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把镰刀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把镰刀爬在墙上,刀尖揳入墙缝,刀把贴近墙面,一字儿排开,一副落寞的样子。它们,见证了我们家的故事。
  父亲、母亲成家不久,祖母分给他们一把镰刀,让他们独立门户。父亲找铁匠打造了一把镰刀,供我母亲使用。我兄弟三人每每长到六岁,父亲就添置一把新镰刀。其中有一把是在集市上买的,刀锋太短,每次只能割两三棵稻禾,劳动效率太低了。父亲说,专门锻造镰刀卖的人到底是没收割过庄稼,还是表叔打造的镰刀好使。父亲的表叔就是我的表爹,既是地道的农民,又是厚道的铁匠,他打造的农具每一样都非常受用。
  每年清明过后,父亲把镰刀、锄头等农具送到表爹的铁匠铺。经过表爹的铁锤锻打加工后,镰刀的刀刃变得乌青发亮,一经使用变得雪一样白。镰刀从暮春开始派上用场,直到初冬才入库。割油菜,割蚕豆,割小麦,割稻谷,割苎麻,割大豆,割芝麻,割苕藤,割青草,割荞麦……收割下来的农作物经过精心挑选或加工,优质的送到集市上卖掉,次品留下来自己消费。小时候,我总弄不明白为什么要拣最好的卖。
  每年夏季稻收割后,母亲总要弄几样好菜庆祝一番。那叫“吃新”,村里家家户户都这样。那一天,餐桌上总是少有的丰盛。白鲢两条,筷子一般长。肉一碗,酱油红烧。油煎鸡蛋一盘,一人一个。豆腐最多,尽管吃饱。父亲那天一定会小酌几杯烧酒,而且极力鼓励我兄弟三人用筷子蘸一蘸,尝一尝酒的味道有多美。父亲乐呵呵地看着我兄弟三人龇牙咧嘴,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你们都学会了喝酒,我老之后才有酒喝!
  五把镰刀全部上阵,成熟的庄稼一排排倒下,然而收入也有限。因而,“吃新”那样的好日子极少有。我好几次问父亲,怎样才能天天“吃新”呢?父亲说,那怎么可能呢?五把镰刀,收割了农家微薄的希望,却带不来小康生活。一家人勤劳苦做,仅能解决温饱问题,读书费用、治病费用都指望不上。母亲曾在一次事故中受伤,医药费总是凑不齐,住了一阵子医院就回家,前后拖了一年零六天。
  我兄弟三人都从六岁开始到田间地头劳动,从小就强烈地意识到勤劳不一定致富,成年之后就外出寻找脱贫致富的机会。父亲用镰刀尖点着土地说,家里有五把镰刀足够了,万万不能再增加了。我兄弟三人都懂得父亲的话,都娶到了不使用镰刀的媳妇。城市的发展速度真的好快,用武之地的确很辽阔,源源不断地为农家子弟提供生存空间,甚至是人生出彩的机会。
  父母亲五十出头才离开乡下,他们辛勤劳动了半个世纪,怎么也闲不下来。到乡亲们那儿拜访了几次,他们就有了活儿干了。真没想到在城里找工作这么容易,父母亲都曾这样感叹。工作量没有务农大,工作环境也不算差,劳动报酬却不比务农少。他们只是不太适应城市生活,老是惦记着乡下,隔三岔五要唠叨家里的四亩田三亩地。父亲说,立夏前后割蚕豆,蚕豆上市了没有呢?吃完晚餐,他和母亲一起去超市看一看。
  父母离开乡下之后,家里的田地没人打理,都长满了杂草。父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头。母亲说,栽树吧,将来卖树。父亲说,不能种树啊,树根使土壤变得板结,再种庄稼可就难了。父亲找来五把镰刀,送到我表爹家里,请他锻打翻新一下,以便割掉田地里的荒草。表爹早已改行开超市了,进城务工的人太多,没什么人找他打造农具了。父亲只好作罢,把镰刀带回家,插在老屋的墙缝里。父亲很忧虑:照此下去,谁种田呢?吃什么呢?
  今年清明节,父亲回老家多住了几天,终于发现自己多虑了。村里的田地许多老板抢着要流转,要租田种粮,我小姨父就是其中之一。青年时代,小姨父家里仅有水田一亩二分、旱地三分,粮食和蔬菜都不够一家四口吃。无奈之下,找人合伙办企业。三年前,他流转一千二百亩水田种稻谷。谷种撒到田里,不用移栽,大大减少了劳动量。谷子黄了,机器收割,用不着镰刀了。种田的农民大幅减少,六岁儿童不用像我兄弟三人一样参与田间劳动,我国粮食产量却实现了连续十二年增。
  我家的五把镰刀,趴在静静的岁月里。它们曾是我全家的希望,也曾是我全家的忧伤。如今,它们依然趴在老屋的墙上,寄托着我一家人或浓或淡的乡愁。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段 明
其他文献
因为有派出所李教导员的引路,不费任何周折,就找着了草湖深处老公安干警张新民的新居,一个数十亩的苹果园。  刚迁入不久,苹果园的走道上,零乱地堆放着杂物,不过,园子里的苹果树仍有模有样。虽然三月里,苹果树几乎一叶不剩,已有二十五六年树龄的树木,也多少带点千年胡杨的沧桑和古朴,但树杈依然蓬勃,向天地展示它们的自信和阳光。  多条狗或悠然迈步、或躺卧在地。那条毛色金黄的苏格兰牧羊犬,竟像羊一样温驯,摇尾
期刊
几年前,我发现堂兄院子里有个被埋了半截的罐,土黄底,画着一只赭黑色的喜鹊,翘着尾巴,栩栩如生,便央求堂哥赠我,拔了出来,装进蛇皮袋子,不远千里带到我工作的城市。这只喜鹊罐不是什么宝物,我将照片发给搞收藏的朋友看,说是马口窑烧制的装油坛子,以其形制与图案看,也有百余年的历史。那个马口窑油坛,是我有意识收藏的第一件“宝物”,此后一发不可收,陆续搜集到三十多个形形色色的坛罐。  因为收罐,便知湖北有三大
期刊
外婆的公寓离学校很近,只要穿过几条巷子,拐个弯,再过一条马路就到了。毛毛念三年级,三点钟就放学了,可妈妈下班要到六点,所以之间的空隙,毛毛都是一边在外婆家写作业,一边等妈妈。  小巷很窄,很静谧,只有毛毛一个人在走。可毛毛不觉得害怕,因为有知了陪她一路唱歌。“吱吱吱!”“啦啦啦——”“吱吱吱!” “啦啦啦——”清脆的叫声与她嘹亮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飘出老远,一直飘到外婆的窗口。外婆于是便从窗口探出头
期刊
凌宇先生  去年国庆期间,在母校举行的我们毕业30周年同学聚会上,我又见到了凌宇先生。  凌宇先生是母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的沈从文研究专家。我们在湖南师范大学读书时,教我们现代文学课程。  说起来老师与我们有缘。1981年,经过苦读寒窗,我们考进了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而凌宇老师也刚好从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正好分配给我们带课。  老师中等个子,结实身板,一张国字脸,长得很端
期刊
我是先认识陈先生,再认识兰英的。  “文革”初,母亲的烟摊进了合作小组。陈先生被选为组长,每月盘点后都集中在我家算账分配。每每让我记住的,是他那算盘之上的指法娴熟、笔头之下的字迹漂亮和处事之间的精明干练。由此而想,怪不得陈先生能娶个上海妻子呢?  兰英上海的那个家在唐沽路上。她是很小的时候被抱养过来的,只记得那天,母亲紧紧地抱着她,贴在她的耳边说:“你去这个姆妈家,天天有大白兔糖吃呢!”后来她知道
期刊
河北梆子在我们的家乡一带简称梆子,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剧种。它的行当齐全,唱腔激越高亢、刚柔相济,透着北方人的慷慨豪爽。剧目丰富,有的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与丑恶,有的歌颂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还有的歌颂妇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主任编辑梁波先生的村志变通本《古都新港》记载,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年),我的家乡就成立了梆子戏班。解放后,戏班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演员、乐师和其他职员达到
期刊
我就为了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朝思暮想了六年。  大约是1972年的初夏,我们庄子上的大队书记家女儿穿上了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崭新鲜丽。她会裁缝,好像是拿布自己做的。那时她可能才20岁,是大队宣传队主角,平时舍不得穿,只有开会、节日、演出时才穿,每次穿出来时,都会吸引全庄人的眼球。她是我远门表姐,对我很好,经常遇到我,摸摸我的头,很友好。宣传队演出时,我若迟到,挤不到场内,就找她把我带进场内。我那时
期刊
今天,是七彩姑奶的忌日。  我独自一人冒着纷飞的细雨,驱车赶到离城北八十里外的翠屏山,在七彩姑奶坟前,从塑料袋里取出两个杯子,一个杯子里倒上少许白酒,一个倒上少许茶水,轻轻地放下,然后又拿出几样水果,放在碑脚石上。雨水淋湿了我的衣裳,我站了很久很久,说:“姑奶,细孙子我来看您来了!您安息吧!”  十年前的今天,埋七彩姑奶这一天,亲属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的人到场为她送行。要知道,姑奶可是一个疯了的女人
期刊
几天前下的雪还没有完全融化,背阴处、瓦沟里的积雪还稳稳当当地躺在那儿等伴,大人们说这雪要等伴过年了。  这天,雪子像是接到积雪邀请函一样,赶趟儿似的下个不停,落在瓦上、地上、树叶上沙沙作响。身穿单衣单裤的我在寒风的侵蚀下好像没穿衣裤一般,那穿着草鞋的十个脚趾头已被冻得红肿,而我们堂兄堂弟四人任凭风吹雪打,肩挑装有柴刀、斧头、尖锄的粪箕,一个劲地往山上赶。  上山挖蔸脑,首先得考虑这树蔸好烧不好烧,
期刊
一开始是局促的静默,然后是小心翼翼的试探,接下来便是亢奋的热闹。后来,男同学们手里都燃起了一支烟,烟气在他们脸上打了几个圈圈,弥散开来,罩住了整个房间,每张脸都又远又近。他们,和我相隔了整整24年。  这是初中一年级同学的小型聚会,包厢里有十几个人,周同学召集做东。晚宴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桌上一片狼藉,还没有要结束的意思。周同学突然说:“贵民在路上急赶,为了见大家,他下午特地从越南飞回,已经到萧山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