几十年里,一些国家会遭遇老龄化问题,还有一些国家的青壮年人口过多,可能成为机遇,也可能造成不稳定。还有,国债和财政状况是国家脆弱程度的指标,这点已在过去的危机中得到证实。另外,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因其可对各国经济发展轨迹产生各不相同的重大影响。此外,要制定优先级的公司还需要将影响可盈利性和风险水平的具体行业及市场因素纳入考虑。
不过,比具体排序方法更重要的是总体信息:固守过时的观点是很危险的。由于最近股市、大宗商品和货币市场明显有所波动,任何指标都有可能迅速过时。而且,对世界经济的二元观念(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和金砖四国等等这些概念都已无法再对全球战略思维起指导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世界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阶段,另一个原因是,预设某一类别市场内具有同质性,这个思路已被证明是没有依据的。
今天许多这样的全球战略,核心依然是二元的观念,将世界分为富裕国家“发达经济体”和较不富裕、当前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新兴经济体”。这个思路一直是公司董事会制定全球战略的指导思想,引导跨国公司采取新兴市场战略,向传统市场之外扩张。
然而,对世界经济的二元观念现在已经过时。举例来说,哥伦比亚、马来西亚、波兰和土耳其这些国家,与其说与孟加拉国、肯尼亚等其他新兴国家有共同之处,不如说更接近德国或美国。因此,公司需要抛开旧的观念,寻找设置市场优先次序的新途径。这不仅仅是要寻找新标签的问题。一切方法都必须是动态的、灵活的,如此一来,在短期和长期发展令各国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战略方可随之调整。
全球格局已彻底改变,其证据随处可见。一方面,今天的经济领军者不必像过去一样是高收入国家。这个新的有关富裕和经济实力的悖论,源自主要中低收入国家过去15年来稳健的增长率。而这些国家的需求动态与高收入国家截然不同。另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中,各国的经济增长势头差异很大,而且这种差异与新兴国家、发达国家的概念并不一致。例如原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中的两个国家遭遇了增长大幅滑坡,而中国虽仍然比大部分国家增长更快,却在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其他新兴国家有很大的经济扩张潜力,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类发展对所有全球公司都有启迪。对于特定公司来说,哪个市场是最有价值的?在这样的动态变化中,企业领导者如何有效地在国际化战略上安排优先顺序?
为帮助领导者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提出两种方法,可用作排序工具。第一种方法是从经济规模和增长势头两个方面综合考量,找出有意向全球发展的企业,目前我们的分析报告中有24个必须留意的国家。
第二种方法关注一个国家的主要开支类别,即我们所说的需求区块。比如说,在需求份额中大部分是个人消费的国家,消费品公司较有可能找到利润丰厚的市场,而工业品制造方要寻找的就是以投资为主要需求区块的市场。
这两种方法是为帮助企业找出重要市场的主动雷达而设计的基本输入,只是辨别优先顺序的第一步,打好基础以供进一步的行业细分分析。具体到每个公司,适用的排序标准可能各不相同,因为排序标准与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及其全球定位有关。而且任何排序方法都无法提供广泛适用的唯一答案。但我们这两种方法可以提供一种简明的图景,帮助企业辨明此前低估和高估了的市场机遇,并强调公司之所以必须抛开过时的思维方式、重新制定全球战略的原因。
巨变的全球格局
在过去的十几二十年里,全球经济真的改变了那么多吗?答案是肯定的。证据便在3个趋势里:富裕国家作用减弱,较不富裕的国家体现出更强势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格局的增长趋于多样化。
全球经济不再由富裕国家主宰
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仍然是经济强国,但是看看经济规模(以名义GDP计)或在全球GDP增长中的份额,可以看出富裕国家的影响明显减弱。1995年,美国、日本和德国是高居GDP榜首的3大经济体。到了2015年,中国一跃成为GDP第2,而1995年并未上榜的印度排名第7。
新的悖论
与此同时,个别国家的指标也显现出另一个根本上的转变。20世纪末,引领全球经济的力量依然大部分来自高收入国家。然而到了今天,一些从人均收入上看并不富裕的国家成为了经济增长强国。例如,中国经济规模约为美国的60%,但中国的人均收入还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印度经济规模接近日本的一半,而印度的人均收入仅为日本的七分之一。
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强,收入水平却较低,因此其需求动态与高收入国家截然不同。这个事实对于许多市场以及所有在全球运营或有意向全球扩展的公司而言都有重大的意义。
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增长率日趋多样
过去20年流行的两个概念,一是“脱钩”,即低收入国家增长模式与高收入国家的模式分开;二是“双速世界”,即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轨迹分开。这两种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印度及其他低收入国家过去20年里的快速增长,跨国公司可运用这些观念制定全球战略,对新兴市场战略的需求也因这些观念而得以凸显。
但这样的模式不再适用了。举例来说,几乎所有的富裕国家和中等国家都受到2008年全球危机的较大影响,惟有初起的经济体相对而言未受损伤。这一事实削弱了“脱钩”概念。
对G20国家增长轨迹的回顾,揭示了经济格局的转变之大。几年以前,G20成员国(本文中特指参与峰会的19个国家以及西班牙)中的富裕国家全都增长缓慢,中等及初起国家增长速度较快。而今天,情况更为复杂:一半以上的G20成员国缺乏增长势头。
找出高优先级市场
世界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企业领导者要如何判断哪一个市场最值得关注?在这样变化万端的动态中,如何安排优先级别?要回答这些问题,两种为全球经济体排名的方法可以提供有效的帮助。
方法一:通过对全球增长的贡献衡量市场重要性
回答以上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根据各国对全球GDP增长的预期贡献进行排行。这是各个国家经济规模和增长率的功能。
持续运用这个视角,可以帮助公司识别重要市场的动态变化。目前这20个国家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自2014年至2016年这些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占了全球GDP增长的85%。
在不远的未来,全球经济格局将会主要由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决定。中国经济虽然正在减速,但其扩张速度依然是其他经济体不可比拟的。自2014年至2016年,中国和美国占到全球经济预期增长的一半。 虽然G20集团常被视为最重要的全球市场的代言方,但在全球增长贡献中排名靠前的国家与G20成员国并不一致。比如说,阿根廷和南非这两个G20成员国并未进入我们前20名的榜单,而哥伦比亚、马来西亚、尼日利亚、菲律宾和波兰这5个非成员国榜上有名。这5个国家值得关注,不仅是因为其发展前景相对较好,也是因为这些国家让我们注意到那些可能被低估的子区域。
当然,考虑到增长率的问题,还有其他一些经济体也是企业无法忽视的。巴西、意大利、荷兰和俄罗斯这四个国家目前分别在全球经济中占比至少达到1%,但是其增长势头比较微弱。
方法二:将需求区块用作全球市场的新视点
虽然分析国家的发展势头和经济规模很有用,但换一种方式,在需求区块的基础上瞄准最有前途的市场,也有其重要价值。
2013年全球经济合74万亿美元。分析GDP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看供给(不同行业活动产生的经济附加值),二是看需求(反应不同类型的支出)。我们关注后者,因其提供了关于特定市场的规模及其内部动态的重要视角。
富裕国家主导了私人消费市场,中等国家GDP则主要用于投资。后一点反映了许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还有与城市化接踵而至的住房建设。
对总体上最大的需求区块进行回顾,可获得一组更长远的视角。最大的两个区块是美国的私人消费和中国的投资,分别为11.5万亿美元和4.4万亿美元。这两个需求区块在世界经济增长前景上很重要:自2014年至2016年,美国的私人消费和中国的投资有望各自占到全世界总增长的15%。其他主要需求区块包括中国的私人消费(3.4万亿美元)和美国的投资(3.2万亿美元),还有日本、德国的私人消费,以及美国的政府消费。
跨国公司要了解,需求区块的规模和重要性在世界各个不同的市场中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至关重要。毕竟,投资驱动的国家里的机会(比如基础设施发展)与私人消费驱动的国家是不一样的。
重思全球战略
过去20年里全球赢家带来的启迪是,敏锐地捕捉经济格局中的变化,持续更新优先国家列表,可以成为战略优势的重要来源。
我们这里提供的两个视角(对全球增长的贡献以及需求区块)可以提供洞察,并为公司捕捉经济格局变化打下基础。两者相结合,既有回顾,也有展望。
当然,在制定市场优先级的过程中,公司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人口统计数据,提供了又一种日益增长的多样性的来源。在未来几十年里,一些国家会遭遇老龄化问题,还有一些国家的青壮年人口过多,可能成为机遇,也可能造成不稳定。还有,国债和财政状况是国家脆弱程度的指标,这点已在过去的危机中得到证实。另外,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因其可对各国经济发展轨迹产生各不相同的重大影响。此外,要制定优先级的公司还需要将影响可盈利性和风险水平的具体行业及市场因素纳入考虑。
不过,比具体排序方法更重要的是总体信息:固守过时的观点是很危险的。由于最近股市、大宗商品和货币市场明显有所波动,任何指标都有可能迅速过时。而且,对世界经济的二元观念(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和金砖四国等等这些概念都已无法再对全球战略思维起指导作用。这不仅是因为世界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的阶段,另一个原因是,预设某一类别市场内具有同质性,这个思路已被证明是没有依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