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员,没有人认识我

来源 :影视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么多帅哥美女,我一去就傻了。面试的时候要诗朗诵,我太紧张了,一直没把那首诗背下来。想着要是念到一半的时候老师说‘你别念了’,我就谢天谢地了。”董家琪搅动了一下面前的咖啡,回忆起九年前她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情形。
  这个北京女孩,在加拿大完成了中学课程,18岁回到国内考学,幸运地成为2004级北电表演系国培班的一员。开学第一天,董家琪由妈妈带着去学校报到,妈妈不停地念叨着:“你选了这一行,以后能找到工作吗?怎么养活自己啊?现在毕业也不管分配了……”但这些话,董家琪一句都没听进去,“我满脑子想的都是,我们班肯定好多帅哥”。董家琪笑道。
  这个角色太适合你了,你一定要来
  董家琪个子高挑、皮肤白皙,我们见面那天,她只化了很淡的妆,没有戴任何饰品,黑色的长发随意地扎成一束。不仔细看,你不会注意到她耳朵上一共有十个耳洞。
  刚进大学的时候,董家琪属于不受老师待见的学生。她染着一头金发,戴着鼻钉和两只特大的耳环圈儿。“老师就说,你这是干嘛呢,你像表演系学生吗,你耳环上面都能站鹦鹉了!”董家琪当时觉得老师的话深深地“伤害”了她,但她其实是个“乖”小孩,很快她就把头发染了回来,取下了鼻钉,不再戴任何夸张的耳环。她决心规规矩矩地做一个表演系的学生。
  学校有规定,大一大二的学生是不准出去接戏的。因接戏而旷课的,还要给学校交一些钱。但即便这样,很多表演系的孩子还是会从大一开始,就去各个剧组面试,寻找演戏的机会。
  董家琪笑称,剧组副导演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给你打电话说,“哎呀,这个角色太适合你了,你一定要来”。而每次去宾馆面试,都会提醒她北京有多少演员在等着拍戏。“有的同学一个月会去跑一百个剧组递简历,通常结果也不好。也有的同学从来不去面试,或许是家里有些关系,他们就靠关系介绍进剧组”。在见过二十多个剧组而无果之后,董家琪有些灰心了,面试什么的,以后渐渐就去得少了。
  在大学的那个阶段,董家琪也遇到过圈中所谓的“潜规则”事件。有一天,“还没怎么见过世面的”董家琪和一个女同学在北电校园里走着,遇到一个中年“胖女人”,邀请她们去见导演和投资商,聊一个戏。俩女孩傻傻地跟着去了。
  路上,“胖女人”一直在“劝说”她们:“你们太幸运了,马上要见的是多大的导演,多大的投资商啊!女孩要聪明,知道嘛!不要老是想着依靠家里依靠大人,你多大了,你都19了,我也有个女儿要上大学了!女孩子,要学会自己给自己铺一个美好的未来!”董家琪学着“胖女人”的腔调,告诉我,那番话当时把她俩“都听傻了”。结果到了饭店以后,并没有见到所谓的导演、投资商,就只有“胖女人”和她俩,吃了顿饭。
  直到饭快吃完了,“胖女人”才开始说正经事,说咱们到楼上聊吧,顺便看一下照片资料,女孩子要懂得把握机会……董家琪这才反应过来,把着门,死活不肯上楼,气极了大骂:“你会让你的女儿干这种事吗?说白了你就是拉皮条的!”后来双方不欢而散,少不更事的董家琪也算是上了一堂课。
  你这个人,做人不成功
  2008年,董家琪毕业的时候,觉得要是能签一个经纪公司就好了,起码就有娘家人了。毕业后,她退而求其次,签了个代理公司,两年的合约。“但是代理公司不会那么认真帮你宣传,我签了两年,一部戏没给我找过,所以两年又荒废了。”
  在毕业后没有机会拍戏的那段时间里,董家琪十分焦虑。“我爸就觉得,你也没找对象,你也没工作,所以你这个人做人不成功。”那时的董家琪很怕出门。“因为一出门,人家就问你今年拍什么了,怎么没拍戏,那时候我觉得我有些朋友都在看我笑话,老说你回来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没出名之类的”,董家琪也反省过自己为什么活得这么“失败”,为什么没有戏拍,“我长得不够好看?我干脆去整容好了,这我都想过”。
  失眠的时候,她整宿都睁着眼睛躺在床上,直到看见窗外透进来晨曦的亮光,然后就开始流眼泪。早上听见父母起床进出房间的动响,听到他们上班去了,“好像充实的一天开始了的那种感觉,但是我很绝望,觉得每天这么在家睡觉,对不起我的父母”。
  后来有一段时间,朋友推荐她看一些佛教方面的书,“学习了很多东西,又觉得一直不出去接触社会,整个人说话都开始不对劲了,待人接物的感觉完全不像我这个年纪该有的。所以,我要去上班”。
  我不怕人家笑话我
  经历了一段消沉期后,董家琪暂时“转行”去当白领了。她先后在外企和公关公司做了半年,期间也去给小孩子当过英文家教。“当时确实是口袋有点儿空空了,又觉得我这么大了再管家里要钱不好,就去找工作了。出去做事让我觉得,我是个有用的人。”
  但后来有演戏机会的时候,董家琪还是毫不犹豫地又干回了她的老本行。她演过话剧,挣得不多,一天几百块钱,也主持过电视节目,在剧组做过导演助理,同时演一些小角色。“在组里每天睡不了多长时间,有些工种没干过不太懂,也经常挨骂,但是日子过得很充实。”
  而提到演小角色,董家琪直言,“在剧组,没有人把你当回事儿。梳妆师给主要演员梳头发的时候可轻了,还聊天,说话都细声细语,给我们梳的时候恨不得头皮都要刮掉了。我回家就跟我妈抱怨,我妈说,你跟他说啊。我说那么多人都排队等着呢,我怎么跟他说。我没法儿和他说,我只能把戏演好”。
  在董家琪的同学中,有的人很幸运,没演过小角色,一开始就能演到主角,但这种毕竟是极少数。如今大多数同学都已经改行了,比如去当导游,也有些女孩嫁人之后就在家当全职太太。但董家琪还是希望能认认真真演戏,“我可以一直演戏,演到多少岁都ok,我不怕人家笑话我说,哎呀三十几岁了还没出来什么什么的。那怎么了呢?我觉得我挺想得开的”。
  今年3月份,董家琪刚拍完一部惊悚电影,她在片中演一个阴险的管家。不过,现在这个27岁的女孩比较想演的其实是喜剧,“喜剧看的人多,又容易火。像《武林外传》我特别喜欢,看了好几遍。我觉得要是让我演,我也能演出另外一种感觉来”。
  27岁的董家琪,现在也已经开始懂得,要不间断地努力经营自己在圈中的人脉关系,“因为作为演员,在没有成名之前都是这样的,你要不停地拜托别人给你机会”。
  采访结束后,董家琪给我发来了一份她的简历。她说,近几年虽然在《唐伯虎点秋香2》、《大女当嫁》、《姑苏十二娘》等影视作品中饰演过不少角色,“但是很失败,没有人认识我”。所以,她老是不停地算命,改名字。身份证上的名字叫董婧,后来改过董佳琳、董津妤,现在叫董家琪。“我觉得不能再改了,就这样吧。名字太多了,人家也记不住你。”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观众能记住她叫“董家琪”。
其他文献
造成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乱象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中国电影市场消费体制还未完全成熟;一是中国电影观众消费不够理性,审美水平还须得到长足的提升。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潮流制片人”论坛上,华语电影著名制片人江志强、李烈、李少伟、覃宏和王中磊齐聚一堂,在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秘书长何平的主持下,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中国“优质电影”的发展之道。  2013年是中国电影市场转型变革的一年,在传统“大片”
期刊
采访芦苇的过程,是轻松而愉快的。芦苇话很多,就像一个压抑了很久急需向人倾诉的孩子,神采飞扬地释放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时不时的几个小动作,谈到激愤处突然喷出的几句脏话,还有听到记者有趣的问题时,爽朗地哈哈大笑,都让人几乎忘了他其实是一个顶尖编剧,而仿佛只是一个对电影充满热忱的小影迷。芦苇自己也说,“我当然是一个影迷,不是影迷我干嘛干这个,想当年我一个月工资才30块钱,可我就是找家里借钱也得上北京看电
期刊
刘永强调自己是射手座,爱自由,没有什么人生规划,但是超级乐观。  1999年,20岁的刘永中专毕业,去了山东临沂一家知名药厂上班。他形容那是一段“很风光的日子”,天天穿着“老人头”、“花花公子”出去请客吃饭,花钱如流水,但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心里过不去,觉得人还是应该有点小追求”。  一年后,他转到济南一家做电力软件的企业,开始跑销售。三年后,他又突然提出辞职。老板十分不解,挽留他,但他以要去“圆
期刊
谈到转行做导演的原因,大家纷纷表示,这是源于对表达的热爱,希望换一种方式表达自我,而电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3年是中国电影市场井喷式发展的一年,由各领域成功人士跨界执导的所谓“小成本”电影一次次刷新着中国电影市场从前期制作,到后期宣传发行的各项纪录。中国电影蓬勃发展,电影市场体量完全打开,给这些华丽转身的新锐导演提供了“二次创业”的绝佳环境。近期,徐峥、郭敬明、杨采妮、方文山、薛晓路、杜家
期刊
2013新年伊始,伊能静微博事件成了公共领域的一个焦点话题,甚至于在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有记者提及此事。这一事件的导火索就是伊能静最近在微博上发表的三首打油诗,它表达了一位娱乐圈公众人物对现实与理想二者之间的困惑和迷茫,只言片语间流露出悲悯的伤感情怀,让人唏嘘不已,一时间引起网络热议。大家对此褒贬不一:知名主持人胡紫薇等就对伊能静进行声援和力挺, 并盛赞其文字有中国台湾女子清浅通透的神韵;也有人质
期刊
独辟蹊径的电影公司'  说到独立电影的现状,台湾的境况要优于内地。在一次采访中,台湾电影监制焦雄屏曾对本刊记者描述,台湾的独立电影公司成立的门槛很低,只要有成形的计划案,就很容易能拿到政府辅导金,所以台湾类似于贾樟柯“西河星汇”这样的独立制片公司“满街都是”。  然而在内地,独立电影人的埋怨更盛。国家的专项电影基金往往向制造票房神话的商业电影倾斜,而更渴望资助的艺术类型独立电影只能自谋生路。而发行
期刊
1.进口片引进数额增加  2012年2月,有报道证实,中国已与美国达成协议,同意在每年引进20部电影的基础上增加引进14部IMAX或3D电影。这意味着中国观众将看到更多美国电影,同时中国制片方将遇到更大的冲击。  2.小成本《桃姐》破亿  小成本文艺片《桃姐》3月8日上映,最终票房过亿。《桃姐》引发讨论——文艺片该怎么拍?国内市场到底有没有文艺片的立足之地?这样一部成功的文艺片给很多骂观众不捧场文
期刊
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如约举行,聚集了几乎全华语电影的从业者、研究者和爱好者,场面一如往年热闹。在上海影城所在的番禺路附近,连小餐馆和服装店的生意都兴旺许多。你可以看到各色媒体记者背着硕大的工作包行色匆匆奔赴发布会;在等候看一部展映影片时,你很可能看到著名的影评人周黎明先生在候场区批判某部国产烂片;你还可能在电梯里偶遇高大帅气又随和的金爵奖主席汤姆·霍伯先生……  而在电影节的电影交易市场,场景
期刊
比喻一件事无日可期,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成语就是“猴年马月”,用句俗语解释,就是“没年没月”,也就是“没日子”的意思。这句成语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之中约定俗成了。就连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里,也有不止一位学者这样用。  可是仔细一琢磨,问题就来了。既然是“没年没月”,那用来纪年纪月的东西都应该是抓摸不着、无可对应的才对,而“猴年马月”中的“猴年”,在我国一直沿用的十二生肖纪年中明明就在其中,怎
期刊
“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当《泰囧》在岁末的中国电影市场攻城掠地、所向披靡之时,我总是下意识地想起这句很有喜感的话。感谢《泰囧》的不仅仅有光线的老板王长田及其股民们,应该还有电影的主管部门、有电影梦想的投资商和年轻导演以及所有热爱中国电影的人们,它为2012年跌入谷底的国产电影涂上了些许亮色,更为在严寒中瑟瑟发抖的中国电影人注入了一股暖流。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评价2012年的中国影视业的处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