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黑白生涯

来源 :飞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清明祭父
  2015年的清明时节。
  黄土高原的天空说变就变。早晨还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晌午时分黄风弥漫,黑云充塞沟壑山梁。风裹着雨,雨伴着雪,飘然而至,落地化為湿润。一片片的湿润连成一体后,土地墒饱气足。老天爷对久旱的土地一番犒赏后,似乎满足自己的得意之作,收拾起行云布雨的行头。澄澈的天空,斜阳送来一缕缕温馨,清明的气息于是充满山川村落。
  雨后,空气清新。我和弟弟准备好祭祀的香表、纸钱、酒馔、果品,沿着崎岖的山路,趔趔趄趄走向父亲的坟地。雨洗后的土地面目一新,山杏含苞待放,柳丝泛着浅绿。一层层梯田中,一垄垄地膜银光闪闪,整齐有致。荒草掩盖不住春天的气息,一簇簇嫩黄的草芽破土而出,如唐装中的图案,擦亮行人的眼睛。蓝宝石般的天幕下,鸽群翱翔,翅翼掠动空气,呼呼作响。麻雀在树枝上叽喳吵闹,飞上翻下。抢食坟地的佳肴后,怀着惬意的心情,有的集结出发,飞向另一处圣地;有的掠上墓碑,啄弄羽毛。
  不知不觉间,已来到父亲的坟地。父亲的坟地在高山上的一块坡地里,退耕还林后,人工栽培的沙柳和柏树,在山坡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绿油油的苜蓿包围着坟地,耸立的坟头如珍珠,昭示已逝去的生命存在的价值。怀着虔诚的心情,先到田埂上用青砖箍砌的袖珍窑洞里,摆上酒馔果品,点燃香烛,毕恭毕敬地磕头行礼,祭祀皇天后土,然后退至坟院,点燃纸钱。烧化的纸钱在火棒的搅动下,借助风势,和着青烟,在空中如黑色的精灵飞舞。一群黑鸦在坟墓的上空盘旋,发出凄厉的叫声。取来几筐新土,添加在坟头上,把或黄或白的锯齿状花纹图案的纸带,小心翼翼地用土块压在坟头和坟地四角。长跪在坟院里,静思冥想,似乎阴阳两个世界不再隔绝,父亲的灵魂从天窗悄然而至,与我的灵魂进行零距离对话。一番絮叨后,思念之情消减了许多。睁开眼睛,把祭品掐成颗粒状,把酒水泼洒在坟院里,心里有一个声音轻轻地说:“父亲,请您享用吧!”然后磕头作揖,恭敬而虔诚地完成与父亲灵魂的告别仪式。
  孔子曰:“敬神如神在,敬人如人在。”的确如此。每年清明节祭祖,身心经过天地神灵的洗礼,经过大自然生发的草木英华的启迪,父亲的身影更加真切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站在山包上,望着父亲的出生地四川省万源县的方向,父亲的生平事迹和为人风格,如快放的镜头连缀在一起,浓缩成诗的语言,从我的心头汩汩流出:
  天朗气清清明天,登高祭父望万源。
  少年辞亲红星耀,耄耋弃子黄泉眠。
  身残高原甘平淡,命苦低调乐团圆。
  幸有柳柏墓地伴,春草复生年复年。
  二、为《区志》拟稿
  安定区区志办的工作人员已经打了几次电话,催要父亲的生平简历。准确地讲,是西路军红军战士周维祯的简历。父亲一直对自己的红军经历缄口不谈,我也知之甚少。1979年平反昭雪时,父亲口述,我整理过一份简历,上交民政局,那时我还是一个14岁的懵懂少年,不知道保存原始资料的重要性。日历又翻过38年,残存的记忆只记得大概的轮廓,具体的细节也遗忘得一干二净。我决定顺藤摸瓜,从民政局逐级查起,最后把希望寄托在甘肃省安定区档案馆。档案馆保存的材料纸质已经发黄。油印的表格,手写的内容,我很快就找到西路军红军战士的平反材料和档案记录。可是,从头到尾过滤了好几遍,都未找到父亲的名字。惆怅之余,我再次从目录开始查阅,一页一页,一项一项,翻了一个下午。工作人员来来回回提取,或存放材料,临近下班之际,也耐不住性子,劝我放弃。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从目录的纸缝里,我终于发现西路军红军战士的平反材料是分前后两批整理的。工作人员被我的诚心感动,主动推迟下班时间,帮我寻找到原始材料。抄写后,我做了整理:
  周维祯,1916年4月9日生于四川省万源县。1923年至1928年在私塾上学。1933年参加红军,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二十八团第一营通讯排战士。过雪山草地时,左手冻伤,手指脱落。1936年在甘肃省凉州因左臂中弹伤残住院。其后流落到定西县(后更名安定区)西巩驿乡中驿村务农。1979年平反,享受西路军红军战士优抚待遇。农历1999年11月1日去世。为人勤劳朴实,低调本分。
  父亲虽未隐姓埋名,但是在“张国焘逃兵”的屈辱里生活了几十年。1979年平反后,父亲还是谨慎做人,低调做事,听天由命,顺其自然。既谢绝参加社会团体和学校组织的讲述革命经历的活动,面对记者的真心采访或者闲人的戏谑也守口如瓶。红军的经历在他的心中既是荣耀,也是伤痛。他埋藏在心底,不轻易启封。如今,《安定区区志》为西路军红军战士开设了新的一页,我是配合组织的安排,还是顺遂父亲的心愿?矛盾之余,思忖再三,我决定把父亲的生平简历交上去。西路军红军战士的历史,是中国红色革命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页,而父亲走过的峥嵘岁月,也是平凡家庭的一笔精神财富。为国家民族考虑,为普通家庭考虑,我决定为西路军红军战士周维祯写一篇回忆录,还历史一个清白,还父亲一份尊严,也谨以此文慰藉父亲困惑不安的灵魂。
  三、担大粪的岁月
  清明节扫墓回来,我的思绪一直在万源老家、长征路上、驿路古道飞扬。
  父亲档案材料上记录生存状态的三个字“担大粪”,如重锤敲击我的心膜,拷问我的灵魂。多年来,稳定安逸的工作,丰衣足食的生活,已麻醉了我的灵魂,消磨了我的心志,淡忘了曾经的苦难。“忘记过去即意味着背叛”,回忆历史,重温历史,会发现平凡生活中许多不平凡的价值。
  那时还是农业社大锅饭时期,“担大粪”是最脏最累的活。所谓“担大粪”,就是把各家各户的粪便,用马勺舀到马桶里,再担到田间地头,用细土层层覆盖发酵,等到春播秋耕时使用。那时化肥稀缺,属于奢侈品,只在平坦肥沃的土地里使用。大量的土肥,在冬季用架子车集中运到平畴,“大粪”要担到遥远的山地里。泥泞的河谷,崎岖的山路,呼啸的山风,灼热的日头,沉重的粪担,淋漓的大汗,是父亲的生存环境和生存内容。父亲的扁担、垫肩、粪桶,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可是十年如一日,坚守这份工作没有放弃。父亲残疾的手臂不能从事繁重的劳动,只有这份苦差事,只有磨破皮的肩膀,能担当起一个苦难家庭生存的责任,父亲用自己颤巍巍的身影,庇护他的子女,虽然饱受饥饿冻馁,但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时间会淡忘许多是非曲直,记忆深处能被激活、复印、上传、转载的,肯定是最具价值和底蕴的,而价值和底蕴需要岁月的涵泳、聪明智慧的挖掘才能发现。文革期间,我的老师讲评作文,有一句经典语言“阵阵粪香扑鼻”。說这一篇好就好在这一句,这一句好就好在“粪香”二字,体现了贫下中农、劳动人民对劳动和土地的感情。多年来,这句话无数次在公开场合被引用,都是作为“臭老九”又穷又酸的笑料传说的。如今再品“粪香”二字,我发现其真谛和含义超越了那个时代所能承载的分量,其中的厚重和沧桑如果记入文学史,也许将成为经典语言。
  拂去记忆的灰尘,父亲“担大粪”的同一帧影像,在过去式和现在式两个不同的时空,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对比。
  过去式:
  童年,驿道小街,上学路上。我和小伙伴远远看见父亲担大粪的身影,刺鼻的尿骚味和腐臭味首先呛入呼吸道,令人作呕。我和小伙伴捂住鼻孔,扭转身子,一路小跑离臭而去。不谙世事的我,之所以如此,还有深层的原因。父亲是张国焘的逃兵,只有和地富反坏右这些“黑五类”身份相当的臭不可闻的人才干臭不可闻的事,属于劳动改造的工种。父亲是逃兵,我是逃兵的儿子,父亲的屈辱和我的屈辱息息相连,密不可分。政治挂帅的年代,政治高压摧残的不只是一代人的心灵,其阴影在子孙身心中也在无限量地放大。
  现在式:
  父亲瘦小的身影,和“红小鬼”时代相差无几,典型的四川东北汉子矮小的身躯。已过知命之年的身板变得更加结实,健步如飞的步履变得更加稳重。“红小鬼”的装束被黄土高原小老汉的装束所代替:头戴瓜皮帽,身着宽敞的黑色连襟上衣,肥大的口袋被旱烟袋撑得鼓胀,外露用子弹壳做烟嘴的旱烟锅。裤脚用布带捆绑,自然形成的“灯笼裤”,彰显劳动者的泼闯。颤颤悠悠的扁担,收放自如的动作,微笑的面孔,无不传递出劳动的节奏和美感。扁担换肩时,左右臂膀和手掌协调配合,180度的大换位形成的优美弧线,以及换位承前启后的自然,达到了超乎技艺、已臻大道的境界。我是劳动人民的后代,两膀有力后参加劳动也是寻常之事,我曾模仿和演练父亲扁担换肩的动作,自愧弗如。现在我才明白,父亲的骨力、筋力、血性、心境,都是我不具备的。战争带给父亲的不仅仅是灾难,更是精神和灵魂的一次次嬗变。我们走进了新时代,我们贪图安逸的心理、坐享其成的身骨,如果有一天“父亲的扁担”承载的分量压到肩头,不知我们会怎么说,我们又会怎么做。父亲的生命和我们的生命都是上天赐予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父亲在战争中毁伤了身体,曾经被一场政治运动否定,蒙受耻辱,可是父亲用勤劳本色的行动所证明的,我们曾经也带着有色眼镜予以否定。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思考,思考之后付诸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物品紧缺的年代,粮票、棉票、布票是农家人需要加锁保存的票据。父亲手中的“粪票”,也加入了这个行列,值得品味。
  所谓“粪票”,就是把硬纸片剪成方块,写上“一担”“两担”“五担”等类的字样,加盖“周维祯印”,根据农家人收集粪便的数量,零发整换,生产队年终结算分红时,统计折合成工分,计劳计酬。当年,我的乐趣,就是帮父亲剪切纸片,加盖印章。后来听老队长说,让父亲干这个差事,他放心。许多人家希望父亲多发几张“粪票”,甚至往父亲的口袋里塞一块馍馍作为交换(当时小孩呼唤家人回家的口头禅是“某某,喝汤了”,馍馍一年也吃不了几顿),都被父亲一句“要不得,要不得”婉言谢绝,因此父亲成了远近闻名的“老固执”。
  在父亲心里,“粪票”就是票据,不打折扣地记录一段农家人真实的拥有与付出。父亲还有一个搭档,不止一次索要“粪票”,都被父亲断然拒绝。这位搭档就向老队长告状,说父亲给谁家多发过“粪票”,吃过谁家的馍馍。老队长说,老周不是那样的人。搭档多次争执,说“粪票”也是印把子,应掌握在贫下中农的手里。父亲是“逃兵”,不能信赖。老队长推脱说,等找到合适的人再说。搭档还是不甘罢休,说“周没手”(对父亲侮辱性的绰号)干活不方便,他太吃亏,要求换人。最终找了个茬,把父亲打得浑身青肿,卧床半月。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父亲以人格、尊严捍卫了“粪主”地位,老搭档被撤换了。新搭档是一位中年妇女,她愿意干最脏最累的活,只有一个朴素的愿望,一方面能挣取高工分,一方面能忙里偷闲,拾取一点柴草,解决家庭燃眉之急。
  毛主席说,不了解虱子,就不了解中国革命。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说,不了解“粪香”,就不了解农民,就不了解父亲。“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粪给予土地、庄稼以营养,也是农民养生立命的根本。农民对土地和粪的感情,和企盼丰收的梦想连在一起,“粪香”和“稻谷香”是一脉相承的。“粪票”也是一道关隘,一道防线,父亲在清贫中坚守着一种品质,坚守着公平与公正,其中散发的人格魅力和道德魅力,历久弥新,值得品味。
  四、革命成功早回家
  《十送红军》中有一句歌词:“红军啊,革命成功早回家。”革命成功了,可是父亲的回家梦变得遥遥不可企及。
  小时候,母亲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一户人家,有一个小女孩正好从大门里蹦蹦跳跳跑了出来。有一位算命先生说,十几年后,这个小女孩将成为你的诰命夫人。秀才不信也不服,捡起土块朝小女孩打了过去。正好打在额头上,小女孩哭哭泣泣跑回家。后来,秀才官居一品,死了夫人续弦,新婚之夜,揭起红盖头,发现新娘子额头上有一块伤疤,寻问原由,才明晓原来是当年自己的恶作剧。
  宿命也好,天意也好,人为的编造也好,世事轮回,这个故事竟在父母亲身上惊人地上演了。
  1936年,20岁的父亲流落到定西县西巩驿乡河畔村,母亲在西巩驿乡中驿村的一户字号为“盈庭染”的地主家降生。
  流落后,父亲在西巩驿乡河畔村一户姓曹的大户人家以放羊为生,曹姓人家成了父亲的第二个家。定西方言说“曹的家”,带有古汉语的色彩,就是“咱的家”的意思。曹家既帮助父亲隐瞒了红军的身份,不受白匪的清算,又给父亲第二次生命,大难之后得以找到避难之所。后来,父亲亲切地称曹家为“娘家人”。解放后,搬到西巩驿乡中驿村(集镇)居住,在缺水断粮缺少被褥的年代,不管生活多么拮据,也要为“娘家人”提供食宿,给予人道主义帮助。   后来,父亲和当地农民曹建勋干起货郎的行当。有一次,往兰州担送清油时,由于体力不支,油泼了满山坡,小本生意以欠了一屁股债的结局而告终。可是,和曹建勋老人在风雨中建立的同甘苦、共患难的友谊,却在后来的岁月中得以延续。
  土改时期,父亲孤身一人来到西巩驿乡中驿村落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当地的土改运动正搞得如火如荼,商号“盈庭染”的家庭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染坊”(对“盈庭染”的俗称)的主人,被一场前所未有的运动搞得六神无主。“农民协会”会长派人偷偷地说,“染坊”家从土地面积和雇人的数量看,划分成富农成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可以保护你家的财产。如果划成地主,财产就要没收。不过你要答应一个条件,给协会的主要领导每人送几块烟土。生性倔强的“染坊”主人说,我一不偷,二不抢,三没有做违法生意,哪里来的烟土?就是有,也不给你这敲骨吸髓的东西。结果“染坊”主人被五花大绑,严刑拷打。烟土自然没有着落,“染坊”主人从此半死半活。当然,“农民协会”会长索要烟土,也不是空穴来风: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彻底胜利。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一部分从鸡儿咀出发,路过定西西巩驿。在西巩驿打击了土豪恶霸,没收康文奎等两户小麦230000余斤,漆耀元银元1200块,水乐天烟土两缸并一批粮食。所得土豪不义之财,除少量用于补充给养,其余都分给贫苦农民。红军对开明人士宣布政策,动员他们捐款捐粮草。富户“盈庭染”声明拥护红军,积极捐献银元40块、烟土10碗,白土布10板。为此,红军会同西巩驿苏维埃政府发了《保护证》。一营营部设在富户“盈庭染”家,父亲也第一次来到这里。军马出进门时撞坏了大门栓子,红军留款又留条:“战士不慎,留下银元一块,请找木工修复。”当时,会长是“盈庭染”家的长工。
  “染坊”主人拿出《保护证》,会长说,过去你骑在我的头上,现在我骑在你的头上,我说了算。分田分地,我就是土地爷。
  有人出主意说,周维祯是红军,又是“农民协会”会员,你把孙女嫁给他,或许成分能划低。“染坊”主人无计可施,死马当作活马医,昏昏沉沉中把孙女嫁给了周维祯。
  16岁的母亲和36岁的父亲,阴差阳错组成了家庭。“染坊”家的地主成分,自然是铁板上钉钉子,无法改变,田地和房产被分化。“染坊”主人,即我的外太祖父,带有政治色彩的夢幻破灭了,不久就双脚一蹬,命归西天。我的父亲,“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又分得地主“万盛福”家临街的一间狭小的门面,以及对应的狭长院落,一出荒诞的闹剧中父亲成了最大的受益者,穷叫花子终于在改天换地的运动中迎来了新天地。
  流落红军老吴等相继回老家了,并写信说,四川那边比甘肃这边条件好,劝父亲回老家。
  解放初,父亲给老家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流落到西巩驿乡河畔村。大伯和大妈回信说,以后再不要给老家写信了,因为父亲的流落身份,他们的“红军烈属”待遇被取消了。从此,回老家成了父亲心口的一道伤疤。
  有人和父亲开玩笑说,“四川揪子”(对四川人的戏称)想不想老家?父亲说,不想。村里的老阴阳先生说,老周就是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乐不思蜀。
  母亲后来回忆说,每到清明时节和送寒衣的时节,父亲都要请阴阳先生写好封包,装上冥币和寒衣火化,寄给阴间的祖父和祖母,最终几个比我大的孩子糟蹋死了(夭折)。阴阳先生说,封包寄不到,凶神恶煞缠门。一场最传统最古老的祭祖方式,从此被废弃。父亲的思念和心结,从此也埋藏在心底,封存起来。
  五、老城墙下的“土窝窝”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一场劫难还没有结束,另一场不幸不期而至。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供销社要扩建,勒令我家必须在百日内完成搬迁,而搬迁费不容商量,是供销社单方面核定的100元,美其名曰“安家费”,在搬迁完成后才支付。一个精心呵护了20年的安乐窝,在一个政治强权强奸民意的时代,被一场“旋风”拔地而起,完好的卵还得找一个适合生存发展的地方,谈何容易!
  老队长指定的新宅基地在城墙下的叫“后官坑”的地方。中驿村所在地过去是驿站,当时城墙完好,东、西二城门还保留着当年的造型。“后官坑”是当年筑城取土时留下的沟壕。人家一般沿着东、西城门贯通的街道临街而居,“后官坑”自然成了丢弃垃圾和埋葬死婴的地方。沟壕的衔接处,有一块平坦的地方,据说过去是兵站。父亲就在兵站的废墟上,开始了建设新家园的艰难历程。
  父亲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屡败屡起,屡起屡败,支撑他不倒的原因何在,思考之余,我不由想起清代钱大昕《恒言录》里的一句话:“家有万贯,不如出个硬汉。”
  白天在生产队出工,晚上乘着月光,或马灯发出的暗淡灯光,父亲开始在城墙上挖窑洞,做搬迁前的准备。城墙是夯筑的,土层板结,牢不可破。父亲左手残疾,使不上力气。就用右手挥舞镢头,用左手做辅助,硬是一丁点、一丁点地掘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耗时半个月,终于挖好两眼窑洞。一眼父亲准备长久使用,所以用铲子做工具,把窑洞墙壁和穹顶铲磨得平整透亮。地上铺上一层麦草,上面再铺一块破席,破席上是补丁重重的褥子,算是父亲临时值班的地方。
  准备工作都是夜幕下进行的。二舅和尕舅(小舅)帮忙,挖掘地基,用土筑墙。母亲、大姐、二姐负责运土、移土、换椽、换楔。父亲从苦水沟里担来碱水,负责浇土。墙似乎会吃土,父亲今天晚上浇湿了一小山土,明天晚上被吃得精光。这样紧张有序的夜战持续了一月有余,一座农家院落初具雏形。院墙已筑好,窑洞的墙基朝天露出口字型,等待箍窑匠箍上穹顶。
  箍穹顶需要大量的“墼块”。打“墼块”是技术活,也是重体力活。打“墼块”用平正的木头做模具,用脚丫板子踩拢湿土,再用石础击打得瓦光锃亮。一块一块的长方形“墼块”码放成中间留有缝隙的土墙,一堵堵平行的土墙上面留下计数的土丸,估计达到需要数量的上线时,就在上面盖上草帘,等待“墼块”风吹日晒干透后使用。   打“墼块”需要大量的湿土,湿土需要大量的水浸润,水都是父亲从苦水沟里一担一担担来的。父亲曾经在长征路上,在过雪山草地时,用“红小鬼”的身躯挑战极限。建设新家园的艰难历程中,他白天出工,晚上夜战,又一次用血肉之躯,跨越了只有钢铁汉才能跨越的屏障。
  “墼块”干透了,箍窑洞的事提上议事日程。箍窑匠是父亲解放前一起打长工的工友刘五。刘五慷慨答应,不计报酬帮忙。并一再提醒,多找几个青壮汉子,这样他手里催紧一点,别人家干五天的活,咱们两天就能干完,可以降低成本。
  和老队长商量后,老队长派出六个青壮年帮工,这样搬运“墼块”、和泥,送泥,每一道工序上都有人把关。条件是给每人找回高工分,按生产队每天最高工分的二倍计算,并管好每天的三顿饭。
  吃饭问题是最令人头疼的事。家里的粮食口袋已经是底朝天。自留地的荞麦长势旺盛,已有八九成熟。母亲捋下颗粒,在锅里烘干后,夜晚在土磨坊加工成面粉。推磨的差役自然也落在父亲身上,他就一个圈一个圈地重复劳作,起初还脚步轻快,推着推着,汗水淋湿了衣衫,姿势也由直挺变为斜倚,最后是推推停停,停停推推,但父亲给自己定下任务,每天磨圈里的荞麦不干净决不罢休。磨面的准备工作在磕磕绊绊中又过了半月。我那时还是七八岁的小孩,使尽吃奶的气力也就帮几分钟的忙。
  也许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让父亲老年得子,让我赶上读书的好时代,能够吃“文秀才”的饭,在知天命之年良心忽然发现,真实而沉重地记录父亲曾经走过的峥嵘岁月,重新咀嚼困难日子生活的厚重味道,对我们生在福中不知福的灵魂再次拷问:我们的幸福从何而来?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将怎样走向未来?
  箍窑匠刘五果然艺高人胆大,预计干五天活缩短到两天,在他的部署、操作、指挥、督促下,只用了一天半就提前完成了。至今乡亲们说起此事,都说创造了箍窑史上的奇迹。刘五骨架高大,手掌肥厚结实。十几斤的“墼块”在他手里如棋子一般,接放自如。手里的铲刀削“机块”如泥,根据穹顶的不同位置,改变“墼块”的形状,以便一层层粘接成整齐划一的弧线。二舅和尕舅做他的帮手,在他的左右两侧摸泥,六个帮工的双腿就像车轮一样停不下来。哪个环节稍有衔接不紧的漏隙,刘五就瞪着环眼,粗声大嗓地吆喝,逼急了就说,滚一边去,还没老周的硬棒!
  劳动人民不怕苦,就怕无处吃苦。劳动人民佩服劳动模范,刘五是没有勋章的劳动模范,劳动者对他心服口服,这也是创造奇迹的原因所在。
  这次劳动过程中,还创造了一项奇迹,帮工的饭量大得惊人。荞麦面片最多吃12碗,荞麦干面馍,最多吃八碗。他们不怕吃苦,怕下了苦吃不饱肚子。下了苦吃饱了肚子,他们觉得“值”。可是超标准的饭量,苦了我的父母亲和姐姐,他们常常空着肚子,喝几口剩下的苦涩的面汤。刘五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帮工刚放下饭碗,炸雷一般的声音,暴风一般的行动,就督促帮工开工,丝毫不敢怠慢。
  刘五的工钱,用父亲的话说“没得(dai)”,不是文绉绉的词语“囊中羞涩”能形容的。是今天吃了明天的粮,明天的肚子咕咕地响。原来准备把吃剩的荞麦面粉给刘五,以示酬谢,现在却落了空。刘五在褡裢里装好铲刀和泥壁,说,老周,剩下的就靠你了,我只能帮你这一点忙。他拍拍父亲的肩膀,大步流星地走向下一个施展才能的箍窑场所。在贫困的岁月,黄土高原上的农民,能盖起瓦房的少得可怜,箍窑匠是最实用最吃香的“技术农民”。
  新窑洞的框架立起来了,零碎细小的土活更费时费工。供销社已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按期完成搬迁,100元的搬迁费一分钱也别想拿到。
  城墙下的两眼窑洞容纳了六口之家,就像“曹家”容纳了“红小鬼”,驿站容纳了“货郎”,穷窝窝里的故事有了新的开头。母亲、大姐、二姐住一眼窑洞,父亲、我、弟弟住一眼窑洞。
  夜晚,敞口的窑洞对着天幕。我数着银河里的星星,遥想天堂的王母娘娘可能天天吃“长饭”(面条)。父亲砸吧著旱烟锅,浓烈的寒烟味弥漫开来。他用第六指(多余的畸形指头)弹压火星的动作,和星星一起,陪伴我进入梦乡。早晨醒来,夜气和露水浸湿了被褥、头发、面孔。把头颅缩进被洞,一觉睡过晌午。太阳舔舐着缺乏营养的黄皮肤,以及清晰可见的根根骨头,万道光芒温暖了身骨,心里也无比亮堂。麻雀在墙沿上排成一字形,祝福主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受到感染,一遍又一遍吟唱着刚学会的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
  好梦不长。有一天晌午时分,我和弟弟被二舅叫醒,赶出窑洞。不久,父母亲收工回来,二舅翻来覆去埋怨父母亲不操心,把娃娃们的命不当命。原来他发现城墙夯筑的夹层中不断地漏细土。不久,窑洞上面的城墙轰然坍塌,扬起的尘雾覆盖了小院。父母亲吓得脸色煞白,瘫坐在地上。
  父母亲和大姐、二姐露宿,我和弟弟晚上睡在架子车下。建设“土窝窝”的工程,夜以继日,刻不容缓。
  土窑洞,土灶,土炕,土磨头,土地板,一切准备就绪。在阴雨连绵的季节到来之前,我们终于搬进了湿漉漉的家。
  挖水窖是一项大工程,对残疾的父亲来说,又是超越极限的挑战。
  水窖分大窖和小窖,大窖丈五深,容量大;小窖丈二深,容量小。为了彻底解决吃水难的问题,父亲决定挖一眼大窖。水窖呈葫芦形,上小下大。上部窖口挖土时,仅容一人。一边挖土,一边用铲子把窖壁铲得光滑平整。随着深度的掘进,窖口就架上了辘轳,土的运送和人的上下都凭借辘轳和绳索完成。
  父亲左手残疾,下窖时,用双腿盘铰绳索,用右手做辅助,还能勉强完成。上窖时,就把粗壮的麻绳系在腰间,窖底的人拉动辘轳,窖顶的人提升绳索受力的一端帮忙,艰难地被吊上。腰间起初被绳索勒得红肿,后来勒破了皮,流血流脓。
  泥窖用的四五方的红酱泥,父亲从十里开外的红土坡,一担一担担来。红酱泥要用甘甜的泉水反复浸泡,才能保证水窖的质量。泉水是父亲从十几里开外的暖泉,一担一担担来。红酱泥还要用铁棍无数次纵横抽打,以增加筋力,父亲又用残疾的臂膀,一棍一棍,把他的筋力,与红酱泥的筋力融合在一起。窖基上有无数个方型的粘合口,填充的红酱泥需要用木锤打得劲道又方正,父亲又一锤一锤,征服红酱泥的同时,征服了自己。父亲就用看似寻常的“一”,撑起了一个家庭的天空,担当起了一份责任。   水窖终于泥好了。帮工的人陆续离开,可是“一”的工程还在继续。老天丝毫没有下雨的念头,如果水窖不能及时蓄水,窖壁干涸裂口,将会前功尽弃。父亲每天从暖泉担来一担水,麻烦尕舅下窖,洇湿窖壁。直到一个月后,老天开了眼,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蓄积了半窖水,“一”的工程有了新的进展。
  冬天,他把积雪一扫帚一扫帚堆积起来,一铁锨一铁锨喂进窖口。从苦水沟一镢头一镢头掘起坚冰,一担一担补充到水窖里。父亲在“一”的工程里,艰辛地继续劳作。
  老子《道德经》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父亲就用一个个坚实的“一”构筑生命的轨迹,从大巴山深处,到长征路上,再到黄土高原的驿城。而“一”衍生的“二”,以及“二”衍生的“三”,正是古人探讨的命题,也是本文要继续探讨的命题:天道、地道、人道,在普通而平凡的人的生涯中如何去践行?
  六、新窑洞里的启蒙教育
  湿漉漉的家升起湿漉漉的炊烟。由于缺柴断粮,做一顿饭炊烟也时停时歇。但只要有炊烟升起的地方,地气、人气、天气就连成一体,新的摇篮里升腾起新的希望。
  我已到上学的年龄,父亲为五毛钱的学费和五毛钱的书本费提前做准备。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父亲从土坷垃里刨挖学费和书本费。
  歇工后,父亲攀爬在田埂或悬崖边,挖掘野生的枸杞根。带刺的枝叶和枸杞根,积了一座小山后,晾晒的地骨皮攒够了上学的费用,也解决了家里烧柴的燃眉之急。
  那把使用多年、豁牙裂齿的老剃头刀,父亲在磨刀石上磨了又磨,锋刃还是迟钝。父亲一边按着我的头,一边用开水浸泡,给我剃了光头。父亲抚摸着伤痕斑斑的光头,对我说,剃了光头头脑清醒,念书反应快,要好好念书,书里有馍馍疙瘩,书里有光阴(养家糊口的本领)。
  母亲用五颜六色的破布,为我拼接了一个花色图案鲜艳的书包,对我说,不念书两眼瞎黑,斗大的字也不认识。念书还要心里念亮堂,不要像你“大”(方言对爸爸的称谓)那样,念得糊里糊涂。
  长大后才理解,母亲的说法,是话里有话的。
  母亲说,你“大”读过私塾,解放初也算文化人,土改时,乡上几次叫他当干部,他说不是吃公家饭的命,藏东躲西连面也不见。农业社缺念书人,让他当保管员。当时保管员有两人。仓库的一边放着农具,归人家(别人)管;一边放着粮食和油料,归你“大”管。人家管的连一根针也不缺,你“大”管的缺了一壶清油。你“大”声辩也不声辩,就不言喘(声辩)把赃背了,当年分红时,一算账,家里的口粮还倒欠了。老队长说,不能让这一家人饿死,就给了一点救命粮,剩下的逐年扣清。幸亏你曹爸(曹建勋)用长布口袋驮来了一袋粮,一家人才没饿死。一家人牙缝里抠了十年,才还清这笔账。往后你“大”当记工员,人固执死板,人家多要一分工,就好像要了他的命。这人告他的状,那人告他的状,一年后就被撤换了。倒是担了十年的“臭大粪”,还挣了一点工分,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少了许多波折。
  母亲的话犹如种子扎了根,在我的心里,父亲成了懦弱、无能、固执、糊涂的典型代表,这个心结多少年挥之不去。
  家里一贫如洗,父亲的货郎箱和油笼不管放在哪个位置,都是亮眼的家当。货郎箱改作他用。每人八两供应粮的年代,里边盛放薯干片、高粱等,外边加锁,防止小孩偷吃,货郎箱斑驳的油漆中,“货不二价”“童叟无欺”的毛笔字依稀可见,见证它曾经的价值。我喜欢货郎箱,是因为蹲坐地上,爬在货郎箱上写字,比趴在炕头上写字更能找到读书人的感觉。伏案学习,“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人民公社万岁”“三面红旗万岁”等字,写得格外精神。父亲辅导我写作业,露出少有的微笑。葫芦状的油笼是竹编的,用面糊糊住缝隙,经清油多次浸泡后,密不透气。母亲用它装莜麦面,并做好记号,放在窑洞窗台的高处。但是饥肠辘辘的我,多次经不住那种香味的诱惑,偷吃后又按压手印,恢复原状。下陷的上线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母亲打得我皮开肉绽,并严厉地告诉我,这是“救命粮”,不到断顿的时候,不能开封,如果再发生类似的事,就要了我的命。少言寡语的父亲,给我第一次讲了红军的故事,说过雪山草地时,红军的粮食分开背在战士的身上,没有组织的命令,饿死也不能吃,我含着泪花似信非信地连连点头。
  驿城自东向西,依地理位置,自然划分为上街、中街、下街,西巩小学在下街的最东端。几户干部家庭住在中街的十字路口,是我上学的必经之地。几个霸气十足的干部子弟,常常排成一字形,不让我通过,异口同声喊嚷:“堵住小逃兵,堵住小逃兵!”并夺下我的书包,在空中丢着哄抢。把我举起来,在空中疯狂旋转,转得我晕头转向。冬天下雪的日子,恶作剧升级,他们把我倒插在雪堆里,看着我扑腾挣扎的狼狈相,得意地忘怀大笑。有时路空人隐,我正庆幸可以夺路而逃,斜刺里,他们家肥头大耳的土狗狂吠而至,我一边蹲守防卫,一边撤退。那时吃了上顿没下顿,能养得起狗的人家寥寥无几,狗仗人势,它们的势力范围也不容别人轻易穿越。
  受到欺负,我常常跑回家哭诉。父亲说,哭啥子嘛,哭啥子嘛,就当身上掉了一层垢痂。母亲说,有一个狠(逞强)死的,没一个屁(示弱)死的。好好念书,书装在肚子里,谁也抢不走!
  读三年级时,有一篇课文,大意是讲“中国第一艘东风号万吨巨轮下水表明什么”。语文老师要求用“精神”一词造句。我联系课文和当时的政治说教,举手发言:“学习十大精神,打破洋框框。”语文老师狠狠揪扯我的耳朵,并给了两记重重的耳光,口里念念不休:“我让你反动子女口里胡说!我让你反动子女口里胡说!”当天中午回家,说明原委,父亲说,黄口角(傻小子)不知轻重,该忍的时候就要忍。
  到现在我还不明白错在哪里,只觉得那个时代人们的神经过于敏感。一不小心,我念书还念出了名堂,成了老家人心目中的“文人”,这是后话。
  七、回老家一波三折
  1973年冬天,二姑家的严表兄來信,邀请父亲回万源老家,说来往的费用由他管。   征得老队长同意,从下一年的副业款中预支了路费,兑换了粮票。1974年春节刚过,父亲就急不可待,领着我上路了。
  为了节省费用,我们乘坐慢车。慢车每个小站必停,每个运行区间都晚点。竹板制作的座椅,上面坐着衣衫还算齐整的有票一族,下面躺着偷票的流浪人。难民中不乏患有地方病的人,有的脖子上吊着“肉口袋”,有的背上隆起“小锅”,有的身形瘦小,骨节粗大,酷似侏儒,背上背着歪着头斜着眼的小孩。站在走廊里,操一口土腔。
  从定西到宝鸡,从宝鸡到阳平关,从阳平关到汉中,从汉中到西乡,从西乡到镇巴,从镇巴到万源,换车,买票;买票,换车。困了,累了,就在车站的墙旮旯里,在横躺斜睡的人堆里,挤一块巴掌大的地方休息。西乡换乘班车后,班车在大巴山深处颠簸,一路扬起的灰尘呛入呼吸道,加上我多次晕车呕吐,下车时,整个人失去重心,东倒西歪。
  在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经过七天的“车震”和“挤宿”,我们终于到了终点站:喻家坝。踅进葫芦型的河谷,崇山峻岭中,一条清澈的小河蜿蜒前行,在葫芦的小肚和大肚的衔接处,有一座曲尺状的小木楼屹立在眼前,父亲说,老家到了,梅子坝到了!
  从荒山苦岭的黄土高原来到山清水秀的天府之国,从一天两顿汤到一天三顿有米有肉,环境和生活都发生了逆转,不明就里的我,贪吃贪玩的我,就像跟屁虫似的,跟着父亲走亲访友。
  从大人们的交谈中,老家的世事变化和人事关系,也点点滴滴像谜一样在我的心头解开。
  祖父俗称“周半河”。呈葫芦型的梅子坝,那个“大肚”包容的田地山林,曾经是“周半河”的家业。
  祖父和祖母凭借“纺线”的手艺,勤劳持家,积攒银钱,购置了“半河”田产。用五年的时间,精心建造了二层木楼。
  父亲有七个姐姐,只有二姑和父亲健在。
  木楼里住着三户半人家:二姑的后代严绍登家,五姑的后代袁吕鹘家,五保户大妈(大伯已去世),还有从重庆来的上山下乡的女知青。
  父亲说,祖母因为生养儿子困难,就把姓钱的长工收为养子,改姓周,这就是大伯的来历。
  木楼中间镂花雕窗的房间常年“铁将军”把门,归生产队所有。过去是祠堂,现在做仓库用。隔壁女知青临时住宿的,曾经是祖父的寝室。
  严表兄的本意,当初祖父把祠堂和寝室指定为父亲的财产。现在以父亲的名义赎回来,他子女多,好周旋。
  父亲说,集体的就是集体的,不好说。
  严表兄说,已和生产队长说好,只需要父亲出面说句话,对社员也好有个交代。
  父亲握着老家人一米见长的烟管,伸进火塘,吧嗒吧嗒吸烟。等他吸足了劲,磕掉烟灰转身离开时,饭桌上的酒杯还满满的,一场宴席不欢而散。
  当晚住在大妈家,硕大的老鼠成群结队在屋梁上攀爬嬉戏,让我长了见识:大妈家的那只粘人的小猫,见了老鼠就像小孩见了恶人,扑进大人的怀抱。
  父亲的朋友孙光阳是红二方面军的,已告老还乡,当地人称“孙团长”。喻家坝小学旁边有一座四合院,过去是寺庙的地盘,他回家后就住在那里。
  孙光阳的妻子是内蒙古人,也是红军,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干家务时,背上常常背着用布包裹的孩子。
  孙伯伯家儿孙满堂,是个大家庭。开饭时坐两桌,大人哄小孩,小孩争抢食物,闹得不可开交。
  夜静人寂时,二人围坐在火塘边,悄悄地谈一些红军的往事。我静静地坐在旁边,留下星星点点的记忆,后来在读书或看影视剧时被激活:
  父亲说,他当时担任传令兵,会宁会师前后有一系列电报说明,四方面军一部是奉中央命令西渡黄河的,后来的西路军也是中央命令成立的。西路军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进行作战,并不是执行的张国焘路线。宁夏战役计划放弃后,中央决定将过黄河的部队组成西路军,在甘西创建根据地,并打通新疆,取得国际援助。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渡黄河,力图打开前往苏联的通道。在河西走廊与马家军困战五个多月后,由于补给缺乏,又无援军,西路军几乎全军覆灭。
  徐向前和李先念化装成老百姓,才得以逃脱,回到延安。
  四方面军的许世友神勇无比,在少林寺学过武术,会飞檐走壁。
  过雪山时,红军最初打算,命令各个连队用瓶子装一点酒,每人分配一两个辣椒,以备上山时压寒。经过长途跋涉,连续作战,由于脱离了根据地,得不到补给,不少人身着夹衣,打赤脚穿着草鞋。一个班十几名战士,所穿衣服(很难说是军装了)竟有七八种颜色和式样。有的同志甚至把未经剪裁的棉布捆缠在身上,像原始人那样;也有人披着用细麻绳串在一块的光板狗皮、羊皮,护着连衬衣也没有的前胸后背。
  草地行军时,红军有完整衣服穿的人很少。有的穿着各种野兽皮,如羊皮、虎皮、驼皮、狗皮,真是五光十色;有的则将羊毛放入布的毡子里,随便拢在身上;还有不少的人既无军帽,又无斗笠、雨伞,完全成了“秃头军”。
  一个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头上长满虱子,一到宿营地,有空就捉虱子。嫌麻烦,干脆剪成光头。
  草地是魔毯,晚上宿营,找一块比较干燥的草皮歇息,早晨醒来,发现睡在水泊中。草地是魔鬼,吞噬了无数红军的生命,眼睁睁看见战士和军马掉进泥淖,越陷越深,却谁也不敢上前救援。
  说着说着,他们沉默不语,端起酒杯长叹。
  每天下午未到宿营地之前,虽然命令每人拾一点小树枝,但这点柴火,只能烧一点开水,哪怕你有米,也没法煮饭。每人背着几斤炒熟了的青稞麦子或青稞粉,每天下午经过雨水淋洗,结果青稞粉变成了粢团,结成一块。炒青稞自然更坏,好像橡皮胶,软纽纽。有粉的还好,可以将每人分得的一茶盅开水,糊起来吃。没粉而吃青稞的人,牙齿弄疲,也吃不下四两。
  不久,红军便开始煮自己的皮带和马具(如果能够弄到水烧煮)。水是一个问题。草地上的水大多有毒。战士们一个个都因剧烈的腹疼和急性痢疾而躺倒。許多人死了。剩下未曾碾磨的玉米和青稞也快吃完了。   没有水源,就喝马尿,就喝人尿。没有粮吃,就啃皮带,吃野菜。有的战士误食有毒的野菜,浑身发肿。有的口吐白沫,当场毙命。万不得已的时候,就杀掉军马,每人分一小块,饥不择食,血肉皮毛一起吞下。
  父亲说,他穿的豹子皮很灵验,后来行军打仗,每逢敌人偷袭,浑身出奇的痒。孙伯伯拿出他的驳壳枪,上面系着黑里透红的布条。
  他们还谈到万源籍的红军战士,知道去向的很少。其中包括红军高级将领熊国炳,父亲摇摇头,露出茫然无助的痛苦表情。这时,他们默默无语,端着酒杯,痴痴地坐着。
  转眼间,又是一个周末,孙伯伯带着他的13条狗,背着猎枪,前呼后拥,进山打猎。父亲继续走亲访友。
  关坝街上,四姑母已去世多年。年事已高的四姑父眼花耳聋,四姑母(续弦)热情地接待了远道而来的父亲。
  大妈的娘家成分是富农,是黑夜里前往,黑夜里返回,只留下黑咕隆咚的黑色记忆。
  童家的两个表兄,外甥见了舅舅不认识,交谈之后,说他们好像见到了故去的母亲,用粗糙的手掌揩着眼泪,唏嘘不已。
  家道殷实的“周半河”,在葫芦肚口右边选择吉地,建造好二层木楼后,又在葫芦肚口左边选择宝地,修建了生祠(当地人叫寿葬)。
  父亲跟着红军的队伍,一去不回头。生性倔强的“周半河”,拒不交出白匪摊派的巨额银元,遭到严刑拷打,气愤交加,半年后,呼唤着父亲的乳名,一命呜呼,住进了墓穴。28年后,不孝之子周维祯带着不孝之孙周德强,来到他的墓穴前。
  父亲用镰刀割去荒草藤蔓,高大的坟冢和显赫的墓碑重见天日。
  父亲长跪不起。
  烧化纸钱,奠上薄酒。父亲抚摸着墓碑,指着“福禄永东,维德光宗,继承远大,世代昌隆”的宗系告诉我,周氏家族的姓名,已传到德字辈。
  父亲和孙伯伯一夜长谈。孙伯伯握着父亲残疾的手,同意举家迁回老家的想法,并慷慨承诺,等事情有了眉目,由他出面争取一些生活补助。
  父亲说路费不足,我暂时留在大妈家,一个月后他来领我。
  父亲编了一个弥天大谎,盼星星,盼月亮,苦苦盼了半年后,领我回家的,竟然是母亲。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喻家坝小学的书桌上,“异乡人”正伏案昏睡。母亲在小同学的簇拥中,似神兵天降。小同学三番五次摇晃我,说“周德强,你妈妈来了”,我理也不理。
  母亲呼唤着我的乳名,我终于醒过神来,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母亲说,回到甘肃后,父亲天天闹着回老家,他们一天一小仗,三天一大仗。起初还希望说服父亲,领我回家,可是父亲竟用罢工、绝食等手段逼迫。我的来信,父亲也隐瞒真情。当她央求其他念书人读信,知道我忍饥挨饿时,大骂父亲是骗子,风风火火下四川。
  母亲说,她是睁眼的瞎子,一路打听,一路换车,好不容易来到镇巴。正巧发洪水,公路不通。起初班车这边送,那边接,道路断绝处步行,虽然艰辛,还有指望。后来由于塌方严重,车辆停运。她就出高价钱请了向导,在深山老林中,披荆斩棘,上山下河,磨了三天三夜才来到喻家坝。
  母亲掀起衣袖,到处是伤痕。“小大脚”(幼年曾裹脚,形成畸形脚趾)的脚心,隆起块状的血包(以后成了痼疾)。
  母亲说,天上下刀子,下冷子(冰雹),也要找到自己的儿子;找不到自己的儿子,死也要死在四川。
  返程路费由于意外的天灾,已花得精光。我们发了挂号信,等待从甘肃寄钱过来。
  大妈家本来就是五保户的底子,几个月来添丁加口,已到无米下炊的地步。因为我们的到来,生产队首先停止供应柴火,接着停止供应米面粮油。
  我们从自留地里挖来洋芋、红薯勉强度日。袁表兄家时常接济生活,女知青也送米送面,虽然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可是那份恩情叫人永世不能忘记。二姑也偷着家人,用衣襟包来一小勺米。她那小脚蹀躞的姿态,惶恐不安的表情,也沉积在我的心头。
  大妈整天以泪洗面,说母亲在甘肃有这么好的家,人都说她缺了后。
  母亲说,你大妈是你“大”(爸爸)的童养媳,你“大”失去音信后,和你大伯才组成家庭。终生没有生养。你“大”把你留在四川,就是送给了你大妈。
  在大妈绝望的哭叫声中,我高兴地离开了老家。母亲有我这个“识字人”,换站、买票不用操心。可是,买短途票而乘长途区间带来的恐慌,让她见了乘警东躲西藏。从前面的车厢逃到后面的车厢,从后面的车厢藏到厕所里。躲过了一劫又一劫,逃过了一难又一难。可是躲过了乘警,却躲不过“纠察队”。在定西的出站口,被衣袖上箍着红标记、手里提着“革命工具”的“棒棒队”驱赶到羁押室。母亲的口袋被翻了个底朝天,身上仅有的两元钱,顷刻间成了他们的战利品。
  母亲跪下来央求:“给我五毛钱,我给我的娃娃买点吃的。”
  棒棒无情地落在身上,母亲和我夺门而逃。“棒棒队”不屑一顧的四川背篓里,还有老家亲人赠送的些许茶叶和薯干片,上天保佑,躲过了洗劫。
  70华里的山路,我们从夜半一直走到太阳落山。
  左邻右舍拥满了窑洞,“老周的娃娃回来了”的奇迹,在驿城传说。父亲收工回来,像犯了错误的小孩,躲得远远的。
  母亲和父亲长时间冷战,偶尔说句话,也充斥着火药味。
  八、天公送暖精神爽
  1979年,西巩驿乡负责民政工作的“马乡”(当地人的尊称)来到我家,一见公门中人,父亲就惴惴不安。当马乡说及红军的话题,父亲一脸阴云,旱烟吸了一锅又一锅,默默无语。马乡三番五次上门,耐心细致地劝说,父亲还是半信半疑。马乡说,一则平反是上面的政策,这次只是做摸底工作;二则他是回族人,是有宗教信仰的,不会骗人。他以人格担保,不会陷害无辜的好人。
  马乡说,还要写一封参加红军的材料。
  父亲操着四川腔说,老子生是红军的人,死是红军的鬼,要承认就承认,不承认也没啥子。   母亲一再催促说,秀才不中举,原职在呢,你怕什么?
  父亲说,闹不好留下话把,天上捅个窟窿怎么办?
  母亲说,天上下纱帽,你头还要展一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父亲犹豫了好久,才斩钉截铁地说,天降公道,西路军要平反昭雪,我老周也不能背一辈子的黑锅。
  于是,下晚自习后,在昏暗的煤油灯下,我爬在炕桌上,一边听着父亲的口述,一边在麻纸上整理材料,然后整整齐齐地誊写在作文本上。父亲看了一遍又一遍,小心地撕下,小心地折叠,装在夹衣的内袋里。
  事情比想象的还要容易。几个月后,父亲从乡政府回来,满面红光,把《流落红军证明书》《流落红军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证》放在手指脱落的左手掌上,用长着六指的右手小心翼翼地翻阅。
  《流落红军证明书》的扉页,毛体题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12个字格外醒目。《流落红军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证》上,父亲的签名,每月20元的生活补助,让我的眼睛放光。我的记忆里,新窑洞也是有史以来最亮堂的一天。
  父亲从土榨油坊里,打来二斤胡麻油,不管马乡的再三推辞,一定要他收下。说好年成遇上了好人,好人就要得到好报。不要小看四川人,我们四川人是最讲情义的。
  驿城的乡亲说,老天睁眼了,老周的红军没白当。
  父亲用第一笔抚恤金,给我买了一双黄球鞋。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社只有大人的鞋。我用破毡填补了宽绰的空间,穿着它跑操,感觉脚下生风。已届花甲之年的父亲穿着它参加劳动,雄风不减当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也自然分到承包地。
  当地老百姓有一句俗语,政策端得和线一样,执行的时候弯得和担一样,驿城也不例外。执掌分地大权的,还是有权阶层。他们把地分为三六九等,按户分割。从表面上看,公平合理,可是具体操作的时候,有权阶层排名在前,分到的是大块的肥沃的土地,无权无势的排名在后,分到的是边角贫瘠的土地。我家属于后者。
  承包地是生产队的草地。三面环沟,中间还有几眼口径一丈多、纵深一丈多的天坑。前三年种的禾苗,基本上被杂草吃掉了。可是不服输的父亲,就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挪移肥土,搬运死土,添平天坑,深挖野枸杞的宿根,把一块几乎不能耕作的土地,整理得恢复了元气。
  第四年,禾苗虽然稀少,可是长势喜人。父亲承包了一个单位的厕所,义务打扫,积攒的土肥覆盖了每一粒土壤。“苍天不负有心人”,我家的麦垛一年年大起来,风调雨顺的那一年,竟然成为集体场院里的老大。
  毛主席曾说:“与天争斗,其乐无穷;与地争斗,其乐无穷;与人争斗,其乐无穷。”表面上柔弱似水的父亲,骨子里却坚强似钢。既认同苦难的命运,却从来不屈服于命运。
  天道酬勤。在风急天高的高山坡地上,我家种植的扁豆也喜获丰收。暑假里,天刚麻麻亮,我和父亲就早早出发,去收获胜利的果实。
  我的个头疯长,已超出父亲一个头,自觉身强力壮。为了节省往返的次数,我不听父亲的劝阻,背负的田捆,在平时的重量上增加了20斤。背起田捆,掂量了一下轻重,就深一脚浅一脚,从松软的土地里走出。绳索勒进肩胛骨,越勒越深。负重随着淋漓的大汗,越来越沉。倚靠田埂休息的间距,也越来越短。粗重的喘息,帮助我一次次艰难地挪移,终于走完五里的山路。可是望着几十米深的沟涧,我不仅倒吸了一口气,生怕一个倒栽葱,年轻的生命从此不复存在。
  父亲在沟涧的那一头已放下田捆,沿着崎岖的小路回返。瘦小的身影,离我越来越近,可是他强健的筋骨,在我的心里越来越丰满。
  父亲告诉我,要想背起80斤的重量,你还要留下20斤的余力。当时,对这句话的内涵,我只理解了皮毛,没有理解其精髓。后来有许多事,我自不量力,正像父亲批评我“提着碌碡打月亮”。
  父亲接过我的田捆,下沟攀涧。我垂头丧气地跟在他身后,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已届古稀之年的父亲,红色的信念曾支撑他三过雪山草地。流落到黄土地之后,有形的、无形的山梁沟坎,没有摧垮他的意志。《长征组歌》中有两句歌词,“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仰视着父亲负重的背影,我的悟性似乎增长了许多。
  古稀之年,父亲咀嚼响当当的豌豆的镜头,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的镜头,许多年以后我记忆犹新。如果说巴蜀山脉的石性,赋予父亲坚强;那么黄土地的土性,赋予父亲柔韧。可惜作为一介书生,我枉知其中的道理,却不敢也不能真正地践行。
  1984年,父亲的《流落红军证明书》更换为《西路军红军战士光荣证》,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负责民政工作的马乡告诉父亲,曾因作战负伤致残,现又符合评残条件的,可以补办评残、发证手续,并从批准之月起发给残废抚恤金。父亲说,做人要知足。我已拿到应有的一份,多拿老天会降罪的。马乡还告诉父亲,可以享受公费醫疗。父亲说,我无病无恙的,既不吃药也不打针,别糟蹋公家的钱。
  就在这一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当地的一所八年制学校工作。学校条件艰苦,我央求父亲找人调动。父亲说,当老师的,当医生的,都是积德行善的,世道怎么变,孩子要上学,人们要看病。你好好教书,学问提高了,书教好了,就有人调你,磕头下话(乞求)那不是真本事。
  父亲从供销社疏通关系,要来供应券,为我购买了当时的紧缺商品和奢侈品:飞鸽牌自行车和上海牌手表。父亲说,你是公家的人,上班下班要守时守点,这两样你用得着。当老师是人前头走的人,娃娃们学着你的走手(走路的样子),要走端正!
  有人说,老周你高兴疯了,娃娃才上班,你就把一年的补助花掉了。父亲说,好钢要花在刀刃上,好钱要花在地方上。
  还有人说,你每月的补助才40元,娃娃一上班每月就拿49元,当红军的还不如当孩子王的。父亲说,有文化的和没文化的,就得有差别。如果都是满眼瞎,世界也就瞎茬了(黑暗)。   十、青山有幸埋忠骨
  1999年10月中旬,84岁高龄的父亲卧床不起,在生命的边缘徘徊。
  我用吉普车从县城接来名医杨大夫,她详细地做了检查,说心脏和其他器官功能正常,住院治疗应该不会有问题的。
  父亲说,他的命是从战场上捡来的,死了不知多少回了。能活到现在已知足了,没有必要住院活受罪。
  母亲说,你“大”一辈子遇病不吃药不打针,抗一抗就过去了。这一次害的恐怕是老病,准备后事吧。
  父亲水米不进,一天比一天消瘦。虽然神志不清,可是口口声声重复的总是“别挡,别挡,我要回四川”。瞅着五官凹陷,已是人面鬼脸的父亲,我心如刀割。乡亲们常说,人在死前要收自己的足迹,凡是走过的地方要重走一次。父亲长征途中三过雪山草地,流落黄土高原后又辗转奔波,一生留下的足迹确实不少。如果收完足迹,还有揪心的心事淹留,那么带给他的煎熬和痛苦还会持续。
  1999年11月1日,屋子里死一般静寂。看着父亲抽搐的面孔,我实在于心不忍。心想,应该给父亲一个交代,一份安慰。于是我按自己的理解,以自己表达情感的独特方式,撰写了一副挽联:“抚今忆昔,长征人南北鏖战,沦落他乡,抚育子孙惟艰惟苦,仰不愧于天;溯往追来,异乡客东西奔走,魂归故里,侍奉双亲至敬至孝,俯不怍于地。”然后,虔诚地把它焚化了。也许父亲的神志有知,他长长地吸了一口气,闭上了眼帘,垂下了头。丧事办得节俭但不失隆重,前来祭祀的乡亲很多,礼仪古朴而真诚。
  乡亲们送来一幅挽幛:“巍巍雪山,永志芳德;茵茵草地,长吟雅风。”迎接时,我心头一酸,不禁大放悲声。
  送殡的日子,阳光明媚。乡亲们坚持“八抬”的隆重礼节,一拨又一拨换人,把灵柩抬到五里外的山岗高地。送丧的队伍排了一里多长,飞扬的尘土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共同见证这个平凡而值得铭记的日子。
  作为唯物论者,谁愿相信神灵鬼怪的说法,但作为人子,更愿相信灵魂不灭之说,以此寄托自己的感情。父亲啊,在你和所有的红四方面军“西部流落人员”背黑锅蒙受耻辱的年代里,你的儿子也曾站在对立面,审视并疏远你,如果你九泉之下有知,也许会理解在政治崇拜的年代里造就的愚昧与无知,但是我总觉得由于你生前跟我们缺少沟通,对你的革命经历了解甚少,对你的为人处世哲学否定过多,我们之间的距离始终存在并无法弥补。然而在你的第二故乡,父老乡亲没有嫌弃你,成了你的衣食父母,成了你的娘家人。在你命归西天后,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承认你是黄土地的主人,都证明你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青山有幸埋忠骨”,长眠于深厚而广博的黄土高原,你的灵魂应该安息、一定会安息吧!
  十一、写在父亲诞辰
  2015年农历四月九日,是父亲99周年诞辰,怀着敬仰的心情,我长跪在父亲坟前,思绪万千。
  已届知命之年的我,品味着和父亲相关的零零总总,对父亲的乐天知命、低调本分,似乎理解了许多。
  父亲去世后,我回了两次老家。
  据万源梅子坝的老人讲,当年梅子坝周围参加“童子团”的有二百多人,如今有踪迹可觅的只有四五家人。父亲从枪林弹雨中捡回了一条性命,又把根系扎在黄土高原得以绵延,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父親从1933年参加红军,到1974年只回过一次老家。他长跪在祖父、祖母坟前的心思,我现在才得以理解:双亲生病不晓得时间,死亡不晓得日期,活着不能互相依靠,死后又不能扶着遗体表达哀痛,入殓时不能守在棺旁,安葬时不能亲临墓穴,祭祀的日子不能奉献微薄的祭品。不忠不孝的行为,实在愧对祖先神灵。而祖父在自己死前十年就预修了“寿葬”,是不是对不可把握的命运未卜先知、早早安排了后事、并把勤劳持家的家史刻入墓碑、把“福禄永东,维德光宗,继承远大,世代昌隆”的宗系刻入墓碑、长久地等待他的子孙来阅读和秉承呢?
  孙伯伯的大儿子深情地回忆了一段往事,说周家是孙家的救命恩人: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孙家的茅草屋被天火点燃,化为一片灰烬。祖父周东海把周家的一处房产无偿赠给孙家,孙家虽然遭受灾难,但根基无损。并说他的祖母是父亲的乳娘,周家和孙家的关系,不仅仅是东家和长工的关系,是生死攸关、风雨同舟的近邻。他常常听孙伯伯说,老周在甘肃有这么一个美好的家,实在是上天在保佑!
  祖父的墓志铭是钱纯儒撰写的。钱家的后代说,钱纯儒老人通晓阴阳地理,曾经预测,周家的坟茔要出一文一武两个人才。我想,在他们心目中,父亲是红军战士,我是一个文化人,是偏僻落后的梅子坝的骄傲。他们的预测,其实是淳朴善良的人对现实的肯定。
  喻家坝自号为“愚公”的诗人,研究红四方面军的历史,我问到万源籍西路军高级将领熊国炳时,他简述道:
  1937年3月,西路军败局已定,陈昌浩提议,他和徐向前东渡黄河,去陕北找党中央汇报西征失败情况,剩下的人员由李先念、熊国炳等人组成新的“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分左右两个支队,留在祁连山打游击。
  后来熊国炳被俘,在敌人的严刑烤打下,他没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只承认自己是一个伙夫。敌人看他单薄褴褛的衣裳和蓬头垢面的形象,也不像个官,只好泄愤地抽打他。一个裕固族老乡看得不忍心,向马步芳的骑兵求情才放了他。后来在这个裕固族老人的帮助下走出了祁连山,流落到酒泉,化名张炳南,在这里和一个叫白玉生的女人结婚,并摆了个小烟摊,靠卖大饼过日子,直到全国解放。
  解放后,熊国炳也没有向有关部门说出自己的身份,只是在1951年9月,才用张炳南的名字向酒泉人民政府登记过曾是红军西路军战士,他怀着什么样的原因去登记的,不得而知。
  土地改革后,他还是没有归队,仅以一个普通农民的身份在酒泉黄草乡泉湖村落户。1958年。“大跃进”和随之而来的浩劫,使河西走廊这块沃土饿殍遍野,实在没有办法,熊国炳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故乡万源县。由于这场灾难是全国性的,四川比其他地方更饥饿。他又于1960年春回到了酒泉黄草乡泉湖村。同年的10月,饥饿、疾病和战争时留下的伤痛复发,全身浮肿的他在痛苦中去世,年仅62岁。
  一个从前那么坚强,对革命那么忠诚、工作中那么有能力的红军高级领导,却在西路军溃败后,人生陡然来了一个急转弯,变得那么消沉,只求谋生,不求复出,这太让人费解了。
  在他死后,也有另一种解释。据说熊国炳说过:“共产党给了我这么多人,都打散了,那么多人都不在了,我还活着,我不想找政府,也不想找政府的麻烦。”这话让人肃然起敬,也许熊国炳是经历过太多红军时期“左”的路线,怕再卷入那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运动,而宁愿流落民间饿死、病死吗?他生前有没有说过这些话,至今还是一个谜。
  西路军流落人员,绝大多数在后来的岁月里命运多舛,饱受人间屈辱,遭遇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一直延续到1979年才平反昭雪,歧视长达30多年之久,并且殃及自己子女的命运。他们的功劳曾经被尘封在看不见的历史深处,他们的悲壮,也是中国的悲壮,却从未出现在激励后人的教科书中。现今,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西路军的历史,以及公平、公正地对待那些浴血奋战的西路军将士,不仅关乎尊重和承认历史史实的问题,也是对人们的良知、道德和胸襟的考验。
  岁月的长河既能淹没历史,也能冲刷掉掩于事物表面的泥沙还其原状。当然,这只有让后来的有志者慢慢发掘了!
  祖父留下的百年老屋已破烂不堪,可是严表兄和袁表兄以及他们的后代还住在里面。革命老区这片红色土地,是共和国将军的摇篮,是红军战士的故乡,为共和国的崛起无私奉献了生命、血泪、汗水、财富,可是何时才能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父亲去世后,母亲享受了抚恤待遇,她理直气壮地说,我跟的是红军的人,花的是红军的钱。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红军栽下了共和国这棵大树,老百姓和他们的家属享受革命的胜利果实。在战争年代,红军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在和平年代,他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更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我虔诚地鞠躬,在心里默默地祈祷:
  愿西路军红军战士周维祯长眠黄土高原!
  愿父亲的灵魂在地下安息!
其他文献
西江月·咸安汀泗桥北伐战争  夕照染红塔垴,风吹轻抚松杨。扶疏花木鹭飞翔,尽是欣荣气象。与友泗河漫溯。追寻山色湖光,今朝凭吊费思量,来日再来荡桨。  水调歌头·天宫二号升空感赋  谁说天无路?只要肯登攀。天宫腾跃而起,科技上峰巅。银汉再添佳客,寰宇飞槎一叶。信步访青天。揽月九霄外,华夏涌狂澜。 能吃苦,甘寂寞,乐钻研。呕心沥血,盛世伟业必超前。休道家人团聚,鏖战太空试验,志士必争先。举国欢歌日,美
期刊
牧 妪  明天尚远,此刻,我离黄昏最近  离牛背的摇篮最近,离牛乳的钟摆  最远  我目嘬落日,直至从群山嘴里夺下  所有回声  与一头小牛一起拱奶喝  是我最想复制的哺乳生活  为此,我在鞭梢上打满了蝴蝶结  笛孔里塞满了金簪花  黄昏哞哞的长调呵  我抓紧这绳索,乱红般荡起那秋千  与牛尾一起横扫牛蝇,与牛蹄一起加固  一朵一朵牛粪  农 妇  有丝风总是好的  可以将汗水  从发根、从睫毛深
期刊
一  韩爱香抱着苗孩回到花儿坪时天刚亮透,怕被人看见,一路走得遮遮掩掩。到了牌坊岭下村子的大路上,斜刺里跳下去的时候,一个人站在那里,想躲都躲不开了。  那天青雾缭绕,云气凝重。她以为是根朽木,看见是个人,心忽地吊上了嗓子眼。那人佝偻着身子,挑着小笼在大道上捡粪饼。韩爱香看清他是小学的冯校长,紧张的心情陡然减半,仿佛一只瓜瓢儿落回水缸,晃荡着就被稳稳托住了。  韩爱香想上去说几句话,老校长头一拧,
期刊
“一定的地理空间是形成作家创作风格的重要因素,也是作家‘精神原乡’的生成背景”[1],郭文斌生长在西北,西北的风俗民情、地域风貌以及历史文化是他生活的背景,同样也是他的作品生成的根基和土壤,这些独具地域色彩的风俗民情、地域风物等无不渗透在他的作品中,他的作品也无不张扬着西部民间精神。吴亮在《什么是西部精神》一文中认为西部精神主要表现为“凝重而持重,保守而知足,质朴而沉稳”,“重人伦而轻实利,尊奉祖
期刊
菖 蒲  我要拦住秋风的去路  以我扁平的躯体,在对决的坡地里  积聚缓慢而持久的毒  我要拦住大地上唯一可用多种面孔调色的  老虎般的金色池塘,这漫山遍野奔走  收集我聚敛数年的泥土的魂魄  你是我赖以炫耀的河流  溶解所有不存在的风以及飞起的石头  白菖蒲,蓝菖蒲,黄菖蒲……  大地的夜曲,梦境的狐狸,亚当的园子……  我要拦住所有万箭穿心的秘密  将你身体的氤氲交付给秋天的水域  理发店  
期刊
海 鸥  那一年。我坐在水边  你还没有来,晚霞出没有  只有一支远远的歌,在反复吟唱  像灰鹞在林间跳跃  像风想念秋天的草尖  我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  生活的迷雾。没有人告诉我  寂静的海岛  也可以是倾斜的地平线  如果不去分辨  我可以平静的日子里思念  也可以在深深的海水中,抵抗悲哀  欢愉的山雀  但灰烬从来没有离开  落下的,寂静的,闪耀的  都只是此刻:未来正在成为现在  树林里
期刊
先是加,给生活加上糖,给树木加上年轮  给河流加上波纹,给一双脚  加上远方的鞋子  再是减,时光中减去几分,亲人中減去几个  减去一,减去百  减去加冕的虚妄之想  然后,乘大巴,乘火车,乘飞机  去远方,去高处,趁热  把自己一天天打成铁  磨成针  一生,除了爱,除了美  除了那些亲人般的遗憾和忏悔  我真的已别无牵挂  倾尽一生,无非是做一回俄狄浦斯的替身  给斯芬克斯一个致命的答案
期刊
唯一的一次  见识杀猪的技艺  是在山西的乡下,那个满脸平静的杀猪匠  三下五除二  就手刃了一只嚎啕大哭的約克夏猪  盯着地上掉皮的铁桶  和老榆木的方桌:整个过程  似乎都已尘埃落定  肉是肉,血是血,骨是骨  我不忍多看一眼,仿佛  多看一眼  命运就会血肉模糊  发凉的脊梁骨  就会瞬间被一只摇尾的黑狗叼走
期刊
凌晨四点半的打板声  榔头敲击木板的声音  使夜显得更加寂静  穿长衫的僧人  仿佛从黑夜中走来  手里握着黎明的天关  木板声敲起来时  半截梦  还挂在欲睁的睫毛上  窗外鸟声虫鸣  它们早已醒来  它们彻夜不眠,比我知道更多的  尘世的秘密  小小人间  低着头行走  或打座  默诵心经  佛像之下,已没有前世今生  往昔的喧闹与此刻的孤独  也没有分界  我收摄身心,双手合十  风在吹  
期刊
雾散了,群山齐刷刷现身于滹沱河东岸  当我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字里  抬起刚刚洗净的面庞  猛然看见新鲜的日出  要多纯洁,有多纯洁  一缕光线  折身从河面上返回  仿佛一位汲水的新娘,身藏無限娇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