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命题角度,牢记阅读步骤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ar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是近两年刚刚出现的新题型,相比客观选择题,这一道主观题的难度略有增加。但是解题的思路仍然可以梳理出几个步骤。
  一、了解主观概括题的命题角度
  1.概括主要内容,提炼作者观点
  对于议论类文言文而言,作者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内容或阐发观点。因而能否分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命题者检验考生阅读能力的一种途径。
  [高考题例](2015年上海卷第25题)本文说理层层推进,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解析]上海卷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关于“静”的论说文。这类文章通常的写作思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中,作者先列出了“客”的观点,“客”认为主人所追求的静,是主人的居所“静者居”所提供的,作者不同意“客”的观点,然后进行反驳。反驳是从两个角度分析的,先说为什么居所安静不一定就是静,再谈居不静不一定是真不静,最后提出“居仁而静”,层层展开,逐层深入。
  [答案]本文先以居静人不静的现象,反驳了“静系于居”的看法,再从居不静人静的现象,提出“静系于人不系于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又把对“居”的理解上升为心灵的居所,由此推进一层,提出“居仁而静”这一最为核心的观点。全文紧扣“居”“静”关系,连贯而下,层层推进..
  2.概括人物形象(性格)特征
  围绕一个人物叙述的文言文通常会要求概括人物在某一方面的优点。大体包括:(1)如减实、谦逊等。(2)意志,如勇敢、果断。(3)情绪,如热情、开朗。(4)理性,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如所选文本涉及对象相对单一则要概括出人物的多重特征,力求立体丰满。
  [高考题例](2015年江苏卷第9题)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解析]在文言文中,以主观题形式考查考生提炼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江苏考卷中已连续两年出现,说明这种考法得到大家认可,能切实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筛选概括要点要全,不能遗漏。谈欧阳发治学主要在文章的一、二节,要筛选相关的关键词,如“刻苦于学”“无所不学”“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等,然后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即可。
  [答案]勤奋刻苦,广泛涉猎,刨根究底,分门别类,学以致用。
  3.探寻事件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考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引起重视。
  [高考题例](2015年上海卷第20题)梁彦光两次治理相州,成败迥异,请具体分析其原因。(5分)
  [解析]本题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首先要审出题目的要求和答案的模式,然后到文中按照要求找出相应的内容,最后进行概括。题干说“两次治理相州”,那就应找到两次治理的过程;“成败迥异”,那就要分别找到成功和失败的表现;“分析原因”,主要看其做法。
  [答案]梁彦光第一次治理相州时,没有针对相州多诡诈的风气,沿用了在岐州时“以静镇之”的方法,导致失败。第二次治理相州时,一方面揭发坏人坏事,严惩狡猾之徒,另一方面立学兴儒,教化百姓,取得成功。
  二、践行文言文深度阅读的具体步骤
  1.借“题”解“文”,文意概括的选择题就是理解的好帮手
  文言文在字词上的障碍不可否认,读懂还是有很大难度的。好在命题者问接地帮了考生,这个帮助就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这一道选择题。这道题全用现代汉语来表述文言文的内容,四个选项加起来,90%的信息是正确的,而且就是那个设置的陷阱也是很小很小的一个错误点,根本不影响考生对文章大意的摄取。这是命题者留下的一条捷径,一把钥匙,考生一定要抓住,在正式看文本前,先看此题文字。
  2.通读全文,圈点勾画主人公
  通读全文时着眼于整体理解,不必拘泥于个别字句。在这个过程中,圈点勾画做标记是必要的。例如在主要人物姓名下标上着重号以示强调,给相关的人物编上代号以便理顺人物关系,在表示时问顺序的词语下画上波浪线以便明确事件发展过程等;在出现“变化”(包括人物官职升迁、地点转移、事件发展、时间推移等)处尤其应做上特殊标记。通渎全文时做标记,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理顺文章思路,尽快把握文章大意,在解题时也会发挥重要的提示作用,最起码节约了回头找情节的时间。此外,最好按人物的一个个小故事给文章分层,分清是何人在何时、何地、何职做了何事(起因、经过、结果)。这样才能使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自己的脑中顺序化、网络化,才能信手拈来。
  3.深层次剖析人物精神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言文考查的最高层次,在一般的记叙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往往没有明确说出来,我们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主次关系,对事件的叙述、详略的安排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爱是憎,作品的倾向是肯定还是否定,写作的意图是歌颂赞扬还是鞭挞讽刺,文章的主旨是要读者吸取什么教训还是获得什么启示。对议论文也要通过论点、论据、论证的分析,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时代,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态度。
  [巩固训练]
  轮扁斫轮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庄子·天道》)
  [注]①轮扁:轮,姓氏;扁,名。②已夫:罢了。
  本文寓理于事,请概括轮扁的观点,并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轮扁的观点是“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对轮扁的观点应当辩证分析,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传统文化确实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他只以他手头的实际操作为例,但却忽略了一些抽象的道理并不以实际操作为佐证。
其他文献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亲要相见’,‘爱要有心’,学汉字就给孩子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在4日上午的小组会上说,文化传承需要繁体字,我希望学校教育能教孩子们一些有生活含义、反映祖先智慧的字。  他说,比如,亲爱两个字。亲的繁体字(编者注:親),左边是亲,右边是见。爱字的繁体字(编者注:愛)是简体字中有一个“心”字,也就是说“亲要相见”
期刊
在文言文中,“所”经常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称代。如“所学”即“学习的内容”,“所存”即“存在的地方”,“所启”即“赞助的人”,“所有”即“拥有的东西”,“所如”即“去的地方”,这类所字结构之前经常还加一“之”字,如“之所学”“之所存”“之所启”“之所有”“之所如”。其实,加了一个“之”字,并没有改变这些句子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所以这些句子里的“之”都是结构助词,仅仅是凑足一个音节,起一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18分)  明星畸高片酬谁之过  詹庆生  ①近段时间,影视明星高片酬的话题引发了舆论热议。其实,明星超高片酬对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早已被广泛论及:占投资成本过半甚至更高比例的演员片酬,挤占了制作其他环节的成本投入,严重影响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对明星片酬的无节制哄抬,对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随之而来的影视演员一夜暴富、拜金炫富等现象所传达的价值观偏差,
期刊
虽然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都把文言文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文言文教学应使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但不少同学却对文言文“畏而远之”,更别说是文言中意义和用法比较空灵和不确定的虚词了,再加上一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8分)  顾成传  顾成,字景韶。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诸顾率负气好事,号“拳棒顾”。成于诸顾主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自文其身,欲入水以御龙罔象。有盗入其舟,同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  事张士诚不乐,来归,常持伞盖,待上出入。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奋斗入城,众不继,为其所缚。成绝缚,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青军扬州
期刊
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特别重视对文学作品意蕴的探讨与发掘,无论是散文阅读还是小说阅读,都会设置涉及作品意蕴的探究题。文学作品的意蕴虽然涉及的层面宽广,内容丰富,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探讨意蕴的方法,明确了发掘意蕴的思路,此类题就容易解答了。现结合往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真题,探讨如何探究文学作品的意蕴。  一、明确探究意蕴的角度,把握探究的方向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有时候会指明探究对象,但多数情况下
期刊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20分)  素姑  师陀  当阳光从屋背上照进这个寂静的老宅,素姑,一个像春天般温柔,看见人和说话时总是宛然笑着的,走路时像空气在流似的无声的女子,很早很早她就低着头开始绣花了。孟林太太这时候照例在床上睡她的午觉。  院子里有个开始凋零的丝瓜棚,自早晨就没有人来过,就在这种静止气氛中,素姑正是坐在院子里绣花。  素姑十二岁就学会各种女红。她给自己缝绣,也给亲友们
期刊
很多人一看到“设计”结构就会想到“为文造作”等诸多贬义词,认为“设计”会束缚作文的思路,僵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能畅所欲言,影响行文的表达。其实“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定出公式和框子是不对的,但是要求初学者熟悉并掌握作文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还是需要的”。更何况高考作文有其特殊性,那就是有特定的时间和字数的要求,这就更需要在深刻立意之外,在结构上还要刻意为之。一般说来,议论文
期刊
[作文题]吉林省松原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考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理查德·瓦格纳说:“快乐不在于事情,而在于我们自己。”  布雷默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它只有在人类的心灵里才能发现。”  罗兰说:“一个人如能不管境遇如何都保持快乐的心境,那真比有百万家产还更有神气。”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以“心境与快乐”为话题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拟定标
期刊
一、生活之“真”不等于写作之“真”  有人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还有人说,真实,是文章的第一生命。自然,这些观点的强调对于克服与矫正当下一些学生作文的“虚假”之风、“套用”之习是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是不是说,能够把有关的生活情景原原本本地、实实在在地再现出来,就是“真实”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呢?——那也不尽然。比如,以下的一些所谓的“真实”,便不符合写作“真实”的要求。  (一)事无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