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152-02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品社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呢 ?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准备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
1.教师备课。备课不等于只是写教案,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钻研教材,分析重难点、教材结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习实际,对教材要点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磨刀不误砍柴工”。 因此,有效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多考虑。 深备教材:要走进教材,尊重教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宗旨,吃透重点和难点;抓住关键点;明确目标,把握要求,要活化教材,加工重组教材。透备学生:要了解学生,要尊重差异。进而有目的、准确、细致地安排教学。活备教学法:组合应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领悟等过程,同时也重视教师有效问题预设,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学习。
2.学生准备。《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体验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学生课前准备式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可以在课前的准备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活动。这样做不仅提高他们的能力,更重要是在课前的探究过程中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如教学《电话连着你我他》(五年级上册)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展示从家中拿来了不同类型的电话和搜集了不同时期的电话图片,有的材料老师都没准备的东西,学生都找到了,这节课的效果是可想而知。学生的课前准备不是学生自发的、盲目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有动态的监控。
二、课中活动是提高有效教学的中心环节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的呈现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要引领孩子充分地参与,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体验快乐。
1.模拟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学生在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活动中提升了对生活的认识。但是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仅有生活的真实体验是不够的。如学习紧急情况下的救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公共秩序、辨别真假物品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某种特定情境,模拟生活,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获得收获。例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时,设计了让学生演了“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标志”等几个小品,参与表演的学生很认真,下面的“观众”也很积极,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学生在演小品和看小品的过程中,明确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解了一些交通安全标志,强化了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2.联系实际,走进生活,体验学习的乐趣。《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课堂的活动也应走进儿童的现实生活。例如教学《逛商场》一课上课前先让学生到超市去参观,看看超市的物品是怎样分类摆放的,然后再买些东西,看看是如何付款的,要求在上课时交流汇报。从学生的汇报中可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文字,而是充满情趣的世界。例如,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作为一年级新生,学生们对校园充满了好奇,对校园的设施还不够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参观校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校园的美丽景色,教师同时将校园设施的功能对学生进行介绍,如操场的用处、厕所的位置等等,为学生以后的学校生活奠定一个美好的开始。
三、课后拓展是提高有效教学的的必要补充。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然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因此,课后拓展据非常必要了。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变化》这个单元,在学习了“变垃圾为资源”、“污染的包围圈”、“破了的生命网”这些内容之后,在教学《拯救地球有办法》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开展了“拯救地球”拓展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切实可行的拯救地球的计划;策划后,在全班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各小组对策划进行了修改;组织学生开展体验行动。于是,在指导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开始了课外的拓展行动:有的到新村捡拾白色垃圾;有的到社区开展环保宣传;有的在河边竖立禁止倾倒垃圾的宣传口号;有的则和父母亲一起种植绿树……学生在体验中,知道了拯救地球有办法,知道了这些办法只是举手之劳,只要付诸行动,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而且这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四、适时评价是提高有效教学的的动力
要实现教育活动的正迁移,在设置拓展活动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及时地对活动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动机很多是基于对表扬、肯定的渴望。因此,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就需要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例如开展为家长做一件事的活动,为了让孩子坚持一直去做,并形成习惯,就可以通过设计活动记录表、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督促,从而最终完成活动向生活的转移,回归生活,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现在还是学校教学中的薄弱学科,相信在各级部门正确引导下我们将不断走出这个怪圈。
新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养成。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品社课堂教学更有效果呢 ?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前准备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
1.教师备课。备课不等于只是写教案,备课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钻研教材,分析重难点、教材结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的再学习过程,是寻求最佳教学方法,传授知识的课堂艺术设计过程;是结合学习实际,对教材要点重新构思及巧妙安排的再创作过程。“磨刀不误砍柴工”。 因此,有效备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多考虑。 深备教材:要走进教材,尊重教材,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了解教材编排体系和宗旨,吃透重点和难点;抓住关键点;明确目标,把握要求,要活化教材,加工重组教材。透备学生:要了解学生,要尊重差异。进而有目的、准确、细致地安排教学。活备教学法:组合应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领悟等过程,同时也重视教师有效问题预设,这样才能有效组织学习。
2.学生准备。《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这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体验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课程,学生课前准备式教学活动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处理信息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可以在课前的准备中,对这次活动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课前体验、准备素材等活动。这样做不仅提高他们的能力,更重要是在课前的探究过程中可以去体会、去感受,为课堂的学习提供前提基础。如教学《电话连着你我他》(五年级上册)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展示从家中拿来了不同类型的电话和搜集了不同时期的电话图片,有的材料老师都没准备的东西,学生都找到了,这节课的效果是可想而知。学生的课前准备不是学生自发的、盲目的,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有动态的监控。
二、课中活动是提高有效教学的中心环节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课的呈现形式,是课程实施的“灵魂”。要引领孩子充分地参与,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体验快乐。
1.模拟生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学生在观察、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活动中提升了对生活的认识。但是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仅有生活的真实体验是不够的。如学习紧急情况下的救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公共秩序、辨别真假物品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某种特定情境,模拟生活,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获得收获。例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安安全全上学》时,设计了让学生演了“遵守交通规则”“交通安全标志”等几个小品,参与表演的学生很认真,下面的“观众”也很积极,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学生在演小品和看小品的过程中,明确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了解了一些交通安全标志,强化了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2.联系实际,走进生活,体验学习的乐趣。《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生活的其他空间”,课堂的活动也应走进儿童的现实生活。例如教学《逛商场》一课上课前先让学生到超市去参观,看看超市的物品是怎样分类摆放的,然后再买些东西,看看是如何付款的,要求在上课时交流汇报。从学生的汇报中可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文字,而是充满情趣的世界。例如,教学《美丽的校园》一课,作为一年级新生,学生们对校园充满了好奇,对校园的设施还不够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参观校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校园的美丽景色,教师同时将校园设施的功能对学生进行介绍,如操场的用处、厕所的位置等等,为学生以后的学校生活奠定一个美好的开始。
三、课后拓展是提高有效教学的的必要补充。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然而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道德认知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去实践、去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因此,课后拓展据非常必要了。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我的家乡在变化》这个单元,在学习了“变垃圾为资源”、“污染的包围圈”、“破了的生命网”这些内容之后,在教学《拯救地球有办法》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开展了“拯救地球”拓展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策划切实可行的拯救地球的计划;策划后,在全班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各小组对策划进行了修改;组织学生开展体验行动。于是,在指导老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各小组开始了课外的拓展行动:有的到新村捡拾白色垃圾;有的到社区开展环保宣传;有的在河边竖立禁止倾倒垃圾的宣传口号;有的则和父母亲一起种植绿树……学生在体验中,知道了拯救地球有办法,知道了这些办法只是举手之劳,只要付诸行动,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而且这也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四、适时评价是提高有效教学的的动力
要实现教育活动的正迁移,在设置拓展活动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及时地对活动进行评价。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学习动机很多是基于对表扬、肯定的渴望。因此,要想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就需要进行及时有效地评价。例如开展为家长做一件事的活动,为了让孩子坚持一直去做,并形成习惯,就可以通过设计活动记录表、成长记录袋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督促,从而最终完成活动向生活的转移,回归生活,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现在还是学校教学中的薄弱学科,相信在各级部门正确引导下我们将不断走出这个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