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两种偏见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u0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心理学家是疯子。有人说,心理学家是超人。其实,心理学对人的帮助在于,它可以让人更了解自己,更接纳自己。
  
  随着“经济危机”的寒冬在全世界蔓延,“心理热”却渐渐在国内升温。许多人都想趁这个时间给自己充充电,或是了解一下自己的内心。于是书店里书架上,各种各样心理学的书刊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
  但是,随着翻开第一本心理学书,人们渐渐产生了一个疑问:什么样的人该学心理学?随之,读者群就分为两种人:一种人认为,学心理学的人多半都是自己有病的,想通过学习先给自己疗伤,不过“医不自医”,他们只能越学越有病;另一种人则认为,学心理学的人无比坚强,他们只有自己无懈可击,才能面对这世界上其他人存在的心理问题。
  严格说起来,这两种说法都对。
  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长大后很多问题,其根源都在他的童年期。而即使是一个得到了再好照顾的孩子,他也会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因此当我们成年以后,心理上总有各种各样的小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只是怕黑,或是不喜欢虫子,再或者是不喜欢某种特定类型的人。它不是“心理问题”,只是我们人格构成的某种特质。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也有可能会激化,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对于那些对心理学一无所知的人来说,所谓的“心理问题”是很不可思议的东西,绝无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自认为生活过得很稳定,虽然偶有不愉快,却也从来没有什么大沮丧发生。一切心理功能和现象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一切都是可以理解、可以想象,也可以预测的。
  然而对于真正学习了心理学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明白自己的心理现象其实是在不断变动的。人的思考、感情、动机,都并非是人可以完全控制得了的。人有七情六欲,也有冲突和烦恼,更有随之而来的千奇百怪的解决之道。所谓的“心理问题”,只是个相对用语。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
  假如说学习心理学确有一定意义的话(这个意义并非是让书商多卖两本书,实际上,大多数心理学书良莠不齐),那么这个意义就在于它可以通过学习让一个人更了解自己,更知道自己的心理状况和成因。他可能无力去改变曾经发生过的事,但他有能力让自己从内心深处去赞同、认可这种事,并且把因此而产生的伤痕抚平。它可以帮助一个人去掌握心理问题的症结和关键,从而更好地去理解别人。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在和另一个陌生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就遭到冷遇,他可以怎么去做?是愤愤地吐口唾沫然后走开,还是去尝试着了解对方这样做背后的原因?如果这个原因引发了自己的不良回忆,那么是就此放弃和那个人的交往,还是从调整自己入手来调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学习了心理学并不会让人升官发财,它也不会让人在外表上有什么大的改变。它只能帮助人们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和人生,尝试去安排或疏通可能出现的冲突矛盾,给人以无限的心理启发,让人更能“认识自己”。
  对于那些真正想学心理学的朋友,其实懂得一个道理就足够了:心理学对人的益处,是能够渐渐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从而让他变得更有力量。不要过多地去考虑什么“心理障碍”或是“心理问题”,也不要首先就认定自己有“心理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看书,那样很容易让自己陷入一个“没病找病”的困境中。把它看淡一些,看成是对自己的又一次充电和熏陶,了解那些知识性的东西,学习一些技巧。最终的工作还是要在自己一个人独处中完成:剖析自己,明白自己,最终接纳自己。
  图/陈明贵 编辑/芦淼
  henker@sina.com
其他文献
孤独感是一种人类恒久以来的感觉。被人疏远,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贬低。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孤独其实源自内心?只要处理得当,孤独感也只是一种可以消除的情绪。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强起来。    她是小偷?     我有个朋友,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刚刚毕业的时候,她是个很要强的女孩。为此,她舍弃了回家做公务员的安稳之路,而选择了留在大城市从小职员做起。  对于她的寻梦之旅,当时的朋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期刊
人的大脑如何进行记忆,本来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禁区。但是通过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模块”式记忆,效果最好。    查理的“复盘”实验    如何记忆,一直是人们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电视上那些“超人”们,往往可以在一瞬间记忆下许多看起来完全无序的东西。然而大多数人在记忆东西上的能力却平平常常,哪怕复习时看过的东西,考试时都有可能答不出来。那么,记忆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可循呢?  查理就是这么一个渴望把整
期刊
大学生为何要去做村官?三年合同期满后又将何去何从?村官之路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怎样的意义?本刊特邀李家华教授一一作答。    李家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    找准你的“职业贡献区”    《青年心理》: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很多大学生走进农村做村官。在您看来,村官是对每个人都适合的选择吗?  李家华:大学生做村官是新生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们响
期刊
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相信:白日梦也有其内在的价值。    人在清醒状态下所呈现的一系列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叫“白日梦”,也雅称“遐思”。专家认为,白日梦与夜间梦一样,是人们在生活中得到的一部分信息绕开了知觉,成了梦的原始资料。这些无意识的资料,像一幅一幅的电影画面剪辑那样拼凑成梦。  有趣的是,研究者们发现,白日梦的情节大多数是导向愉快的结局。白日梦里没有挫折和烦恼,即使有也会很
期刊
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不只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而是愿意付出。帮助别人快乐所得到的满足和愉悦,往往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源泉。    对付出的人而言,他们得到的赞美和肯定,只是随后而来的锦上添花,因为他们的内心早已美丽似锦    如果你有机会去观察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会发现他们不只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而且愿意付出。帮助别人快乐所得到的满足和愉悦,往往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源泉。因为,他们付出智慧、技术、体力、金钱等与他人
期刊
以言志。从古到今,人们都在用歌曲吟唱着心中的欢乐、悲伤、忧愁、幸福……    《后来》《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与蔡戈尼效应    很多女生喜欢听刘若英的《后来》,“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后来,我终于明白,那过去的时光都已不再。”男生喜欢听《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为什么明明相爱,到
期刊
手机无处不在,它让人从内心产生一种满足感。但是又有多少人细想过,手机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多大影响?它带给人们的除了便利,有没有阴影?    手机让人变成个“人物”    如今的生活,与20年前有了多少改变?  改变的不只是房子、车、彩票,也不止是小蜜、第三者或二奶,更不只是衣服、化妆品和鞋。比之20年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重要了。  然而这种重要感,这种时刻觉得自己是个人物的感觉,是谁给的?  我有个朋
期刊
接吻时为什么会闭上眼睛?  有数据显示,90%的女性在亲吻时会闭上眼睛,男性少一些,亲吻时闭眼的约占三分之一。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确切,但应该不至于太离谱。  对于这种现象,正经和不正经的答案有很多,这大概算是一个搞怪的段子吧——文学家说:因为爱情使人盲目;心理学家说:因为人是害羞的动物;生理学家说:因为接吻牵动神经;化学家说:因为交换含有某种成分的唾液使人产生迷离感觉;社会学家说:因为在想下一步该
期刊
一个小偷是怎样变成老偷的?面对偷窃的行为,人们的视而不见、默不作声给了小偷最大的勇气……    他是个小偷。  其实他最开始也不是偷儿。他在一家小饭馆里第一次得了手:拎包,最没技术含量的一种。不过吃到甜头的他此后常到熙熙攘攘的小饭馆里守株待兔,试图再次神不知鬼不觉地拎走一个背包,然而他始终没能等到“良机”。  几次没能得逞,初出茅庐的小偷在老城区一条偏僻狭窄的小胡同中游荡,思索着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他
期刊
今天,白玉萍老师会从心理学的角度透析孩子心中对父母真正的渴望,告诉大家如何“做温暖快乐的父母”。      善待孩子,给他们爱与安全感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近期对2000名中小学生做了一项调查,其中“你最希望父母做什么”的选项中,有59%的小学生、73.2%的中学生和66.36%的高中生选的是:希望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相亲相爱!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致的统计结果?为什么孩子们的选项不是希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