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缢管蚜侵染量及危害历期对小麦旗叶SPAD及千粒重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禾谷缢管蚜是西南麦区的第一大害虫。在小麦抽穗期采用大田罩网接蚜方式,研究了禾谷缢管蚜不同侵染量和危害历期对旗叶SPAD和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2头/茎的初始蚜量,从抽穗期侵染至乳熟期,旗叶SPAD值降幅较对照处理增加41.2%,千粒重降低15.8%,随着初始蚜量的增加,旗叶SPAD值和千粒重降幅增大。在起始蚜量5头/茎条件下,随着侵染时间的延长,蚜虫对旗叶危害增加,千粒重降幅增大,连续侵染14 d时,千粒重降幅12.3%,侵染28~56 d,千粒重降幅21.8%~48.0%。蚜虫防治时除考虑单茎蚜量外,还需考虑蚜虫繁殖速度,以确定蚜虫最佳防治时间。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小麦;旗叶SPAD;千粒重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115-02
  蚜虫吸食小麦汁液,传播黄矮病,使小麦产量和品质降低。我国小麦蚜虫主要种类有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和麦二叉蚜。由于区域生产生态条件不同,为害小麦的蚜虫种类也有所不同。黄荣汉等研究表明,1956—1975年麦长管蚜为四川省小麦蚜虫的优势种群,1976年以后禾谷缢管蚜逐渐上升为优势种群[1]。四川省小麦全生育期均有蚜虫危害,危害最严重的是抽穗—乳熟阶段,此时温度回升,蚜虫繁殖迅速。
  研究普遍认为麦蚜的防治标准为5头/茎[2],但环境条件、蚜虫种类、虫龄结构、危害时长、天敌数量、小麦品种特性等因素均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蚜虫的危害程度[2-6]。与黄淮麦区及长江中下游麦区相比,四川盆地春季温度回升速度较快,抽穗开花时间较早,灌浆时间较长,相应的蚜虫危害时间也相对较长,但有关禾谷缢管蚜对四川小麦主推品种千粒重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蚜虫危害小麦造成产量损失,主要由于蚜量和危害历期2个因素的作用[6]。该文采用田间罩网方式促使接种蚜虫专一取食,减少群体流动,降低不良环境及天敌的负面影响,以研究禾谷缢管蚜初始侵染蚜量及危害历期对四川代表性小麦品种旗叶SPAD以及千粒重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1年3—5月在四川省广汉市连山镇锦花村进行,供试小麦品种为川麦48,供试蚜虫为体型一致的禾谷缢管蚜成蚜。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侵染蚜量和危害历期2个因素,其中侵染蚜量按单茎0(CK1)、2、5、10、20、25头蚜虫接种,在乳熟期喷施吡虫啉杀灭罩网内全部蚜虫;危害历期按单茎5头蚜虫接种,分别在危害14、28、42、56 d时喷施吡虫啉灭除罩网内的蚜虫,以无蚜虫危害处理作对照(CK2),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4 m2,试验区外围设置5 m宽保护带。在抽穗初期每个小区选择长势一致的8个茎,仔细去除全部无翅蚜和飞蚜,用80目的尼龙网罩后接种蚜虫。
  1.3 调查方法
  在罩网前及试验结束后将小麦旗叶擦拭干净,用SPAD-502Plus叶绿素计测试SPAD值,小麦成熟后收获罩网内全部穗子晒干、脱粒,数出总粒数后称重,计算单穗重和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侵染蚜量对乳熟期小麦旗叶SPAD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接蚜后,危害时间经历抽穗、开花和灌浆阶段,初始蚜量的增加对灌浆期旗叶SPAD值影响明显。由图1可以看出,与侵染初期相比,在乳熟期,对照处理的旗叶SPAD值降幅仅为17.0%;随着初始侵染蚜量的增加,旗叶的SPAD值降幅增大,2头/茎处理降幅24.0%,5头/茎处理降幅达69.2%,而10~25头/茎处理的旗叶已接近干枯。
  调查还显示,初始侵染蚜量10头/茎的处理在35 d时,生长空间内无翅蚜数量已达到饱和,有翅蚜开始出现,除旗叶以外的叶片已全部失绿;而侵染量在20、25头/茎的处理遮网内已出现50头以上的飞蚜,包括旗叶在内的所有叶片已完全失绿。
  2.2 侵染蚜量对小麦千粒重和单穗重的影响
  小麦植株遭蚜虫危害后,叶片功能下降,衰老速度加快,从而影响籽粒的灌浆充实度。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侵染蚜量的增加,千粒重和单穗重均逐渐降低。侵染蚜量在2头/茎时,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在15%左右;侵染量5头/茎时,降幅在50%左右;侵染量10头/茎以上时,降幅达70%以上。
  2.3 危害历期对乳熟期小麦旗叶SPAD的影响
  由图2可以看出,禾谷缢管蚜在侵染量5头/茎条件下,随着危害时间的延长,乳熟期旗叶SPAD降幅增大。连续危害14~28 d时,禾谷缢管蚜的生长空间处于旗叶以下,且由于危害时间短,蚜量繁殖少,对旗叶衰老速度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危害时间的延长、蚜虫繁殖量的增加,且随着下部叶片的逐渐衰老,蚜虫生存空间逐步上移,对旗叶危害程度呈增大的趋势,旗叶衰老速度增加。和抽穗期相比,危害42 d的处理在乳熟期旗叶SPAD值降幅在50%以上,而CK2仅有17.0%。
  2.4 危害历期对小麦千粒重和单穗重的影响
  不同危害历期也会影响小麦的千粒重和单穗重,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危害时间延长,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增大,在连续危害14 d后,小麦千粒重降幅12.3%,连续危害28 d,千粒重和单穗重降幅都在20%以上,连续危害42 d以上,其千粒重降幅达48%左右。
  3 结论与讨论
  禾谷缢管蚜喜高湿环境[7],在蚜虫感染初期,主要在植株的中下部聚集,此处的微环境湿度较高且可避免阳光直射。该研究在初始侵染蚜量5头/茎条件下,连续侵染14 d,旗叶SPAD值降幅和千粒重降幅较小。随着下部叶片的干枯,蚜虫生长空间上移,对旗叶危害增加,在连续侵染42 d时,旗叶SPAD值降幅比对照高194.1%,千粒重下降48.1%。且随着蚜虫初始侵染量的增加,乳熟期旗叶SAPD值降幅增大。旗叶是小麦灌浆阶段最主要的功能叶片,蚜虫危害后,旗叶物质合成和转运受阻,从而造成粒重下降。抽穗后14 d左右正值灌浆初期,此时防控可以避免蚜虫上移,减少对旗叶危害。   研究普遍认为,5头/茎是大田蚜虫防控标准。该研究结果表明,起始侵染蚜量为2头/茎时,自抽穗期至乳熟期连续侵染仍可使千粒重降低16%,起始侵染蚜量在5头/茎以上时,千粒重降幅在50%以上。受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等因素影响,蚜虫侵染后的繁殖速度不同,其危害程度也有所差异。郭良珍等利用累积虫日参数研究禾谷缢管蚜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即使起始蚜量相同,不同生育阶段的危害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拔节至孕穗阶段,累积蚜量达3 894.7头/(日·穗)才会使产量明显降低,而扬花、灌浆期累计蚜量在171.8头/(日·穗)就会使产量大幅降低[8-10]。因此,蚜虫防治时除考虑单茎蚜量外,还需要考虑蚜虫的繁殖速度,以确定最佳的防治时间。
  4 参考文献
  [1] 黄荣汉,谢新民,曾伟,等.四川小麦蚜虫优势种群演替的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18(6):554-556.
  [2] 王随保.小麦蚜虫及黄矮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小麦研究,2003,24(1):34-36.
  [3] 刘新伦,王亚娟,桑利群,等.小麦种质资源的抗蚜性及其与表型性状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6):24-28.
  [4] 王冰,李克斌,尹姣,等.风雨对麦长管蚜自然种群发展的干扰作用[J].生态学报,2009,29(8):4317-4324.
  [5] 印毅,杨益众,余月书.捕食性天敌对禾缢管蚜和麦长管蚜存活率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26(2):79-82.
  [6] 曹雅忠,倪汉祥.禾缢管蚜危害小麦穗部损失估计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1992,18(2):17-181.
  [7] 周福才,陆自强,陈丽芳,等.小麦形态特征与抗禾谷缢管蚜的关系[J].江苏农学院学报,1998,19(4):39-42.
  [8] 郭良珍,刘绍友,苏丽.小麦禾谷缢管蚜的危害损失和防治指标研究[J].植物保护,2000,26(6):12-14.
  [9] 胡想顺,赵惠燕,胡钼庆,等.小麦苗期禾谷缢管蚜生物学反应及抗蚜性分析[J].西北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157-162.
  [10] 李素娟,武予清,李巧丝,等.影响禾谷缢管蚜自然种群变动的关键因素研究[J].植物保护,2000(3):11-14.
其他文献
摘要 介绍了黄淮海麦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症状、致病病原、传播途径、发病规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当地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发生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黄淮海麦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21.4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139-01  小麦赤霉病又叫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调查发现,小麦赤霉病在我国的中、南部及北部、
摘要 从肥水管理、修剪、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桃树6月生产管理实用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桃树;生产管理;实用技术;6月份  中图分类号 S662.1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7-0118-02  6月份桃树新梢进入旺盛生长期,果实进入迅速膨大期,这一时期树冠迅速扩大,各类枝条快速伸长,果实膨大加快,常出现树体郁蔽、通风透光不畅、脱肥
摘要 介绍了兴宁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取得的成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总结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并提出该市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对策,以期为兴宁市粮食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成功经验;对策;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F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93-02  兴宁市地处粤东北的东江、韩江上游,分别与梅县、丰顺、五华、龙川、平远
摘要 纳雍县地处西部贫困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已严重制约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该文以贵州省纳雍县为例,阐述该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于下一步如何开展工作提出若干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问题;对策;贵州纳雍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03-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
摘要 归纳传统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问题,从农产品自身及其消费特点寻找其原因。电子商务与农产品流通存在互补性,是对传统农产品贸易的有益补充。从交易成本理论、价值链理论和供应链理论角度对比分析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模式与平台模式,探索符合上海市地产农产品流通特点的F-B-C模式,该模式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市民广泛参与,实现农产品产销直连。  关键词 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产销直连;平台模式;上海市  中图
摘要 概述了茂名市香蕉枯萎病的发生情况,从组织保障、综合防控、推广技术、严格检疫等方面提出防控对策,以期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发生情况;防控对策;广东茂名  中图分类号 S436.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63-02  香蕉是茂名市大宗水果作物,种植面积超过4万hm2,约占全市水果种植面积的12%,年总产量约95万t。香蕉
摘要 以辽宁省黑山县S村为例,阐述了禽流感危机应对中的国家行为和农民行为。禽流感危机的应对分为2个阶段:疫情治理阶段和防疫控制阶段。在疫情治理阶段,指向国家的短期强制倾向与农民的被动;在防疫控制阶段,指向国家的自上而下主导与农民的自主空间创造。在禽流感危机的防疫控制阶段出现了诸多困难,问题在于国家单方面的自上而下的控制与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农民的民间知识权威与国家的官方知识权威的对立。  关键
摘要 皖南花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目前主要分布在黄山以南、新安江上游的皖南地区。近些年来,由于大量引进外来品种,皖南花猪种质资源濒临灭绝。 就皖南花猪种质资源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种和开发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皖南花猪;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开发利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13.9;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294-02  皖南
摘要总结枳椇栽培技术,包括育苗、栽植、日常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枳椇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枳椇;育苗;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6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149-01  枳椇又名拐枣、鸡爪梨、龙爪、鸡爪果、枳枣,属鼠李科,林果药兼用型落叶乔木,芽鳞2,叶互生,基部两侧常不对称,有疏钝齿,基部三出脉,叶柄长,花淡黄绿色。果序呈“
摘要总结了2008年绍兴县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及其对晚稻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其发生原因,以期为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生特点;产量影响;发生原因;浙江绍兴;2008年  中图分类号 S435.112 .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156-0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绍兴县水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