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有效性,高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知识方面有兴趣的学,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 教育有效性 信息技术 方法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44-01
一、探究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部分教学缺乏趣味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低下,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在高中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使用较为原始的教学方法居多,在教学过程也较少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所知甚少,缺少评价和反馈,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利用多种手段实现课堂中的有效性
1.情景化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或者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情景能够给学生呈现不同的效果,引起不同的共鸣,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进行情景化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2.小组化研讨
在高中学习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可以在讨论中开阔视野,获得不同的想法,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组建小组的学习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差异性教学
每一个高中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都不相同,个性差异也甚为明显,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和延伸或者拓展,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可能性,通过学生的反馈尽可能“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考虑高中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鼓励特色发展。
4.增强学生信息素养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可以归纳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实质上就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态度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对待信息技术,应当在辩证看待的基础上,有着明确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认清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和生活发展的影响。
5.巧妙教学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明白教材在课堂中的作用,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应当让死板的教材在课堂中灵活起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这需要教师对课堂的各个环节均有所把握,掌握课堂节奏。例如,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入手,调动学生的思维,不仅如此,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6.目标导向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应当树立全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意识,以目标导向的视角去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課堂的改革,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反思教学实践,以目标为导向,积极思考教学是否具有目标性,若教学有目标性,又是否达到了目标;第二,在明确教学目标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大范围开展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三、有效性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格外突出,而高中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阶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是现代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信息技术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掌握了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解决难题,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正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十分重要,所以信息技术的教育就至关重要。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让信息技术深入学生生活,为将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波.基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18:147.
【关键词】高中 教育有效性 信息技术 方法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7-0144-01
一、探究背景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部分教学缺乏趣味性,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低下,教学效果相对较差。在高中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知识时,使用较为原始的教学方法居多,在教学过程也较少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所知甚少,缺少评价和反馈,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利用多种手段实现课堂中的有效性
1.情景化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或者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情景能够给学生呈现不同的效果,引起不同的共鸣,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进行情景化教学,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2.小组化研讨
在高中学习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可以在讨论中开阔视野,获得不同的想法,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组建小组的学习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差异性教学
每一个高中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都不相同,个性差异也甚为明显,在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和延伸或者拓展,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在可能性,通过学生的反馈尽可能“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充分考虑高中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情况下,鼓励特色发展。
4.增强学生信息素养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课程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可以归纳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实质上就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态度教育。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对待信息技术,应当在辩证看待的基础上,有着明确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保持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认清信息技术对当今社会和生活发展的影响。
5.巧妙教学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中,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备课中需要明白教材在课堂中的作用,不能照本宣科。教师应当让死板的教材在课堂中灵活起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这需要教师对课堂的各个环节均有所把握,掌握课堂节奏。例如,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另外,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入手,调动学生的思维,不仅如此,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6.目标导向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应当树立全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意识,以目标导向的视角去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課堂的改革,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积极反思教学实践,以目标为导向,积极思考教学是否具有目标性,若教学有目标性,又是否达到了目标;第二,在明确教学目标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大范围开展以目标为导向的教学,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三、有效性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信息产业发展迅速,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格外突出,而高中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阶段,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技能,是现代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在当前信息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信息技术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掌握了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解决难题,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正因为信息技术的使用十分重要,所以信息技术的教育就至关重要。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更让信息技术深入学生生活,为将来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波.基于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1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