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对当代青年的思想影响及价值引领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国家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一代代青年为国家的发展注入血液与能量,从“一带一路”倡议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谋划,时代的发展既给予青年更多的媒介传播渠道,还给了青年多方位的了解与实践的机会。在互联网+自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类影视作品、综艺、短视频等也快速进入大家生活,它们会或多或少地对当前青年的思想产生影响。本文将阐述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对当代青年的思想影响,本文中的青年着重指在校大学生校群体。
  【关键词】 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思想倾向;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3-0104-02
  一、当代青年的思想倾向
  (一)积极方面
  杨德广在他的《大学生教育争论》中提到“必须把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时代的特点,社会环境的影响联系起来,才能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他们”。[1]所以要了解他们的思想特点需要站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环境、政策等因素进行客观分析。通过调研发现,新时代的青年在多元化、开放性的生活环境下,接触的信息比较全面、便捷、时效性强,获得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其好奇心、求知欲能够得到满足;了解国家政策的方式也多通过新媒体渠道。而且,网络的发达使得他们能接触到不同的思想、文化,对自身有更多的自主权、话语权、选择权,能够有明确的目标以及要追求的生活态度;他们生活的环境也更加开放,能够快速了解法律基础、生活常识,所以更加崇尚开放、公平、公正的处事态度;学习意愿强烈,学习途径广泛、获得解答速度快、效率高,可筛选性强。
  (二)消极方面
  信息开放的另一端会带来信息冗杂,选择不慎会产生不利影响。多种思潮侵入当代青年的生活,再加之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时期,容易让人难以分辨,片面地认为某种思想就是好的,难以辩证、全面地看待;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利益至上的理念,调研中发现有现实利益才会参加一些活动,若没有则不参加,少数人当中存在做事动机不纯、难以保持长期性;而且当代青年成长在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形势下,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不能够很好地包容身边人、换位思考。为了分析新时代影视作品对当代青年思想的影响,接下来探究新时代文艺作品的特点。
  二、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的特点
  (一)向大众化普及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以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为主进行创作,作品更深入人民群众内心。大众能够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影视平台、视频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更直观地加入艺术创作中,并且通过弹幕实时表达观点与看法。微博的大众化、微信的普及化、抖音的高使用率使我们看到文艺不再是属于极为特定的圈子的专属,普通人也可以创作,甚至可以跨界创作,文艺作品也更加平民化、草根化,践行了从人民群众中来,并把好的文艺作品带给人民群众。当代青年作为网络的原住民,会通过新媒体将作品拍摄出来,甚至可以展现日常生活片段、并对这些片段进行再加工形成作品,这些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将“人民化”文艺作品展示出来。
  (二)向多样化发展
  互联网的便捷使得影视文艺作品的多样化得以实现。首先是创作主体的广泛性,从专业创作者、到人人加入,消解了我们对于某一职业的特定属性,例如:一想到农民,他们的工作会与土地、日常生活相关,但现在,他们也可以通过短视频平台拥有众多粉丝。当然,专业的影视文艺作品仍然独树一帜,普通人的生活也有很多的精彩;其次是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到精神生活,对于文艺作品的需求从单纯的娱乐消消遣上升为寻求更多的成长与共鸣,涉猎范围从电视剧拓宽至健康、教育等等领域;再次,传播手段的多样化,从2G到5G的飞跃,从二维到三维,从电视到手机、平板,能够满足人们不同时间、空间的需求。
  (三)走创新性路线
  当代影视文艺作品是在文化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在原有的作品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开发,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能够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实现质与量的双向发展。文艺表现形式的普及,为我们带来了文艺内容的现代化体验,促进了文艺内容的现代化转向。[2]所以,融媒体时代影视文艺作品能够在内容、渠道、主体、规律把握上有更多的创新与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下,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能够实现协调与统一,创作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三、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对青年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丰富青年的生活,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使得碎片化的时间得以利用,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富有层次化,学习的途径更加畅通,能够获取对世界、对周围更多事物的认识,潜移默化中带来一些价值观的影响,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识,仿佛与世界的距离都可以通过网络来缩短。通过前辈引导与朋辈交流的结合,使当代青年了解到真正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与未来。
  (二)消极影响
  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享乐主义、金钱唯上的观念,使一些浪漫主义的手法与现实生活混淆,带来一些价值观的错乱。如果一味追求影视作品中的浪漫主义、享乐主义,难以辩证看待,很容易走向错误的道路。很多事物都不具有唯一的对与错,有时语境的交换就会带来差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够成熟的青年来说,有些电视剧中的犯罪情节如果被模仿到现实中,后果不堪设想。
  四、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的价值引领
  我们应该善于运用影视作品中的积极层面对青年进行好的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艺的作用,指出“文艺是给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3]把握好影视文艺作品的优势,结合时代背景,使受到当代青年喜爱的影视文艺作品不断绽放光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时代旋律,发挥特色
  影视文艺作品本身具有易于传播、短时间内可理解的特点,新时代文艺作品更具备了符合潮流的特点。融媒体的发展赋予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传播范围广、传播效果强、传播方式新颖的特点,线上媒体+传统媒体更增强了价值引领效果,现在的影视作品可以在闲暇时间在手机轻松放映,它的高普及程度更应该让我们反思如何潜移默化中引领青年。首先,影视作品目前大多采用大IP、会员制的方式,大IP决定了它本身就具有粉丝基础,会员制决定了付费收看,受众提前进行了选择,短视频平台将二者合二为一,这样的价值引领不至于让人反感,反而抓住了当代青年的特点。
  其次,互联网、5G的技术进步,使得推广的范围更广,并且具有良好的时效性。影视作品片花的功能等同于微博、微信的状态更新,符合当今即食性的阅读习惯,用很短的时间了解内容,用创意吸引受众,从而获得更多的用户群体。在此基础上的文艺作品能够实现价值引领的第一块敲门砖。最后,文艺作品要始终坚持人民性,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真正体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既满足了青年娱乐、精神层面的需要,同时成为价值引领的重要方式,能够引起当代青年的共鸣,这样才更容易深入青年群体当中,达到引领效果。
  (二)坚持内容为王,兼顾方向
  自媒体的时代除了紧跟时代步伐,更应该注重内容,使得作品不仅具有漂亮的皮囊还有深刻的内涵,坚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引领。《大江大河》《巡回检查组》能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信仰与力量的,不脱离主线,能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是可以通过真正的国家历史的展示使人民的精神受到鼓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这些具有丰富深刻内容的影视文艺作品应当是广大文艺创作者的追求方向。当外来文化冲击中华文化的时候,这些厚植于我们内心的东西是青年一代对文化的坚守。
  在影视作品当中,不乏很多戏剧化细节的处理,如果将娱乐作为影视作品的追求,则缺乏戏剧冲突与张力,好的作品能够通过故事情节最终升华为精神层面的认同,影视作品也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身边人故事的一扇窗,通过戏剧性的方式展现、还原,最终让当代青年认识到国家发展的历史,辩证地看待历史,形成自己的见解。
  (三)加强监管与革新,全面发展
  国家的话语体系需要硬实力加软实力的发展,文艺作品的话语权要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要求,先要能播撒知识、进行传播,这就需要影视创作者能够德艺双馨,也需要当代青年自我监督与自我革新。其次,文艺工作者的自我发展与要求必不可少,当代青年的主动加入也助推影视文艺作品的价值引领,可以通过征集剧本的方式让当代青年加入其中,增强青年创作的自主性。
  相关管理机构的监管是一部分,影视剧的自我约束也是重要因素,还应当注重对当代青年媒介素养的培养,要能够有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与约束。只有明辨是非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片面化、单一化的思想,才能拥有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能力。
  五、结语
  當代大学生是网络的熟练使用者,在各类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他们是新时代的见证者与践行者,在此背景下的影视文艺作品对当代青年的影响有利有弊,通过对当代青年思想、文艺作品特点的调研,我们要运用好影视文艺作品的积极影响,加强对影视文艺作品的监管,营造良好行业氛围,注重社会影响与人民性的统一,使得新时代影视作品真正带给当代青年有效性、实用性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王会静.当代青年思想新特点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23.
  [2]陈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0:51.
  [3]张帅.新时代影视文艺作品的价值引领和实现路径[J].人民论坛,2020(24):140-141.
  作者简介:
  王一博,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作为一位世界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当中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也就是民族性。其将爱国主义情感寄托在音乐作品创作当中,赋予了音乐艺术作品以灵魂和精神内涵。同时又以其感染着观众和听众,使人们在欣赏音乐艺术作品的过程当中可以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滋养。本文主要对德沃夏克音乐创作的人生经历背景以及其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民族性展开思考,同时对其带来的启示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德沃夏克;音乐艺
期刊
【摘要】 近年来,日本推理动漫以日本推理文学为土壤,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用锋利的笔触和缜密的逻辑映射出日本的现代社会文化。在给人们带来艺术欣赏的同时,启发人们对人性及社会现状的思考。本文以《名侦探柯南:零的执行人》为例,探讨日本推理动漫中的传统文化及社会文化内涵。  【关键词】 动漫;推理;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领域中特有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名家辈出,书法艺术的历史也是不断创新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时代特色,但追根溯源,不难发现书法的发展无不是在对古人的继承上创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书法是凭借书写文字来表现书写者个性的艺术,字的好坏除了基本功扎实以外,往往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性与修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都标新立异,如何能够在当代社会保持对
期刊
【摘要】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是文艺复兴初期著名画家,生于意大利托斯卡尼的桑塞波尔克罗,他艺术创作宁静、严谨的视角探索对后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的湿壁画,画家们通常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布局,一个是故事。弗朗切斯卡的湿壁画“真十字架传奇”便是这两个问题相得益彰的典范。本文试从他在“真十字架传奇”中十二个故事打破常规的布局,分析他创新布局中排列规律的意图以及当时在世俗的影响力,体现
期刊
【摘要】 在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新媒体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汉语言文学来讲,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汉语言文学的发展,但是也迎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对汉语言文学突破发展困境的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 1924年北京政变之后,冯玉祥与奉系张作霖实际上操控了中央政权,双方围绕华北地区的利益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925年国民军取得天津之战的胜利之后,势力达到顶峰,不仅有着直隶地区的实际控制权,而且获得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但是这种强盛在各方势力的联合进攻下迅速衰败。  【关键词】 冯玉祥;国民军;天津之战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各国的文化以及艺术日益交融,其对于艺术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一直以来中西方文化在价值观念、习俗以及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也造成了中西方艺术风格方面的差异。本文以中国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的融合发展为背景展开研究和分析,以中国文化为切入点了解中国音乐文化与钢琴艺术,同时对比西方钢琴艺术的发展以及特点,进一步分析中西方钢琴艺术的主要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文化与西方钢琴艺术的融合展
期刊
【摘要】 婚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社会以及历史的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女方对男方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彩礼(即聘礼)也随之水涨船高。因此,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专家和学者的浓厚兴趣。但是,对陕西地区的婚俗文化中彩礼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各个时期聘礼或彩礼演变的研究来分析其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结婚时彩礼的无限增加,一方
期刊
【摘要】 作为历史久远的国度,在五千年的沉淀中我国形成了独特的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与艺术性。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文化更容易受到民众的接受与喜爱。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装饰性美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与构思入手,进一步探究其运用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期刊
【摘要】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到现今,张艾嘉与其主演和导演的电影经历了华语电影一次又一次的革命,香港新浪潮电影运动、台湾新电影运动、中国内地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崛起。她合作的电影遍及内地、香港、台湾之间,并且借鉴学习,一次又一次创新的尝试,给台湾的电影注入了特有的活力。时至今日,张艾嘉仍然没有被时代淘汰,她结合时代,将更真实更现实主义的元素注入导演的电影中,形成了张艾嘉式的电影风格,用人文情愫关注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