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提供的报告指出,我国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将重打“组合拳”,注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
报告认为,加强流动性管理将是2007年调控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利率调控仍将呈现“双轨”特征,即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抑制投资与信贷的过快增长;在货币市场上,则力图维持相对较低的利率,将中美利差水平锁定在2%-3%之间,以提高成本来抑制境外热钱的流入,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连续、微调,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平稳性
2006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努力使“三过”问题(固定资产规模过大、外贸顺差过大和货币流动性过大)平稳收敛,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有的已经有所改善,有的则还在继续发展,调控的任务仍然很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7年将“继续实施双稳健宏观调控政策”,这意味着,2006年的经济政策将继续延续下去,且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非常强。其目的是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由过快转向过热,二是经济出现急剧下降的出现。换句话说,2007年经济运行应是“稳中小幅趋慢”,以免出现“过山车”式的走势。
当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还有其他的考虑,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确保就业状况不出现明显恶化。就业问题之所以重要,一是涉及社会稳定问题,二是涉及增加内需问题,三是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但由于中国的GDP就业弹性系数处于不断下降状态,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应地受到影响。就业问题不仅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难以回避的主要矛盾,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则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长期、短期兼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中央提出了“三大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四个着力(转变增长方式,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社会发展与关注民生)”。这是一次真正的宏观调控大转型,由过去的注重短期效益转向了注重长期的质量。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正在制订新的官员业绩考核指标,从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的新的指标体系看,GDP的份额甚至不到20%了。除了让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尽量往正确方向出手之外,今年政府还将出台一项重要的法律《循环经济法》,以法律的形式来确保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使力。
显然,发展理念的改变必然体现在经济政策体系中,即将由过去比较注重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并重,将解决短期问题融入长期问题解决过程之中。
组合、协调,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有总量方面的,也有结构方面的,而且各个领域的矛盾各有不同且又相互联系,单纯的货币政策抑或财政政策往往无法达致预期目标,近几年的实践已验证了这一点。其原因在于一个领域的问题往往与其他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以扩大国内消费为例,它就不只是消费领域的事情。这些年来,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其成因来自多方面,不仅受制于收入分配体制,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为了扩大消费所采取的对策也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许多措施来相互配套。同样,面对流动性过大的现状,2006年以来,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并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紧货币市场流动性,但效果甚微。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只能缓解而不能彻底根治流动性的难题,要想彻底解決此问题,必须有财政等一系列其他政策的配套。
我们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提出“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更要求“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这凸现了政府加强几大政策之间主动协同的调控方向,表明“打组合拳”将成为2007年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效率的一个重要模式。
税制调整、结构优化,财政政策的两大关键词
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连续实行两年。2007年将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
首先,税制改革步伐加快。一是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已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定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25%,并采取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二是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试点已经两年多时间,总体上运行良好,2007年有望进一步推广。三是物业税改革走上议事日程。物业税的功能将定位于加快地方主体税种建设、有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四是有可能择机实施燃油税。五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向完全的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靠拢。六是完善资源税制度。规范资源税费关系,包括资源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减免税政策等。
其次,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2007年,财政部门将逐步减少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和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加大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即,国家财政投资重点将由城市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科学发展,重点支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项目。
改革、调控互动,金融政策的着力点
目前,尽管中国经济运行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仍然不容忽视,特别是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且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解决的突出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国内流动性过剩,刺激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膨胀,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从而对金融调控提出挑战,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将是2007年调控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利率政策也会择机而动。与此同时,利率调控仍将呈现“双轨”特征。即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抑制投资与信贷的过快增长;在货币市场上,则力图维持相对较低的利率,将中美利差水平锁定在2%-3%之间,以提高成本来抑制境外热钱的流入,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007年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被放在2007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当然,在加大发行央票这一常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同时,由于相对于汇率、利率等价格型工具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传导的“链条”较短,回收流动性更直接有效,而且引起的“共振”较小,因此,数量型工具仍将可能继续运用。
同时,金融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对原来金融体系中的空白地带、欠缺和不完善部分进行调整、补充和提高,以达到通过改革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目的。比如,2006年12月22日,银监会宣布农村金融新政,鼓励社会各路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其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基调是:“低门槛,严监管;增机构,广覆盖;拓功能,强服务;先试点,后推开。”同时,对于私募基金乃至中国的对冲基金的“阳光化”等问题,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之中。鉴于发展私募投资基金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改善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对于把国内企业真正做强做大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方面的政策也值得期待。
门槛提高,土地政策不放松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为保护耕地,强化土地经济调控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有关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从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別划分不变,各等别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倍。
2006年年末,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实施2006年版《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这将成为供地政策上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重要指南,成为国土资源部门发挥调控职能、严把土地闸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目录》的发布意味着2007年项目用地将设置准入条件,加以限制;有些项目用地毫无商量余地,将会坚决停止供应。比如,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高尔夫球场项目,赛马场项目,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项目,未依法取得探矿权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未依法取得采矿权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用地被明令禁止。对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和大量耗费资源的建设项目,也作出了明确的限制和禁止用地规定。而且,今后,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适时修订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可以说,目前用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联动机制已经建立,用地政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调控作用。2007年土地闸门只会趋紧而不会松动。2007年土地利用计划中农用地转用和耕地占用指标仍将保持在2006年的水平上。在指标分配上,将适当压缩工业用地,增加民生用地,保证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用地。
节能、环保,宏调中拥有更大的权重
2006年,一个约束性指标的社会关注度急剧升温。这一指标就是“‘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削减20%”。在“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中国经济中惯有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开始遭遇到猛烈“狙击”,相当多的工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阵痛”: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正式生效;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扩大至8个省市;节能责任制开始落实;固定资产投资检查也是依法进行,并主要是考察其是否合法、合规,落脚点就在节能、环保上。显然,资源环境以及节能将成为左右经济发展的重要把手。
目前看,国家已开始采取措施,比如,健全相关的制度,包括实施严格能耗指标统计公报和考核制度;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变化情况,考虑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和征收范围;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加强和改进电价管理,落实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逐步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改变不同行业的收益曲线,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强调:“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此,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任务中,有关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被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宏观调控和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部署,中国新一轮“节能减排”风暴将在政策执行力度和监管上进一步强化。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将成为政府重点监管领域。同时,明确将能耗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进一步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健全排污收费制度,并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和制定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财税政策。
理顺比价,价格政策将做大调整
2006年年末,随着出租车、城市供水等行业成本监审试行办法的陆续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将逐步在各类行业中推行,这无疑加快了资源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调整的步伐。据悉,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起草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案——《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将上报国务院,如果获国务院同意,中国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将在2007年之后面临一场全面调整。按照这一方案,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将从水、石油、电力、天然气、煤炭、土地等领域展开,并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把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计入上述产品的定价中。
不可否认,单从供求关系来看,中国的资源价格被低估得非常多,上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低资源价格实际是鼓励粗放式的发展和浪费,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而非消费。在大规模的投资和低要素价格的促进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资本推动和劳动密集,缺乏技术创新,致使“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目标将难以实现,唯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市场手段,提高资源价格,让价格来调节供需。同时,提高资源价格可以增加中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转型。
不过,由于许多资源价格的调整涉及民众的生活和消费,因而资源价格调整不仅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而且是一项事关民生的公共政策,稳健推行将是必然选项,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调价方式。
约束与鼓励并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依照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具体安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淘汰约1亿吨落后炼铁能力,2007年前淘汰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关停5万千瓦及以下凝汽式燃煤小机组1500万千瓦,关停燃油机组700万千瓦的目标。2006年,国家在继续控制投资增幅的同时,加大了对其过剩产能的调整力度。煤炭行业已关闭小矿井5931处,淘汰落后产能1.1亿吨。电解铝行业清理违规项目23个,停建缓建总能力达247万吨。
根据部署,我国下一步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维护总量平衡的前提之下,着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强调政策约束的情况下,鼓励性政策也将不断跟上并加强。目前,发改委正在就钢铁、煤炭、电力等重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定系列新方案,其核心仍强调要打“组合拳”:在主要动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将辅之以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与补贴关停企业同步,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经济方面,对那些存在大量按照产业政策应限制发展或淘汰的工艺设备的产业执行差别电价的同时,还将对该产业继续实施水价与排污费的特别处理,进一步下调对“两高一低”出口行业的退税率。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也将浮出水面,将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即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经过地方合法手续开办、有完备的审批程序手续、环境也没有造成污染的企业,只是由于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规模不达标而被迫关停,对于这些企业,基金将对投资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用于安置下岗职工。
多管齐下,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
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日益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乃至提高我国竞争力的瓶颈。据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足4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到70%的水平。不久前的一次信息产品展示会上,手机、电脑等各种国产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其中30余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到10%,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应该说,加快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需要。为此,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2007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可望进一步加快,更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有望在2007年出台。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数十项涉及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加快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2007年,我国科技投入有望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将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鼓励关键设备和技术进口,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继2005年出台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后,对创业投资的税收扶持政策也很可能于2007年起实施。
由补血到造血,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重点起变化
由于2006年农业税已经全面取消,“十一五”期间不太可能再集中出台各类补贴和优惠政策。因此,2007年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将由补血向提高其自身造血能力转变。一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支持粮食生产,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二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加快农村公路、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与有序转移,在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方面下大力气。
质量重于数量,外贸、外资政策进入调整期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也是第三大进口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过大的贸易顺差引发了近年来诸多的贸易摩擦,2006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83起贸易摩擦案件,是入世以来最高的一年。而且除了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等一般贸易案件以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始在隐蔽性更强的反补贴领域开辟第二战场。这将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持续增加。为此,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而非数量就成为外贸、外资政策的重点。
2007年中国将运用关税调节等经济手段,重点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重要资源型商品进口。同时,国家将加大对促进进口的金融支持,扩大自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的商品进口,全面梳理各种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放市场,改善贸易环境。
报告认为,加强流动性管理将是2007年调控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利率调控仍将呈现“双轨”特征,即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抑制投资与信贷的过快增长;在货币市场上,则力图维持相对较低的利率,将中美利差水平锁定在2%-3%之间,以提高成本来抑制境外热钱的流入,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连续、微调,保持宏观经济运行的平稳性
2006年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努力使“三过”问题(固定资产规模过大、外贸顺差过大和货币流动性过大)平稳收敛,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从目前的统计数据看,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贸易顺差过大的问题有的已经有所改善,有的则还在继续发展,调控的任务仍然很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7年将“继续实施双稳健宏观调控政策”,这意味着,2006年的经济政策将继续延续下去,且2007年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性非常强。其目的是保持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由过快转向过热,二是经济出现急剧下降的出现。换句话说,2007年经济运行应是“稳中小幅趋慢”,以免出现“过山车”式的走势。
当然,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还有其他的考虑,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确保就业状况不出现明显恶化。就业问题之所以重要,一是涉及社会稳定问题,二是涉及增加内需问题,三是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国经济虽然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但由于中国的GDP就业弹性系数处于不断下降状态,吸收劳动力的能力相应地受到影响。就业问题不仅是当前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难以回避的主要矛盾,而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则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长期、短期兼顾,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中央提出了“三大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四个着力(转变增长方式,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社会发展与关注民生)”。这是一次真正的宏观调控大转型,由过去的注重短期效益转向了注重长期的质量。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正在制订新的官员业绩考核指标,从一些地方已经出台了的新的指标体系看,GDP的份额甚至不到20%了。除了让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尽量往正确方向出手之外,今年政府还将出台一项重要的法律《循环经济法》,以法律的形式来确保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往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使力。
显然,发展理念的改变必然体现在经济政策体系中,即将由过去比较注重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并重,将解决短期问题融入长期问题解决过程之中。
组合、协调,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既有总量方面的,也有结构方面的,而且各个领域的矛盾各有不同且又相互联系,单纯的货币政策抑或财政政策往往无法达致预期目标,近几年的实践已验证了这一点。其原因在于一个领域的问题往往与其他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以扩大国内消费为例,它就不只是消费领域的事情。这些年来,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其成因来自多方面,不仅受制于收入分配体制,而且在不同程度上与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为了扩大消费所采取的对策也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许多措施来相互配套。同样,面对流动性过大的现状,2006年以来,央行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并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收紧货币市场流动性,但效果甚微。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只能缓解而不能彻底根治流动性的难题,要想彻底解決此问题,必须有财政等一系列其他政策的配套。
我们注意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提出“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更要求“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社会政策的协调配合”,这凸现了政府加强几大政策之间主动协同的调控方向,表明“打组合拳”将成为2007年提高宏观调控政策效率的一个重要模式。
税制调整、结构优化,财政政策的两大关键词
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连续实行两年。2007年将继续实施稳健财政政策。
首先,税制改革步伐加快。一是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已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拟定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25%,并采取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二是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转型在东北地区部分行业试点已经两年多时间,总体上运行良好,2007年有望进一步推广。三是物业税改革走上议事日程。物业税的功能将定位于加快地方主体税种建设、有利于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四是有可能择机实施燃油税。五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逐步向完全的综合个人所得税税制靠拢。六是完善资源税制度。规范资源税费关系,包括资源征税范围、计税依据、减免税政策等。
其次,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2007年,财政部门将逐步减少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继续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大力支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和推行农村低保制度;加大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即,国家财政投资重点将由城市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转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由经济建设转向促进科学发展,重点支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的项目。
改革、调控互动,金融政策的着力点
目前,尽管中国经济运行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仍然不容忽视,特别是储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矛盾是中国经济长期存在且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解决的突出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国内流动性过剩,刺激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膨胀,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从而对金融调控提出挑战,因此,加强流动性管理将是2007年调控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利率政策也会择机而动。与此同时,利率调控仍将呈现“双轨”特征。即在银行信贷市场上,通过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抑制投资与信贷的过快增长;在货币市场上,则力图维持相对较低的利率,将中美利差水平锁定在2%-3%之间,以提高成本来抑制境外热钱的流入,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2007年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被放在2007年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当然,在加大发行央票这一常规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同时,由于相对于汇率、利率等价格型工具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传导的“链条”较短,回收流动性更直接有效,而且引起的“共振”较小,因此,数量型工具仍将可能继续运用。
同时,金融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对原来金融体系中的空白地带、欠缺和不完善部分进行调整、补充和提高,以达到通过改革提高货币政策效应的目的。比如,2006年12月22日,银监会宣布农村金融新政,鼓励社会各路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其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基调是:“低门槛,严监管;增机构,广覆盖;拓功能,强服务;先试点,后推开。”同时,对于私募基金乃至中国的对冲基金的“阳光化”等问题,证监会正在积极研究之中。鉴于发展私募投资基金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有助于改善企业内部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对于把国内企业真正做强做大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这方面的政策也值得期待。
门槛提高,土地政策不放松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为保护耕地,强化土地经济调控手段,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对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有关政策作出了重大调整。从2007年1月1日起,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別划分不变,各等别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倍。
2006年年末,国土资源部等部委联合发布实施2006年版《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这将成为供地政策上落实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重要指南,成为国土资源部门发挥调控职能、严把土地闸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目录》的发布意味着2007年项目用地将设置准入条件,加以限制;有些项目用地毫无商量余地,将会坚决停止供应。比如,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高尔夫球场项目,赛马场项目,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新建培训中心项目,未依法取得探矿权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未依法取得采矿权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用地被明令禁止。对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和大量耗费资源的建设项目,也作出了明确的限制和禁止用地规定。而且,今后,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将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依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国家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适时修订限制目录和禁止目录。可以说,目前用地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联动机制已经建立,用地政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调控作用。2007年土地闸门只会趋紧而不会松动。2007年土地利用计划中农用地转用和耕地占用指标仍将保持在2006年的水平上。在指标分配上,将适当压缩工业用地,增加民生用地,保证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用地。
节能、环保,宏调中拥有更大的权重
2006年,一个约束性指标的社会关注度急剧升温。这一指标就是“‘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末削减20%”。在“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中国经济中惯有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开始遭遇到猛烈“狙击”,相当多的工业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阵痛”: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正式生效;国家循环经济试点扩大至8个省市;节能责任制开始落实;固定资产投资检查也是依法进行,并主要是考察其是否合法、合规,落脚点就在节能、环保上。显然,资源环境以及节能将成为左右经济发展的重要把手。
目前看,国家已开始采取措施,比如,健全相关的制度,包括实施严格能耗指标统计公报和考核制度;根据资源条件和市场变化情况,考虑提高资源税的征收标准和征收范围;深化能源价格改革,加强和改进电价管理,落实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方案,逐步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改变不同行业的收益曲线,进而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日前强调:“节能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现实、有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此,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任务中,有关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被排在第三位,仅次于宏观调控和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央部署,中国新一轮“节能减排”风暴将在政策执行力度和监管上进一步强化。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将成为政府重点监管领域。同时,明确将能耗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核的强制性门槛。进一步完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和水价政策,健全排污收费制度,并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和制定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财税政策。
理顺比价,价格政策将做大调整
2006年年末,随着出租车、城市供水等行业成本监审试行办法的陆续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将逐步在各类行业中推行,这无疑加快了资源产品价格和服务价格调整的步伐。据悉,由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起草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案——《关于深化价格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见》将上报国务院,如果获国务院同意,中国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将在2007年之后面临一场全面调整。按照这一方案,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将从水、石油、电力、天然气、煤炭、土地等领域展开,并提高排污费、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标准。把环境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计入上述产品的定价中。
不可否认,单从供求关系来看,中国的资源价格被低估得非常多,上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低资源价格实际是鼓励粗放式的发展和浪费,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投资而非消费。在大规模的投资和低要素价格的促进下,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资本推动和劳动密集,缺乏技术创新,致使“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目标将难以实现,唯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市场手段,提高资源价格,让价格来调节供需。同时,提高资源价格可以增加中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的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转型。
不过,由于许多资源价格的调整涉及民众的生活和消费,因而资源价格调整不仅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政策,而且是一项事关民生的公共政策,稳健推行将是必然选项,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调价方式。
约束与鼓励并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依照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具体安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淘汰约1亿吨落后炼铁能力,2007年前淘汰55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关停5万千瓦及以下凝汽式燃煤小机组1500万千瓦,关停燃油机组700万千瓦的目标。2006年,国家在继续控制投资增幅的同时,加大了对其过剩产能的调整力度。煤炭行业已关闭小矿井5931处,淘汰落后产能1.1亿吨。电解铝行业清理违规项目23个,停建缓建总能力达247万吨。
根据部署,我国下一步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在维护总量平衡的前提之下,着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强调政策约束的情况下,鼓励性政策也将不断跟上并加强。目前,发改委正在就钢铁、煤炭、电力等重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制定系列新方案,其核心仍强调要打“组合拳”:在主要动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同时,也将辅之以一些必要的行政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与补贴关停企业同步,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经济方面,对那些存在大量按照产业政策应限制发展或淘汰的工艺设备的产业执行差别电价的同时,还将对该产业继续实施水价与排污费的特别处理,进一步下调对“两高一低”出口行业的退税率。
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基金也将浮出水面,将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群体,即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经过地方合法手续开办、有完备的审批程序手续、环境也没有造成污染的企业,只是由于技术装备落后、生产规模不达标而被迫关停,对于这些企业,基金将对投资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用于安置下岗职工。
多管齐下,自主创新的政策支持力度将不断加大
尽管目前中国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3位,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已日益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乃至提高我国竞争力的瓶颈。据测算,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足4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60%到70%的水平。不久前的一次信息产品展示会上,手机、电脑等各种国产电子产品琳琅满目,其中30余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到10%,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应该说,加快提高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中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需要。为此,国家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2007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可望进一步加快,更多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有望在2007年出台。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数十项涉及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加快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2007年,我国科技投入有望进一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幅将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鼓励关键设备和技术进口,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继2005年出台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后,对创业投资的税收扶持政策也很可能于2007年起实施。
由补血到造血,新农村建设的政策重点起变化
由于2006年农业税已经全面取消,“十一五”期间不太可能再集中出台各类补贴和优惠政策。因此,2007年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将由补血向提高其自身造血能力转变。一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支持粮食生产,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二是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加快农村公路、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与有序转移,在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方面下大力气。
质量重于数量,外贸、外资政策进入调整期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也是第三大进口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过大的贸易顺差引发了近年来诸多的贸易摩擦,2006年,中国出口产品遭遇83起贸易摩擦案件,是入世以来最高的一年。而且除了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等一般贸易案件以外,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始在隐蔽性更强的反补贴领域开辟第二战场。这将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恶化,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持续增加。为此,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而非数量就成为外贸、外资政策的重点。
2007年中国将运用关税调节等经济手段,重点鼓励扩大重大装备关键件、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重要资源型商品进口。同时,国家将加大对促进进口的金融支持,扩大自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的商品进口,全面梳理各种非关税措施,进一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放市场,改善贸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