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万寨山、檀山石椁墓画像
1980年发掘的徐州万寨画像石椁墓中,人们只发现了四块石椁侧壁板,其中三块侧壁板内面刻有画像。石椁头部挡板高74厘米,宽156厘米,画面正中为一座单层屋顶的厅堂建筑,建筑立柱的外侧各有一小圆圈,屋顶两侧各有一大圆圈,可知两个小圆圈为玉璧图像,两个大圆圈为日月图像。大小与头部挡板相仿的足部挡板,横长的画面上左右对称各画一幅十字穿璧纹。右侧壁板长274厘米,高74厘米,横长的画面上画三组十字穿璧图像(见图1)。
檀山墓位于茅村镇檀山村西南部西峰山北坡,南距镇政府4千米。石椁置于深5.2米的竖穴内。竖穴制作不规整,内填花土,下部靠近石椁的一段填土经夯打较为坚实。该墓早年被盗,清理前已暴露于开山采石形成的崖壁上,石椁北部遭破坏。石椁由规整的石板拼合而成,方向l87°,通长3米、宽1.82米、高1.24米。头档为一长方形石板,宽1.54米、高0.8米。东、西两侧挡板各由二石组成,两石板间以子母槽相扣合。石椁顶部有四块石板封盖,底铺五块石板。石椁头档及东、西两侧挡板有画像,阴线刻,局部采用凹面雕技法,内容较图案化,边饰菱形纹(见图2)。
二、留住灵魂在画像中的体现
(一)灵魂屋
战国时期有一种为灵魂设置的房屋。根据《招魂》的描述,人已死,灵魂不可乱跑。东有长人索魂,西有流沙荒芜,南有黑齿食人,北有千里冰封。天上有虎豹九关啮人,地下幽都土伯、虎首若牛的怪物食人。东西南北上下,到处都有危险,只有回到自己的家里才最安全。但是,人死了,不能再和生人同居一处。
怎么办?仿照生前的住处再造一个居所,给死去的人住。这个住所虽然是比照生前建筑仿造的,却又比真实的建筑豪华富丽,那是有高门、高堂,有漂亮的室内外装修,冬暖夏凉,依山而建,环境优美的建筑。应该说,《招魂》的这种描述,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仅仅是文人的文字游戏和夸张,而是反映了当时一般人对理想住居的一种期望和向往。
《招魂》所说的房子有缀刻方连的花纹。其在万寨山、范山画像中也有清楚的表现,所以应该不是一种巧合。例如,万寨山石椁头档,画面正中为一座单层屋顶的厅堂建筑,建筑刻画中用方连的花纹进行装饰(见图3);范山汉墓中一块侧壁板的画像,画面正中央的一组图像为一双层屋顶的楼阁建筑,楼阁建筑用方连的花纹装饰(见图4)。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共同反映。因为江苏北部自春秋时期以来逐渐被楚文化蚕食而成为楚国的“领地”。生活在这块士地上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留住灵魂,把灵魂招回自己的家里,为此专门设置一个比生时还要美好的环境,这是战国时期的观念。石棺中的灵魂屋画像,是对灵魂继续生存的空间的描述,是汉代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二)日月同辉
在图5中,建筑物一端刻着太阳,另一端刻着月亮。这种现象,叫做日月同辉。刻画的日月在天上出现的现象,是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古人观察到,每当阴历月初时,月亮在西方,月末時,月亮在东方。阴历初三、初四,太阳将落山时,娥眉月在西南天空出现,弯角两端指向东方,亮的凸面朝着太阳落下的地方;阴历初七、初八为上弦月,下午六时黄昏,月亮出现在正南的天空上,明亮的一边在西方;阴历十五、十六日,约下午六时,太阳落山时,月亮正从东方升起;阴历十三、十四日时,是下弦月,明亮的半部分在东方,月亮半夜从东方升起,早晨六时到正南,正午时在西方落下;阴历廿七、廿八日时,月亮于黎明时从东方升起,弦部背着太阳,弓背向着太阳,由于阳光强烈,不易看见;阴历廿九、卅日就看不见月亮。月亮每天迟出51分钟。日月同辉的现象,在每月上、下弦的大部分日子里都是可以看到的。画像石中的日月同辉图是汉代人民对日月更替现象的天象记录。
以上是《汉画考释和研究》里对画像的解释,考虑到画像所在的墓室空间,笔者并不认同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要记录天象,不必非在汉画像石上记载,再说这几个墓的墓主人又不是研究天文的,他们为什么要不约而同地记载天象呢?记载了天象能保护灵魂吗?能保护尸体吗?能升仙吗?都不可能,这就说明日月同辉不是在记载天象,应该另有作用。
众所周知,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太阳就是希望,因为它可以放射光芒,哺育大地。月亮的光芒虽不及太阳,但在黑夜里,它应该就是汉代人心中的太阳。第一种解释,刻画的是东升西落的太阳,因为建筑物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以三维空间的角度看,很是合理的。那刻画在灵魂屋外的又意欲何为呢?当将石椁墓封闭时,其内部空间漆黑一片,要想保证墓主人在墓中正常的生活,基本照明需要满足,此时象征光明和生命的源泉的太阳便应运而生。这是人们把画像放在墓室三维空间观察的结论,要是简单只看画像也可以简单解释为对灵魂屋外的现实太阳的刻画,其目的不是在画太阳,而是在画光明。第二种解释就是认为两个圆一个是日轮,一个是月轮,日月同辉。只看平面画像,人们可以将其解释为灵魂屋外的日月同辉,而从空间的角度看,它实则为墓室空间日月同辉。在阴阳五行盛行的西汉晚期,似乎第二种解释更加合理。而结合墓室空间,日月同辉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灵魂不离家。
(三)常青树
常青树的树形符号一般呈现几何概念化的等腰三角形或桃形(见图6、图7)。它在早期的石棺椁头部挡板、左右两壁中多有出现,起镇墓、辟邪的作用。常青树的树形与现实生活中松、柏之类树木的外形极其相似,其几何对称的特征非常明显,树干主轴挺拔向上,干枝区别明显,分枝均呈斜向上生,树顶皆呈锥状,松、柏常青,延年益寿的寓意或许给予了常青树命名的启发。因为常青树的树形符号糅合了自然形态中松、柏树的形象,所以又有“墓树”“冢树”之称。
以柏树的形式作为常青树的符号,其原因应该与柏树的药用价值相关。古代人们相信,饮用柏叶浸泡的酒可以去病辟邪。崔实《四民月令》:“元旦进椒、柏酒。椒是玉树星精,服之令人却老。柏是仙药,能驻年却病。”应劭《汉官仪》卷下:“正旦饮柏叶酒上寿。”古人认为,饮柏叶酒、服柏子(柏实)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连柏树上的露水也被赋予了药用的效力。墓地植柏的习俗,是因为柏树的辟邪功用:“罔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将常青树处理成桃形更强化这一功用,《山海经》记述桃枝有打鬼、驱鬼的功能。用常青树辟邪体现了汉代人渴望长生,追求来生的希冀,为保护尸身不受鬼怪侵害,即便不用柏棺装殓,也要在石椁或墓室中刻画柏树。松柏是众木之首,应担当起重要的守护责任,体现了古人心目中常青树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墓树就是柏树,植柏完全是一种人为的社会意图,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丧葬习俗。早期画像石之所以在数以千计的木本植物中单挑选了柏树作为主要棺椁装饰纹样,其根本目的就是辟邪驱恶。特别是将柏树形象大多安排在墓葬棺椁头部位置的做法,其辟邪的意义更不言而喻。石椁头部挡板,其实也是死者灵魂出入的门户,在门户上安置守卫辟邪的柏树,孔子生活的时代就已经有此习俗,如《史记·龟策列传》引孔子的话说:“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间。”因为它是众树之长,所以应该担当最重要的守护责任。
常青树不仅起到辟邪作用,还蕴涵积极的精神内涵。三角形符号是象征稳固、永恒的符号,表达鲜明的长生欲望;桃,为祝寿用的仙果,有长寿、不朽的寓意。陵园墓地中:“积土成山,列树成林”,以葱郁的常青树来祈求永生。汉代常青树蕴涵的符号精神因素除稳固、长生的寓意外,三角形和桃形都直指天空,呈现一种向上的牵引之力,象征直升入天。正如墓地处理成圆形的土墩、金字塔般的正三角锥形、砖石墓中的券顶等,都让人感受到死者灵魂升天的趋向与上升的通道,与祈求墓主顺利升天的愿望相吻合。常青树糅合自然界中松柏树形的特征,又把自然树形概括为抽象的几何形,强化向上的特征,与处理成半圆或梯形等几何状而表现的坟墓能协调结合,给人端正、庄严之感,也强化墓地的庄重,寄托哀思。
三、结语
从墓室空间审视汉墓中的灵魂屋、日月同辉和常青树等符号,人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汉代人强大的造型能力,能感受到汉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它们展现了汉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辟邪祈福的愿望,更体现当时人们对保护灵魂不离家,希望重生的不懈追求。
(徐州技师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1980年发掘的徐州万寨画像石椁墓中,人们只发现了四块石椁侧壁板,其中三块侧壁板内面刻有画像。石椁头部挡板高74厘米,宽156厘米,画面正中为一座单层屋顶的厅堂建筑,建筑立柱的外侧各有一小圆圈,屋顶两侧各有一大圆圈,可知两个小圆圈为玉璧图像,两个大圆圈为日月图像。大小与头部挡板相仿的足部挡板,横长的画面上左右对称各画一幅十字穿璧纹。右侧壁板长274厘米,高74厘米,横长的画面上画三组十字穿璧图像(见图1)。
檀山墓位于茅村镇檀山村西南部西峰山北坡,南距镇政府4千米。石椁置于深5.2米的竖穴内。竖穴制作不规整,内填花土,下部靠近石椁的一段填土经夯打较为坚实。该墓早年被盗,清理前已暴露于开山采石形成的崖壁上,石椁北部遭破坏。石椁由规整的石板拼合而成,方向l87°,通长3米、宽1.82米、高1.24米。头档为一长方形石板,宽1.54米、高0.8米。东、西两侧挡板各由二石组成,两石板间以子母槽相扣合。石椁顶部有四块石板封盖,底铺五块石板。石椁头档及东、西两侧挡板有画像,阴线刻,局部采用凹面雕技法,内容较图案化,边饰菱形纹(见图2)。
二、留住灵魂在画像中的体现
(一)灵魂屋
战国时期有一种为灵魂设置的房屋。根据《招魂》的描述,人已死,灵魂不可乱跑。东有长人索魂,西有流沙荒芜,南有黑齿食人,北有千里冰封。天上有虎豹九关啮人,地下幽都土伯、虎首若牛的怪物食人。东西南北上下,到处都有危险,只有回到自己的家里才最安全。但是,人死了,不能再和生人同居一处。
怎么办?仿照生前的住处再造一个居所,给死去的人住。这个住所虽然是比照生前建筑仿造的,却又比真实的建筑豪华富丽,那是有高门、高堂,有漂亮的室内外装修,冬暖夏凉,依山而建,环境优美的建筑。应该说,《招魂》的这种描述,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也不仅仅是文人的文字游戏和夸张,而是反映了当时一般人对理想住居的一种期望和向往。
《招魂》所说的房子有缀刻方连的花纹。其在万寨山、范山画像中也有清楚的表现,所以应该不是一种巧合。例如,万寨山石椁头档,画面正中为一座单层屋顶的厅堂建筑,建筑刻画中用方连的花纹进行装饰(见图3);范山汉墓中一块侧壁板的画像,画面正中央的一组图像为一双层屋顶的楼阁建筑,楼阁建筑用方连的花纹装饰(见图4)。这些都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共同反映。因为江苏北部自春秋时期以来逐渐被楚文化蚕食而成为楚国的“领地”。生活在这块士地上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留住灵魂,把灵魂招回自己的家里,为此专门设置一个比生时还要美好的环境,这是战国时期的观念。石棺中的灵魂屋画像,是对灵魂继续生存的空间的描述,是汉代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二)日月同辉
在图5中,建筑物一端刻着太阳,另一端刻着月亮。这种现象,叫做日月同辉。刻画的日月在天上出现的现象,是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古人观察到,每当阴历月初时,月亮在西方,月末時,月亮在东方。阴历初三、初四,太阳将落山时,娥眉月在西南天空出现,弯角两端指向东方,亮的凸面朝着太阳落下的地方;阴历初七、初八为上弦月,下午六时黄昏,月亮出现在正南的天空上,明亮的一边在西方;阴历十五、十六日,约下午六时,太阳落山时,月亮正从东方升起;阴历十三、十四日时,是下弦月,明亮的半部分在东方,月亮半夜从东方升起,早晨六时到正南,正午时在西方落下;阴历廿七、廿八日时,月亮于黎明时从东方升起,弦部背着太阳,弓背向着太阳,由于阳光强烈,不易看见;阴历廿九、卅日就看不见月亮。月亮每天迟出51分钟。日月同辉的现象,在每月上、下弦的大部分日子里都是可以看到的。画像石中的日月同辉图是汉代人民对日月更替现象的天象记录。
以上是《汉画考释和研究》里对画像的解释,考虑到画像所在的墓室空间,笔者并不认同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要记录天象,不必非在汉画像石上记载,再说这几个墓的墓主人又不是研究天文的,他们为什么要不约而同地记载天象呢?记载了天象能保护灵魂吗?能保护尸体吗?能升仙吗?都不可能,这就说明日月同辉不是在记载天象,应该另有作用。
众所周知,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太阳就是希望,因为它可以放射光芒,哺育大地。月亮的光芒虽不及太阳,但在黑夜里,它应该就是汉代人心中的太阳。第一种解释,刻画的是东升西落的太阳,因为建筑物都是坐北朝南的,所以以三维空间的角度看,很是合理的。那刻画在灵魂屋外的又意欲何为呢?当将石椁墓封闭时,其内部空间漆黑一片,要想保证墓主人在墓中正常的生活,基本照明需要满足,此时象征光明和生命的源泉的太阳便应运而生。这是人们把画像放在墓室三维空间观察的结论,要是简单只看画像也可以简单解释为对灵魂屋外的现实太阳的刻画,其目的不是在画太阳,而是在画光明。第二种解释就是认为两个圆一个是日轮,一个是月轮,日月同辉。只看平面画像,人们可以将其解释为灵魂屋外的日月同辉,而从空间的角度看,它实则为墓室空间日月同辉。在阴阳五行盛行的西汉晚期,似乎第二种解释更加合理。而结合墓室空间,日月同辉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灵魂不离家。
(三)常青树
常青树的树形符号一般呈现几何概念化的等腰三角形或桃形(见图6、图7)。它在早期的石棺椁头部挡板、左右两壁中多有出现,起镇墓、辟邪的作用。常青树的树形与现实生活中松、柏之类树木的外形极其相似,其几何对称的特征非常明显,树干主轴挺拔向上,干枝区别明显,分枝均呈斜向上生,树顶皆呈锥状,松、柏常青,延年益寿的寓意或许给予了常青树命名的启发。因为常青树的树形符号糅合了自然形态中松、柏树的形象,所以又有“墓树”“冢树”之称。
以柏树的形式作为常青树的符号,其原因应该与柏树的药用价值相关。古代人们相信,饮用柏叶浸泡的酒可以去病辟邪。崔实《四民月令》:“元旦进椒、柏酒。椒是玉树星精,服之令人却老。柏是仙药,能驻年却病。”应劭《汉官仪》卷下:“正旦饮柏叶酒上寿。”古人认为,饮柏叶酒、服柏子(柏实)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连柏树上的露水也被赋予了药用的效力。墓地植柏的习俗,是因为柏树的辟邪功用:“罔象畏虎与柏,故墓前立虎与柏。”将常青树处理成桃形更强化这一功用,《山海经》记述桃枝有打鬼、驱鬼的功能。用常青树辟邪体现了汉代人渴望长生,追求来生的希冀,为保护尸身不受鬼怪侵害,即便不用柏棺装殓,也要在石椁或墓室中刻画柏树。松柏是众木之首,应担当起重要的守护责任,体现了古人心目中常青树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墓树就是柏树,植柏完全是一种人为的社会意图,是一种由来已久的丧葬习俗。早期画像石之所以在数以千计的木本植物中单挑选了柏树作为主要棺椁装饰纹样,其根本目的就是辟邪驱恶。特别是将柏树形象大多安排在墓葬棺椁头部位置的做法,其辟邪的意义更不言而喻。石椁头部挡板,其实也是死者灵魂出入的门户,在门户上安置守卫辟邪的柏树,孔子生活的时代就已经有此习俗,如《史记·龟策列传》引孔子的话说:“松柏为百木长,而守门间。”因为它是众树之长,所以应该担当最重要的守护责任。
常青树不仅起到辟邪作用,还蕴涵积极的精神内涵。三角形符号是象征稳固、永恒的符号,表达鲜明的长生欲望;桃,为祝寿用的仙果,有长寿、不朽的寓意。陵园墓地中:“积土成山,列树成林”,以葱郁的常青树来祈求永生。汉代常青树蕴涵的符号精神因素除稳固、长生的寓意外,三角形和桃形都直指天空,呈现一种向上的牵引之力,象征直升入天。正如墓地处理成圆形的土墩、金字塔般的正三角锥形、砖石墓中的券顶等,都让人感受到死者灵魂升天的趋向与上升的通道,与祈求墓主顺利升天的愿望相吻合。常青树糅合自然界中松柏树形的特征,又把自然树形概括为抽象的几何形,强化向上的特征,与处理成半圆或梯形等几何状而表现的坟墓能协调结合,给人端正、庄严之感,也强化墓地的庄重,寄托哀思。
三、结语
从墓室空间审视汉墓中的灵魂屋、日月同辉和常青树等符号,人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汉代人强大的造型能力,能感受到汉代人丰富的想象力。它们展现了汉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辟邪祈福的愿望,更体现当时人们对保护灵魂不离家,希望重生的不懈追求。
(徐州技师学院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