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鞭尸的南孝温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ling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代《秋江先生文集》木雕印版

  高丽被今天的朝鲜政府认为是朝鲜族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国家,高丽与中国宋、明两朝的交流非常频繁。后周节度巡官双冀,高丽光宗七年(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 年)随从本朝封册使薛文遇来到高丽,于高丽光宗九年(公元958年)提出建议实行新的官僚选拔制度,即科举制。他做主考官以诗赋颂策取士,自此奖劝后学,文风始兴。
  高丽设科取士的制度大抵采用唐制,其科举科目、策试内容、命题教材等多“拟诸中华”仿效宋朝,主要考试内容有《周易》、《毛诗》、《春秋》等,但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高丽朝恭愍王十九年(1371年)明太祖遣使来颁科举诏后,高丽科举乡会试程式一依明制,第一场试《五经》义,限五百字以上,《四书》疑,限三百字以上;第二场试礼乐论,限三百字以上;第三场试时务策,限一千字以上,惟务直述,不尚文藻。”
  高丽科举选士的科场防弊措施,如“糊名试式”、“封弥之法”、“锁闱”等,则完全推行宋制。高丽仁宗十七年(1139年)十月,礼部贡院还奏明按照北宋范仲淹对科举考试的主张,“先策论以观其大要,次诗赋以观其全才。以大要定其去留,以全才升其等级。斯择才之本,致理之基也。”建议进行科举改革。忠烈王六年(1280年),又实行“殿试之制”。然而,全民性质的科举制度开展是必须有赖于个体姓氏的产生,而在高丽初期,除了贵族,一般平民百姓才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到了高丽末期和李氏朝鲜(1392年至1910年)初期以后,姓氏才逐渐完善。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朝鲜半岛全民科举制的开展,应该是在高丽末期和李朝初期。
  南孝温其人
  本文图中所示为明代《秋江先生文集》木雕印版卷五第三十一页和三十二页,内容为李朝相当于中国明代成化十六年(庚子)的进士论文,是对当时府学四书五经的一篇指导性学术论文。
  作者南孝温(1454年至1492年),字伯恭,号秋江、杏雨、最乐堂,谥文贞,朝鲜宜宁人。生于朝鲜端宗二年,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年)中司马试(进士及第),后绝意科举,隐居山林。成宗二十三年逝世,死时年仅38岁。南孝温早丧父,从占毕斋学习。成宗三年(1472年),上书请求为端宗平反昭雪,朝野震动。又撰写《六臣传》为“死六臣”正名,终因“戊午史祸”被株连,遭掘墓鞭尸斩首。南孝温与金时习、元昊、赵旅、成聃寿、李孟专等,是朝鲜文学史上著名的“生六臣”,并且与安应世、金时习、金宏弼、洪裕孙、郑汝昌等人结党,自称为竹林七贤,效法晋阮咸等衰世之事。晚年撰写的《六臣传》长久被埋没,至肃宗时才得以刊行。中宗八年(1513年)追赠左承旨,正祖六年(1782年)又追赠吏曹判书。朝鲜成宗二十三年(1492年)临终前成书《秋江集》,朝鲜著名的稗类文学稿《秋江冷话》就收入他本人的《秋江集》中。有一子一女,其子亦被诛杀,无后,女嫁俞氏。《秋江集》文稿也多被焚烧。《秋江先生文集》乃作者外曾孙、庆尚道观察使俞泓根据家藏本整理,并于1577年(明万历四年)首次刊印。1677年,俞泓之曾孙再次刊印。1921年,旁后孙南相奎加上了“续录”和“附录”,再次刊印。
  中国历史上也有遭遇掘墓斩尸的人。据《史记·伍子胥列传》记载,伍子胥之父兄为楚平王所害,他立誓要报仇,逃到吴国,帮助吴王阖庐攻破楚国的郢都。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以泄己愤报仇。”
  鞭尸就是把死了的人当活人一样鞭打,直至溃烂不堪。俗话说“入土为安,死者为大”,活着的人如果对死了的人也不放过,被鞭尸人一定有过令他不打不解恨的大仇。这种惩罚在古代是对死人最大的侮辱和不敬。比如,顺治皇帝福临对死后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下旨撤去其帝号,命人毁掉位于今北京东直门外多尔衮之陵,掘墓、鞭尸、枭首示众。这样的仇恨一切皆源于多尔衮生前“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俨然如同皇帝霸占自己的母亲,肆意挥霍国家财物;凡政事不奉帝命,自己处理,凭己意愿升降官员以及以朝廷自居,令诸王大臣日候其王府处等。
  那么南孝温生前得罪了谁,死后遭鞭尸大劫难?
  鞭尸之劫


南孝温撰著的性理论文章拓片

  明朝中叶,李朝的封建王室内部围绕王位的继承问题倾轧不休。官僚地主兼并土地,引起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形成勋旧大臣与新兴士林等不同派别。世宗驾崩,其子文宗即位仅三年即薨。年幼的端宗继承王位后,辅佐他的是代表着新兴士林的利益团体,但端宗的侄儿首阳大君却虎视眈眈,倚仗勋旧大臣的势力。1455年,端宗被迫将王位禅让于首阳大君,此即为世祖(1455年一1468年)。世祖的即位遭到不少大臣的反对,他们试图帮助端宗复位。尤其是成三间、朴彭年、河纬之、李垲、俞应孚、柳成源等集贤殿的学士,不管世祖如何威胁利诱也不臣服。于是,世祖杀害了这六位学士,史称“死六臣”。世祖怒犹未消,竟下令撤销了集贤殿。当时,反对世祖篡位的还有金时习、元昊、李孟专、赵旅、成聃寿和南孝温等六位大臣,辞官引退,终生不仕世祖,甘心在草野度过一生,史称为“生六臣”。
  第九代王成宗(1470年一1494年)即位后,压制勋旧大臣势力,重用士林派人物,两派对立更加尖锐。士林派名臣金宗直的一名学生在编写《成宗实录》时,将金宗直的文稿《吊义帝文》收入。1494年成宗死,燕山君即位。1498年(燕山君四年),曾被金宗直得罪的勋旧派有名人物柳子光、李克墩,指责《吊义帝文》影射世祖对端宗的谋权篡位,便利用燕山君是第7代君主世祖的曾孙,唆使燕山君把士林派全部驱逐出宫廷,没收其财产,并诛杀相关者30多人。金宗直为其代表人物,被开棺斩尸,他的门人多被获罪。南孝温从占毕斋学习,是金宗直的得意门人,所以也难逃与老师一样的遭遇——死后鞭尸。因为这次大屠杀的导火线是史书,故称“戊午史祸”。


李朝科举司马试卷

  金宗直(1431年—1492年),字季昷、孝盥,号占毕斋,谥号文忠。著有文集《占毕斋集》等,是朝鲜王朝早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诗人,著名的朱子性理学者,岭南学派的宗祖,门人有郑汝昌、金宏弼、金驷孙、俞好仁、南孝温等。在15世纪,金宗直的朱子性理学,为较先进的社会思想,在批判了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性理学。跟随他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金时习和南孝温。金时习批判程朱理学和宗教,提出了物质的气是世界的始源,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气的运动变化的结果。南孝温继承金时习的思想,提出无神论,反对宗教迷信。
  据史料记载,南孝温是李朝竹林七贤之首,性格慷慨、才华横溢、不修边幅、放迹物外,与世俗不相容。每遇愤事,必登高恸哭而返。常乘母马过市,路人见之皆相随指笑。生性嗜酒,与西晋竹林七贤的刘伶颇有相似。常遭母训斥,著《止酒赋》一戒十年不饮。然因病又大饮,病好后复作《止酒赋》二戒五年不饮。后病重,便以酒作生涯,至死不戒了。
  本文所讲木雕印板外长48厘米,双页印面长34厘米、宽21厘米、厚2.5厘米,与朝鲜陕川郡海印寺保存完好的国宝元代初年《八万板天藏经》印板的大小、规格及形制相仿。印板皆为双面刻,两侧有把手,以维持版面的平衡,便于握住。所用木材为桦木,每行20字,一页有10行。
  木雕印文中有讲对立统一的“一阴一阳者,道也。道无人物之分,此则同也”,有诸子对性理学差异性认知的“告子之论性,孟子非之;韩子之论性,朱子不取”,有人与物为何不同的“圣人尽物之性也。曰:人物之不同何也?曰:气不同也。”等观点。他说出了性无所不在。论性不论气,为不齐备;论气不论性,则是不明确。气本是性的本体,但也不是粹然不杂。诸子的焦点是“善恶谁是第一性”,而南孝温认为上苍有造物之德,具有恒定不变之规律,诸子的观点各有所见,是观者的气不同,而不是物质的性存在什么差异。比如“告子认为性本无善恶之分,却不被孟子接受;韩子的人之初,性本恶,也不为朱子所采纳”,诸子之间要想求同,就必须“克己复礼则可以变其异,而返其同也”。并且揭示了认识论中的“盛水于器而和于泥也,待澄易,和于墨也,其澄难。在人亦有下愚不能移之性”的客观唯物辩证关系。
其他文献
一般人对于三国时期历史的认知主要是靠《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小说中为大家呈现出了东汉末年群雄征战、各路军阀互相厮杀又以无数军事计谋驰骋疆场的故事。小说中极力抬高以刘备为首的“蜀”,并将刘备刻画成“宽大为怀、虚怀若谷、宽厚仁义、知人善任”的人物品质,而同时又将曹操描绘成“老奸巨滑、草菅人命、阴险毒辣”等龌龊形象。实际上真的如此吗?古钱币会告诉您真实的答案。  西汉末年的轮回  东汉与西汉相似,在末年同
期刊
目前正值春拍季,在市场处于理性回调的当下,如何以优质拍品吸引更多买家入场,是各大拍卖公司都十分关心的事。而自今年以来,无论是早先3月的纽约春拍,还是近来香港苏富比、嘉德香港、保利香港春拍,人们注意到,新买家的活跃程度不容小觑。  新买家频频出现在众多中国艺术品类中,御制玉玺、乾隆花瓶等成了稳固可靠的投资选择。  在不少藏家看来,每年春拍“大战”的开启无疑要数从3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开始。今年同样如此
期刊
起居室内特别装饰了一对由佚名绘制的江户时代的六折屏风《马厩》以及其“泛亚洲珍藏”中的铜像作品,包括一件13世纪尼泊尔鎏金铜观音立像、一件9世纪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朱罗王朝铜舞王湿婆承接恒河降凡像,以及一件14/15世纪泰素可泰王国鎏金铜佛头像。  纽约第五大道960号公寓,正对着著名的中央公园,只需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达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据说这是纽约最好的三处房产之一,安思远在这套包含了22个房间
期刊
玩民俗老银收藏的朋友都知道,清末民初时期的老银饰最具时代特色,其中又以纪念中华民国开国的双旗纹(即铁血十八星旗和五色旗)银饰最为常见。笔者也收藏了一些带有民国双旗纹样的老银饰,一次在和朋友欣赏“双旗”老银饰时,偶然发现其中有一件银饰上的旗帜纹样十分独特,既非铁血十八星旗也不是象征五族共和的五色旗。这个发现令我对老银饰上的双旗纹产生了兴趣,查阅了大量资料后,终于得出了结论:原来这面怪异的旗帜是袁世凯
期刊
跨越时空400余载的两汉镜铭文字,内涵丰实、意趣横生、书体精美、仪态万方,实为中华文字领域中不可多得之精品。甲午、乙未间,拙著《汉铭斋藏镜》、《汉镜文化研究》(课题组长)、《汉镜铭文图集》、《汉镜铭文书法》(附《汉镜文字编》)、《止水阁藏镜》等业已问世或行将付梓)。夜阑人静,轻翻书卷(稿),徜徉于汉镜铭文书体之开阖有度、疏密有间、刚柔相济、形神兼备的艺术世界,回味无穷,意犹未尽。遂不揣浅陋,试撰《
期刊
道家老庄,以“道法自然”的天道观辨析宇宙、人生之理,创立了有别于儒家的、非政教的哲学体系。这种哲学体系对于我国日后所形成的以审美为中心的理论思维,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老庄哲学虽有大量消极成分,但其中的一些光辉思想对形成和推动我国美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道家学说为基点,探讨一些美学范畴的问题。    自然  老庄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最主要的贡献是对“道”的论述,老子提出“道法自然”,把“道”
期刊
民国年间,缠足现象农村多于城市、小城市多于大中城市、内地多于沿海。而即便是缠脚女也向往读书、写字和打电话的现代生活。照片中桌上摆放的是豪华型金属质磁石电话机。一个小孩靠坐在老沙发上,茶几上放有一部黑胶木拨盘电话机,照片题字“沉思”,耐人寻味。着长袍男子持话筒站在墙挂式电话旁,照片背后的题字表明,该男子名为徐德昌,生于1900年1月23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他使用的电话是木匣墙机。  近
期刊
丁佛言少时笃好金石篆刻,于古文字上几乎凝聚毕生心血。他对古文字的搜集和研究,非仅个人爱好,亦是为匡正印坛风气所做的一番努力。而他对同为金石学大家的吴大澂极为称颂,并将一把出自吴大澂之手的紫砂壶视若珍宝,留下了可供回味的故事。  金石讹误解古文旧说  清末民初著名书法篆刻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丁佛言(1878年至1931年),一生著述颇丰,惜多未付梓。印行于世的,仅《说文古籀补补》(以下简称《补
期刊
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利用超焦距理论DIY的1/4幅相机  进入21世纪,数码相机发展迅猛,2003年与传统胶片相机平分秋色,2006年已将胶片相机逼出主流市场。2012年1月,随着感光材料业界老大柯达公司提出破产保护申请,在整个影像市场(包括摄影、遥感、军事、图书档案、工业、科研、医学等领域),数码产品业已完成对传统的更替。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照相器材的更替最为轰轰烈烈,市场的十年变迁令相机产品
期刊
此次嘉德春拍囊括了中国书画、中国20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珠宝翡翠七大品类的拍品。  中国书画部分,由“大观之夜”的重量级精品领衔,如李可染《井冈山》、谢稚柳《江山佳胜册》、徐悲鸿《紫兰》、于非厂《茶花珍禽》等将同台亮相。本季“大观之夜”还将推出张大千绘画专场,以《陶圃松菊图》领衔,汇聚了各题材佳构。金廷标《听泉图》立轴 设色纸本 尺幅:112.7厘米×148.3厘米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