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错误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wai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十娘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她美丽,善良,真诚,有智慧,有追求,但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女子最终怒沉江底。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杜十娘的爱情悲剧呢?有人认为是世俗观念最终导致了其悲剧结局,有人认为是李甲迫于父亲李布政的压力而始乱终弃,还有人认为孙富是罪魁祸首……笔者认为,杜十娘悲剧的结局最重要的在于她爱错了对象选错了人:李甲并不值得她爱,李甲也并不真心爱她。
  
  一、从言谈行动,看李甲其人。
  
  李甲出身于官宦家庭,父亲是布政使,“自幼读书在庠,未得登科,援例入于北雍”。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官宦家的公子哥儿,读书识字明礼数,但又没有真才实学,并且也没有大的志向抱负。
  文中交代李甲在京坐监时“与一个名姬相遇”,文中还提到“初时李公子撒漫用钱,大差大使”,后来囊箧已空,父亲几遍写信唤他回去,鸨儿也渐渐怠慢,但他还是“迷恋十娘颜色,终日延挨”,这就说明李甲其实常出没于花街柳巷,是一个沉迷女色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后来为赎出十娘到亲朋处筹钱而一无所获,这固然说明了人情的冷漠,但亲友的反应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李甲平日的为人。
  更要命的是这个人懦弱、自私、无主见、没有责任感。在他“囊箧渐空”时,被老鸨言语触突,他却“词气愈和”,整个人都缺少男儿应有的自尊和血性,为求一己之欢而忍辱含垢,可见其懦弱!当十娘与他商议从良之事的时候,他只是一脸无奈地叹息:“我囊空如洗,如之奈何!”出去筹备银两,“一连奔走六日,并无铢两”,待十娘问时,只知“眼中留下泪来”,可见其无能!脱离烟花之地的十娘對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当她向李甲问及今后的前途时,迂腐无能的李甲只能以“尚未有万全之策”敷衍。由此可见,杜十娘从良之事更多的是十娘自己在积极准备,而李甲虽答应十娘“落籍”,但事实上并无准备,那么他日后的不负责任也就并不奇怪。既出京城,回家路上,银两用尽也只是“愁闷”,在困难面前只是唯唯诺诺,束手无策,都靠十娘想办法,当十娘从百宝箱中拿出五十两白银,他“且惊且喜”当即发下“此情此德,白头不敢忘也”的铮铮誓言。一个见了金钱就轻率如此者,又怎能挣脱利欲熏心的魔咒呢?
  李甲的这些品行就是他日后不负责任、背信弃义的基础。像他这样一个懦弱自私没血性没本事的人根本不值得杜十娘去爱。
  
  二、听孙富“危言”,洞李甲“真心”。
  
  何谓“真爱”?“真爱”应该是互相爱慕,互相尊重,为对方着想而不是自私地保全自我。李甲真爱杜十娘吗?从孙富巧言威逼利诱李甲时李甲做出的反应便可洞穿李甲的内心。
  a.孙富举杯相劝,二人赏雪饮酒,先说些斯文中套话,渐渐引入花柳之事。二人“志同道合”,说得入港,一发成相知了。
  由此可见,李甲与孙富在品行上没有太大差别,都是并不斯文、常出入于妓院歌楼,只不过孙富更老道一些。
  b.孙富屏去左右,低低问道:“昨夜尊舟清歌者,何人也?”李甲正要卖弄在行,遂实说道:“此乃北京名姬杜十娘也。”
  从李甲的回答来看,颇有卖弄自己是花柳老手之意,将十娘的身份作为卖弄的资本,可见他在骨子里并没有把十娘当成恋人、妻子,他并不尊重十娘,否则他不会把十娘拼命想挣脱的烟花女子的身份拿出来炫耀。
  c.当孙富窥察到李甲正为回家如何面对严父而踌躇之后,他就机假惺惺地表示关心,问李甲与十娘如何打算,当李甲告知他十娘的计划之时,他故作愀然之色,调李甲胃口,抓住李甲的弱点,危言耸听,提出:“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异日妻不以为夫,弟不以为兄,同袍不以为友,兄何以立于天地之间?”李甲闻听此言立即“茫然自失,移席问计”,说:“兄诚有良策,使弟再获家园之乐,乃弟之恩人也。”
  由此看见,当时在李甲心中,杜十娘已经成为他情感和生活的包袱了。
  待孙富说出他的“万全之策”,李甲的反应竟是“一席话说透胸中之疑,起身作揖道:‘闻兄大教,顿开茅塞。’”
  是的,遵从孙富的良策李甲就可以不触父怒,就可以躲避“人之多言”,又能得到“千金”的高价,这怎能不让怯懦自私的李甲“顿开茅塞”呢?终于,李甲选择了牺牲别人而极端自私地保全自我的可耻道路。至于后来面对十娘他辗转难眠,夜半啼哭,欲言又止,也只能让人感到他的惺惺作态。因为当他最终向十娘讲出了自己的打算时,看到了十娘严妆他便得到灵魂的安慰,“欣欣似有喜色”。至此,他彻头彻尾地露出了他的可憎可鄙的虚伪嘴脸。
  我们看到,孙富固然可憎可恨,但李甲其实也并不比孙富可爱,甚至比孙富更为可鄙。尽管孙富巧舌如簧,但倘若李甲真爱十娘的话,肯定不会因为这样一通威逼利诱就犹豫动摇进而背信弃义。
  我们可以做一个设想,倘若十娘选择的不是李甲,而是一个重情重义、仗义磊落的男儿的话,那么十娘的命运就将改变,故事的结局就将重写。其实当时并非没有重情重义、仗义磊落之人,比如卖油郎秦重,比如柳遇春。
  《卖油郎独占花魁》也是冯梦龙《三言》之中的作品。秦重是个地位卑微的卖油郎,一日,他偶见花魁芳容,心生爱慕之情,于是每天精打细算,凭自己辛苦经营积蓄了一笔钱去亲近她。花魁酒醉归来,不睬秦重,秦重并不在意,而是尽心照顾、百般爱怜、非常尊重;花魁酒醉呕吐,秦重毫不嫌弃,他怕污了被子,就把自己的袍袖张开,接住污物。当花魁决心嫁给秦重,秦重欢天喜地,心中所想却是花魁与他过穷日子是否会委屈了她。但他对花魁娘子的爱却是真心真意,正像他的名字一样,他重的是“情”。这在李甲是断然做不到的。不同的阶级地位和不同的生活环境塑造了不一样的人,李甲的出身决定了他不可能像秦重那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自己的幸福去努力创造,李甲所受的教育和所生活的环境也决定了他不可能像秦重那样去真正尊重、真心爱恋为世人所不齿的风尘女子。
  如果说李甲与秦重之间存在较大的阶级差别的话,那么把李甲与柳遇春做对比,便可更清楚地看到李甲性格中的可鄙之处。柳遇春与李甲同为监生,还是同乡,他们的身份地位相似,但柳遇春却称得上是一个大丈夫。在柳遇春不了解十娘的情况下,他劝李甲赶快了断,但得知十娘把自己苦心积蓄下的一百五十两银子交给李甲时,被深深震撼,不但慨然相助,还语重心长地叮嘱李甲“此妇人真有心人也。既系真情,不可相负”,并言明“吾代足下告债,非为足下,实怜杜十娘之情也”。可见柳遇春才真正懂得杜十娘的价值,他知道,在这个交织着利害关系的社会中,一个风尘女子付出一份不计得失的真情需要什么样的勇气,这份情又有着怎样的分量。可惜杜十娘倾心的李甲却“眼内无珠”,不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丈夫。
  正是因为李甲对十娘的爱本来就不够深厚,所以当孙富的“危言”恰恰说中了他心中的顾虑之时,他的犹豫迟疑才立刻溢于言表;正是因为在爱别人与爱自己之间他更爱自己,所以当孙富提出让他出卖十娘时他才会感觉“顿开茅塞”。孙富只不过是替李甲说出了他心中有但却不敢说的心事罢了,即使李甲这次没有遇到孙富,将来遇到什么张富、李富,他也仍会做出如此选择。如果换成了像秦重或者柳遇春这样的重情重义的男儿的话,孙富的威逼利诱未必或者根本就不可能起作用;但像李甲这样一个软弱自私的人,在捍卫爱情和保全自我之间选择,肯定是会选择保全自我,背弃十娘只是一个迟早的问题。
  综上所述,李甲并不是一个值得十娘爱的男人,他是个懦弱自私没血性的纨绔公子,他的家庭出身和纨绔公子的德行注定他不可能真正认识并欣赏十娘一片真情的价值,更无法想象看似柔弱无助的十娘具有的侠女般的胆识、智慧和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所以他对十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相知相爱,不可能也从未有过为婚姻自主和未来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甚至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当然更不可能有坚持到底的勇气和决心,所以,一遇阻力,必定半途而废。杜十娘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一个值得依靠的好男儿以托付终身,但李甲断不是她想要的那种“忠厚至诚”有血性的真正男儿。
  云暗江心波涛怒,香消玉殒恨难平!选择李甲是杜十娘的一个致命错误!
其他文献
《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遥远的大宋王朝向我们走来,又裹挟着今天的声音向未来走去,它们永恒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合称“苏辛”,对他们的这两首词进行比较鉴赏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北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才华横溢,文人气质浓郁,长于诗、词、散文、绘画、书法;他性格乐观、旷达、豪放。然而他的一生仕途坎坷,有才
期刊
初读周海亮小小说《请求支援》的人都会惊赞且叹服作者那精湛而高超的构思,全文百分之九十的笔墨都在集中刻画一个武功高强、行侠尚义而又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剑客”,即主人公“你”。非读至文末,我们总会一直把它误读为一篇作者精于虚构巧于语言的武侠小小说,准确点儿说更像一篇古龙风格的充满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武侠小小说。心中会对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揣测思量再三。等到了结尾,我们心中的疑团才豁然一一释解:哦,“
期刊
一家三代坐在一块儿看电视。七十岁的爷爷想看新闻,近五十的父亲想看连续剧,二十岁的柳超要看超女比赛。  父亲说,这些电视台也怪了,非得把好看的节目凑到一起,就不能调整一下?柳超说,这叫“黄金时段”,是每家电视台争夺观众的最佳时间。爷爷打趣地说,老的不跟小的争,等会儿我看重播。父亲半开玩笑地说,我也算老的,不和小的争黄金时段,明天去租碟子慢慢欣赏。  爷爷一听不高兴地说,你才多大就认为自己老?父亲叹了
期刊
初读《嫁》,觉平淡。细细想来,很有味道。  春花长得怎样?“长得不好看”,“矮矮胖胖的个子,像个大冬瓜,脸上还有一块大胎印”。进一步认识,“长得丑,但心灵美”,“春花心灵手巧,工作又踏实”,是一个“高中生”。再进一步看,她爱阿牛,但阿牛父母嫌她丑;她爱村小学民办教师陈志,父母又不愿女儿填房;中年老板向她求婚,她拒绝了;最后,她与陈老师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次次挫折,犹如一次次波浪,春花采撷了波尖的浪花
期刊
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是神秘的,神秘得连科学家也众说纷纭,猜想不断。然而,三星堆的神秘恰好为艺术审美提供了平台。宇宙万物的神秘永远挡不住人类审美想象的穿越。于是,便有了王剑冰先生这篇诗化散文《三星堆随感》。它以审美的眼光成功地穿越了“神秘莫测”的三星堆,将其中的诸多“神秘”妙笔点染成新颖别致的诗意图画。  阅读文学作品,享受美的沐浴往往是首要的。粗粗浏览《三星堆随感》,第一感觉就是一股浓浓诗意正面袭
期刊
“文章自古无凭据,唯愿朱衣暗点头。”写出文采斐然的文章,令读者颔首,甚至拍案叫绝,这大概是古今学子不变的追求。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采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由此也可见一斑。如何彰显文采,使“朱衣”暗点头呢?    一、恰当运用修辞,使文章华丽。    修辞最易使语言生动,形象鲜明,表意丰沛,从而使文章文采斐然。  比如《明湖居听书》中这样写道:“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
期刊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绯红 诽谤 痱子 斐然成章  B.觊觎 发髻 扶乩 岌岌可危  C.愚昧 联袂 抹杀 厉兵秣马  D.商贾 假名 袈裟 戛然而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期刊
[诗人逸事]    张继,字懿孙,生卒年月不详,中唐著名诗人。父祖都是词章大家,世代文业相传。他为官清正,为人直率,为诗爽利激越,清远自然,擅长写景抒情,其代表作《枫桥夜泊》名扬天下。  关于《枫桥夜泊》,有两则趣事: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认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语失实,“理有不通”,于是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笔墨官司,其后连陆游、唐寅、袁枚、甚至日本学者都参加了论战,他们实地考察,多方取证,为张继抱屈
期刊
命题展望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笔者认为,2008年的高考作文,还会保持“开放中有限制”的基本特点,还会继续倡导自由表达、展示个性的写作。  具体说来,可能会有如下特点。  第一,时代色彩鲜明,现实性强。今后高考作文的命题,或许既和过去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一类的话题有共通之处(例如有利于表现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也会有所区别,将更加突出理性地面对现实和解决现实问
期刊
这是一篇很有意趣的短文,讲了几个女小学生之间的嫉妒与对立。“我”与琴学习成绩相仿,这种相仿没能使我们成为朋友,反倒成了敌人。谁都害怕对方超过自己,于是用尽心思孤立对方。嫉妒产生仇恨,仇恨又使人处心积虑地寻找对付敌人的方法。于是,这些本不该出现在少年时代的争吵、谩罵、互相贬损、算计、倾轧等行径接踵而来。事情的结果出人意料,战斗的双方两败俱伤,成绩普遍下降,都未考入理想的中学。  细细读来会发现这篇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