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的激励策略与措施的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管理研究认为一个优秀的幼儿园管理者,一定是一个人本管理者,一定是一个能够不断唤醒教师心理动力的激励者。“激励”在调动内在潜力去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对教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如果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能发挥至80%—90%。这就是说,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倍至4倍。如此好的管理效用,如何实现呢?
  首先,要制定激励策略。比如目标激励策略和情感激励策略的运用。
  目标激励策略。美国哈佛大学心理教授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告诉我们,对于庞大的复杂的目标,如果分成若干阶段性的目标,通过许多“小步子”逐步完成,对每一小步取得的成功,管理者都给予及时强化,就能长期保持教师奔向长远目标的积极性,而通过不断激励也能增强教职工的自信心。在管理中,我们制定清晰、明确、具体的组织发展目标,以此作为全体教师努力工作和学习的方向。在制定目标过程中,我们广泛吸纳教师参与,目标确立后,则很快被广大教师愉快接受、认同。我们在组织发展目标的框架内,制定教师工作标准,并发动广大教师据此制定符合个人实际、具体明确、循序渐进的自我专业发展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目标,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结合教师实际,使其通过一定时间努力可以达到。这样从幼儿园发展目标到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都使教师的积极性保持在可能性与现实之间的不断努力中,对教师的行为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从而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认知与态度,增强使命感。
  情感激励策略。人都有自尊和受人尊重的需要,自尊需要的满足使人对自己的价值、实力及能力产生自信,受人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感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赏识、关心、重视和高度评价。因此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一定会重视情感激励,沟通与管理对象的情感渠道,彼此交流,互相了解,相互信任,愉快合作。当然在管理中不可能没有规章制度,而我们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考核指标时,也应该以“无情决策,有情操作”为指导方针。注意教师的情感变化,善于疏导,常谈心,常交流,常帮助,常激励,在教师有突出表现时及时表扬,有好的做法及时向其他教师推荐。从而使广大教师从心理上感受到学校管理者对自己的尊重和重视,从而积极主动地充满激情地投身到工作中去。
  其次,还要制定激励措施。管理者一定要充分利用多种激励手段,多为教师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比如在教育行业中的骨干教师的评选,职称的评定以及各种荣誉称号等措施;比如待遇留人,增加工资,提高薪酬等措施;比如建立劳动保障制度,为员工缴纳三险五险等措施;比如,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各种团体活动等措施。但是,无论哪种措施,要使其有效必须保障公平。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奖酬不公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一书中提出: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其所得报酬的绝对值影响,而且要受到报酬的相对值影响。这里的相对值是指个人对某项工作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所付出的劳动所得报酬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特别是一个和自己条件相仿的人比较,若双方所获得报酬基本相等,则认为是公平的而感到满足,心情愉快,工作努力,否则感到不公平,产生苦恼,不安,发牢骚,影响工作积极性。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制度是在满足人尊重需求的公平。任何一个积极努力工作的人都希望得到管理者的肯定,肯定了他才觉得自己受到了公平的对待,才觉得他的努力没有白付出。所以,公平理念也以人为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不患物之不丰,唯患分之不公”。教师对公平感的要求比较强烈,因为教师自尊心较强,爱面子,受相对报酬的影响要比绝对报酬的影响大。一般来说,教师不会因绝对报酬少而影响工作,但如果管理者对教师不能一视同仁,则会极大的伤害教师的自尊心,引起强烈不满,导致积极性受挫。而教师工作的特点使绝对公平难以实现,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和教学岗位的差异性,加之教学成果的各种因素又处于永不停息的动态之中,所以教学奖励的不公平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作为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缩小不公平,尽可能的消除教师的不公平感,使教师能心情愉快的工作。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一是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二是人的内在力量不同于动物的本能,人要求内在价值和内在潜能的实现乃是人的本性,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人的行为是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当人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后,会追求较高一级的需求。具体而言,当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不断显现,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这种动力既有内在的,又有外在的。无论内在动力还是外在动力,都是由激励转化的动力。所以人在追求高一层需要时,激励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優秀的人本管理,一定善于运用激励策略与措施者调动人的内驱动力,实现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最大值”。
其他文献
方法一:电场叠加原理  例1,(2015年山东卷,18)直角坐标系xOy中,M、N两点位于x轴上,G、H两点坐标如图.M、N两点各固定一负点电荷,一电量为Q的正点电荷置于O點时,G点处的电场强度恰好为零.静电力常量用k表示.若将该正点电荷移到G点,则H点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期刊
《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通过一段时间的课题教研,我对幼儿文学作品欣赏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总结了一些相关的经验。  方法一: 多煤体演绎情境。  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是幼儿园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层学习的前提。但由于此作品文体结构与内
期刊
在进行足球运动时,运动员的身体能够得到完全的放松。对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帮助小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足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本身就作用巨大,小学足球运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因而足球训练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加强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足球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帮助小学生提高足球运动技能的同时实
期刊
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始终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充分发挥最大的效应,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一环。记得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有了强大的兴趣就会入迷,入迷自然会勤奋,最终达到忘我。”可见,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計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促进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优
期刊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增强教学成效,必须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学习需求,还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进程。然而,基于微课的历史教学仍然处于实践阶段,其应用尚未成熟,因而需要有关人员对微课应用策略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为历史教师的微课制作提供借鉴,同时促进历史微课应用逐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进步。  一、微课应
期刊
一、社区与社区教育  “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来的,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中首次使用了“社区”一词,我国学者在介绍西方社区研究的成果的同时, 也逐渐提出了结合中国社会特征的社区定义, 胡敏捷在《社区定义辨析》中对社区定义进行归纳,发现 “地域空间”和“人口构成”是我国学术界目前社区定义几乎都会包括的要素,“人际、群体互动”等要素有一定比重。  一些学者认为社区发展中,社区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是幼儿受教育的环境之一,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幼儿更重要的成长环境,它无时不在发挥着教育的功能。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各的内涵,其特点、原则、方法、内容上都有所不同,但两者的教育对象是同一的,教育方向是一致的,即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只有家庭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教育方向和要求才能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反之,将导致教
期刊
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多年来管理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让我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在一个班级里,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不只是简单的教学,还要注意班级整体的氛围,使其呈现出一种友好、关爱的和谐氛围,让成绩上有所欠缺的后进生也能从中感受到班级师生的关爱与温暖,从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倘若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忽视甚至無视后进生,只关系或者袒护成绩好的学生,那么,受到偏爱的学生有可能会
期刊
“我们愿意听老师旁征博引,多讲些课堂外的知识;”  “我们愿意站在讲台上向别人讲述我们自己眼中的历史;”  “我们愿意豪放地吟唱唐诗宋词,感悟文学作品的意境。”  这是1999年做的一次调查信息,这些信息让我深思了很久,历史课究竟应该怎样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特别是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些问题对于一个当时只参加工作7年的我困惑了,于是我多次参加课题研
期刊
一代又一代的巴东教研人,通过教研实践,探索出“三立足”“四坚持”“五落实”的教研工作思路,切实把思路变成出路,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协调、持续发展。  一、“三立足”找准教研着力点  1.立足课堂研究长规划短突破  巴东县教研室以推进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抓手,课堂教学研究先后经历从“教学方法”向“教学内容”的转变,从“优化课堂结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向“实现教学内容、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