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课时】
  (上课铃声落,师生问好之后,教室里响起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月光曲》。声音由弱到强,由强而弱……)
  师:(深沉地)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书:月光曲)
  (琴声渐止)
  【评】先听《月光曲》再介绍作者,使学生立刻入情入境。
  师:《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呢?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呢!——请打开书,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讲给大家听。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能“过目不忘”才好呢!(板书:宇字入目,过目不忘)
  (学生自由读全文,个个神情专注)
  【评】很多老师朗读时强调读正确,大声读,要字字响亮。于老师的朗读要求是“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能‘过目不忘’才好呢”,强调的是阅读记忆。正确朗读是基本要求,能记住朗读的材料则是进一步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阅读习惯。“读过之后要把这个传说讲给大家听”,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记忆。
  师:看懂了吗?记住了吗?
  生:(齐)懂了,記住了。
  师:好。我要求大家先概括地讲,就是说,只把这个传说的大意讲出来。概括地讲比具体地讲恐怕还难。请你们再读书,思考一下该怎么讲;想好了,自己小声练习练习。
  (学生默读,思考,各自练习)
  师:哪位同学先说?(一男生站起来)其他同学要仔细听,要会听,能听出优点和问题。
  生: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一年秋天他来到莱茵河边一个小镇上演出。一天晚上,他在一条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钢琴声。弹的正是他的曲子。他走到门口,听到屋里有两个人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要是能听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该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惜入场券太贵!咱们买不起。”贝多芬听了很激动,走进屋,为兄妹俩弹了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姑娘一听弹得这么好听,问:“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回答,又为他们弹了一首曲子,这首曲子就是《月光曲》。
  师:他讲得怎么样?
  生:老师要求讲传说,开头那句话可以不要。就从“一年秋天”开始讲。
  师:你很会听。(对全班同学)同学们,大家都要像他这样,要专心地听别人讲话。(对发言的同学)你请坐。
  生:我还没有说完呢!(笑声)
  师:对不起,请接着说。
  生:兄妹俩的对话,我觉得不能你一句我一句地说。
  师:你的意思是——
  生:我觉得这样说就不符合您的要求。应该这样说:“贝多芬走到门口,听见里面有两个人谈话。从兄妹二人的谈话中,他知道他们很喜爱音乐,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票。”
  师:(非常高兴地)你真是好样的!把对话改为叙述,多简洁!——你说完了吗?
  【评】恰如其分的评价,是一种鞭策,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学的引导。
  生:说完了。(笑声)
  师:请坐。谁还有意见?
  生:后半部分说得比较好。不过,姑娘说的那
  句“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也不应该要,可以去掉。
  师:说得有道理。
  生:我觉得贝多芬回客店记曲子还得要,不然的话……
  师:你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说下去。别紧张,想一想,我知道你心里很明白。
  (不少学生举手要求替该生说)
  师:很多同学想帮助你,但是,这次机会我还是想留给你。
  生:不然的话,这首曲子人家会觉得早就创作好了。
  师:(高兴地)你听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月光曲》是贝多芬即兴弹奏的,是他为穷兄妹二人的精神所感动,面对清幽的月光,激情来了而弹出来的,不是事先有的,是他回到客店才把弹的曲子整理出来的。因此,“贝多芬回客店整理”这一点必须交代清楚。总而言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还是比较简洁的。——谁再说一遍?
  (学生纷纷举手,后面说的学生基本克服了第一位学生的缺点,做到了简明扼要)
  【评】怎样概括大意?教师指导一般是先提要求或讲方法,诸如读懂课文,抓住要点,用简要语言概括,等等。于老师先让每个学生再次朗读,然后自己想一想,尝试练习;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再交流,在交流中体会哪些地方该精简,哪些是要点,不能遗漏;交流以后,再请一个学生根据交流的体会说大意。学生自己有过说大意的实践经验,再听别人说就会发现差异,比较出哪些地方说得好,哪些地方说得不好,这样就比较容易认识大意应该怎么说。通过实践让学生领会概括大意的方法。先实践后领悟方法,相比先学方法再实践更有效。如果教师只是教方法,学生没有自己去实践,这样的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有效性很低。
  师:这个传说感人肺腑,谁能具体地、生动地讲一下?为了讲得具体而生动,大家再把课文读一遍,把生动的情节、细节记住。看过的东西要努力记住,记住了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有用。
  (学生细心读课文,有的读读说说)
  师:谁来详细地把这个传说讲一讲?(指名说,略)
  【评】为了讲得具体生动,要求学生第三次读课文,再次强调把生动的情节、细节记住,看过的东西要努力记住。由于教师再三强调,课堂上学生读书时更加用心了,从接下来指名学生讲的情况看,课文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更加具体深刻了。于老师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高明之处是不仅提出要求,还有具体的检测手段跟进,这样长期训练,坚持不懈,就把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师:传说动人,这位同学说得也动情。故事会讲了,课文是不是会读了?能不能读出感情来?下边请一位同学试试。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看书,注意体会关键词语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感情。   (指名读)
  师:(学生读到“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时)请停一下,从“断断续续”这个词中你们看出了什么?(板书:断断续续)
  生:因为离得远,有时听得见,有时听不见。
  师:是这样吗?再读读,再想想。
  生: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琴弹得不熟练。因为下面说了,姑娘“总是记不住怎样弹”。
  师:这位同学的读书方法值得学习。他不是孤立地理解词语,而是从全篇考虑,联系上下文理解。
  (学生继续往下读)
  师:(学生读完兄妹二人的对话后)请注意,你从“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板书:随便说说)这句话看出了什么?——“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生:从这句话我看出这位姑娘很懂事。
  师:是的,她很懂事。懂什么事?她是随便说说吗?
  生:不是的,她很想去听音乐会。
  师:应该说,她很想去参加音乐会。很想去,但又说是“随便说说”,什么意思?
  生:她怕哥哥难过,安慰她哥哥。
  师:体会得多好!读书就应该这样,通过字词句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继续读)
  师:(当学生读到“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时)请停一下。同学们,读书要仔细,字字入目。请注意这两句话中的“座”“坐”二字。前面的是座位的座,是表示名称的词;后面的是坐下的坐,是表示动作的,记住它们的区别,用的时候别混淆了。
  (学生接着往下读)
  师:(学生读到“格外清幽”时)“幽”是个生字。大家注意“幽”字的写法,先中间,后两旁。(边说边在黑板上示范)请大家练一练。
  (学生练完,继续指名读下文,直至读完)
  师:从“苏醒”这个词你能看出“陶醉”是什么意思吗?
  生:听入迷了,什么都忘了,连贝多芬走了都不知道。
  师:不错,“陶醉”在本课中就是这个意思,一看下文就明白了。同学们,第8、第9 两节写得最美,最动人。贝多芬的美妙琴声仿佛把兄妹二人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下面请听一听贝多芬的《月光曲》,我想大家一定也会有和兄妹俩同样的美妙感受。听过之后,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有感情。
  (播放《月光曲》片段)
  师:多么优美的曲子!大家听过之后,一定会把第8、第9两节读得声情并茂。
  (学生练读,指名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这位同学读得真好,感情很投入。大家都陶醉在她有声有色的朗读中,忘记了下课。(笑声)这节课拖了近5分钟,现在休息10分钟。
  【评】于老师的语文课,第一课时往往是花大把时间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课文,读熟课文。这堂课于老师让学生读了四遍课文,第一遍是要求字字入目,记住内容;第二遍是再读课文,概括这个传说的大意;第三遍是为了让学生把这个传说说得生动具体;第四遍才是检查学生课文是不是会读了,能不能读出感情。无论是低年级的语文课,还是中、高年级的语文课,于老师都把朗读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第二课时】
  师:听了《月光曲》,有了感受,又进行了练习,同学们确实读得很感人。不知咱们班哪位同学胆子比较小,不大敢举手,平时很少在班里站起来读课文?
  (全班同学推举出一名个子较矮的女同学)
  师:(走到她跟前,抚摸着她的肩)我小时候,上课不敢举手,不敢读课文;后来老师鼓励我,慢慢地敢发言了。今天,我给你一次机会,读读第8、第9 两节。不要紧张,以实际行动告诉同学和老师:我不怕,我会读!来,试一下!
  (该生读得基本流利,只是声音有点小)
  师:今天,你当着100 多位老师和50 多名同学的面,能读得这么正确、流利,很不简单!好好练习,今后一定会读得更好!为了帮助大家读好这两节,请听一听播音员的朗读。大家听了,一定会受到启发。
  (放配有《月光曲》的朗读磁带。示范后,全班学生练读,再指名读,读得更为出色)
  师:这两节我们读了这么多遍,我想一定有人熟读成诵,也就是说,能背下来了吧?
  (无人举手)
  师:是不是不相信自己?自己背背试试。这么美的文章,该背下来。
  (学生积极地背、读,不到7 分钟,多数学生举手表示会背;老师指名背,背得居然不错)
  【评】通过第一课时的反复朗读,学生基本能够读正确,读流利了。那么一些平时不大举手的学生是否也能朗读了?于老师在第二课时一开始还是继续检查朗读,还以播音员的朗读录音为示范,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朗读。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尝试当堂背诵。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课堂上居然花了7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背诵,这在公开课上是极为罕见的,真是难能可贵!背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宝贵的经验,是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现代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背的篇目尚嫌不足,因此教师适当增加背诵量完全可行,很值得肯定。
  师:同学们,请看小黑板上的一句话。(出示小黑板: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师:屋子里真的披上银纱了吗?
  生:不是,这是比喻,把月光比成银纱。
  师:这是由月光引起的联想。写实实在在的事物再加上适当的联想,文章的内容会更充实,更深刻,更感动人。(板书:联想)联想部分一般都是用“他想”“好像”“仿佛”一类的词引出来的,这是个很重要的标志,当然也有没有的。请读读第9 节,看看哪些句子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句子是联想。
  (学生默读第9 节,边读边画。然后教师指名读画出的联想部分的句子)   师:找得很对。同学们,慢慢升起的月亮,月光下波涛起伏的大海,大海波涛发出的阵阵涛声,这些联想是由什么引起的?
  生:是由贝多芬弹的《月光曲》引起的。
  师:对。如果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只要实实在在的事物,那这段文字就失去了99%的美。不信请看。(出示小黑板: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
  师:大家读了觉得怎么样?还美吗?
  生:不美了。
  师:通过对比,我们进一步明白了,写文章的时候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得很具体,又能恰当地加上自己的联想,文章的内容就会更充实,表达的感情就会更深刻。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分辨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可以帮助我们搞清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评】这是学习“事物和联想”的第一步,理解什么是事物描写,什么是作者的联想。于老师通过两段话的比较,让学生具体而又感性地了解联想在文章中的实际作用,并且知道读文章应该仔细分辨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描写,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这样能够深入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对高年级学生提高阅读质量非常有用。
  师:我这里有一篇短文,现在发给你们,请认真阅读,画出联想的句子,再想一想:如果去掉了这些句子会怎么样?加上去有什么好处?
  短文内容如下:
  大公鸡的头通红通红的,就像醉汉的脸,高高耸立的红鸡冠就像用红宝石制作的皇冠。脸下面两片鲜红的肉,红得透亮,亮得喜人。眼睛圆圆的,炯炯有神。
  身上的羽毛有金黄色的,有红色的,有墨绿色的,闪闪发亮。两只金黄色的粗壮的腿,托住它那肥大的身躯,走起路来像个威武的将军。尾巴弯弯的,高高翘起。
  它每天按时打鸣,唱起那令人振奋的《早起歌》:“天明了,快起床!”一遍又一遍。每当听到它的歌声,我就不由地想起二年级学过的《美丽的公鸡》那篇课文。是呀!它不光外表美,还能帮助人们做事,多可爱呀!
  (学生认真阅读全文,画出联想的句子)
  师:谁来把画出的联想的句子读一下?
  (学生读,互相补充,略)
  师:如果去掉了这些联想的句子,怎么样?
  生:如果去掉“就像醉汉的脸”“走起路来像个威武的将军”这些联想的句子,公鸡给人的印象就不深了。
  生:如果去掉“唱起那令人振奋的《早起歌》”和“想起二年级学过的《美丽的公鸡》”这些话,公鸡也就不会那么可爱了。
  【评】这是学习“事物和联想”的第二步,指导学生阅读时画出文章中作者的联想部分,思考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此处插入一篇短文阅读,并非“节外生枝”。表面看短文内容与课文无关,但与学生学习的“事物和联想”这个知识点有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学生认识了联想,了解了联想在文章中的作用,获得的仅仅是一种概念性的知识。这里再跟进一篇短文的阅读,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实际的阅读操练,才有可能将理解的知识转化成能够运用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获得的是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许多语文教师往往追求知识的理解,以为学生理解了,明白了,教学任务就完成了。于老师追求的是学生“会用”,只有会运用才是真正学会了,这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最终目标。
  师:体会得非常好!阅读的时候,分辨出事物和联想,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同学们,我這里还有一篇短文,写得不错,我想如果能适当加点联想,文章就会更美。请你们看,能不能加以补充。
  短文内容如下:
  荷花
  多美的荷花啊!碧绿的荷叶把池塘挤得满满的。白荷花、红荷花竞相开放,全开的,半开的,姿态各异,争奇斗艳。一朵刚刚绽开的花骨朵,躲在一片荷叶后面,一只蜻蜓在上边飞来飞去。
  (学生认真读,认真修改,老师巡视)
  师:大多数同学修改好了,有的修改得相当出色。谁来读一读?
  (请了三个同学读修改过的短文,一篇比一篇精彩。下面是第三篇,现实录于下)
  荷花
  夏天的一个中午,我来到荷花池塘边观赏荷花。
  碧绿碧绿的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伞,把池塘挤得满满的。花儿从荷叶的缝隙中伸出来,白的,红的,全开的,半开的,婀娜多姿,竞相开放。一阵风吹来,花儿摇动起来,我觉得荷花变成了小姑娘,荷叶变成了她的绿裙子,为我翩翩起舞。
  一朵刚刚绽开笑脸的花骨朵,像一个怕羞的小妹妹,躲在荷叶的背后,一只蜻蜓在它上边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了上面,我不由得想起四年级学过的《小池》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该生读完这篇短文时,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
  【评】这是学习“事物和联想”的第三步,也是整堂课设计得最精彩、最有创意的一步。学生学习“事物和联想”最大价值是迁移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小学生作文写不具体,一个重要原因是不会自觉展开联想,写荷花往往就是写荷花的样子、颜色、形状,如果能适当展开并加上自己的联想,就能把文章写得具体,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于老师通过修改短文,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深切认识到如何将事物和联想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实现了这个知识点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师:把“落在了上面”改为“落在刚刚长出来的还没有舒展开的尖尖的叶子上”,就更符合诗句的原意了。
  (下课前,于老师又将印好的一篇短文发给了学生,要求他们在作文课上将它认真修改一下,补充上联想的语句。短文略)
  【总评】
  于永正老师是我国当代小学语文名师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贡献不仅仅是创立了“儿童语文”教学流派,最主要的是他通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逐步揭示了儿童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选择了最适合儿童语文学习的内容,采用最适合儿童学习语文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观代表了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于老师曾经在一篇文章中疾呼:“各位老师记住,要让孩子朗读!读出声音来,这不但容易记住,而且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语感。可惜,我们好多老师都没这样做。”他认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是“保底工程”。他说:“书面语言是怎么学来的?是读。语感是怎么培养的?还是读。在这方面花时间是值得的。”于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上的语文课,第一课时除了让学生学会生字词,就是花大把时间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读懂课文,读熟课文。无论是低年级语文课,还是中高年级语文课,都把朗读作为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严格要求,一丝不苟。
  这堂课的第一课时,于老师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就是朗读。他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读书,一连安排了四次朗读:第一遍是初读课文,要求学生字字入目,记住内容;第二遍是在概括说出这个传说的大意之前,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第三遍是为了把这个传说说具体、说生动;第四遍是指名朗读,检查学生能不能读出感情。前三遍朗读安排的都是个人自读,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朗读的机会,第四遍检查朗读效果才指名个人朗读。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课时还是以朗读练习开始,首先让一位平时不大举手的学生朗读,然后播放录音,引导学生以播音员的朗读为榜样练习朗读,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由于有大量反复朗读的机会,学生才有了熟读成诵的可能。经过7分钟的尝试背诵,大部分学生能够当堂背诵第8、第9节。于老师说“儿童的语文”,就是朗读的语文,熟读成诵的语文。朗读既是教学目标,也是教学方法和学习语文的方法。朗读好了,一切都在其中;反之,课文没有读好,什么都是空的,语言留不下,语感留不下,情感留不下,理解也留不下。朗读好了,学生才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体会出课文中的味道。
  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教师一般都会抓住“事物和联想”这个教学内容。最通常的教法是让学生画出课文中描写事物和描写作者联想的句子,然后检查谁画对、谁画错了,画错的同学订正。这样教学“事物和联想”,学生只是认识了这两个概念,除了对付考试,其实并没有太大价值。于老师教学“事物和联想”,追求的不是对概念的理解,而是把重点落在阅读和写作的实践中。他先通过课文实例让学生认识什么是“事物和联想”,联想在文章中有何作用;然后通过一篇短文,让学生在实践中明白阅读时注意分辨事物和联想,思考联想的作用,这样能获得更多的体会;最精彩的是最后设计了《荷花》这篇短文修改的环节,让学生将“事物和联想”迁移运用到习作修改过程中。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写文章一大问题是就事论事地写事物本身,写荷花就是写荷花的样子、颜色、形状,不会自觉展开联想。写作时能适当展开并加上自己的联想,就能把文章写得具体,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充分。写状物文章是这样,写记事写人的文章也是这样。于老师把这堂课的主要时间花在学生读和写的实践上,让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读写实践,真正认识“事物和联想”这个知识如何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这样学到的知识方法才有价值,才能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现行统编语文课本采用双线组元的编写方式,其最大亮点就是明确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语文要素,即每篇课文在语文知识或学习方法方面的教学内容。这样的编排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的困惑。然而要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关键还在于教师对语文要素的深入解读和正确把握。比如对“事物和联想”这个知识点的认识,如果只是停留在概念性知识这样的层面上,那么无论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其教学效果都极其有限。
  于老师说:“我们的学生没有多少对语文有兴趣的,他们的兴趣全被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无穷无尽的练习题消磨殆尽了。如果我们的老师都能按课程标准说的‘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去做,注意语言的积累,我们的语文教育就有希望了,我们的学生就有希望了。”于老师有一句名言“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他认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这是于老师近半个世纪语文教学实践的经验之谈。然而现代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形态就是教师带着学生一篇一篇讲读课文,严格意义上说是听教师分析讲读课文。这样的教学方式效率低下,一直受到批评指责,因此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讲读课文的有效性,从二十世纪中叶到现在研究了六十多年,至今也没有找到高效的讲读课文的方式。语文课应该怎样教学,我们可以从于老师的这堂课上得到很多启示。
  首先,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从理论上认识清楚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不是教课文内容的课程,而是用课文教学生学习语文的课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效率之所以很低,就是因为我们误将课文内容当成语文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于老师的这堂课将课文当作学生学习语文的例子,用课文教学生学语文,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文课。
  其次,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因此语文课必须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将时间用于学生的语文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读写能力。
  最后,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每篇课文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必须集中,抓重点,切忌碎片化。于老师这堂课的教学重点非常清楚,第一课时就是练习朗读,第二课时学习“事物和联想”,指导学生用学会的方法去阅读,去写作。由于教学内容集中明确,因此就能留出时间安排学生实践。
  張庆老师曾经这样评价于老师的这堂课:“这两节课消除了那种‘内容分析多,语言训练少’的弊端。如果说这两节课为阅读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我以为这并不是过誉。”
  参考文献
  [1]于永正. 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M].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167~177.
其他文献
摘 要:近些年来,教育领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了新一轮的变革,选择合适的技术去重塑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将从博弈论的视角进行探讨,由囚徒困境这一典型的情境入手,具体分析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参与者的技术素养、一定教育情境下的技术选择、教育目标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探寻在多种教育教学情形下使用教育技术时所能达到的平衡状态,以期寻求教育技术的最优策略,使得教育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教育;技术;
摘 要:基于移动终端的英语学习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文章结合移动终端、混合式学习和移动学习的特点,将移动技术融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建立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通过对比实验、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开展教学实验,收集研究数据,探讨该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以及学生的态度和意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能,有助于师生
有一天,我在楼下放风筝,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展翅飞翔。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突然,风筝的线断了 ,这可怎么办啊,我心里着急得不得了。风筝没有了牵引线就好比汽车没有了方向盘,这时候风筝肯定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就会一直惊慌失措地飞呀飞呀。也许过不了多久,風筝通过自己在天空中的不断挣扎飞行找到了平衡自己的方法,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地飞行了,蔚蓝的天空变成了风筝宽广的家。
周末,我一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边吃着零食。不一会儿,就只剩下一小包海苔片了。我拿着海苔来到书桌旁,边吃边叹气:“要是我家有一亿个零食就好了。”  我吃完海苔還意犹未尽,就去花园里看看有没有带零食出来的小伙伴。突然,我的脑袋被砸了一下。“好疼!”我闭着眼睛,捂着脑袋喊道。可是,我的身上又接二连三地被砸到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啊?我躲到屋檐下,却看见天上掉下来很多东西。我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楚,天上掉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性质中强调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传承与理解”确定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以说是对2011 年版课标指出的语文学科性质的响应、发展与深化。自2016 年秋季始,在逐年推出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化”成为其特点和亮点之一。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化”,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视角进行细细咀嚼和认真实践。  一、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