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语文课本专题的反思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inema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指出了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的一大亮点:专题的命名和名下各篇文章的归类,并进一步剖析了编者希望对学生心灵成长进行良性引导的用意,以及感悟到编者的良苦用心后,老师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影响和教育学生。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本 专题 反思
  从读书到执教,已经习惯了将语文课本当做阅读和写作范例。作为课本,它自然有选材方面的经典性考虑,以及由此无法避免的多年难有大修改和调整的刻板。每一本教材都有编者的良苦用心和贴近学生成长的设计,但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却有叩响心灵的震撼。当一本书褪掉它作为语文课本的特定赋予功能后,它若能以一本读物的意义感动读者,就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这样评价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是因为它的最大亮点:专题的设计,包括它的命名和名下归属的各篇文章的安排。以下附必修一目录为例。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
  沁园春·长沙
  相信未来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我的四季
  ⊙设计未来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我的五样
  写作观 你的生活很重要
  写作指导 激活我们的诗情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
  劝学
  师说
  ⊙经典的力量
  获得教养的途径
  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旅人
  想北平
  我心归去
  乡土情结
  ⊙乡关何处
  前方
  今生今世的证据
  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籁
  江南的冬景
  西地平线上
  ⊙感悟自然
  赤壁赋
  始得西山宴游记
  ⊙湖山沉思
  神的一滴
  像山那样思考
  我先将课本定义为读物,自己为一个读者,各篇文章的经典性自不必多说。但是每一专题又似乎在引导我们,在阅读它名下的文章时,该带有怎样的敬畏与虔诚,以及该有哪些思考。
  我想着重阐述的是它作为课本会对学生有怎样的引导与希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太直截了当,说实话,看不出什么文采,但这是学生上到高中接触的第一本语文书,算是与过去告别。向将来问好,向青春举杯,反倒像一句呐喊,学生应该有青春的朝气,该有喊出心声的勇气。同时这也是一句警醒,现在的他们不一样了,他们蓬勃,他们成长,也要学会担当。“相信”“奔腾”“体悟”“未来”,这些字眼读来,让人不免有激动,开始思考人生。编者希望学生明确自己的位置,并由此开始,引导他们思考和成长。
  年轻一代在某些时刻会热血沸腾,有勇往直前的不管不顾。但是这场火任由它燃起甚或蔓延,势必会灼伤人。我们目睹过年轻人因意气用事和一时冲动而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所以从第二专题起,我发现编者似乎在有意平息学生燃起来的激情,而且郑重地提出了“教养”二字,这是此书的真正目的。
  “求学之道”和“经典的力量”远远概括不了所谓“获得教养的途径”,但在激发学生思考和引导老师教学方面,已有很大的分量。高中文章创造从不鼓勵学生堆砌辞藻,《劝学》、《师说》是这一思想的典范。大师名篇自有见证历史的力量,文章朴实但字字力透纸背。我初读这些文章时,完全无法产生共鸣。的确,在那样一个比较浮华的青春年纪,自然无法理解这样岁月沉淀后的恬谧和朴实。这样的接力棒传到了下一代手中时,我们自然无需刻意改变他们的这一心态,只需让他们认识到其他世界的美丽并拥有广纳的心胸。
  “月是故乡明”,这是那些没有远离故土和家人,在外颠沛流离过的不谙人事的少年所无法明晓的世故。他们从小学起就开始学习思乡诗,可这样的心理却不曾让他们产生过共鸣。这不是他们的麻木,没有经历便没有共同的立场。阅读是看世界的途径,他们一次次地品味着这些文人墨客心心所念的忧伤,便是对他们气质的培养。阅读别人的经历也是阅历,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他们各方面都在成长,这一切我们都看在眼里。
  第四专题在加大深度,“向山那样思考”文字颇有分量。湖南一所中学的校训是“男要做谦谦君子,女要做温良淑女”。这是对孔子儒家文化的传承,这样对青年的约束难免会引起世人误解。且不说在儒学日盛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应当怎样虔诚地敬重孔子及其思想,单单审视这学校的立场,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个学校在大化儒教思想的前提下,其文化对学生各方面素质形成的希望。学生不应该单单被培养拿高分的能力,还应该有相应的教养。
  阅读与思考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当今的年轻人是浮躁的一代,但这一片青春热血万不可辜负。学校该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平心静气地阅读、感悟人生,这是人生必经的沉淀过程。由此,他们成长为君子或淑女。像山那样思考,便是这个社会对年轻一代该有的希冀,我们希望学会通过阅读与思考积攒阅历,提高修养。
  这些专题名称其实足以让人品评和思考,教师应该将编者的希冀传递给学生,带领他们在阅读和思考中感悟人生。这样的倡议对我们来讲是极大的挑战。以教师参考用书的规范照本宣科是最低级的教学。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称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灵魂的前提是接近灵魂。我们鼓励有感染力的演讲和叙述,而老师站在讲台上陈述这一切的资本,皆来于阅读,来源于他们自身的感悟和沉淀。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教师要继续学习和继续社会化。这样学生才能成为有丰富心智的有为一代。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师参考用书(苏教版).
其他文献
摘 要: 认知隐喻观认为,人的思维是隐喻的,隐喻是人的基本认知手段。本文从认知隐喻观角度考察儿歌中的隐喻。得出的结论是,隐喻在儿歌中大量存在,儿童的思维是隐喻的。因为儿童的泛灵心理,儿歌充满拟人隐喻,又因为幼儿所掌握的词汇量不够,词类单一,所以儿歌中的隐喻多为名词性隐喻和动词性隐喻。  关键词: 儿歌 隐喻 儿童认知心理  儿歌是供婴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它们或滋生于民间文学的土壤,口耳相授,
文章对摄影艺术和音乐艺术,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本文以《爱情公寓》这部国产情景喜剧为例,通过研究幽默的根源及其分类和功能,探讨了幽默性语言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This paper takes “Love Apartment” as a case st
目的:探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应用于生化检验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级140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掷币法分为两组,各70名学员,对照组70名学
摘 要: “宪法究竟是什么?”这一备受宪法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一定程度地决定宪法的体系构建和宪法的实现。作者认为,可以综合评价目前各种宪法内涵的界定方式,从宪法的根源——商品经济发展产物,宪法的实质——权力与权利妥协的产物及宪法基本内容——国家、公民及相互关系等三个相互联系范畴中归纳出宪法的实质和内涵。  关键词: 宪法 根源 实质 内容 范畴  一、宪法定义  宪法内涵的科学界定一直以来都是学界
语文课程体系中的“散文”指的是那些具有文学色彩,形象、情感、审美特点比较明显,又非小说、诗歌类的作品。既然属于文学作品,那么散文阅读教学就应该界定为一种审美阅读,而不是着眼于信息筛选和处理的信息式阅读。只有正确认识散文的艺术特征,并把这种认识迁移到教学中,才能提高散文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一、散文贵在处处有“我”。  1.散文中有“我”的存在:正因为散文中有“我”的存在,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质谱技术和相应生物信息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系统性研究生理和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标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掘进工作面压入式通风实际上是有限空间受限贴附射流通风。风流从圆形风筒射入掘进工作面空间形成射流区和回流区。根据流体射流理论,分析了压入式受限贴附射流通风射流产生过
P91024是该校新药研究中心研制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抑制动脉内膜粥样斑块的形成和脑缺血保护作用.该文旨在小鼠和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
林业生态与产业体系之间的关系是共生的,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本文结合目前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两大体系共生发展的历程,二者相互关系,提出如何实现共生协调发展的策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