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三问 落实语文有效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改革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l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教师只要以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对比处为着眼点,以疑难点、兴趣点、模糊点为抓手,就一定会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启发性的提问能开启学生紧闭的心扉;趣味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开放性的提问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问得巧,问得活、问得美,这样就一定会拨动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激活学生的思维,养成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真正把语文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关键词:语文有效教学; 问得巧; 问得活; 问得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有效地课堂提问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关键,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精彩的课堂往往离不开巧妙的提问。有效提问不但能够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让学生在疑问迭出的悬念和豁然开朗的顿悟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设问教学也是师生平等参与和民主交往的过程,这不仅反映了教学的本质,也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要老师善于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问得巧、问得活、问得美,就一定会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探究交流的兴趣,真正把语文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一、问得巧
  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用不同的方式提问,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人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这句话很有道理,教师在提问时应该从新颖的角度巧妙切入,科学的设计便于学生找到问题的入口。同一个问题,这样问,学生可能满脸疑团;那样问,学生可能豁然开朗。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走入了一个怪圈,传统的做法是一字一句地细心串讲,把文言基础知识硬塞给学生,并且美其名曰:知识积累,新课程标准颁行后,又改为读读背背,了解大意,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那么怎样才能一举两得,既让学生积累了知识,又不会感到枯燥呢?钱梦龙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范例,他在执教《愚公移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孀妻”“遗男”二词的含义,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他的爸爸同意他去吗?”学生一愣,继而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个寡妇,自己是个孤儿。由于提问方式巧妙,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大大加深了“孀妻”“遗男”这两个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如果直接让学生解释这两个词的意思,学生必定兴味索然。又如在执教契诃夫的《变色龙》时,为了让学生领悟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赫留金真倒霉,要不碰到奥楚蔑洛夫就好了,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番唇枪舌剑后,最终达成了共识:原来奥楚蔑洛夫是一个典型形象,在他身上折射的是整个沙皇社会的黑暗统治。这一问题的设计,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思维含量很高,指向明确。如果硬把答案塞给学生,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可见巧妙的提问是教学深入的抓手,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线。教师的每一个高质量的提问,就会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
  二、问得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有教学机智,善于变换提问角度,打破常规思维,用灵活的提问唤醒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达到最佳的教学境界。如在教学《社戏》一文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的问题是: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从课文中找出依据。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巧妙的提出“我们在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里边的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设想一下,如果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与哪位小朋友交朋友呢?请说出理由。”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提问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第一种问法,学生在经过思考后基本能说出答案,但课堂气氛比较平淡,学生似乎在配合老师完成彼此所认同的课堂教与学的任务,缺乏课文人物形象应让人感受到的意趣之美,第二种问法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一瞬间,课堂上呈现出与前一堂课截然不同的热烈气氛:人人都能回答,人人都想回答,人人争着回答。由此可见,问题就好比石头,可能石沉大海,也可能激起千层浪。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的提问水平,问得活,问得妙,善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在设置提问时要通过问得活创造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来,通过这一问,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更通过这一问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之态。这样,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
  三、问的美
  成功的语文课堂应是开放有活力的,语文是最美的语言,优美的提问将创设美的教学情境,令人赏心悦目。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爱一种美的事物时,就会产生某种强烈的、持久的审美情趣。中学生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同样会产生强烈的心灵的震动,情感震颤,从而发生强烈的审美情趣。因此,提问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引导学生进入某种美感氛围,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师可利用提问语言的生动、形象、风趣,提问形式的不断更新,以及利用模型、挂图或多媒体等诱导提问,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产生种种审美情趣,激发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一诗,品味诗的意境时,我设计了四个问题:1. 透过诗,你们看见了什么?2.透过诗, 你们听见了什么?3.透过诗, 你们闻到了什么?4透过诗,你们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学生在反复吟咏诵读中,不仅读懂了诗的内涵,而且激发了想象力,做出了有创意的表达。美的提问既顺利完成了预设的教学任务,又让学生体验了一回当诗人的美妙。真是一举两得。
  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总之,语文教师成功的课堂教学无不得功于有效地课堂提问,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提问中注意做到启发性、趣味性和开放性,问得巧、问得妙、问得活,就一定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充分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养成学生思考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真正落实语文有效教学,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体味世间百态的圣殿。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4-07-13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读书的目标定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新教材也在每册书后推荐3本名著必读书目,并在中考试卷中有所体现。“整体感知——细部探究——重点感悟”是名著阅读的基本规律。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入手,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并尊重学生课外阅读的独特体验。  关键词:名著阅读; 阅读习惯; 阅读方法  阅读名著,可以了解到很多古今中外的风土人情、各类知识
期刊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理应改变,新课改下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主导,学生在教
期刊
我们常常被这样的事情所困扰:在初入学的日子里读和写对于孩子变成了那样困难、那样无趣而又恼人的事情,在通向知识的艰难道路的开端,孩子便要遭遇那样多的失败,致使许多孩子从一开始便对读和写产生了一种畏惧心理和排斥情绪。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学习变成了纯粹跟书本打交道的缘故。改变这一现状的根本就是让学习快乐起来。  一、创设情景,享受学习。  我看到过孩子怎样在课堂上费力的辨别拼音字母和汉字,这些字母和汉字怎样
期刊
摘 要:高中生正处于坚定理想和信念的重要阶段,作为英语班主任,通过利用课堂教学内容,习题功能和英文名言美文,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信念,放飞梦想。  关键词:信念;高中生  高中生正处于坚定理想和信念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可以起到水到渠成,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其本身即承载和蕴含有丰富的德育功能。但这些德育动能需要教师有意识的创设
期刊
摘 要:作为一位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把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教会、教好。但是,事不愿违,学生不可能不存在差异,再加之中国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的不良教育,社会的负效应,难免会存在差生。那么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差生呢?  关键词:后进生; 关怀; 尊重; 鼓励; 温暖  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一种情感交流,是一种无私的给予,教师对学生的爱“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呵护、欣赏和宽容,像对
期刊
在教育领域多年,培养了多届考生,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在高考中曾有这样问题,平时画得好的学生未必能取得好的成绩,相同的起点由于准备的方法不同其最后的结果则是完全不同。有人把这归咎于“才气”,“运气”,或其它外在的因素,而实质上,考场上发挥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平时的基础性训练是否科学有效,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正确,是否掌握了基本原理并灵活地运用,是否达到了高考的基本要求
期刊
摘 要:当今生产业中,如何保证产品的加工品质即加工质量十分重要,本文以五大基础的加工种类中的车削为例,研究通过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来控制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得到更理想的产品。  关键词:切削用量; 车削加工; 加工质量  每当我们车削某种零件时,首先根据零件图提供的加工内容选择刀具,然后计算切削用量各种参数(主轴转速、吃刀深度、走刀量)。这些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充分说明切削用量的重要性,它不仅和刀具切
期刊
有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种语文试卷中,阅读分所占比重均超过整个试卷的百分之三十;有这样一个现象,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用于文本阅读的时间均占绝大部分课时。然而很大一部分学生都不敢对所做的阅读题抱有必胜的信心,很多老师都承认阅读教学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为此造成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就是教者殚精竭虑,学者费神无补。即使近些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层出不穷,课堂模式花样翻新,都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只要识字就能教语文
期刊
摘 要:创新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of developme
期刊
摘 要:复式教学是一门教育科学,也是一门课堂教育教学艺术。本人根据新课改标准摸索出来的复式班课堂教学“四步教学法”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进行复式班课堂数学教学的探究,实现了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复式教学; 数学;自主; 合作;探究  Shallow discuss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