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子“所”前“之”的意义和用法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8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言文中,“所”经常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称代。如“所学”即“学习的内容”,“所存”即“存在的地方”,“所启”即“赞助的人”,“所有”即“拥有的东西”,“所如”即“去的地方”,这类所字结构之前经常还加一“之”字,如“之所学”“之所存”“之所启”“之所有”“之所如”。其实,加了一个“之”字,并没有改变这些句子或短语的结构和意义,所以这些句子里的“之”都是结构助词,仅仅是凑足一个音节,起一定的强调作用。例: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译文:不如片刻学习的内容(多)。这个句子的动词谓语是“如”,“须臾之所学”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性宾语]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是一个判断句,前面是一个偏正短语作主语,后面是一个偏正短语作宾语。猛地一看,“道”和“存”似乎是一个主谓结构,但由于有了“所”字,它就不是主谓结构,而变成偏正结构了,后面半句也一样]
  天之所启。[译文:上天所赞助的人。由于多了一个“所”,这个短语属于偏正短语]
  苟非吾之所有。[译文:如果不是我拥有的东西。这是一个假设复句的上半句,它与主谓结构“吾之有”不一样,变成了“吾拥有的东西。”是一个偏正短语了]
  同样,表原因的“所以”前面加一个“之”也是表示强调,没有实在意义。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但是,如果在这个短语前面多了一个起支配作用的动词,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如:
  纵一苇之所如。[译文:任凭一片苇叶般的小船漂往它想去的地方。“苇之如”本来是主谓结构,但前面有了支配它的“纵”,整个句子的主语省略了,如果补起来就是“我们”,谓语是“纵”,“一苇之所如”是宾语,这个宾语内部是一个主(一苇)谓(如)宾(处所)结构,其中的“之”起隔开主谓,取消独立性的作用]
  下面这个句子的情况又有些不同:
  恣君之所使之。(这个句子加点的“之”起隔开主谓作用,“所”并不起称代作用,因为称代的对象被后面的“之”承担了,这个“所”只起强调作用)
  总之,判断“所”字前面的“之”到底起什么作用,关键是要分析它所处句子的语法结构,结合句子结构来分析,疑团就会迎刃而解。例: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吾与子”,谓语是“食”,这里的“之”仅起强调作用,“所”复指前面的“清风”“明月”)
  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译文:秦国最想要的,六国诸侯最担心酌,本来就不在于战争。这个句子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起强调作用。“所”起称代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结构”)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译文:灾祸是福分倚藏的地方,福分是灾祸潜伏的地方。这个句子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起强调作用。“所”起称代作用)
其他文献
最新修订的《考试大纲》在写作部分仍然要求“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简明扼要地使用规范语言写作应用文,掌握常见的语言表达技能。  所谓应用文,是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办理公务及个人事务所使用的具有直接使用价值和某种惯用格式的重要文体,如便条、通知、消息、说明书、启事、演讲词、聘书、合同、总结、公益广告词、手机短信等。我们有理由相信,应用文的考查极有可能在语言表达题里出现,或者可能以小作文
期刊
佳肴必须色香味俱全,方能吊起美食家的胃口。作文如烹佳肴,“经典素材”与“时事素材”因其独有的经典性、热点性成为作文宴席中的两道不可或缺的主菜,备受阅卷老师喜爱。  “经典素材”是指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深远,能够启示后来者并引以为范的素材,它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多层的寓意、多维的解读视角,具有深厚的人文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时事素材”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包括时政要闻、社会热点、焦点人物等,它富有时
期刊
世人皆知,许多高考作文题都涉及哲理。例如2016年的全国新课标三套试卷就分别涉及动机与效果、理论与实践、破与立的辩证性。同年的北京卷涉及精神与物质,江苏卷涉及轉换角度观点变,天津卷涉及一般与个别,浙江卷涉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如果考生熟知这些哲理并能运用它们分析相关现象,相信定能增强作文的思辨性和说服力。  由此我想到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反映“物极必反”之哲理的事例。例如2010年1月2
期刊
翻阅诗集,慧能和尚的一句偈语跳入我眼中:“花未全开月未圆。”既而显示注释为“生活至美”,诚哉斯言。  花未全开,我不必于猜测他是绽放前的沉睡或是飞蛾寄居的美梦中困惑,只顾品味其娇羞;月儿未圆,“梢梢新月偃”的另一边是彩月遮面或是愁烟翳然亦不足深究。真相且让他半露半显。  我想,对于生活的真相,不尽知之,反倒为生活增添不少滋味。  不知真相,能让我们保有一份好奇心,增加生活中的惊喜之美。  想起古代
期刊
[作文题](2016年3月湖北省七市州高三联合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传统工艺中打造一面铜锣,往往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使其规格合格,厚薄均匀,形状美观。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定音,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掌锤,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碎打,耳听目察,寻找定音的部位,找准之后,只需一两锤,就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了。正如俗话所说:“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要求选好角
期刊
[作文题](2016年1月苏北四市高三一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国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提供言论类材料的材料作文题。材料出自我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国语》记载,春秋第二霸晋文公登基不久,就向史官郭偃诉苦,说自己原来以为治理国家很容易,当上国君之后才发
期刊
冯小刚导演:  您好!  听到您关于繁体字重回课堂的建议,我能感受到您对孩子们的人文关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您有着一颗赤诚之心,但是我认为繁体字重回课堂尚需三思。  从汉字出现以来,汉字简化便为必然趋势。文字最基本的属性是工具性,也就是说,文字最大的作用在于沟通交流,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无疑,在这些方面,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功能相同,而简体字便于书写,便于记忆,大大提高了效率。《天演论》中说:“物
期刊
冯小刚叔叔:  您好!看到您的提议,我感触颇多。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丰富的文化宝库。它带着唐的丰腴,宋的清瘦,它携着明的俊朗,清的隽秀,跨过历史的长河匆匆向现代奔来,虽然化繁为简,方便生活,但繁体字的美好却不能被忽视。我支持您的提议,繁体字应重回课堂。  “繁”花中有古训来,不管是三字经中的教导还是弟子规中的道理,不管是孔子言中的智慧还是孟子书中的仁德,古人的经验智慧大多告诉我们关于爱的含义。而繁体的
期刊
[作文题]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6年3月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合考试)  传统工艺中打造一面铜锣,往往需要经过千锤锻打,才能使其规格合适,厚薄均匀,形状美观。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定音,多由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掌锤,在锣面上不停地轻敲碎打,耳听目察,寻找定音的部位,找准之后,只需一两锤,就使一面新锣臻于完美了。正如俗话所说:“千锤打锣,
期刊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亲要相见’,‘爱要有心’,学汉字就给孩子心中种下美好的种子。”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在4日上午的小组会上说,文化传承需要繁体字,我希望学校教育能教孩子们一些有生活含义、反映祖先智慧的字。  他说,比如,亲爱两个字。亲的繁体字(编者注:親),左边是亲,右边是见。爱字的繁体字(编者注:愛)是简体字中有一个“心”字,也就是说“亲要相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