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但是,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很多学生不重视美术课的学习,再加上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单一,美术课往往上得沉闷乏味。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兴趣,成了摆在众多美术老师面前的问题。
1.重视自身需要,认识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学生及家长,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美术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只要学好了数理化等“主课”,音体美等“副科”是无所谓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领会到美术对于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意义,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在给学生上欣赏课之始,往往先要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美术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谈谈服装的造型和颜色的搭配,身体胖点的人应该穿竖向条纹和较深色的服装,因为在美术图案中竖条纹和深色都给人以收缩感,相反瘦一点的应该穿横向条纹和浅色的衣服;有时也和学生探讨一下居室的装修装饰、学校黑板报的设计和汽车的造型等方面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接着我会谈到美术对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发展个性等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对艺术了解的程度经常被作为考查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能使学生结合自身需要产生了解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
2.适当“藏”点知识
在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结合美术自身特点(静态地、含蓄地表达人的情感、思想与认识)和高中学生思维特点(不限于对事物外部现象的了解),教师可挖掘美术自身的趣味性因素,适度引导,留有余味,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如,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国画时,不应对其特色与精神作平铺直叙的介绍,可选择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学生既有兴趣又有疑问,既有期待又有困惑的内容导入,比如象形文字的演变。首先,教师展示象形文字挂图并设疑:“挂图中的图像是什么?像什么?”学生有了各种答案,同时有了困惑,也有了期待。随后,挂图逐页翻过的同时质疑:“文字的源头是最古老的绘画,由最古老的绘画又衍生出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讨论逐步得出结论:“书画同源”。再质疑:“草书与最初的甲骨文相比较有何突出特征?”又共同探讨出:有了一种超越物象本身的神采。由此便迁移到国画中来,总结出国画的一大艺术特色——形与神的统一,与西方传统绘画(放有关幻灯片)相比较,体现着中国艺术独特的魅力——人与自然的融合、感情的真挚与感觉的质朴。整个教学过程由于较好地保持了艺术本身的含蓄性,有效知识的传授是潜移默化的,创设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情境,最终使学生领悟到“藏”在国画艺术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由此可见,由艺术本身的含蓄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了这种含蓄而引发起探究情境,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对教师亦产生了敬佩之感,自然增添教学魅力。
3.正确选择欣赏作品,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我发现学生往往对自己非常熟悉的美术作品表现得心灰意懒,没兴趣,对完全陌生的作品则无动于衷。只有对那种似乎知道一些但又比较陌生的审美对象和具有极高民族特色的本土艺术才会有极大的兴趣。而那些十分新颖,富于变化,对比强烈的艺术品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尽量选择形式感强的,体现鲜明个性的作品。如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凡·高的《向日葵》等。还要选择人类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蒙娜丽莎》等,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对比着给学生介绍,也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熟悉的作品要引起他们的兴趣,最好换角度讲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兴趣。例如《蒙娜丽莎》学生大多知道,但学生真正看到了什么呢?只是一位妇女肖像而已。“为什么这幅画会成为世界名画,流芳千古?”“神秘的微笑的神秘感是怎样产生的?”“作者达·芬奇是怎样一个人?”当种种问题提出后,学生观看的兴趣大大增加,脑筋也开动起来,很快进入状态。对于很抽象的作品,学生看不懂也就谈不上共鸣,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他们先补充基本的视觉知识和经验,点、线、面的构成,对比,平衡,和谐等一般形式美法则等,例如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时,把他画的具象的《公牛》和抽象的《公牛》放在一起展示讲解,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引发共鸣。除此以外,还要大力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选择一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作品,如家乡的蜡染、刺绣、竹编、踏虎的凿花艺术、苗族,以及瓦乡族的挑花艺术、菊花石雕、泥塑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并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的情绪情感不是只凭教师的几句话几个问题就能调动起来的,学生情感达到与作品共鸣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中间的桥梁是联想和想象。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教学快捷的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大,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求,从而提高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课前编辑好课件,教学中就能将课题的知识点,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例如,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美术作品,他们的代表作品较多,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不可能在一课时间内对他们的代表作有较全面的观赏和分析,学生更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现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在课前将选择好的作品图像、文字说明和作品图解分析等素材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系统地,连续地,反复地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教材上因篇幅限制而没有介绍的优秀作品)。这样,在一节课中能比较轻松地让学生多欣赏三十余幅作品,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机会和空间。
1.重视自身需要,认识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然而,很多学生及家长,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都认为美术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只要学好了数理化等“主课”,音体美等“副科”是无所谓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让他们真正领会到美术对于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和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意义,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在给学生上欣赏课之始,往往先要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美术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谈谈服装的造型和颜色的搭配,身体胖点的人应该穿竖向条纹和较深色的服装,因为在美术图案中竖条纹和深色都给人以收缩感,相反瘦一点的应该穿横向条纹和浅色的衣服;有时也和学生探讨一下居室的装修装饰、学校黑板报的设计和汽车的造型等方面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接着我会谈到美术对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发展个性等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对艺术了解的程度经常被作为考查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能使学生结合自身需要产生了解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
2.适当“藏”点知识
在欣赏课教学过程中,结合美术自身特点(静态地、含蓄地表达人的情感、思想与认识)和高中学生思维特点(不限于对事物外部现象的了解),教师可挖掘美术自身的趣味性因素,适度引导,留有余味,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如,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国画时,不应对其特色与精神作平铺直叙的介绍,可选择在中国文化艺术中学生既有兴趣又有疑问,既有期待又有困惑的内容导入,比如象形文字的演变。首先,教师展示象形文字挂图并设疑:“挂图中的图像是什么?像什么?”学生有了各种答案,同时有了困惑,也有了期待。随后,挂图逐页翻过的同时质疑:“文字的源头是最古老的绘画,由最古老的绘画又衍生出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讨论逐步得出结论:“书画同源”。再质疑:“草书与最初的甲骨文相比较有何突出特征?”又共同探讨出:有了一种超越物象本身的神采。由此便迁移到国画中来,总结出国画的一大艺术特色——形与神的统一,与西方传统绘画(放有关幻灯片)相比较,体现着中国艺术独特的魅力——人与自然的融合、感情的真挚与感觉的质朴。整个教学过程由于较好地保持了艺术本身的含蓄性,有效知识的传授是潜移默化的,创设良好的探究问题的情境,最终使学生领悟到“藏”在国画艺术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由此可见,由艺术本身的含蓄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了这种含蓄而引发起探究情境,使学生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对教师亦产生了敬佩之感,自然增添教学魅力。
3.正确选择欣赏作品,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了解学生的审美心理特点,我发现学生往往对自己非常熟悉的美术作品表现得心灰意懒,没兴趣,对完全陌生的作品则无动于衷。只有对那种似乎知道一些但又比较陌生的审美对象和具有极高民族特色的本土艺术才会有极大的兴趣。而那些十分新颖,富于变化,对比强烈的艺术品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在选择欣赏对象时我尽量选择形式感强的,体现鲜明个性的作品。如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凡·高的《向日葵》等。还要选择人类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蒙娜丽莎》等,不同风格流派的作品对比着给学生介绍,也有很好的效果。对于学生熟悉的作品要引起他们的兴趣,最好换角度讲解,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兴趣。例如《蒙娜丽莎》学生大多知道,但学生真正看到了什么呢?只是一位妇女肖像而已。“为什么这幅画会成为世界名画,流芳千古?”“神秘的微笑的神秘感是怎样产生的?”“作者达·芬奇是怎样一个人?”当种种问题提出后,学生观看的兴趣大大增加,脑筋也开动起来,很快进入状态。对于很抽象的作品,学生看不懂也就谈不上共鸣,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他们先补充基本的视觉知识和经验,点、线、面的构成,对比,平衡,和谐等一般形式美法则等,例如欣赏毕加索的作品时,把他画的具象的《公牛》和抽象的《公牛》放在一起展示讲解,学生容易产生兴趣,引发共鸣。除此以外,还要大力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把乡土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选择一些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作品,如家乡的蜡染、刺绣、竹编、踏虎的凿花艺术、苗族,以及瓦乡族的挑花艺术、菊花石雕、泥塑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并开展形式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生的情绪情感不是只凭教师的几句话几个问题就能调动起来的,学生情感达到与作品共鸣往往需要一个过程,中间的桥梁是联想和想象。
4.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为教学快捷的提供课题所需的各类信息,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大,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求,从而提高了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课前编辑好课件,教学中就能将课题的知识点,高质量的美术作品图像,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引人入胜的音乐和身临其境的影像等信息瞬间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节省了使用传统手段所需用的时间,给教师和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欣赏、感受、讨论、分析作品的美。例如,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美术作品,他们的代表作品较多,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就不可能在一课时间内对他们的代表作有较全面的观赏和分析,学生更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现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我在课前将选择好的作品图像、文字说明和作品图解分析等素材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系统地,连续地,反复地欣赏他们的代表作品(包括教材上因篇幅限制而没有介绍的优秀作品)。这样,在一节课中能比较轻松地让学生多欣赏三十余幅作品,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充分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机会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