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的“饺子”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6月,一只1.5万的“饺子”,让许多人品咂良久。产地哈密的石友无不惋惜:这样好的“饺子”再也找不到了,1.5万太便宜工,座该留在哈密;买方河北石友则颇为得意:“饺子”要留着,10万也不卖。
  “饺子王”是怎么来的?
  原藏者邵巍:那是2007年左右,蛋白石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经常下戈壁的就会发现,在同一个风口带上的石头形状容易相似。当时,我就觉得这一块儿出的蛋白石形状大小挺像饺子的,可以收集“饺子大餐”。随着饺子越买越多,石农或是石友也帮着留意,只要下戈壁捡石头,凡是见到像饺子的蛋白石都会带给我。那时,本地的石友都挺喜欢这一新石种,但刚出来价格很便宜。我通常都是按堆买。一堆十个、二十个的,三五十元一个的,品相就挺不错了。“饺子王”就是从一次买回的一堆“饺子”里发现的,也是目前我收藏的500个饺子中,最经典最形象的。
  “饺子王”露过脸吗?
  原藏者邵巍:第一次露脸是在2007年深圳龙园石展上。我带了70多个饺子,与“饺子王”一起摆在一个案板上展示。亮相后,尤其受到了爱吃饺子的北方人的喜爱,并且都盯上了“饺子王”。但当时,我想以四万元将70个一起卖出去,所以没有成交,2009年,“饺子王”在《中华奇石》杂志第5期刊出,之后一直深藏家中。
  成交过程:
  现藏者王勇:今年在《中华奇石》上,一看到“饺子王”就非常的喜欢,于是联系到藏者,对方开价最低15000元,当时从杂志上只能看到一个观赏面,并不确定其他面的效果。6月乌鲁木齐石展期间,李彦森会长一行顺便去哈密,我委托他和随行的行家老师替我看看。于是,李会长专门到邵先生家里看石,给我的回话是。“‘一饺子王’,名不虚传,”就这样,1万5,“饺子王”到了我手里。
  “饺子王”变“饺子酒”
  现藏者王勇:“饺子王”一买回来,我就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层示它。先后为饺子配过瓷盘、木盘,但都略显单调。后来经朋友推荐,选了一个木质小笼屉。并配以酒壶、酒碗组合。小品正和“饺子就酒。越暍越有”这一俗语,寓意“越过越好”。后又有朋友提议,原配的玉质酒壶雕件与主石不搭,如果换成奇石会更好。为此,我专门去了趟左旗,寻找到合适的酒壶。
  10万?迅速看涨的身价
  石家庄李彦森:此石一到石家庄,就有入出两倍的价钱想买。石家庄对适合精致赏玩的小品组合石非常认可,内蒙的戈壁石,新疆的戈壁石、泥石等,都很受欢迎。蛋白石质地优秀。就更不用说了。经过展会亮相,“饺子酒”受到京津玩家的青睐,目前价格已出到10万。
  2011年8月,“饺子酒”亮相石家庄展会并荣获金奖,再一次以新的组合形式刊登在2011年《中华奇石》第11期上。对于现藏者王勇来说,“饺子”的行情一路看涨,也令他倍加珍惜,并将此石从店里收回家中,不会轻易出手了。
  背景:神奇蛋白石
  哈密资深玩家马永红:蛋白石是天然的硬化的二氧化硅胶凝体,也叫欧泊。哈密的蛋白石发现于靠近罗布泊300多公里的戈壁滩上,分布不均匀。追溯蛋白石的发现时间,大概在2003年、2004年。当时的风凌石和硅化木等成名较早的哈密奇石是本地市场的主流、因此对蛋白石关注不多,在市场上也只是零星的出现几块,是石农或石友捡石头时顺便带回来的。到了2007年以后,随着风凌石、树化玉、火山岩等本地老石种资源接近尾声,这时期市场上出现的新东西变少,渐渐地,有人将蛋白石拿出来卖,市场上更多的目光也便投向了它。2009年左右,随着疆外知名赏石专家对蛋白石的认可与持续购买。更大大增加了蛋白石在产地甚至全国的知名度。价格开始飞涨。
  小编看成交:
  蛋白石的市场价格在五年间涨了不止10倍。市场上的通货也渐渐由地表的变成了地下的,且零碎的小块已上百元。今年7月份哈密展上,记者发现,很难在摊位上见到品相好的蛋白石。一块不到拳头大的地表蛋白石,质地细腻,包浆浓厚,饱满的椭圆形,石商开价1万,并且表明没有多少还价的余地。而在藏家家里收藏的蛋白石精品,已经轻易不会出手。蛋白石多出圆形、贝壳形状,变化不大,能形成如“饺子王”般惟妙惟肖的形状十分难得。因此,无论从蛋白石本身的石种来看,还是从此石以形为主的观赏要素来看,1.5万元的价格不算高。这也难怪,哈密本地的石友们连呼:太便宜了,这么好的“饺子”,不该只卖这个价钱的,早知这个价格就能卖,不如留在哈密!
  通过“饺子王”的成交案例,我们探讨的似乎不能仅仅是它成交价格的高低。我们发现,这只“饺子”从哈密到石家庄,从“饺子王”变身“饺子酒”。身价由1.5万到3万、10万,显然,再次成交的价格会有一个可喜的提升空间,这其中的原因不仅是蛋白石石种的少而珍贵,也不仅是可以乱真的象形程度,还有它所在的哈密和石家庄两个不同市场的综合环境,以及对奇石的精致包装和文化挖掘。哈密石友之所以会惋惜“饺子王”卖便宜了,是他们在掌握丰富资源的同时,已经开始意识到量买精卖的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保护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当然,如何做到这个“精”字,并不仅仅是一两件成交就能体现的,还需要更多石友的探讨,实践与总结。
其他文献
《中华奇石》2011年第6期(总第45期)刊登张原先生《赏石命名的源流关系》一文,笔者拜读后有相悖之见,与张原先生商榷,据由有三:    一、“马恩论”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
期刊
编辑您好!我是一个赶展人,朋友今年介绍我订了《中华奇石》,这刊物办得确实不错!在赶展的时候我会多带一些咱们的书,“她”给了我很多知识与乐趣,非常感谢你们带给我们这样一本好书!我注意到咱们第七期和第八期上都有文章关注“传统赏石的悄然回归”,特别是第八期东门昔我先生讲到的沙盘、水盘,我深有感触,朋友带的沙盘景石总能得到很多人青睐,所以我也想试着做一些。但这方面的东西我不知道哪儿有卖的,能否介绍一些卖沙
期刊
                 
期刊
周明打小就跟水晶有着不解之缘,中学刚毕业,即被山东、河南两家水晶加工企业先后聘用。八十年代初返乡创业,在相关部门支持下牵头成立了县眼镜协会,同时开起眼镜商行,带动全县年销售水晶眼镜10多万副,业界同仁称他“眼镜大王”。《中国地质矿业家列传》收录了他的事迹;1996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其“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前些年,他去过河北、内蒙古拓展新的创业空间,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的20多个省区,也
期刊
新藏家们在市场成熟发展的当下,正呈现出快、准、狠的投资高峰,他们已不常到产地及一级市场去找资源,一般都在二三级市场收集精品。虽然入市并不早,但投入却不小,其中的体验也各有不同。本期,我们特约三位嘉宾,听听他们是怎样买石头的。      对话人物:李军  李军,1975年生,鄂尔多斯联邦集团副总裁、内蒙古万博购物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  “藏家对奇石的认识、了解,也是需要时间的。藏家并不一定非得是专家
期刊
若论起古代赏石对象之中,谁的观赏率最高及知名度最大,其实并非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和昆石等四大名石,而是置放在书案上的一方小石砚。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供毛笔蘸墨书写的工具。古代时用砚最普遍,家喻户晓,尤其文人们更是与它朝夕相处,视为知己。本来作砚的材质是很多的,如泥、玉、青瓷、紫砂、水晶等,但为何历代石砚的数量竟是最大?这是因为石头坚而不顽、质地致密、石性比较滑腻、研墨时极易和濡,加之石色斑斓凝
期刊
千种玛瑙,万种玉,这是概指玉的种类、产地之多。但通常被人们认知的只有几种:翡翠、和田玉、独山玉、蓝田玉等,还有最近国家认同的黄龙玉。对玉石产业开发的市场营销,宣传力度应加大、加强,对新的玉种,提升人们对它的认知度,宣传很重要。云南、四川凉山州等地出现的一种红色玛瑙,当地人民发现已久,彝族人最早将它作为“打火石”,这种红玛瑙质地细润,其中品质上乘的,硬度能达到9度,多分布在玉米地、红薯地里。由于此种
期刊
六、一石多字    文字石多为一石一字。一石两字以上者少见。若这字又能自成一词,如“中华门”,甚而一句如“我拜年”之类的,那真是少之又少了。  图1的一石两字“七一”,二字风格一致,如出于一人之手,笔力刚劲,有魏碑风骨。特别是“七”字的起笔与“一”字的收笔,左右照应,恰到好处。  不过,最奇的还是图2的“宝石”二字,其用“笔”似着力于侧锋,字体苍劲游移,险峻凝重。二字不但用笔结字俱妙,而且章法特佳
期刊
天下奇石之多,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有观赏价值,同样也不是每一块可赏之石都有意境,赏石之意境因人而异,因石而异。欲达意境,重在赏石者的艺术修养和思想。赏石意境,我的体验可用三句话九个字概括“善于观、贵于思、悟于心”。  善于颜,欲得好石,重在选石之慧眼。从“形、质、色、纹、韵”的衡量标准去观察,有没有显著的与众不同之处。正是某些与众不同之处,形成一枚奇石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甚至使一枚奇石成为珍品或孤
期刊
编辑张鑫说,朱富有先生的这方奇石一定要我来为他写“风水”,听之甚慰,感觉出这是一种信任,一种期待。信任的是希望我能把这方石所蕴含的“风水”能量和收藏与置放等诸多方面说清楚;期待的是在充分肯定藏石者的审美立意后,还能挖掘出这方奇石的另类大美。于是,对于这种信任与期待,更担心写出的东西有亏于此石而贻笑于世。  奇石本就是见仁见智的自然物,它无为而生,因形色被人喜爱珍藏,至于用什么方式看石、怎样看才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