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美教学是在审美情感的参与下,充分挖掘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形式、抽象概念与鲜活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审美教学不仅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教学,而且也是一种具有情感参与的教学。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被美所感染,双方的人格都得到完善与发展,且审美教育与教育活动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吟咏课文,整体感知——发现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使学生从“读”中产生共鸣,从而整体上发现作品的美。如,吟咏苏轼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学生会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豪迈旷达的词句所吸引;会被“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样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绪所感染;会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充满哲理的詞句所感悟;更会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开朗乐观的祝愿所折服。再读《桃花源记》,眼前出现一幅返朴归真的世外桃源图画,画面上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环境,“阡陌交通”、“往来种作”的和平劳动景象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这古朴淳美的画面,唤起学生多少美妙的幻想,从静谧恬淡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交流撞击,分析理解——鉴赏美
黑格尔说过:“美的要素可分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学生要理解作品更多的深奥美,单凭朗读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分析比较,在教师、作品、学生之间进行心智交流,实现鉴赏美的优化效应。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都是学生喜读的古典散文,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首先,比较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鉴赏美的形象。两篇散文都是作者被贬官谪居时所作,纵观古代遭贬的封建士大夫,不是变节改志、颓废消沉,就是牢骚满腹、心灰意冷。而范仲淹与欧阳修却与众不同。前文中,欧阳修塑造了一个放情山水,与民同乐的醉翁形象,借此来表达对贬谪生活的不平,对黑暗现实的抗议和他“宽简而不忧”的政治思想。后文中,作者胸怀宽广,抱负远大,境界崇高,一个居高官则忧其民,遭贬谪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古仁人的形象赫然矗立在眼前。读这样的文章可以净化学生感情和灵魂,使学生肃然起敬。其次,比较两篇文章别出心裁的创作构思。两篇散文都没有做亭、楼的表面文章,而是通过精巧构思表达自己的情怀。前文结尾层层递进,层层引深,含而不露。后文构思曲尽其妙、卓尔不群,异于凡响。第三,比较两篇散文的文笔,鉴赏美的风格。两篇散文笔法灵活,不拘一格,熔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巧妙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志趣。前文借景言志,形“散”实严,波澜起伏,峰峦叠出,语言瑰伟奇芭,有着阳刚之美,后文借景抒情,新奇而另致,情深而隽永,语言则得阴柔之美,新颖别致。两文句式长短错落,音调铿锵,读来如鸣佩环,具有回环往复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三、理解意蕴,动手仿写——创造美
“美的创造活动是人类创造活动中的高级活动,是人类在美的创造活动时,为实现自身审美理想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运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美的思想情感,进行美的创造,是审美教育的归宿。让学生在鉴赏美的基础上,创造出更美的作品,如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进入写作方法教学时,可在简要介绍此文的对比衬托和托物言志方法后,以“爱说”为题写两段话,要求像课文那样,第一段先总说,用上对比,其中对所爱之物要写得详细。第二段点明事物的象征意义。通过训练,学生不但钻研了课文,理解了写作特点,而且学生作文选题比较广泛,立意较高,写出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大胆抒发了各自对理想的追求,创作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这样的教学,学生化知识为能力,更在美的熏陶、感染下,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塑造完善的人格。
一、吟咏课文,整体感知——发现美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使学生从“读”中产生共鸣,从而整体上发现作品的美。如,吟咏苏轼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学生会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样豪迈旷达的词句所吸引;会被“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样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情绪所感染;会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充满哲理的詞句所感悟;更会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开朗乐观的祝愿所折服。再读《桃花源记》,眼前出现一幅返朴归真的世外桃源图画,画面上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环境,“阡陌交通”、“往来种作”的和平劳动景象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幸福生活。这古朴淳美的画面,唤起学生多少美妙的幻想,从静谧恬淡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二、交流撞击,分析理解——鉴赏美
黑格尔说过:“美的要素可分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所借以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学生要理解作品更多的深奥美,单凭朗读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分析比较,在教师、作品、学生之间进行心智交流,实现鉴赏美的优化效应。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欧阳修《醉翁亭记》都是学生喜读的古典散文,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首先,比较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鉴赏美的形象。两篇散文都是作者被贬官谪居时所作,纵观古代遭贬的封建士大夫,不是变节改志、颓废消沉,就是牢骚满腹、心灰意冷。而范仲淹与欧阳修却与众不同。前文中,欧阳修塑造了一个放情山水,与民同乐的醉翁形象,借此来表达对贬谪生活的不平,对黑暗现实的抗议和他“宽简而不忧”的政治思想。后文中,作者胸怀宽广,抱负远大,境界崇高,一个居高官则忧其民,遭贬谪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的古仁人的形象赫然矗立在眼前。读这样的文章可以净化学生感情和灵魂,使学生肃然起敬。其次,比较两篇文章别出心裁的创作构思。两篇散文都没有做亭、楼的表面文章,而是通过精巧构思表达自己的情怀。前文结尾层层递进,层层引深,含而不露。后文构思曲尽其妙、卓尔不群,异于凡响。第三,比较两篇散文的文笔,鉴赏美的风格。两篇散文笔法灵活,不拘一格,熔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炉,巧妙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志趣。前文借景言志,形“散”实严,波澜起伏,峰峦叠出,语言瑰伟奇芭,有着阳刚之美,后文借景抒情,新奇而另致,情深而隽永,语言则得阴柔之美,新颖别致。两文句式长短错落,音调铿锵,读来如鸣佩环,具有回环往复余音绕梁的艺术效果。
三、理解意蕴,动手仿写——创造美
“美的创造活动是人类创造活动中的高级活动,是人类在美的创造活动时,为实现自身审美理想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运用美的语言来表达美的思想情感,进行美的创造,是审美教育的归宿。让学生在鉴赏美的基础上,创造出更美的作品,如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进入写作方法教学时,可在简要介绍此文的对比衬托和托物言志方法后,以“爱说”为题写两段话,要求像课文那样,第一段先总说,用上对比,其中对所爱之物要写得详细。第二段点明事物的象征意义。通过训练,学生不但钻研了课文,理解了写作特点,而且学生作文选题比较广泛,立意较高,写出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大胆抒发了各自对理想的追求,创作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这样的教学,学生化知识为能力,更在美的熏陶、感染下,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塑造完善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