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shen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相继推出的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通过对两者之间制度设计背景、发展现状、内涵、特征及实践路径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职业院校从课程体系、组织方式、教学主体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更为深入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打造复合型与全面型人才。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证书制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9-0132-02
   “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施以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高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先后推出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试点意见)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即1+X证书制度,以下简称试点方案),从教育目标、教学标准、培养模式、评价制度等层面对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整体设计,在职业教育领域掀起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上看,作为人才培养的模式,1+X证书制度与现代学徒制既有着内在的政策连续性,又存在着实施侧重的差异性,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职业院校更为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本质特征,也有利于职业院校从课程体系、组织方式、教学主体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更为深入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复合型与全面型人才。
   一、两种制度设计背景与发展现状的比较
   (一)现代学徒制出台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关于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意见出台于2014年,其时正值我们国家制造业迅猛发展,制造业体系的构建已经进入关键的发展期,亟待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成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需要打造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为基本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广大学者和职业院校的共识。其中现代学徒制是职业院校广泛汲取德国双元制、英国学徒制、澳大利亚新学徒制等职业教育发展较为先进国家的經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大量实践和探索,从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2015年9月到2018年8月,经过三批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启动,遴选的试点单位已经达到562家,并进入了验收检查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各级职业院校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体现地域特点和专业特征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1+X证书制度出台的背景与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时代发展步伐的加快,现代产品和工艺蕴含着更多的现代科技,数字化、信息化、高技术化及复合将引发产业结构调整、新业态产生,未来职业的分工与技能将进一步细化,对复合型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随后试点方案出台,需要指出的是,试点方案不是单单由教育部实施颁布,而是联合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重视程度与牵连之广,可见一斑。从2019年1月至今,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试点工作已经先后发布了四个批次,301家培训评价组织入围,涉及447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分布于24个省市,极大地促进了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的深化改革。
   (三)两种制度实施意义上的比较
   现代学徒制与1+X证书制度都是从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出发,两者的落脚点都放在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图通过制度化设计,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通道打通和拓宽,是相互联系、补充和完善的制度设计。从宏观视角考察,现代学徒制是国家制度层面的战略设计,企业从人才使用的终端走到了人才培养的前台,成为重要的主体,参与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1+X证书制度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凸显出来,从就业和评价机制的建设上,内生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在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上,是一次工程重大的制度创新。可以预见,两种制度的并行与融合,必将使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推动和促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二、两种制度内涵与特征的比较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征
   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从内涵上看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校企之间实现了四个一体化,也就是招生招工一体化、教师师傅一体化、教学过程一体化、考核评价一体化。其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1)契约前置,招生的过程也是招工的过程,学徒生协议在学生入学时即与企业签订,学员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2)工学交替,校企之间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取工学结合交替实施的方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商定、组织和实施。(3)多元评价,学生的考核评价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将过程性、针对性和发展性有机结合,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二)1+X证书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1”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其最突出的特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标准对接、内容相融、过程一致、考评同步、书证转换”。这种特征说明职业教育既具备学历教育的教育属性,也具有人才培育的社会服务属性,职业教育的“跨行性”与“跨界性”通过职业技能在等级标准、培训内容、培训过程、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的全面对接中得以彰显,并最终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互转换,实现融通。    (三)两种制度内涵与特征的比较
   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在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导向上是完全一致的。现代学徒制本质上是校企合作,需要企业根据自身人才需求的标准,深入到职业院校中,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校企之间共招学员、共商标准、共建基地,共享师资、共同考评,全方位实现深度融合;而1+X证书制度将构建国家资历框架作为根本任务,从就业与评价两个维度切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之中,规范教学标准,指导教材开发,培训师资队伍,开展考核评价。因此1+X证书制度的落实离不开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平台支持,反而补充和弥补了校企合作的单一化和局限性,使人才的职业发展能力得到拓展,评价体系更加开放、客观和公正,成为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深入发展的第三个支点,使院校、行业、企业围绕人才的培养聚集成了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三、两种制度实施路径的比较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路径主要包含五个方面:(1)明确专业设置。院校开展市场人才需求调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校企之间达成共识,确立专业设置的方向与培养策略,双方共同开展招生(工)。(2)构建课程体系。由院校、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按照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原则,构建起公共课程模块+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职业岗位方向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3)组建师资队伍。教学团队成员一般包括院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师傅。师资团队除负责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外,同时承担如教材、讲义等教学资源的开发。(4)开展工学交替。一般采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项目教学,采取校企轮转、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院校偏重于专业基础知识、职业基础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指导,企业着重于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教师、师傅双主体育人运行机制。(5)实施考核评价。采用过程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团队、企业师傅。评价内容涵盖知识结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
   相比较而言,试点方案中明确指出:“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培训评价组织“进行教学标准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考核站点建设、考核颁证等,并协助试点院校实施证书培训”,这就使得院校、行业、企业在落实1+X证书制度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从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从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能力现实出发,从满足人才未来职业发展能力的要求出发,规范性与针对性相结合,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适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推广新技术,展示新工艺,落实新规范,满足新要求,为“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实现提供人力支撑。
   考察两种制度的实施路径,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密切合作的路径上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点对点的逻辑链条,双元主体作用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使工學结合的意义得到了有效诠释。但必须指出,点点相对的合作形式,缺乏第三方评价组织的参与,行业指导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技术技能水平的评价缺少权威性,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校企合作的长期性与稳定性也受限于企业的发展程度,需要国家层面法律和资金的支持与保护。而1+X证书制度的落实,使行业组织以培养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人才培训的过程之中,职业技能考核的标准、内容融合了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增强了对人才培养的指导性,使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更加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对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1+X证书制度的落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政府的治理协同、院校的支持协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同时作为1+X证书制度建设的主体,培训评价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处理好营利性与公益性的关系,切实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质量、标准和声誉负责。
   总之,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作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职业教育制度,两者之间互为补充,相互完善。一方面1+X证书制度的落实需要构建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之上,通过培训评价组织功能的发挥,贯穿于产教融合的全过程,随着试点工作的科学规范和有序推进,将积极有效地促进院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变革,提高职业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另一方面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需要政府的主导与行业的指导,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将通过与1+X证书制度的融合,逐步弥补和突破院校和企业培养模式改革动力的不足和发展的局限,使现代学徒制从纵向的联合走向横向的联动,为智能化时代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培养和储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张大伟.基于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制度的思考[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4):96-98.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内容,而语文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可使情感教育工作完美地融入其中,达到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身在语文情感教育中所占有的地位,认识到自身定位后,要积极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有效提升语文情感教学的工作质量。情感教育可以改变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的恶习,使其认识到各种情感对自身的重要性,进而保证
期刊
[摘 要] 音乐是当前素质拓展教学当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职院校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尤其重要,在进行音乐教学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逐渐探索出了将舞蹈有效融入音乐教学的新模式。这样一种音乐与舞蹈相融合的教学形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还能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对中职音乐教学中渗透舞蹈教育的活动开展研究,提出一些音乐和舞
[摘 要]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知识,需要教师采取新型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增进对知识的了解,然而在目前的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学生的知识教育水平。基于对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所存在教育问题的分析,结合对当前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的多元化资源类型研究,研究了中职电工电子教学中的今后使用方法。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多元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主要从探究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出发,阐述混合式学习的内涵及现状,分析目前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当中运用的价值和重要性,探究混合式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开展的有效措施,从而使混合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当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有助于社会培养出全方面的技术型人才。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计算机;混合式教学;渗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摘 要] 钢琴课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专业技能课程之一,弹奏钢琴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纵观钢琴教学现状,一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枯燥,普遍是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和操作练习即可,未考虑学生是否有效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全新契机,在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较好地为学生呈现重难点知识,降低学生理解和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创造一种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
期刊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为实用型技术人才,实用操作的技术性较高。项目引入式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动画专业较为常用的手段,通过这一项目的引进,将课程体系进行创新,重新组织了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和形式也有了新的学习方向,保证了高职动画专业教育的有效性,突出了专业办学的特点,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从基本模式出发,对项目引入式教学的策略和注意事项提出建议。
[摘 要] 中职技术教育的主要发展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型专业人才。因此,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专业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在不断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促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实践能力。就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进行分析,旨在为中职项目一体化课程教学进行有效的实施以及提高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关 键 词]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项目一体化;教学模式 
[摘 要] 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移动终端设备都得到了普及,数字化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特征,人类已经迈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与挑战。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场所,承担着知识服务的功能,不仅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还满足了大多数人的读书需求,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出现,让图书馆各项业务得到了良好发展,充分展现出图书馆的作用职能。基于此,探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