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 道法自然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76917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经》中,老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深邃的见解,其生态伦理观念主要表现为以“道”为主宰、“道法自然”的整体生态观和“无为而治”“知常曰明”的和谐生态观,这些观念以及相应措施对我们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
  关键词:老子 生态伦理观 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就对地球的生态环境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当前,在市场经济的激励下,社会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得到迅猛发展。科学水平的迅速提高使人类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给社会及人类自身带来的种种便利时,也引发了人类驾驭客观世界的欲望的不断滋生,从而给自然生态平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危机。从人类的长远发展来看,如何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自然、人类的和谐和共同发展,就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和谐”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和谐”的思想在中国文化和传统哲学中一直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道家学派的经典《道德经》中,老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深邃的见解,其隐含的生态伦理观念对我们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深思和探讨。
  一
  《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其内容却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政治思想。老子在《道德经》里构想的生态理想社会是建立在“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之上的,其生态伦理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以“道”为主宰、“道法自然”的整体生态观。
  道”是《道德经》全书思想体系的核心,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的“自然和谐”理念是建立在“宇宙的本体论”之上的。“道”是什么?老子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它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为天下之母,是宇宙的本原。“有物混成,为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1}老子强调“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不依赖万物而运行,它生生不息,主宰一切。人世之间的秩序、社会生活的嬗变、沧海桑田的转化,归根到底,都是“道”的衍化与外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其本身具有阴阳二气,二者相互冲撞、转化,最终归于匀适和谐的状态,并生成了万物。“道”的最基本的法则就是“道法自然”,即对一切事物的本然状态和发展趋势的确立和顺应,以自然而然为法,不强求于外在的存在和限制。老子认为,宇宙间的“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大”,都是平等的,“人”只是其中之一。“四大”以平等身份参与到宇宙自然的衍生发展过程之中,它们都是自然的一分子,都受自然规律的支配。因此,道、天、地、人都要遵循普遍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四大”是自然而生的,也应该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道”如同一张天网,将宇宙间的“四大”囊括进来,并使“四大”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维系着这张天网的发展。这样一来,老子就将宇宙万物都包含在“道”的概念范畴中,从而建立了宇宙万物为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的生态观。
  在“道法自然”的统一理念下,“四大”彼此独立而又互相依附,共同维系着生态的整体性。在如何维系生态平衡、顺应自然发展规律方面,老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低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2}怎样维系平衡?老子以喻明理,指出天道的公平就如拉开弓一样,位置高的要把它压低一些,位置低的要把它抬高一些;弓弦拉得过满时,要放松一些,而弓弦拉得不够时,就要用力把它拉满,总之,要力求找到最合适的位置。天道运行的方式也是这样,“损有余而补不足”,只有遵循这条平衡规律,才能保证大自然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万物生生不息,不断繁衍下去,这也是老子整体生态伦理观的核心所在。
  第二,“无为而治”“知常曰明”的和谐生态观。
  老子把天、地、人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来对待,指出即使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只是宇宙自然的一分子,也应顺应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而发展自身。在老子的心目中,一个理想的社会形态是人人自足、无为而无不为的“小国寡民”式的和谐社会,而“无为而治”“知常曰明”也集中反映出老子的和谐生态观。
  在《道德经》一书中,“无为”一词共出现七次。虽然其内容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都强调所谓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对诸事听之任之,消极等待,冷眼旁观;而是要依照自然规律办事,要“道法自然”,而不是任意妄为。老子认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不)为”(《道德经》三十八章),所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得”是因顺自然,自在浑然,而不是表现在形式上的“得”。顺应自然,“无为”“虚静”即是“有德”,而好事“有为”违背大道,就是“无德”。上等品德的君主,顺应自然规律“无所作为”,可是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而下等品德的君主,想有所作为,但许多事情却无法做到。老子通过辩证之法说明,所谓的“无为”其实只是一种手段,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无不为”,即人道与天道的和谐统一,人最大限度的自由的实现。
  关于自然与人生的关系问题,老子也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辨。《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认为人生的忧患与困惑,在于人们违背自然规律,存有各种私心杂念,而有了这些私心杂念,人们就不免会“妄作”,从而招致不良的后果。为此,老子提出“致虚”“守静”“归根”“复命”四个重要命题,主张以虚心宁静的立场和态度,顺应天地万物的自然变化,不肆意妄为,保持自然的美好环境,使自然得到良性循环,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这样人类才不会招致自身的危险。老子提出“知常曰明”,其中“常”即自然规律,“不知常”就是不按自然规律办事,胡作非为,并指出这样做必然会导致“凶”的后果。   那么,如何按自然规律行事而维持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繁荣,即如何做到“知常曰明”呢?老子提出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节制个人欲求,珍视自然资源,使资源能够长久持续下去。
  老子认为,人的欲求是无限的,对物欲的追求会蒙蔽人们的心灵,导致社会的动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道德经》十二章)“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道德经》五十七章)欲望膨胀而不知节制,好事有为而不懂把握分寸是造成人们误入歧途、社会祸患不断、自然资源枯竭的根源。因此,老子主张:人类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收敛自己的行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四十四章),即做到“知足”与“知止”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保持资源的供给,使资源能够长久不竭。老子进一步指出,节制个人的欲求,统治阶层应该起表率作用,要带头实行正确的消费观,舍弃对物欲的过分追求和骄奢淫逸的极端行为,“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二十九章),要“不欲以静”,这样才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安定和发展,使社会长治久安。
  第二,反对战争,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伤害。
  老子反对战争,他认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固有道者不处”(《道德经》三十一章),战争会给人类带来消极的后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道德经》三十章),战争会使自然受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因此有道者要消除战乱的根源,避免战争,要恢复和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第三,要有“生养万物,使万物顺应自然、自由发展”的慈悲心怀。
  老子是一位慈悲的生态哲学家,他对生物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告诫人们只有怀有慈爱之心,才不会肆意伤害生命、破坏自然。老子倡导慈爱与节俭的生态伦理观念,他认为“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九章),即听任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去强力推动其发展,生养万物却并不占为己有,不为一己之欲而去宰杀。“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十章),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人类最高的德性。
  二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种种的冲突与矛盾,纵观当今世界,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我们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使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的破坏。世界范围内异常天气的出现、灾难性气候的频繁发生都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敲响了警钟;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工业国家对资源的掠夺、战争的频发、恐怖主义的蔓延、富国和贫国之间差距的扩大……这一切又使得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和突出,人们身处这样一个世界,我们的未来将会怎样?保护地球、拯救人类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和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在这种现实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解读老子的生态伦理观,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具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的利用和开发并未给人类带来预想中的幸福与满足,反而是现实生活中环境的不断恶化、自然资源的不断枯竭给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焦虑与不安。人类的生态环保理念,必须以人类能够持续发展为前提;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方式,也要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一定要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事。如果人类只为满足自己无限制的欲望而改造外部世界,就有可能破坏自然规律,最终也难免会遭到自然界的无情报复,从而给人类自身带来严重的灾难。而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天、地、人为统一的整体,宇宙万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应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都应“道法自然”。“道”脱离万物而独立,凌驾于物质之上,不论是天地还是“人”,都要遵循“道”;与自然运行规律相一致,以道为基本法则,顺应自然界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节制自己无限膨胀的欲望,不任意妄为,不为了发展肆意掠夺、破坏环境,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要“损有余而补不足”,逐渐消除贫富差距,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最终使社会实现安定与和谐的政治理想。老子思想中的这些深刻哲理,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回归自然的生态观本质上是一样的,他提出的解决社会矛盾、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措施也为我们建设和谐的社会提供了借鉴和启发,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扬。
  {1}② 黄朴民:《道德经讲解》,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52页,第161页。
  参考文献:
  [1] 李朝辉,任俊华.《道德经》的生态伦理思想新探[J].湖南社会科学,2005(6).
  [2] 毛娜.浅析老子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 陈德述.老子和谐思想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作 者:丁 艳,在读博士,内蒙古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编 辑:赵 斌 E-mail:948746558@qq.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唐诗中,有一个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汉字——“绕”,它在诗歌的表现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绕”字既是诗歌柔情的表现,又是诗人复杂心境的反映,同时也是诗人坚忍不拔、勇于斗争的性格的写照,是“柔”“杂”与“韧”的统一。在唐诗中,诗人们不仅用“绕”字展现着柔美、繁杂,同时用一个又一个“绕”字,拼合成一颗又一颗明朗而又矛盾的心灵。  关键词:唐诗 绕 柔 杂 韧  据《全唐诗》,现存唐诗中有很多作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维特根斯坦不可说理论与文学创作、文学解读之间的互动出发,分析不可说理论对文学创作与解读的启示,阐释文学如何冲撞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由言说可说之物达到不可说之物,说明不可说作为一种叙事手法,使读者参与组合意义链条,实现文本意义开放性阐发。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不可说 文学  一、引言  “不可说”是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观点。他开篇指出“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
期刊
摘 要:韵是诗歌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韵脚字的和谐,一直是中国古代诗人们的审美追求。诗歌的用韵,作为一种具有声韵美的形式,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今许多诗作中,韵脚字的发音特征都对诗歌情感表达起到了或多或少的配合作用。其中,李商隐的许多律诗就是在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关键词:韵脚字 情感 义山 律诗  一、韵及韵脚字的表现功能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自古以来,作为正统文
期刊
摘 要:长诗《人行天桥》首先是对以天桥为中心的现代城市景观的集中展示,诗人运用复杂的多声部调来展现空间景观,其中隐喻着现代城市的陌生感及碎片化。同时,诗歌在展示城市景观的过程中,伴随而生的是对遮蔽的乡村与错置的历史的叙写。《人行天桥》集中表达了当下人们巨大的心理隐症,为普遍人文关怀的建构设置了门槛。  关键词:城市景观 郑小琼 人行天桥  长诗《人行天桥》首先是对以天桥为中心的现代城市景观的集中展
期刊
摘 要:通过80后早期的创作,可以明显地看到青春的感伤特质,这种感伤特质一方面是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在教育体制的严格规训下所体现出的特色。  关键词:80后早期创作 教育体制 青春感伤  一、教育体制的规约 教育体制对在校学生的规约不仅表现在空间上的封闭、时间上的规定,还表现在对学生活动的严格控制以及奖罚二元体制的建立,体现出鲜明的功利性。学校管理的一系列“纪律”始终遵循着升学率
期刊
摘 要:考琳·麦卡洛曾被誉为“澳大利亚活着的国宝”,她是澳大利亚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但是,截至目前,有关她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主要对考琳·麦卡洛及其作品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指出有待拓展的研究空间,为研究考琳·麦卡洛及澳大利亚文学的同仁提供借鉴。  关键词:考琳·麦卡洛 研究状况 综述  一、考琳·麦卡洛及其创作  1.考琳·麦卡洛其人  1937年6月1日,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C
期刊
江西省横峰县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首府,也是方志敏精神首创地和清贫精神发源地。  1942年6月,横峰县遭遇日军入侵,横峰县军民奋起反击,守卫家乡。当时只有18岁的爷爷和乡亲们不仅拿出了家里的粮食支援前线战士,还组成抗日自卫队顽强地阻击敌人。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自卫队员们毫不畏惧,进入了深山,打起了游击战,使日军无法靠近村里。  黎明前的黑暗,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1942年7月18日,日军弃城
期刊
摘 要:曹保平的电影《光荣的愤怒》是一部农村题材的现实主义电影,但呈现出鲜明的非现实的荒诞色彩。本文借用西方叙事学的话语和情节理论对该片的叙事特点和情节结构做出分析,认为该片采用“戏仿革命”的话语形式构成对现实故事的消解,情节结构的突转完成了由悲剧向喜剧的转化,呈现出意义消解和反讽的意味,实现了现实题材影片的非现实表达。  关键词:曹保平 光荣的愤怒 戏仿 话语 故事 情节  当今中国影坛,票房高
期刊
摘 要:电影《十诫》是基斯洛夫斯基的经典代表作。导演借用圣经中的十诫概念,展现了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困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生命无常》的电影语言,解读影片的主题:理性与宗教的欠缺。  关键词:基斯洛夫斯基 《十诫》 理性 宗教  一、基斯洛夫斯基与《十诫》  基斯洛夫斯基在一个阴郁的下雨天偶然遇见了他的剧本合作者,一个律师。那天他丢了一只手套,他们决定创作《十诫》。《十诫》尝试叙述十个关于个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赵本山二人转”的演变过程、亮点与槽点入手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实现赵本山二人转的革新。认为应于“通中求变”,在借鉴二人转优秀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创新,要提高演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加强对“赵本山二人转”演出的规范管理和市场的监管,同时必须对二人转单一的发展模式进行改革。  关键词:赵本山二人转 前世今生 亮点与槽点 革新  二人转是赵本山文化事业的基石,可以说这种植根于东北黑土地的民间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