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请闭眼

来源 :青年心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吻时为什么会闭上眼睛?
  有数据显示,90%的女性在亲吻时会闭上眼睛,男性少一些,亲吻时闭眼的约占三分之一。不知道这个数据是否确切,但应该不至于太离谱。
  对于这种现象,正经和不正经的答案有很多,这大概算是一个搞怪的段子吧——文学家说:因为爱情使人盲目;心理学家说:因为人是害羞的动物;生理学家说:因为接吻牵动神经;化学家说:因为交换含有某种成分的唾液使人产生迷离感觉;社会学家说:因为在想下一步该做什么;美学家说:因为害怕看到对方的鼻屎……很多网友也在半真半假地思考:因为不想看到黄板牙和酒糟鼻?不愿发现两张脸挤得扭曲难看?或者是闭上眼睛就可以把他(她)想象成另一个人?当然,也不乏较为权威的回答,比如新加坡就有位大学教授撰文称,接吻时闭上眼睛可以减少情感上的紧张,减少亲密接触时产生的尴尬,能集中注意力感受温柔的触碰和爱意。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很无聊,接吻时是否闭上眼睛也不需要接受理智的审查吧,它就像天性或本能一样天经地义,跟着感觉走呗!没错,跟着感觉走。可是跟着什么样的感觉走呢?从古至今,在“感觉”的家族里,一直是存在着地位差异的,就像那个经典的群口相声《五官争功》一样,谁都想主宰一把,而视觉却往往占据着最崇高的地位。那双“心灵的窗户”虽然只是感官之一,却具有精神性,被视为通往高贵和灵性之路。但因此,嗅觉、味觉、触觉等所获得的空间就很窄了。换句话说,视觉的光亮太强,反而遮蔽了其他感官的生存权和表达欲,也阻塞了我们体验更加真实而完整的内心的通道。
  亲吻这类活动所带来的充满快感的晕眩之际,恰恰应该选择“间歇性失明”。因为它要实现的就是共享,要达成的就是一体。它是体液的交换,声音的交响,气息的交流和情感的交融,涉及的是触觉味觉听觉嗅觉,更是心灵的合二为一。亲吻的时候,不要阳光的朗照,当然也拒绝目光的逼视,它偏爱的是朦胧和晦暗;它需要忘我的投入,需要几分难以言说的暧昧,所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陶醉……而只有最强势的视觉官能暂停了工作、清醒的自我开始了休假时,其他的感官才能得到充分的绽放而变得更敏锐,有了想象的空间和绵长的余味。
  可为什么亲吻时女人更喜欢闭上眼睛呢?很明显,男人是视觉动物,女人是听觉动物,男人一般更富于理性,而女人则更贴近感性。也许称女人是“感觉动物”更恰当,相对于男人,她们不但偏爱听觉,而且对嗅觉、味觉、触觉的依赖性和敏感性也更强。对比起男人对图片和影像的热爱,女人则更容易陶醉于动听的话语,更容易迷失于热情的拥抱,更容易对美食情有独钟。她们讨厌臭袜子是因为不喜欢闻到不愉快的气味,她们酷爱香水恐怕也包含这样的成分。她们欣赏一口白牙也许是联想到了美好的嗅觉、味觉和触觉,她们评价人或事素来喜欢用生理性的标准,比如“恶心”、“呕吐”等词语。与男人相比,她们在表达自己的偏好或做一些判断取舍时也更愿意用“手感舒服”、“味道很好”、“气味好闻”之类的理由。因此,她们也更容易直接性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哲学家西美尔和舍勒都认为女人比男人更接近存在,“男人感到与自己的身体有一种距离”,“女人是更契合大地、更为植物性的生物”。从这个角度,我们便能解释,为什么接吻时几乎所有女人都在沉醉中闭上眼,而许多男人却兀自不甘地睁着一双自以为聪明的眼睛,好像死活要从那张近在咫尺的脸上看出点什么,才算确证了自己的存在——没错,男人需要像女人学习,接吻请闭眼,拉近自我与身体和心灵的距离。
  图/张平洋 编辑/张鸣
其他文献
吴奇修,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大学生村官”。1966年出生,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高级经济师,经济学博士后,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是深受农民欢迎的青年知识分子重大典型。中共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主席团成员。曾经7年连任湖南省涟源市石门村党支部书记,现任湖南省第九届省委委员、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    1987年,吴奇修从北京大学毕业,主动申请下基层,回湖南省
期刊
眼睛是一见钟情的窗户    如果你希望对方觉得你有吸引力,一定要看着他(她)的脸同时保持微笑。男人硬朗的下巴、女人柔和的颧骨、高耸坚挺的鼻梁以及毫无瑕疵的皮肤或许都是具有吸引力的体征。但最新研究表明,眼睛的凝视才最具有吸引力,这种社交性暗示远比容貌更重要。研究同时证明,人更容易喜欢上那些喜欢自己的人。  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面带微笑地看着你,其吸引力远远高于那些同样保持微笑却没有直接看着你的人
期刊
她本是一个受害者。同伴的冷漠、家庭的不和、居心叵测的成年男人的摧残,成了她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她的自杀令人叹息,也令人痛恨……    写这篇故事是有一定起因的。  2008年冬,我在一个城市采访。旅馆房间里的一张报纸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读到了这样一则消息——  “11月8日凌晨两点,××高等学院宿舍楼发生一起火灾,经查是该校英语系女学生柯丽点燃液化气罐自杀所引起。所幸的是,同寝室的9名同学及全楼学生安
期刊
孤独感是一种人类恒久以来的感觉。被人疏远,是对自我价值的一种贬低。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孤独其实源自内心?只要处理得当,孤独感也只是一种可以消除的情绪。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强起来。    她是小偷?     我有个朋友,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刚刚毕业的时候,她是个很要强的女孩。为此,她舍弃了回家做公务员的安稳之路,而选择了留在大城市从小职员做起。  对于她的寻梦之旅,当时的朋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
期刊
人的大脑如何进行记忆,本来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禁区。但是通过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模块”式记忆,效果最好。    查理的“复盘”实验    如何记忆,一直是人们悬而未决的一个问题。电视上那些“超人”们,往往可以在一瞬间记忆下许多看起来完全无序的东西。然而大多数人在记忆东西上的能力却平平常常,哪怕复习时看过的东西,考试时都有可能答不出来。那么,记忆是不是有什么秘诀可循呢?  查理就是这么一个渴望把整
期刊
大学生为何要去做村官?三年合同期满后又将何去何从?村官之路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怎样的意义?本刊特邀李家华教授一一作答。    李家华: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    找准你的“职业贡献区”    《青年心理》: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很多大学生走进农村做村官。在您看来,村官是对每个人都适合的选择吗?  李家华:大学生做村官是新生事物,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们响
期刊
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相信:白日梦也有其内在的价值。    人在清醒状态下所呈现的一系列带有幻想情节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叫“白日梦”,也雅称“遐思”。专家认为,白日梦与夜间梦一样,是人们在生活中得到的一部分信息绕开了知觉,成了梦的原始资料。这些无意识的资料,像一幅一幅的电影画面剪辑那样拼凑成梦。  有趣的是,研究者们发现,白日梦的情节大多数是导向愉快的结局。白日梦里没有挫折和烦恼,即使有也会很
期刊
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不只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而是愿意付出。帮助别人快乐所得到的满足和愉悦,往往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源泉。    对付出的人而言,他们得到的赞美和肯定,只是随后而来的锦上添花,因为他们的内心早已美丽似锦    如果你有机会去观察一个真正快乐的人,会发现他们不只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而且愿意付出。帮助别人快乐所得到的满足和愉悦,往往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源泉。因为,他们付出智慧、技术、体力、金钱等与他人
期刊
以言志。从古到今,人们都在用歌曲吟唱着心中的欢乐、悲伤、忧愁、幸福……    《后来》《有多少爱可以重来》与蔡戈尼效应    很多女生喜欢听刘若英的《后来》,“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后来,我终于明白,那过去的时光都已不再。”男生喜欢听《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为什么明明相爱,到
期刊
手机无处不在,它让人从内心产生一种满足感。但是又有多少人细想过,手机会对人的心理造成多大影响?它带给人们的除了便利,有没有阴影?    手机让人变成个“人物”    如今的生活,与20年前有了多少改变?  改变的不只是房子、车、彩票,也不止是小蜜、第三者或二奶,更不只是衣服、化妆品和鞋。比之20年前,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重要了。  然而这种重要感,这种时刻觉得自己是个人物的感觉,是谁给的?  我有个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