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嘀铃铃….”下课铃声响了,这时在我的课堂上正有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对本节课的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满满一黑板的展示内容,点评的同学刚刚点评了一个题。下课的铃声让点评的同学和我都感觉很沮丧。回到办公室我也闷闷不乐,本节课上的是《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连最基本的原理都没有掌握,谈何对知识的灵活应用。那这样下节课就得重新开始回过头来再次说本节课的内容。让我总觉得有剩饭重吃的感觉,很不爽。
这是自从开始实行新课改(响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很平常的一节课。为了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每节课上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而对于最近学习的化学原理部分,内容非常的抽象,虽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是我们学的是很微观的东西,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基本在课堂上用不上。而就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来看,学生探究起来非常的吃力,探究效果并不理想。而仅有的一点探究成果,学生在展示时探究成果时又因为化学上的专业用语较多。学生在点评时语言并不流畅,还经常有错误,本来一节好好的内容也变得支离破粹的。而每节课我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下一节课总要再花一定的时间来处理上节课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每次上完课我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也反应对新知识掌握的不深刻。
难道是新的课堂改革不好吗?还是我自己的操作有问题。头脑里经常有这样的一个思考。课间我也经常和其他的教师交流,他们也有一样的问题。正是基于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有些教师一直在心理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抵抗这样的课堂改革。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我两句话就说清楚了,让学生在讲台上说了15分钟还没说清楚,把我急的…….
这个问题持续了很久我一直都没有找到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
最近我们年级在举办了一次经验型的教师赛教活动,我参加了这次赛教。在和我们的教学主任交流的时候,她的一句话让我有所思考。她说:“评价你们上课的好坏,不在乎你一节课让学生讨论了多久,是10分钟,还是20分钟,也不在乎你让几个学生上黑板展示和点评。我要看你有没有真正的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上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到你的课堂中,当然参与的形式可以是脑也可以是手也可以是嘴。”
得到这个启发后,我改变思路精心备了一节课。课的内容还是《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吸取上节课的教训,上课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直接去讨论所谓的原电池原理。而我使用多媒体把原电池的模型展示出来,教师通过提问和点拨的形式,帮助学生把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进行条框化的整理的总结。练习完课本上最简单Zn-Cu—H2SO4原电池之后,这时我对这个知识进行变式:换两极,换电解质溶液,逐渐的加大难度。学生做起题来兴趣十足,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开始露出迷茫的眼神来。我说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简单点评你的做题思路,会的学生当然就很踊跃的举手,这个时候我从学生的举手情况也大概的了解到目前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会的学生到黑板上讲解自己的做题思路时,由于不是老师在讲,所以很多学生抱着批判的态度,会有很多的学生站起来质疑,点评的同学会大胆的对抗。在质疑和对抗会生成很多新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很多的思考。当然有时候黑板上站的学生也会被问倒,那么下面其他的同学就会快速的补充自己的想法.。当让也有求助于我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和规律,注意易错易混点的总结。下课后我调研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对原电池的基本原理掌握清楚了。
这节课的“精彩“程度超乎我想象,每个同学都以超乎以往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这个课堂上。当然上完课后我也没有以前的不爽了,主任给我评课时甚至用了”pefect”这个词语。
静下心来之后,我反思自己在这两个班级上两节课的区别。为什么第一节课那么失败。原因是我本身对新课堂改革的理念理解有误,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教师把课堂上的所有知识都交给学生去完成,去解决,忽略了他们目前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通过这节课我也体会到了一节课的成败百分之六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是一节课让他们说话说的越多就越好。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本着解决他们的知识问题,培养他们的学科能力为目的的课堂。 (上接第37页) 为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一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可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用“未来社会的文盲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来启迪学生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既要有整体上的指导,又要注意个别指导。三要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法”,避免生搬硬套,只要学生具备了“会学”的强烈愿望,加上老师有力的指导和广泛的学法交流,“会学”的境界就不难达到。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每一个老师都的确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工作性质使然,奉献得太多,回报得太少,有的甚至付出很多的心血,也不见效果,但我坚信,在更多的等待里,我们会看到我们真正的品格,暖人的爱心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这正是我们所欣慰的:春风化为雨,润物细无声。
这是自从开始实行新课改(响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很平常的一节课。为了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每节课上我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究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而对于最近学习的化学原理部分,内容非常的抽象,虽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但是我们学的是很微观的东西,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基本在课堂上用不上。而就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来看,学生探究起来非常的吃力,探究效果并不理想。而仅有的一点探究成果,学生在展示时探究成果时又因为化学上的专业用语较多。学生在点评时语言并不流畅,还经常有错误,本来一节好好的内容也变得支离破粹的。而每节课我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下一节课总要再花一定的时间来处理上节课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每次上完课我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学生也反应对新知识掌握的不深刻。
难道是新的课堂改革不好吗?还是我自己的操作有问题。头脑里经常有这样的一个思考。课间我也经常和其他的教师交流,他们也有一样的问题。正是基于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有些教师一直在心理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抵抗这样的课堂改革。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我两句话就说清楚了,让学生在讲台上说了15分钟还没说清楚,把我急的…….
这个问题持续了很久我一直都没有找到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
最近我们年级在举办了一次经验型的教师赛教活动,我参加了这次赛教。在和我们的教学主任交流的时候,她的一句话让我有所思考。她说:“评价你们上课的好坏,不在乎你一节课让学生讨论了多久,是10分钟,还是20分钟,也不在乎你让几个学生上黑板展示和点评。我要看你有没有真正的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上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到你的课堂中,当然参与的形式可以是脑也可以是手也可以是嘴。”
得到这个启发后,我改变思路精心备了一节课。课的内容还是《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吸取上节课的教训,上课我并没有一开始就让学生直接去讨论所谓的原电池原理。而我使用多媒体把原电池的模型展示出来,教师通过提问和点拨的形式,帮助学生把原电池的基本原理进行条框化的整理的总结。练习完课本上最简单Zn-Cu—H2SO4原电池之后,这时我对这个知识进行变式:换两极,换电解质溶液,逐渐的加大难度。学生做起题来兴趣十足,这个时候有一部分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开始露出迷茫的眼神来。我说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简单点评你的做题思路,会的学生当然就很踊跃的举手,这个时候我从学生的举手情况也大概的了解到目前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会的学生到黑板上讲解自己的做题思路时,由于不是老师在讲,所以很多学生抱着批判的态度,会有很多的学生站起来质疑,点评的同学会大胆的对抗。在质疑和对抗会生成很多新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很多的思考。当然有时候黑板上站的学生也会被问倒,那么下面其他的同学就会快速的补充自己的想法.。当让也有求助于我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学生总结知识和规律,注意易错易混点的总结。下课后我调研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对原电池的基本原理掌握清楚了。
这节课的“精彩“程度超乎我想象,每个同学都以超乎以往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这个课堂上。当然上完课后我也没有以前的不爽了,主任给我评课时甚至用了”pefect”这个词语。
静下心来之后,我反思自己在这两个班级上两节课的区别。为什么第一节课那么失败。原因是我本身对新课堂改革的理念理解有误,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教师把课堂上的所有知识都交给学生去完成,去解决,忽略了他们目前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通过这节课我也体会到了一节课的成败百分之六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引导。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也不是一节课让他们说话说的越多就越好。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本着解决他们的知识问题,培养他们的学科能力为目的的课堂。 (上接第37页) 为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一是要让学生真正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可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用“未来社会的文盲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来启迪学生认识研究学法,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既要有整体上的指导,又要注意个别指导。三要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要让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确“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法”,避免生搬硬套,只要学生具备了“会学”的强烈愿望,加上老师有力的指导和广泛的学法交流,“会学”的境界就不难达到。
总之,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觉得每一个老师都的确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工作性质使然,奉献得太多,回报得太少,有的甚至付出很多的心血,也不见效果,但我坚信,在更多的等待里,我们会看到我们真正的品格,暖人的爱心将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这正是我们所欣慰的:春风化为雨,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