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对于深化学生的认识过程,发展学生的认识结构,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解决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研究认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因此“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早起步
【中图分类号】 G40-05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083-02
一、重视入学教育,消除危难情绪。
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尤其到了高段,解决问题更让学生感到神秘难解。为了消除学生的危难情绪,我在学生刚入学的教学中,不受教材的束缚,每节课都结合教材的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例,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感受到解决问题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很容易就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从而消除害怕学习解决问题的危难情绪。
二、强化基础训练,理解数量关系。
任何一道稍复杂的问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一步题构成的,因此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基本数量关系指的是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应用,比如:求两数相差多少,要用较多的数减去较少的数;求甲和乙一共多少,要用甲加上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一个数乘倍数等等,还有速度、时间和路程;单价、数量和总价,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等,在学生实际接触它们时我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熟记并应用这些数量关系,如:补充条件和问题的练习,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看到问题立刻想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数量关系;看到条件迅速想到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有助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使学生深刻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独立获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识字少,理解能力较差,解题时难免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们完成数学习题的错误率居高不下,一些教师和家长总是一味地埋怨,批评孩子“粗心”、“不用功”,而学生也自认为是自己粗心。事实上有不少错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而造成的。如:4个3相加,和是多少?不少学生会这样解答:4+3=7。错因分析: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仅注重形式化训练,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思维定势。学生会看到“还剩”就用减法计算,看到“多”就用加法计算。像上题中学生一看见“和”字,立刻就会联想到用加法,弄清4个3所表示的“几个几”相加的和。又如:去动物园,每个人要3元钱,小明和四个朋友一起去,一共要多少钱?学生会解答为3×4=12(元);王师傅锯木棍,锯一次要8秒钟,现在要把一根木棍锯成3段,需要多长时间?学生会解答为8×3=24(秒)。错因分析:“小明和四个朋友一起去”实际上去的人数是5个人,王师傅锯木棍,要锯成3段,实际上只需要锯2次。学生因为不能找出这两道题中的隐含的条件,所以从列式起已经错了。
提高學生的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保证阅读的全面准确,其次要在阅读时注重思考。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训练学生读准、读通。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通过默读自主理解题意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自觉养成仔细审题、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创设一些游戏、活动等“玩”的情境,由“静”变为“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玩”中去搜集和处理自己所需要的数学信息,逐步培养他们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用乘除法解决问题”,一开始就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购物情境:“上周日我去商场购物,你们看食品柜台都有什么?看老师买些什么?”“我上次买了3块巧克力花了12元,这次要买5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你能帮老师解答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动脑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欲望,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五、加强动手操作,强化语言表述。
知识是主动建构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能是有效的。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探索、猜测、发现的载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和运用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等。精心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我让学生在课桌上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再拿走4根小根,紧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一遍,最后写出算式。这样,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联系实际生活,着眼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努力改善教学行为,应用题训练“生活化”,即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学第七册“归一应用题”时,教材先用“一辆汽车3小时行1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我在教学时将例题改为张老师买4支钢笔共用去36元钱,照这样计算,买9支钢笔应付多少元钱?”由于要求买9支钢笔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钢笔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这一问题时,他们就显得更为得心应手,理解“归一应用题”的结构时就很轻松。
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计划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会观察、会操作、会思考,有质疑能力,纠错能力,调控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象,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 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早起步
【中图分类号】 G40-05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7)15-0083-02
一、重视入学教育,消除危难情绪。
数学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小学生往往感到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尤其到了高段,解决问题更让学生感到神秘难解。为了消除学生的危难情绪,我在学生刚入学的教学中,不受教材的束缚,每节课都结合教材的内容,选取学生熟悉的,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例,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感受到解决问题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数学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很容易就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从而消除害怕学习解决问题的危难情绪。
二、强化基础训练,理解数量关系。
任何一道稍复杂的问题都是由几道有联系的一步题构成的,因此基本的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基本数量关系指的是加、减、乘、除法的基本应用,比如:求两数相差多少,要用较多的数减去较少的数;求甲和乙一共多少,要用甲加上乙,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一个数乘倍数等等,还有速度、时间和路程;单价、数量和总价,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等,在学生实际接触它们时我采取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熟记并应用这些数量关系,如:补充条件和问题的练习,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看到问题立刻想到解决问题所需的数量关系;看到条件迅速想到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设计有助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使学生深刻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为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独立获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识字少,理解能力较差,解题时难免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们完成数学习题的错误率居高不下,一些教师和家长总是一味地埋怨,批评孩子“粗心”、“不用功”,而学生也自认为是自己粗心。事实上有不少错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而造成的。如:4个3相加,和是多少?不少学生会这样解答:4+3=7。错因分析: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师仅注重形式化训练,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思维定势。学生会看到“还剩”就用减法计算,看到“多”就用加法计算。像上题中学生一看见“和”字,立刻就会联想到用加法,弄清4个3所表示的“几个几”相加的和。又如:去动物园,每个人要3元钱,小明和四个朋友一起去,一共要多少钱?学生会解答为3×4=12(元);王师傅锯木棍,锯一次要8秒钟,现在要把一根木棍锯成3段,需要多长时间?学生会解答为8×3=24(秒)。错因分析:“小明和四个朋友一起去”实际上去的人数是5个人,王师傅锯木棍,要锯成3段,实际上只需要锯2次。学生因为不能找出这两道题中的隐含的条件,所以从列式起已经错了。
提高學生的审题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保证阅读的全面准确,其次要在阅读时注重思考。一年级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训练学生读准、读通。二年级开始培养学生通过默读自主理解题意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思考,自觉养成仔细审题、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能够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创设一些游戏、活动等“玩”的情境,由“静”变为“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在“玩”中去搜集和处理自己所需要的数学信息,逐步培养他们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如教学“用乘除法解决问题”,一开始就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购物情境:“上周日我去商场购物,你们看食品柜台都有什么?看老师买些什么?”“我上次买了3块巧克力花了12元,这次要买5块。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你能帮老师解答吗?”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动脑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欲望,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
五、加强动手操作,强化语言表述。
知识是主动建构的,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能是有效的。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探索、猜测、发现的载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和运用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说一说等。精心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教学加减混合运算时,我让学生在课桌上先摆9根小棒,再摆5根小棒,再拿走4根小根,紧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说一遍,最后写出算式。这样,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六、联系实际生活,着眼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努力改善教学行为,应用题训练“生活化”,即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教学第七册“归一应用题”时,教材先用“一辆汽车3小时行1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我在教学时将例题改为张老师买4支钢笔共用去36元钱,照这样计算,买9支钢笔应付多少元钱?”由于要求买9支钢笔需要多少钱,必须先知道钢笔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这一问题时,他们就显得更为得心应手,理解“归一应用题”的结构时就很轻松。
从一年级开始就有计划的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会观察、会操作、会思考,有质疑能力,纠错能力,调控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象,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应用意识,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