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调查方法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痕迹调查
  当乔治·夏勒—— 他的名字在雪豹的研究和保护历史上投下长远的影响——在1971年进入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地时,他开启了揭开雪豹神秘面纱的进程。他在陡峭的山间游荡,寻找并详细记录雪豹留下的踪迹、刨坑、粪便、尿迹以及捕杀的猎物。使用这种方法,夏勒博士描述了当地雪豹的保护现状:什么地方有雪豹,什么地方没有;哪里雪豹的痕迹多,哪里的痕迹少;雪豹的猎物有多少;雪豹面临什么威胁。这便是痕迹调查。
  痕迹调查至今依然广泛应用于调查雪豹。痕迹调查可以服务于两层目标:第一层是判断雪豹有还是没有;第二层是判断雪豹的相对多少。第一层相对简单,第二层则需要严格的设计和分析。至20世纪90年代,雪豹的研究者和保护者还将痕迹方法标准化,期望用以调查雪豹分布区内的雪豹相对多少。然而,资金和人力的不足,使得标准化方法推广不够。
  近20年来,技术进步极大更新了雪豹的调查和研究方法,包括:卫星跟踪颈圈(GPS)、红外相机技术和遗传分析方法(DNA)。
  无线电遥测方法
  至20世纪70年代,无线电遥测方法(给动物带上发射无线电的颈圈,通过监听无线电信号来确定动物的位置)已经成功用于研究狮子、美洲狮等大型食肉动物。1971年夏勒博士试图在巴基斯坦给雪豹佩戴颈圈,然而尝试了一个半月都未能成功。
  用于雪豹调查的第一项无线电颈圈研究直到1984年才实现,英国人Rodney Jackson在尼泊尔给5只雪豹佩戴上了頸圈。1990年,夏勒博士在蒙古国成功给一只雪豹戴上颈圈,之后碰上苏联解体,直到1993年才由美国人Thomas McCarthy继续这只雪豹的跟踪工作。其实,在高海拔陡峭山地利用无线电跟踪雪豹难度相当大,往往耗时数年,只能获得几百个定位点。
  卫星跟踪颈圈
  等到1996年McCarthy测试卫星定位颈圈,无线电颈圈自雪豹研究中的应用就无疾而终了。卫星颈圈的效率要高得多。两相比较,就会发现无线电颈圈方法大大低估了雪豹的家域范围。2008年全球雪豹峰会后,McCarthy牵头在蒙古南部启动了雪豹的长期生态学研究。至今已经陆续给20只雪豹佩戴了卫星跟踪颈圈,获得了雪豹活动规律、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大量信息。
  不过无线电颈圈也好,卫星跟踪颈圈也罢,在中国还没有用以研究雪豹领域,所以暂时也不用惦记了。
  红外相机方法
  与无线电遥测方法类似,红外相机技术也是首先成功应用于其他猛兽,特别是印度森林中的老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还是这位英国人Rodney Jackson,第一次将红外相机用于雪豹调查,并总结了操作规程。红外相机能获得隐秘雪豹的大量照片,从照片上可以识别出不同的雪豹个体。因此,这是目前雪豹分布和密度调查中应用最为广泛、 也是最具公众参与潜力的手段。实际上,目前有不少科研机构和环保组织,都在通过培训当地农牧民或者招募志愿者开展红外相机方法调查。
  随着技术的进步,红外相机本身的操作越来越简单,简单培训就能掌握相机的设置和布设。在雪豹活动频繁的区域,使用红外相机获得雪豹的影像是相对容易的。雪豹的照片当然讨人喜爱,然而要进一步获得关于雪豹有多少、种群有什么等对保护有帮助的信息,就需要严格的调查设计(多大范围、多少相机、距离多远、放置多久等等),当然还有烦琐的后续数据分析,这些工作往往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虽然国外也有让志愿者来协助判别雪豹个体的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公众所能参与的是到野外布设和维护红外相机。
  遗传分析方法
  遗传分析方法的进步,使得动物粪便都能“说话”。动物粪便携带有肠道细胞,在保存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从中提取出动物的DNA,分辨出是什么动物、是公的还是母的,甚至能分辨出是哪一只。雪豹生活在寒冷干燥的地方,粪便上的DNA保存得比较好,正是理想的遗传分析材料。此外,仔细检查雪豹粪便,还可以了解它们到底吃了啥。因此,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环保组织,也培训当地农牧民或者招募志愿者收集雪豹粪便。愉快的志愿者们自称“捡屎党”。
  总结一下,国内有不少科研单位、环保机构以及保护区,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雪豹的调查工作,常用方法有痕迹调查、红外相机和遗传分析。野生动物调查和保护是个技术活。如果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帮助到雪豹,那么有必要考虑如何加入这些机构的调查活动。
  雪豹救助方法
  那么,雪豹救助呢?我们如何拯救深陷麻烦的雪豹呢?
  通过这几年媒体的报道以及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信息,需要救助的雪豹一般是两种情况。第一,“进入羊圈吃羊,吃太饱出不去”。出现这种情况的雪豹,往往是年老体弱或者生病的个体。第二,雪豹被盗猎的夹子和套子抓住,无法脱身。
  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看到救助行动往往是老百姓和当地政府部门一起,把雪豹抓到笼子里,请兽医检查,然后放掉。对于第二种情况,在国内野生动物救助体系薄弱的情况下,雪豹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救助。雪豹要么死于非命,要么当地老百姓用土办法将之释放,而受伤的雪豹往往难以存活。
  因此,雪豹救助的问题不在救助本身。理由有二。
  第一,救助受困或受伤雪豹往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损失一部分个体可能不会影响雪豹种群的生存,比如年老体弱的个体。当然,这种观点在情感上难以接受,但在生态学上是有其合理性的。救助受困个体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这些的救助活动以达到宣传雪豹保护的目的,影响当地农牧民以及社会大众对雪豹保护的态度。
  第二,对于因盗猎活动而受伤的雪豹,想要救助它们,对公众来说更有效的做法是打击盗猎。不购买雪豹制品,举报雪豹制品的买卖,在野外看到夹子或套子将之清理掉,就是帮助了雪豹。
  早在20年前,科学家就对雪豹的处境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雪豹分布范围广大,这个物种整体上并没有迫切的灭绝危险,不过确实存在局部灭绝的威胁。这个判断放到今天,应该也是成立的。而特定区域中雪豹种群的长期生存,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前文所提到的“两种雪豹”的关系。雪豹这样的大型食肉动物,其保护意义是全国甚至全球层面的,而承担与雪豹共存的成本的,则是当地居民。雪豹保护区之外的公众,能参与雪豹调查或救助的,其实比例非常低。然而大家的认知和态度,有可能成为雪豹保护的重要砝码。因为唯有内心珍视的东西,人们才会努力去保护。   当文艺青年恋上雪豹
  撰文 供图 雪豹守望者
  文艺青年和雪豹听起来像是来自不同次元的物种,
  二者之间相距甚远,似乎没什么关联,
  可是文艺青年们一旦迷恋上雪豹,
  美妙的故事就悄悄串联起来了……
  雪豹是来自于亚洲中部高山地区、极具神秘色彩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们行动诡秘,喜夜间独行,时而威风凛凛,时而腼腆羞涩,与生俱来的神秘气质吸引着爱好者为之倾倒,在野生动物研究领域是个十足的明星物种。和严谨的科研工作者相异,浪漫而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们在谈及雪豹的时候,又会聊些什么?雪豹孤傲神秘的气质往往给他们源源不断的灵感,当一切印证在具象的艺术作品身上时,我们总能从中感受到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雪豹守望者的萌芽就是来自一群热爱雪豹的文艺青年,他们聚在一起聊起雪豹的时候,开始忧心环境,忧心人与自然的相处,也许此时说教和科普已经无法最大限度的起到作用,所以想到自身所长或许还可以贡献些力量。当你看到雪豹的形象出现在精致的皮雕中、栩栩如生的画作中,抑或是逼真写实的雕塑中时,大概会更有了解它们的欲望和爱上它们的冲动。
  潮酷插画师
  雪豹守望者的特邀插画师牛原是个街头感十足的玩儿咖。雪豹守望者第一款纪念T恤中old school风格的雪豹就是出自他的笔下。豹头设计将雪豹的王者风范展现得酣畅淋漓。
  牛原從大学开始就是位狂热的玩具和街头涂鸦文化爱好者,创办过独立品牌TickTock,曾与凡客诚品推出联名T恤。他的创作灵感来源广泛,风格明显。创刊于2004年的杂志《1626》是中国第一份原创潮流杂志,融合北京、广东、上海、成都四地最新潮流资讯,制造本地最新的潮流文化,引领新一代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牛原曾长期担任杂志玩具专栏主笔。他的作品让圈子里不少朋友对雪豹产生了兴趣,雪豹元素也再一次扩张到不同的领域,影响着年轻人。雪豹身上的王者之气与这群潮流年轻人的性格特点十分契合,雪豹的神秘、霸气、隐忍仿佛是他们内心的信仰指引。
  皮雕匠人
  孟璐璐是一位来自新疆的手工皮雕匠人,从事皮雕制作3年,有着深厚的国画功底和扎实的平面设计基础。她对作品从来精益求精,作品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始终执着于梦想,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现代皮雕艺术中,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新疆爱上新疆。她的作品不仅制作精良更融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是真正游走于复古与时尚之间的艺术品。
  聊起她和雪豹的渊源还得追溯到新疆本地的民间志愿者组织——荒野新疆,这支队伍建立起新疆雪豹专项保护行动,他们的执着付出深深感染着璐璐,让她在自身创作当中不断反思,找到更多灵感。2016年璐璐曾创作一款雪豹肖像手工皮夹,作品十分传神,将雪山之王的灵气展示得甚为淋漓;璐璐将这款钱包以拍卖形式捐赠给了由荒野新疆和雪豹守望者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她说:“是你们的热情鼓舞了我,让我觉得一样可以为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皮具雕刻的灵魂是通过雕刻呈现三维立体效果实现对皮料的再造升华,重新赋予其生命,使之承载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其中包含了创作者对皮料的认知和把握,对创作内容的理解。反复的观察、论证、推敲、修改,从画稿到浮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历经数次打磨完成一件手工制品,寄予其中的不仅是时间,更重要的是手工艺的传承。
  皮雕创作对璐璐而言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她深爱新疆这片热土,迷恋这里的文化艺术,她将草原民族文化灌注到皮雕创作中,渴望更多人通过她的作品了解新疆古老而深远的美。
  动物模型雕刻家
  如果你是个动物GK模型爱好者,黑色狱鸟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专注于大型猫科动物模型创作,在这个极其小众的领域完全撑得起“大神”称号。他的作品把握精准,艺术写实相得益彰,一直深受收藏玩家的追捧。
  狱鸟原名毕重隆,是一位职业油画家,动物模型创作是副业,但他花在其中的心思完全不亚于本职工作。狱鸟拥有自己的模型工作室,经营大概有三四年时间,创作主题多以猫科动物为主,而他的雪豹作品尤其受欢迎,目前创作有两组作品,分别为一公一母两只亚成年雪豹和一只成年雪豹。
  谈起雪豹,狱鸟滔滔不绝,这些年的实地观察和文献资料学习俨然让他成为专家,“雪豹自身异于其他大型猫科的毛色、神秘气质让它极具魅力,吸引着我的雕塑研究欲望。”狱鸟曾在接受雪豹守望者采访时说到。
  狱鸟的雪豹作品表现十分丰满,在写实的基础上赋予作品以故事性;在雪豹体态呈现和生活环境场景设定的基础上,对它们的感情生活展开联想,通过瞳孔不同颜色等细节的传达对动物之间的情愫进一步畅想,营造出亚成年雪豹恋爱生活的浪漫色彩。这组亚成年雪豹作品,设定为一雌一雄,雌豹腼腆静坐,雄豹顽皮乖张,一静一动结合着地台高低起伏独有的造型,展现出雪山之子的特有魅力。狱鸟创作了三组不同场景的组合,分别为寒崖残雪、漉石湿青、冰雪奇缘,故事性和叙事性展现颇为极致。
  雕塑作品的创作周期相对较长,每创作一只雪豹模型就会使狱鸟对雪豹有新的认识,这过程中不断翻阅资料以加深对它的理解,能够实现更极致的表现。狱鸟完全醉心于这样不断学习不断创作的过程。与此同时,和收藏者的交流,除了模型制作工艺,更多是对模型科学性的研究,探讨是否符合动物生活习性。
  这样尊重自然的态度着实令人敬佩,而当他说自己是个自由艺术家的时候,让我想起山本耀司的一段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誓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模型涂装师
  熊猫是个资深野生动物迷,原名冷岳,油画专业毕业,做过支教老师、摄影师,在电视台工作5年,在记者、编导、剪辑、导播、导演之间自由切换,这样的灵魂往往难以被体制束缚,最终他还是辞职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了。现在熊猫是个自由职业者,创造力和行动力的完美结合让他有机会去尝试更多可能,而“热爱”就是支撑他的精神内核,可以为热爱投入全部的自我。   结识熊猫,缘起一只雪豹模型,他是这只模型的涂装师。涂装也是GK模型创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根据原型师塑造的模型尽可能用色彩还原其真实面貌的工艺,文艺一点讲,涂装为模型赋予灵魂。
  熊猫说:“其实涂装和画画一样,需要创作灵感,虽然动物涂装是写实类的,但眼神的神韵,主观加入的颜色理解都是创作的一部分,我在涂这只雪豹的时候,心里感悟是这样的:雪豹应该有高冷的气质和雄霸一方的霸气,所以在眼神刻画上带了点英气,虽然是窝在岩石上,但要表现出那种雪中女王的气质。”这只雪豹原型出自原型师狱鸟之手,熊猫重新创作之后传神许多。除了写实的涂装作品,熊猫还是个热衷创新的爱好者,他说:“涂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作过程,正如JK·罗琳创作的《神奇动物》一样。”
  熊猫成为涂装师也是偶然,从改造一只看完电影《侏罗纪公园》随手买来的绿色霸王龙模型开始,不断摸索,逐渐深入学习,最终彻底入坑动物模型,成为专业的涂装师。熊猫迷恋的动物很多,最打动他的依然是雪豹。他说:“喜欢雪豹的外形和神秘感,雪豹的平衡能力强得吓人,它的尾巴很长很粗可以帮助它飞檐走壁,我看过一只雪豹在公园的墙上完成360度空翻。感觉雪豹是孤独的存在,给人独立坚毅的感觉。”
  优秀的涂装师能够更好地传递原型的灵魂。涂装是个精细的工艺,上色之前要检查模型细节,做除尘处理。要用底漆统一色彩,要找准基础色和明暗结构,要懂得用技法处理高光和阴影的关系……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当然对色彩的把握一定也要反复练习。如今他继续深入系统地学习关于动物模型的知识,在不断尝试中变得更加成熟。
  或许当你专注于一件极度热爱的事情时,任何问题都不会阻拦你,反而是突破的过程更让人享受。
  手绘艺术家
  荒野新疆志愿者们日常穿着的队服上印着一只眼光深邃的雪豹,经由荒野新疆成员丫丫介绍,我们认识了这位插画师—— 许宁。也许仅称她是插画师略显单薄,她也是个多重身份任意切换的文艺青年:PADI潜水员、设计师、园艺达人、单板滑雪爱好者、野生动物迷、超自然现象爱好者……
  许宁说她对绘画的热情很大原因来源于父亲的耳濡目染。许宁的父亲许彦博先生是一位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研究生,曾任邮票发行局中国邮票总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邮电部邮票印制局主任设计师。在那个平信广为流通的年代,许先生设计的邮票作品广受欢迎,数十套邮票,两次获最佳邮票设计奖,或许你年少时的集邮册里还有许先生的作品。
  其中有一套雪豹主题的邮票发行于1990年,据许彦博先生回忆,当年画雪豹不像现在能在网上找到那么多照片资料。当时他托关系找单位开介绍信才可以去北京动物园拍摄雪豹,而且当时雪豹不公开展览,只能隔着两层笼子拍,很不清楚。雪豹状态也不好,没精神。邮票里画的就是动物园拍到的素材。尽管如此,许先生的作品依然成为许多年轻爱好者的启迪,让他们从这里开始认识雪豹,了解雪豹。
  除了父亲的影响,还有许宁对野生动物的痴迷,让她坚持动物主题手绘创作。机缘巧合与荒野新疆志愿者团队相识,并很快达成合作。我们现在在荒野新疆看到的诸多动物头像以及服装的标识都是出自许宁笔下,雪豹、兔狲、北山羊、白头硬尾鸭……生动逼真,朴拙可爱。许宁擅长绘制动物,尤其是像雪豹这样的大猫。手绘的过程对创作者而言是学习认知的过程,通过充分了解创作对象从而更生动地表现动物形态,而创作又反过来影响创作者对野生动物的热爱,源源不断缔造惊喜。
  回归到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雪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高山旗舰物种,談及保护除了科学研究者,文艺青年们一样可以做些改变。当文艺青年们开始谈论雪豹时,同样会将尊重自然的理念带入创作,他们深知自然力量的伟大也崇尚尊重自然规律的想象,他们并非孤独地活着,透过作品会传达他们眼中世界的样子,作品即自我,兼具情怀、信念和态度。世界再嘈杂,他们的内心依然安静。以作品感染受众,触发不同领域爱好者对雪豹的喜爱,是这群文艺青年在感应自然力量的召唤,为雪豹保护以及高原生态系统贡献的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为了300秒的镜头,他们在荒芜的丹霞地貌腹地整整拍摄了六天,在毫无遮蔽的干裂大地与山脊上越野骑行,不断冲刷的汗水将空气中翻滚的烟尘凝结在每一寸裸露的皮肤上,还要集中每一秒的注意力,不要让自己跌落进深沟险壑中去。  这里是张掖,两千一百多年前,张骞初次出使西域经河西走廊时,曾在这一带被匈奴逮捕,后得间走脱,顽强西行,历经艰辛十余载方复命而归。汉武帝驱匈奴于河西之外后,相继设置了酒泉、张掖、敦煌、武威
充电功能仅仅是基本设置,当你遭遇车祸的时候,它能助你逃生。Ztylus Stinger是一款2.4安培的车载双USB口充电器,内部还有弹簧擊发打碎玻璃的安全锤,其设计还有内置刀刃,可以切断安全带。弹簧击发的安全锤就隐藏在充电插头里,只需要紧紧抓住充电器,冲着玻璃用力按下去就可以了。弹簧触发碎玻璃锥头之后,玻璃立刻就会被打碎,不需要施加其他的力量,也不用重复击打。安全带切割刀刃的位置很讲究,刀刃锋利
从自然中汲取生命的营养,感受世间万物的美丽和脆弱,  将自然纳入为我们生活中始终相伴的话题。  第三极的馈赠  作者: [美]乔治·夏勒  译者: 黄悦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从未有一本书能令人更关心那片荒野,并更认真地思索我们该做些什么。乔治·夏勒博士20世纪80年代受邀来到中国,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动物的研究保护工作。此后,他一直关心着中国野生动物和它們的栖息地
提名  佳通轮胎车队  提名理由  佳通轮胎车队是惟一一支在三大国内顶级赛事中都夺取冠军的车队,在2013年首届中国越野拉力赛上,韩魏/陈峰车组领衔车队夺取了T1汽油俱乐部杯及车手双冠王。作为一支13年都与赞助商保持紧密合作的车队,佳通轮胎车队以赛事促研发,以成绩验证产品,不仅创造了佳绩,也为中国越野车的技术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在中国赛车界,有这样一支车队,连续13年与赞助商保持紧密合作关系
村支书李守秀代表全村人向消防员鞠躬致谢。  6月28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和战友们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忙碌起来。撤收帐篷、清理装备、检修车辆,当一切收拾完毕,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抬眼望去,雨后蒸腾而起的水汽形成薄雾,将整个村庄都笼罩其中,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幽静平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  11天前,四川宜宾长宁发生6.0级地震,四川省森林消防总队154名森林消防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如今救援
2016年10月14日下午,共青团北京大学委员会、体育教研部成功举办北京大学第二届户外运动文化节开幕式暨珠峰登山队攀登报告会,并邀请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与北大学子分享珠峰攀登的活动与人生意义。北京大学此次邀请中国残奥运动员代表来到学校,与北大学子分享他们的奋斗经历。北京大学山鹰社等社团在现场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社团风采展示,并介绍了本届户外运动文化节中各自的活动安排。最后,体育教研
1月24日,巅峰探游同登山业内的资深人士、巅峰探游7 2活动的参与者以及众多媒体、友人,共同参与了“负责任的攀登 中国8000米商业攀登进阶之路”的研讨与分享。巅峰探游创始人、巅峰户外运动学校校长孙斌通过讲述2017年巅峰探游组织珠峰南坡攀登的故事和经历,阐述了“负责任的攀登”在8000米商業攀登活动中的重要性。  中国首位完成攀登14座8000米以上山峰的民间登山家张梁先生、珠峰传奇罗塞尔先生(
提名  周鹏、李爽 西部地区山峰探索  提名理由  中国的山峰资源极其丰富,但是有资料可查的却不足千分之一。2013年3月~11月,周鹏和李爽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在中国西部寻山,累计行程45000公里,除去和寻山项目不相关的行程约5000公里,单纯为寻山所走的路程大约40000公里。当然,这些行程只是越野车走的,租摩托车、骑马、徒步的不在此列。在此期间,他们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穿越四十余县,探寻
敢在创业浪潮里摸爬滚打的,胆儿肥,有情怀,有商业头脑。胆儿肥不怕碰壁,情怀不惧打击,有头脑才有生财之道。芸芸浮世,在创业者眼里,也许到处是蓝海吧。  我们所熟悉的那些户外大咖们、旅行KOL们,一个个也走上了创业道路。他们如何看待创业这件事?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为他们创造条件?如何去适应角色的转化……  我们会在这里听到他们各自的想法,也许下次聚会,除了谈论远方和诗、高山与河流、运动与健康,你我还可以
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条骑行路线  会令我如此魂牵梦绕,  公路整洁,山脉雄浑有力,田园宁静安全,  人们报以友善的微笑。  它改变了我对边疆的固有印象,  愿这份安宁美好永存。  路线及路况:  这是一条从新疆喀什出发,经红其拉甫边境口岸,结束于巴基斯坦塔科特的骑行路线,车轮下是世界上景色最为壮美,号称人类第八大奇迹的公路——喀喇昆仑公路,它穿过了三条世界级的山脉,2015年之前巴基斯坦境内的路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