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技术与你们的需求促成了双赢”

来源 :商务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boy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1970年代能源危机时期的可再生能源探索,让丹麦拥有世界一流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合理的能源结构。2006年,中丹两国政府合作启动了中丹风能发展项目(WED),并使其绕过本轮危机的阻碍,于2010年圆满结束,为中国特别是项目试验范围内的东三省风电产业带来了风资源评估、风电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准模板、风电并网等领域的技术和知识成果。
  2010年初,丹麦和中国政府把合作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并成立了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项目(RED)。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姚朔仁公使在采访中反复告诉《商务周刊》:“中国需要发展风能,发展风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潜力非常巨大,正是这种需求把丹麦人带到了中国,也使丹麦的公司看到合作背后的巨大商机。”
  
  《商务周刊》: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中明确指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应该就扼制气候变化进行一系列合作。去年在丹麦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也再次体现了各国政府对此问题的关注。丹麦作为世界著名的风电产业大国,如何通过中丹风能发展项目(WED)以及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项目(RED),帮助中国共同应对气候、资源和环境问题?
  姚朔仁:正如你所说,作为发达国家,丹麦肩负着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此外,丹麦也是去年12月份第十五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主办国,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丹麦都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在丹麦国内,我们正通过在商业、交通、建筑以及居民生活等领域中践行的节能减排,来实现我们在《京都议定书》的承诺。此外,政府还组织了很多宣传活动,提高公民的环保理念,增加公民的环保知识。当然,我们也会在欧洲内部通过购买碳排放权,弥补我们无法完成的减排任务。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努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在丹麦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与此同时,丹麦政府还通过诸如WED和RED等项目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这些项目的意义在于,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双边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模式。比如在WED项目中,丹麦具有世界领先的环保与风能技术。从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开始我们就有意识的发展绿色能源和其他可替代能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这条路上充满了荆棘,首先是要有大笔的投资,而后整个能源结构都要做相应的调整,目前虽然丹麦在环境问题上也还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们希望在诸如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自己在可再生能源上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介绍给它们。另一方面,中国现阶段确实对包括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有巨大的需求。据悉,中国每小时就会出现一架新的风机。因此,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投资建设风能设施,要比在丹麦这样一个风能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投资,获得更多的边际收益。所以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帮助中国投资风能项目非常有意义。
  在这次的合作中我们找到了共同的诉求,把丹麦的技术与中国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结合起来,最终促成了双赢的结果。在帮助中国改善环境、节能减排的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通过这次合作,让中国的政府和企业更多地了解丹麦的技术,促进双方的商贸往来。
  
  《商务周刊》: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危机中选择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丹麦政府为什么选择中国作为WED以及RED项目的合作伙伴?
  姚朔仁:中国是丹麦在欧洲以外最大的贸易伙伴,所以中国对丹麦非常重要。尽管世界上很多国家在本轮危机中都出现了经济衰退,但中国经济恢复得很快。这得益于中国政府提出的经济刺激政策,其中对基础设施进行深挖大量投资也给环保产业带来了很多机遇。未来在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会越来越重要,这吸引了包括丹麦公司在内的很多国外企业来到中国市场,在这里实现更多价值。
  我们非常乐意看到这种转变,并努力为中丹企业促成更多的投资与合作机会。WED和RED项目与丹麦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的援助项目不同,前者是目前丹麦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最大风能项目。在合作中,不仅是政府,丹麦企业也积极参与。我们把中国对于环保的需求、中国风能市场的潜力和丹麦的技术优势、丹麦企业的诉求结合在一起,使双方都取得了收益。当然,这个项目的目的不是兜售产品,而是帮助中国政府找到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研究怎样把风能并入电网,并且培训技术人员等。
  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其他促进中丹合作的活动。今年7月丹麦环境大臣凯伦·埃勒曼访华期间,参加了一些为中国经济以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的活动。此外,2008年大使馆还组织成立了“绿色中国”俱乐部,它由14家来自环保科技、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丹麦企业组成,我们通过这个俱乐部把它们组织在一起,努力为其提供更多的融入中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机会。
  目前有400家丹麦企业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我敢肯定的是,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丹麦企业来中国发展,帮助丹麦企业与中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同时,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试图进入丹麦和其他欧洲市场,这更有利于促进我们两国的合作。
  
  《商务周刊》:刚刚结束的WED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姚朔仁:我认为用“挑战”来形容我们合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更为合适。WED项目作为中丹第一个风能领域的双边合作项目,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在两个不同文化的国家进行合作中是非常常见的。实际上,我在大使馆里工作也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有时候丹麦人和中国人会互相不理解。对于这个项目来说,协调不同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协调对于目标的不同理解、对机构设置的不同意见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以思维方式为例,丹麦人习惯以问题为中心,创造性的思考解决方法,而不喜欢囿于常规、遵照已有的办法,这可能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不过中国有很多非常有创造性的工程师,两国工作人员在解决问题时各抒己见,不同思维的相互碰撞也擦出了很多火花,对双方都是促进。这就好比一个公司里,如果领导层都是同一种思维模式,公司就很难得到发展。总的来说,双方的合作与对话一直都是富有成效的,结果也非常令人满意,项目中没有出现过严重的不可弥合的矛盾。
  
  《商务周刊》:于2006年启动的WED项目刚刚告一段落,RED项目就接踵而至。那么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丹麦和中国是否还有更加长远的合作计划?
  姚朔仁:肯定会有。我是2002年来中国工作的,现在是我的第二个任期了。在我的第一个任期里,中国和丹麦就已经开始了环保方面的合作。丹麦政府曾经向在华的丹麦企业提供过无息贷款,以帮助它们在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领域内有更好的发展。此外,丹麦政府还帮助过中国政府对排放超标的供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企业层面,中国与丹麦都有非常好的合作经验。现在,大使馆也有很多与环保有关的项目在进行。比如我们到北京郊区学校,组织那里的孩子进行绘画竞赛,向他们宣传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我想这是一种很好地向孩子们宣传国家战略的方式。与此同时,我们也将继续通过RED项目向中国介绍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经验、技术,帮助中国发展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同时,通过这些政府间的合作吸引更多的丹麦企业进入中国。
其他文献
云计算是目前备受瞩目的话题,最近,在关于云计算和虚拟化的集成挑战这个话题上颇有见地的Loraine Lawson(IT Business Edge的知名记者)在她的报道中表示,“一篇题为《互联网的演化》的专栏十分深入地探讨了云集成问题,其结论是——集成不充分将会阻碍云计算和虚拟化”。  事实上,我认为目前云部署量受到限制的原因是:在云计算方面对数据集成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这其实本是一个比较容易解决
期刊
三网融合对于华数是一次跨域发展的机会。我们在三网融合业务方面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并开发了相关的业务系统,相信在三网融合时代,我们会创造新的蓝海。”在给记者发来的E-mail里,杭州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副总裁赵志峰似乎看到了未来的愿景。  这位负责华数技术战略与新业务的年轻高管没有理由不对未来有更多憧憬,华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交互数字电视媒资综合服务商。最近,这家公司成为三网融合新政的最早受益者
期刊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你身处一个陌生城市,街边的建筑吸引了你的注意,你认为它非常特别,但身边既没有导游,也没有携带旅游手册。你用手机摄像头拍下这个建筑,上传到Google。Google会扫描这个图像,确定它是什么,并把搜索结果发送给你。参观完建筑,你决定美餐一顿。再次打开手机,无需输入,通过GPS或手机发射塔,你就可以在Google的搜索框下看到一个蓝色小气泡和你所在的位置。轻点旁边的链接,出现的是
期刊
本土企业的CFO是值得尊敬的,或许他们尚没有达到CFO的最高境界,但从起点来看,他们已经走过了很长远的路程,并朝着公司梦想和CFO的自我梦想前进    某外资电子品牌中国区首席财务官的助理曾经用自己的感性经验给记者“定义”了CFO:每周有至少一半的时间在香港、台湾或者总部,飞香港、台湾是为了视察各地工作,飞总部是为了跟总部及时沟通;该CFO将她特招入公司,并给她提供了高于其他企业高管的助理一倍以上
期刊
美国著名作家罗伯特·费希尔的《盔甲骑士》是探索生命本质的钻石般的杰作。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心地善良、充满爱心、坚毅勇敢的骑士,他铲除恶龙,拯救危困中的公主,备受世人推崇,为此,国王赏赐他一套闪亮的盔甲。久而久之,骑士习惯了盔甲的光芒,却没有注意到盔甲已开始生锈。终于有一天,蓦然惊觉,他已经深陷生命的危机而不能自拔。  一直以拯救他人为己任的骑士,居然自己陷入了严峻的生存危机。  造成生命危难的,正是
期刊
·恐怕世界上再也没有其他的国家像美国的金融部门这样浪费钱财,错误的风险控制等问题在宏观范围内至少让我们损失了几万亿美元,而政府还在不停地浪费钱财,这和美国私营部门损失的钱财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实际上,损失的不仅仅是美国社会。此次金融危机印有的是“美国制造”的标签,美国不仅出口商品,还向世界出口打包过的房贷以及经济萧条  ·信息必须完全公开并不在旧有经济学理论的几项关键假设之中。但即使只是很小一部分的
期刊
“蒜你狠”、“豆你玩”、“辣翻天”、“姜你军”今年以来,众多农产品得了传染病一样轮番暴涨。5月份,国家曾展开针对农产品菜价的专项整治行动,绿豆价格一度应声下落,但之后反弹力道十足,7月份即逼近过20元,为半年来的豆价高峰。最新的是生姜,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截止8月23日,各大城市市场上的零售姜价连涨35天,个别地区姜价已经卖到10多元一斤。  大宗商品的价格也在涨。国家统计局
期刊
不论怎么看,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都是一个喜欢挑战和刺激的人。今年2月14日,这位美国第三富带着10年前组建的宝马-甲骨文队,在第33届美洲杯帆船赛夺冠。他比对手快了5分25秒。为此,他已经花了1亿多美元。  但埃里森认为很值。“这种感觉真是绝了。”他说。不过,今年的帆船赛他少了个对手——和他有类似爱好的德国软件巨头SAP创始人哈索·普拉特纳。这两个同岁的商界领袖天生就是对手。    性格决定命
期刊
● 中国当前工人工资等劳动标准的实施事实上是以政府规范为主的,制订了许多攸关劳工权益的法规和最低工资等公共政策,但现实的劳工状况已经显示出实行集体协商制度的紧迫性  ● 富士康集团单方决定涨薪可能会暂时平息事态,但由于涨薪没有启动协商程序,工人仍然没有得到依法应该享有的知情、协商、共决的权利,矛盾并没有纳入制度化、常态化的解决渠道。本田接纳了工人关于工资的诉求,并且通过与工人协商达成了工资协议,但
期刊
与诸多跨国巨头一样,日立转型的重要支点是中国。目前,中国大陆的销售额已经占到日立全球的11%,未来他们的目标是把这个比例提升到20%。而中国市场的快速成长,对于这些想有所作为的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将原来为其本土市场或欧美市场服务的“中国事业战略”转换为更具针对性的“中国市场战略”。针对此话题,《商务周刊》对日立制作所会长川村隆进行了专访。    《商务周刊》:日立“社会创新事业”的关键词之一是“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