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叶采收方式对长春柳河烟叶质量和产值效益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h958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春柳河烤烟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分批采收相比,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方式下,烟叶产量略有下降,但外观质量、评吸质量、上等烟比例、均价显著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烟叶产值效益略有增加。
  关键词 上部叶;采收方式;烟叶质量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arvesting methods on the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field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one time harvesting way was better than divided harvesting way, which could improve tobacco appearance quality, smoking quality, percentage of superior leaves, average price and chemical elements. By using one time harvesting, tobacco yield decreased slightly,but the output value enhanced slightly.
  Key words Upper leaf;Harvesting methods;Tobacco quality
  近些年,随着卷烟降焦工作的深入进行,烟叶的可用性发生了變化。中部叶用在低焦油卷烟中,其浓度显得较淡,工业要求香味更浓、烟碱含量略高的烟叶为主料烟,以补偿降焦后卷烟香味的不足,好的上部叶在现代混合型卷烟和低焦油烤烟型卷烟叶组配方中起主导作用,对卷烟香味及其风格至关重要[1-2]。国内外关于采收方式对提高烤烟上部叶品质的研究很多[3—13],普遍认为改变上部叶的采收方式对改善上部烟叶的质量有一定效果,特别是上部叶一次性采收技术能显著提升上部烟叶质量,这也是近几年国家力推的一项重点生产技术。但目前该项技术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南方烟区,对吉林,乃至东北烟区上部烟叶质量和产值效益的具体影响仍鲜见报道。鉴于此,笔者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下长春柳河上部烟叶的质量和产值效益情况,旨在为推行上部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术,提升本产区上部叶烟叶质量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为吉烟9号,试验田设在吉林省柳河县现代烟草农业科技园进行。试验田在同一地块,自然条件基本一致,生产过程中农事操作相同、烟株长势基本一致。
  1.2 试验设计
  根据上部叶不同采收方式,共设2个处理:T1处理为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即顶部1~2片叶达到充分成熟时,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T2处理为上部6片叶常规采收,即分2次采收,上部4~6片叶成熟后采收一次,上部1~3片叶成熟后采收一次。
  1.3 材料选取和测定内容
  按照试验设计逐竿标记,采用烟夹编烟、装房,按照三段五步式工艺烘烤,烤后烟叶标记保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烤烟(GB2635—1992)》规定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将烤后烟叶随机选取各叶位50片进行评级、记录外观质量、测量单叶重;随机选取2个处理烤后B2F等级烟叶各2 kg,进行常规化学成分检测;统计分析各处理下上部6片叶的经济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后单叶重的影响
  单叶重是构成烟叶产量的因素之一,在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留叶数确定的情况下,烟草叶片重量可作为衡量烟叶产量和产值的主要因子。在一定范围内,烟叶单叶重与烟叶质量呈正相关,但超出一定范围,烟叶质量反而下降。近几年,卷烟工业企业提出长春产区烟叶单叶重存在过高问题,因此降低单叶重是目前烟区的一项重要生产工作。由表1可知,与上部叶常规采收方式相比,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烤后各叶位单叶重有所降低,且两处理之间差异显著。
  2.2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后外观质量的影响
  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与烟叶田间发育成熟度有较大关系。当上部6片叶一次性采收烘烤时,顶部1~3片叶成熟时,下部4~6片叶已经达到充分成熟,避免了顶部只留1~3片叶造成烟株不能正常发育而导致的叶片偏厚、组织紧密、难以烘烤等问题。由表2可知,与上部6片叶常规2次采收方式相比,上部6片叶1次采收方式下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总体上明显改善,在颜色、叶片结构、身份、色度等方面也明显较好。
  2.3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后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般而言,优质烤烟理想的化学指标为:总糖18%~24%,还原糖16%~22%,总氮、烟碱1.5%~3.5%,蛋白质7%~9%,氮碱比在1左右,糖碱比在10左右。受吉林烟区的气候条件影响,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与优质烤烟理想的化学指标有一定差距,但通过调整采收方式,烟叶中烟碱、还原糖、总糖和淀粉等化学成分指标有所改变。从表3可以看出,与上部6片叶常规2次采收相比,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B2F中烟碱含量由1.38%提高到1.56%,还原糖含量由26.64%降低到25.48%,总糖含量由33.02%降低到32.13%,淀粉含量由6.47% 降低到5.92%,钾含量由1.88%提高到1.95%。但烤后烟叶中氯含量变化不明显。
  2.4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烟叶中的糖碱比、两糖比和氮碱比均较低,钾氯比较高。糖碱比、两糖比和氮碱比的降低说明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烟叶成熟度。钾氯比的提高是由于2个处理氯含量基本一致,而在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烤后烟叶中钾含量增加所致。烤后烟叶中的钾含量与田间生长时间有一定关系,烟株打顶以后,田间生长时间越长,烟叶中钾含量流失越多,在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烟叶成熟较快,采收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因此叶片中钾含量相对较高。   2.5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评吸质量的影响
  从表5可看出,感官评价样品中均为中间香型,劲头和浓度分别处于适中、中等范围内。而T1(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处理下,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方面均较好,这表明在上部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方式下,上部烟叶香吃味可以明显改善。
  2.6 不同采收方式对上部烟叶烘烤后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6可知,T1(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处理下,上部6片叶产量比分次采收减少108.75 kg/hm2,上等烟比例提高8.41%,均价提高2.26元/kg,上部6片叶产值增加242.70元/hm2。因此,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烟叶上等烟比例明显增加,质量明显改善,可用性明显提高。另外,虽然上部6片叶一次采收方式下烟叶产量有一定降低,但随着均价的上升,最终产值比常规分次采收方式下略有增加。
  3 结论与讨论
  上部烟叶占整株烟叶的1/3以上,在不斷优化下部烟叶的情况下,其产量已占到烟叶总产量的50%以上。长期以来,我国上部烟叶存在叶片厚、组织结构紧密、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刺激性大、杂气重等缺点,因此工业可用性不高。通过开展上部6片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术,推迟了烟叶采烤时期,能够使上部烟叶充分发育成熟,提高工业可用性。该试验也进一步证实,在吉林长春烟区,推行上部叶充分成熟一次采收技术虽然在提高产值效益方面效果不明显,但在改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单叶重、内在化学成分以及评吸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因此该项技术适宜在该产区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大光.低焦油卷烟原料探析[J].中国烟草科学,1998,19(2):41-42.
  [2]陈顺辉,黄一兰,巫升鑫,等.我国烤烟生产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J].中国烟草科学,2001,22(3):34-37.
  [3]成本喜,侯留记,熊向东,等.烤烟上部叶一次采烤方法研究[J].烟草科技,1996,29(6):35-36.
  [4]朱尊权.生产优质烤烟特别是上部完熟烟的窍门[J].烟草科技,1995,28(5):33.
  [5]谭青涛,刘光亮,薛焕荣,等.上部烟叶带茎割收一起烘烤的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1997,18(2):45-46.
  [6]徐增汉,王能如,王书茂,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5):660-662.
  [7]赵元宽.顶部烟叶带茎烘烤试验简报[J].烟草科技,2004,37(4):36-37.
  [8]许自成,黄平俊,苏富强,等.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内在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1):13-17.
  [9]赖秀清,林桂华,童旭华,等.烤烟上部叶带茎烘烤的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06,27(1):29-31.
  [10]徐建平,胡选彪,朱颖勋,等.不同采收方法对烤烟上部叶烘烤质量及烤烟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09-1610.
  [11]徐秀红,王爱华,王传义,等.烘烤期间带茎采收的烤烟顶部叶某些生理生化特性变化[J].烟草科技,2006,39(9):51-54.
  [12]袁黔华.一次性带茎砍烤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6(4):30-31,42.
  [13]滕永忠,胡从光,徐建平,等.带茎烘烤的烤烟上部叶的水分散失[J].烟草科技,2007,40(2):53-57.
其他文献
摘要 草莓营养价值高、口感酸甜、颜色鲜艳,因此广受消费者的喜爱。由于其含水量高,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败变质,因此合适的采后保鲜方式对提升草莓经济价值有重要作用。从采后生理学变化、物理保鲜、化学保鲜、生物保鲜角度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草莓采后保鲜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草莓采后生理变化、采后不同的保鲜技术对草莓品质的影响,展望了未来草莓保鲜方式和研究方向,旨在延长草莓贮藏期,提高其经济价值,为草莓加
期刊
摘要 “吉食葵2号”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不育系“15282A”为母本,自育恢复系“12P87RY”为父本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种。2016—2017年参加吉林省向日葵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030.53 kg/hm2,比对照“TKC-12”增产24.00%。该品种平均生育期为96 d,平均株高225.1 cm,茎粗2.91 cm,平均叶片30.4片,花盘直径20.5 cm,平均单盘粒重135.
期刊
摘要 用137Cs-γ辐射剂量0~700 Gy对4个籼型、6个粳(糯)型水稻种子进行了辐照处理。结果显示,随着辐照剂量增加,不同类型的不同品种发芽情况出现差异,籼型品种金早47、中早39、浙香银针的半致死剂量为600 Gy左右;粳型品种秀水134、秀水519、浙沣糯188、浙糯106、浙粳96、宁81的致死剂量为700 Gy左右。辐照剂量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有显著影响,且粳型品种比籼型品种敏感。  关
期刊
摘 要:简述了近年来铜陵县旱地作物种植模式的变化及旱地作物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初步分析了造成虫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探讨了相应的防控策略和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旱地作物;种植模式;主要害虫;发生规律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8-70-03  铜陵县地处长江中下游,位于安徽省中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原先旱地作物主要为棉花-油菜轮作,但
期刊
摘要 “中华绿龙”是以“12719”为母本、“12862”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西瓜新品种。合肥地区春播全生育期108 d左右,果实发育期35 d左右。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底上覆黑色条带,外观光滑覆有蜡粉;果皮厚度1.1 cm左右,果皮韧性好,耐贮运;瓤色红,瓤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左右;平均单果质量8.0 kg左右,大者可达10.0 kg以上;田间表现中对合肥地区0号小种
期刊
摘要 利用Genstat软件的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玉米区域试验中15个品种在20个试点的产量变异和高产稳产性进行分析,评价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品种、试点、品种与试点交互作用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试点间的差异是变异的主要来源。品种富尔1602和中单4387具有较强的高产、稳产性。品种屯玉639、东单9573、富育1509、秋乐308适合在吉林九台、吉林陶家、吉林东丰、辽宁本溪、辽宁
期刊
摘要 为了明确玉米秸秆还田下低温秸秆腐熟土著菌剂(菌剂A)田间秸秆促腐应用效果,采取小区定位试验和网袋翻埋研究方法,于上茬玉米秋季收获后,原田表面喷施清水(CK)、低温秸秆腐熟菌(菌剂A)和对照腐熟菌剂(菌剂B、菌剂C),采用3种秸秆还田深度(10、20、30 cm),针对玉米秸秆还田后的土壤肥力、秸秆腐解率及秸秆残余物组分含量展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在秸秆还田10 cm可显著增加耕层土壤有机
期刊
摘 要:采用化学农药防治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而产生的农药残留问题是无公害韭菜生产的主要障碍。为了探讨防治宁夏迟眼蕈蚊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在宁夏永宁县采用田间试验,对不同栽种年限韭菜田施用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Hb),研究Hb对迟眼蕈蚊幼虫、蛹的防治效果及对韭菜生长和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H
期刊
摘要 根据东至县地质背景和母岩类型,将成土母质可划分为8个类型。对这8种成土母质土壤中的Hg、Cd、Cu、Cr、Pb、As、Ni、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取样测试,分析其富集程度,并对比不同母质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研究区8种类型母质的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基本表现为Cr> Zn > Pb > Cu ≈Ni >As>Cd>Hg的规律,但也有个别例外。湖泊沉积物、碳酸盐岩类残坡积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作
期刊
摘要 研究高强度利用下设施内番茄连作土壤消毒与改良措施,通过高温闷棚、石灰消毒、大水漫灌和有机肥平衡施肥,实现大棚土壤持续利用。结果表明,石灰消毒+高温闷棚+大水漫灌处理对番茄开花期和结果期农艺性状指标、产量和产值均影响明显,配合使用生物菌肥经济效益最大,且可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实现土壤改良与长效利用。  关键词 番茄连作;大棚;土壤消毒;改良措施  Abstract The soil dis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