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却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力得以发展的学习空间,缺乏一种关系和谐、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花开。”新课程像那清新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滋润了教师的心田。因此就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别的选择,必须去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环境,去构建一种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为特征,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和谐、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能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无所顾忌、敢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新一轮的教改大潮波澜壮阔,课改的试验田里遍撒着革故鼎新的种子,沐浴在人文主义的光辉中,孕育吐苗、拔节成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构建;和谐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就在于它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就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表现为: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理性霸权横行,学生成了老师的附庸。教学活动变成是一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和“训养式”的活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就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新的课程标准,笔者认为,构建和谐课堂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密切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下面两个关系:
1.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 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服务对象、爱学生。教师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将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朋友。“温和、微笑、宽容、认同”,是我们实现和谐课堂的八字法宝。因此,教师进入课堂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同时,由于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成是一种奖赏,一种鼓舞,产生一种被爱、被承认的心理满足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爱与赞美之词。教师要改变在课堂上的角色,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视为发展的对象,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伴,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 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因此,充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
2.师生之间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过去的课堂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角,不论是在课堂时间占有上,还是对知识的把握上,都由教师一人操纵。学生只是被动、无奈地接受。这种不平等、不民主、不合作的师生关系,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健康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但是,有些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随便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几分钟,自己则站在讲台上,不参与学生的讨论,也不管下面的学生是在讨论,还是在说空话,最后自己作一下总结就算完事。体现不出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协调生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靠几个好学生的呼应,更不是靠教师在讲台上的精彩表演,而是靠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开展实验,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发明创造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课堂上,学生充分经历想一想、比一比、看一看、摆一摆、量一量、说一说、议一议等过程,获取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发展了思维。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引路人、点拨者,而真正动脑筋、想办法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成绩好些的同学比较主动积极,成绩稍差的同学时常表现得比较被动。如何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和谐呢?教师应以尊重和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促经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铁”一节,内容学生都比较熟悉,教师不必再讲,可以学生自学,然后讨论:①铁单质反应后生成了哪些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②哪些物质与铁反应使其变成 2价?哪些物质与铁反应使其变成 3价?③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自学、讨论,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得到培养。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指导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已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而是指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创新、科学思维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不知要强多少。如“盐类的水解”一节,开始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根据对CH3COONa、NH4Cl、NaCl水溶液的PH值的测定结果,引起学生兴趣,引入课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在盐溶液中c(H )和c(OH-)与纯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原因引起了c(H )和c(OH-)的变化?通过讨论,总结出盐类水解的实质,教师启发讲解,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盐类水解的应用,可让学生自学,最后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四、关注思想教育,优化和谐课堂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平时的课堂教学关注较多的是知识方面,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欠缺,这直接造成我们很多学生“头重脚轻”,学业成绩突出,思想品德却成问题。教师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该如何开展呢,首先,教师要营造轻松整洁的环境,好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受心情愉悦耳,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习惯。另外,还要反映出文化气息,比如贴一些革命伟人英雄人物或科学家、学者的画像,显然有利于孩子的文化熏陶和修养。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比如学习燃烧与缓慢氧化时,教师可举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如火灾的形成,煤矿瓦斯的爆炸,加油站油库爆炸等,介绍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患于未燃的方法,使学生从小树立安全意识。
总之,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和谐的教学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要让课堂变得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生态和谐的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知与能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合,努力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321300)
关键词:课堂教学;构建;和谐
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就在于它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就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量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能产生“谐振效应”,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传统的课堂教学表现为: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理性霸权横行,学生成了老师的附庸。教学活动变成是一种我讲你听的“灌输式”和“训养式”的活动,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伴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与推进,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课堂的和谐与否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结构,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就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新的课程标准,笔者认为,构建和谐课堂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密切师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下面两个关系:
1.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 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服务对象、爱学生。教师应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将学生真正当作自己的朋友。“温和、微笑、宽容、认同”,是我们实现和谐课堂的八字法宝。因此,教师进入课堂必须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个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同时,由于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成是一种奖赏,一种鼓舞,产生一种被爱、被承认的心理满足而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所以,教师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爱与赞美之词。教师要改变在课堂上的角色,不能以权威者自居,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认识者,视为发展的对象,而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伙伴,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一个人“说了算”的课堂局面,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 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一种美;而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更是一种美,一种永恒的美。在课堂上,老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次真诚的交流,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课堂氛围充满民主、平等与和谐。因此,充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
2.师生之间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 过去的课堂中,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角,不论是在课堂时间占有上,还是对知识的把握上,都由教师一人操纵。学生只是被动、无奈地接受。这种不平等、不民主、不合作的师生关系,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健康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为归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但是,有些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随便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几分钟,自己则站在讲台上,不参与学生的讨论,也不管下面的学生是在讨论,还是在说空话,最后自己作一下总结就算完事。体现不出师生的互动与合作,这样的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和谐的教育下,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二、协调生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是靠几个好学生的呼应,更不是靠教师在讲台上的精彩表演,而是靠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人们常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而在很多外国人的眼中,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一群中国人就是一条虫。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人单打独斗能力很强,而合作互助能力欠缺,这与我们过去课堂中过于强调独立思考有关。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教师可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合作开展实验,合作表演节目,合作发明创造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创新能力。课堂上,学生充分经历想一想、比一比、看一看、摆一摆、量一量、说一说、议一议等过程,获取了知识,提高了技能,发展了思维。在这过程中,教师是引路人、点拨者,而真正动脑筋、想办法的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成绩好些的同学比较主动积极,成绩稍差的同学时常表现得比较被动。如何调动起这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等和谐呢?教师应以尊重和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学习,促经彼此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铁”一节,内容学生都比较熟悉,教师不必再讲,可以学生自学,然后讨论:①铁单质反应后生成了哪些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多少?②哪些物质与铁反应使其变成 2价?哪些物质与铁反应使其变成 3价?③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自学、讨论,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得到培养。因此,一堂和谐生动的课堂,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指导合作探究,完善和谐课堂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已不是命令学生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而是指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创新、科学思维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不知要强多少。如“盐类的水解”一节,开始可以采取边讲边实验,根据对CH3COONa、NH4Cl、NaCl水溶液的PH值的测定结果,引起学生兴趣,引入课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在盐溶液中c(H )和c(OH-)与纯水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原因引起了c(H )和c(OH-)的变化?通过讨论,总结出盐类水解的实质,教师启发讲解,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盐类水解的应用,可让学生自学,最后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四、关注思想教育,优化和谐课堂
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平时的课堂教学关注较多的是知识方面,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欠缺,这直接造成我们很多学生“头重脚轻”,学业成绩突出,思想品德却成问题。教师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该如何开展呢,首先,教师要营造轻松整洁的环境,好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受心情愉悦耳,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习惯。另外,还要反映出文化气息,比如贴一些革命伟人英雄人物或科学家、学者的画像,显然有利于孩子的文化熏陶和修养。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比如学习燃烧与缓慢氧化时,教师可举些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如火灾的形成,煤矿瓦斯的爆炸,加油站油库爆炸等,介绍灾害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患于未燃的方法,使学生从小树立安全意识。
总之,和谐是一种能让人身心愉悦的平衡状态,和谐的教学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要让课堂变得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生态和谐的课堂追求的是师与生、人与文、情与理、导与放、练与悟、知与能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和、融合,努力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课堂。实践告诉我们: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3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