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搭船的鸟》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五单元是本册教材的“习作单元”,是小学的第一个“习作单元”.“第一个”意味深长,是启蒙也是起点,既要习得最直接的写作方法,也要习得学习“习作单元”的方法.单元语文要素非常明确:“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这两条语文要素粗一看没有太大区别,很多的老师在教学时只是聚焦在“仔细观察”这个点上,偏离了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方向不对,目标不全,教学的实效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搭船的鸟》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第五单元是本册教材的“习作单元”,是小学的第一个“习作单元”.“第一个”意味深长,是启蒙也是起点,既要习得最直接的写作方法,也要习得学习“习作单元”的方法.单元语文要素非常明确:“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这两条语文要素粗一看没有太大区别,很多的老师在教学时只是聚焦在“仔细观察”这个点上,偏离了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方向不对,目标不全,教学的实效性自然会大打折扣.
其他文献
一线教师都会跟学生反复强调,记叙文写作要真实,要抒发真情实感,可无论如何强调,能够把“真情实感”写得动人的学生都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教师给了方向,却没有给路径;给了目标,却没有更有力的抓手提供,学生朝着目标前行的时候自然会感到迷茫.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三个维度细化了“真实”的路径,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明确方向,让写作指导落到实处.
妙用拟声词,先由一篇题为《听雨》的中考满分作文谈起.请赏读原文:rn听雨rn听雨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小雨点调皮地敲打着窗玻璃,串成一串串耐人寻味的“叮咚”.rn我爱雨,尤其爱听雨.有雨的日子,去听春雨的淅沥,夏雨的酣畅,秋雨的缠绵,冬雨的深沉.撑一把伞,独自在雨中徜徉,侧耳倾听雨的声响,欣赏雨中朦胧的世界,忆起一段湿漉漉的心事,是很富有情趣的.
[原题呈现]rn微笑,是一种喜欢,一种豁达,一种担当;微笑着前行,日子更明媚,风雨成风景,逆行即前行.像什么一样生活,是一种向往,一种尝试,一种使命;像雄鹰一样翱翔,像彼得·潘一样永葆童真,像祁发宝一样守边戍疆……用你喜欢的方式,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n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n题目一:微笑着前行rn题目二:像____一样生活rn写作提示:(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3)书写规范,卷面整洁;(4)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
[教学目标]rn1.通过多层次活动,学会用生活真实和生活细节抒发真情.rn2.通过多层级引导,学习对生活的表象和内涵进行理性思考.rn[教学重难点]rn1.朗读、改写经典片段,学习筛选生活细节来叙事抒情.rn2.思考“惜别”的原因,学会从真事中悟出真意.rn3.从生活现象里体悟真意,透过“惜别”这一表象体悟其本质内涵.rn[教学过程]rn一、展案例,给抒情作品“挑挑刺”rn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别离的笙箫即将奏起,“忆往昔,恰同学少年”主题活动第一个环节是写一段离别告白.下面老师推送几个惜别词,请同学们
一、探寻适切的批改方法rn关于作文批改,众说纷纭.批改方法多种多样,孰优孰劣,颇难取舍.精批细改,则费时耗力,收效不大;简批略改,又常遭各方责难,让人无所适从.其实,作文批改之所以左右为难,主要是因为,我们研究的目光过多停留在批改方法本身,始终在怎样批改、批改多少的框子里转圈.笔者认为,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应该把它置于作文教学的系统中去思考.
一、命题缘起rn这是由一道作文题引发的思考.请看新课标课改教学的天津市某区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区统考的一道作文试题(卷面百分制):rn生活中,我们总习惯于世界的担当,但也许世界正期待着我们的担当.rn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rn要求:①自拟题目;②不少于750字.rn试题阅卷采用电脑联网区统阅的方式,模拟高考,由教师匿名进行两次打分,取平均分;如果出现争议卷,最后由阅卷组长仲裁.阅卷时,阅卷组针对上述试题提出了一个赋分28+的阅卷评分细则:“我们”和“担当”定义明晰,不偷换概念,比如把“我们”彻底更
中国古代长诗如果评影响力冠军,我觉得非《木兰诗》莫属,其脍炙人口、妇孺周知的“知晓”程度,恐怕无出其右者.成人读者津津乐道,谈起木兰唾沫横飞;儿童读者痴痴迷恋,抱着动画爱不释手.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木兰诗》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近来反复研读《木兰诗》,似乎发现了两个“奥秘”:其一是诗歌的主旨,我觉得最关键的元素不是英雄,而是“家”;其二是叙述的方式,作为叙事诗,《木兰诗》却具有很浓厚的抒情性.
教师“下水文”写作,是作文教学的优良传统.沈从文、朱自清等都是“下水文”写作的践行者.“下水文”这一概念,更是经由叶圣陶先生的大力倡导而深入人心.可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作文教学资源唾手可得,“下水文”逐渐淡出作文教学的舞台.rn“下水文”写作真的不合时宜了吗?一个偶然的机缘,我们重新发现了“下水文”的独特魅力.rn一、缘起rn(一)直面课堂教学现状rn我们备课组共13名教师,年轻教师占比高达92%……进入三年级,“作文”成了老师们的心头痛.教材中只有一个题目,几行写作提示.作文教材没有合适的范文,每
我是语文人!身为语文人,我们有语文的深邃精致温厚典雅,有语文的宽广绵延修身爱国,有语文的激越豪情铁肩担道义,有语文的悲悯深刻泪雨滂沱为苍生.是的,我是一名行走在教学一线,没什么名声,没什么影响力的教语文的“小老师”.rn犹记甫入讲坛,我上的第一课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当时的我完全不懂如何让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激起共鸣”,只是与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吟诵这豪情壮志的诗词,然后讲什么是“定点定景”,什么是“点面结合”,什么是“俯仰结合”……我自认为自己备课很精细,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可以想象,一堂没
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块难啃的骨头.因为“难”,它常常让一线的语文老师们束手无策.即便教了,其效率之低也令人担忧.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下水文以及思维导图来突破学生写作的痛点和难点.rn一、下水文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作用rn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启发最大的莫过于一篇文质兼美的范文.而语文教科书上一般没有现成的范文,教师课堂呈现的范文,大多来自网络或作文选,其质量良莠不齐.而教师自己动手写作的下水文相较于一般的范文更适合学生.教师下水文对于学生写作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