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点上璀璨的龙泉青瓷明珠(上)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x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托普卡帕皇宫及其珍藏
  “如今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甚至是这些瓷器的祖国,你都再也找不到藏品如此丰富的瓷器馆,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这是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在陈列中国古代瓷器展览大厅介绍前言上的一句解析词。这一句话既表达了土耳其人以拥有托普卡帕皇宫这样一座独一无二的博物馆为荣的自豪心情,同时也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地点明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所珍藏的中国古代外销瓷的丰富性、多样性和重要性。
  土耳其位于欧亚之交的阿拉伯半岛,是自秦汉以来联结源自中国,历经唐、宋、元、明、清的“丝绸之路”的西部最终点。就此而言,托普卡帕皇宫丰富的中国古代瓷器的珍藏也是近两千余年来中土两国人民悠久交往历史和缔结深厚友谊的见证。
  关于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及其所珍藏的中国古代瓷珍,2001年土耳其外交部为了纪念中土建交30周年所出版的《伊斯坦布尔的中国宝藏》一书之前言有专门的介绍(初版2001年,伊斯坦布尔版权土耳其共和国外交部,阿帕设计出版印刷公司设计出版)。现笔者简述于后:
  奥斯曼帝国建于1299年,伊斯坦布尔继布尔萨和艾迪尔内之后成为帝国的第三个国都。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取伊斯坦布尔后,在全城地势最佳和最险要处兴建了托普卡帕皇宫,其后约四百年间为奥斯曼苏丹的皇宫所在。1924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之翌年,将托普卡帕皇宫改为博物馆。今天,这所皇家博物馆已成为全球藏品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宫中的藏品包罗万象,其中大批文物尤其是其珍宝库中的珍品更是集中反映了当年奥斯曼苏丹的奢华生活。宝库中的中国古代瓷器大约有一万多件,是目前世界上关于中国古代瓷器收藏数量最大、品质最佳的博物馆之一。在托普卡帕皇宫珍藏的一万多件中国古代陶瓷藏品的生产年代涵盖了元、明、清三朝。这些珍藏,几乎全是来自中国南方著名的两大窑场,一个是以烧造青瓷为主的浙江龙泉窑,一个是以烧制青花瓷为主的江西景德镇窑。托普卡帕皇宫所珍藏的中国古代瓷器不仅数量众多,造型和纹饰丰富,而且在时间跨度上反映了自元至清以来六百余年中国外销西亚的各式各类外销瓷器的全貌。
  二、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珍藏
  中国古代瓷器的来源
  关于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所珍藏的中国古代瓷器的来源,近年来吸引了不少专家的研究兴趣,也出版了许多研究成果。中国国家博物馆张燕在《奥斯曼帝国与中国瓷器》一文中有较为全面的介绍(《中国古陶瓷研究》第十四辑,中国古陶瓷学会编,2008年十月第一版,北京紫禁城出版社出版,P430)。根据张燕的研究介绍,这批中国古代瓷珍之来历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战利品。奥斯曼帝国以军事立国,经过7代君主的征战,不仅征服了小亚西亚半岛上的其他突厥人国家,而且消灭了拜占庭帝国。从皇宫所保存的档案记载可知,当时这些来自中国的古代瓷器就是征战胜利者所掠夺的珍宝之一。具体记载有:1514年因为宗教纠纷,奥斯曼帝国第九代苏丹塞利姆一世向伊朗派出远征军,激烈的战争后缴获瓷器62件。
  其二,贡品和礼品。历代苏丹对中国瓷器都喜爱有加,使得大臣们不断地以中国精美的瓷器作为贡品和礼品来取悦苏丹。其外,据有关专家介绍,当时奥斯曼帝国上层社会还流传着这样一种俗信,他们认为这类来自东方神秘国度中国的青色瓷器具有一项神奇的鉴毒功能。相传青瓷一遇到有毒的食物,其釉下的气泡就会破裂,冒出水汽。这种俗信是否有科学依据,自然另当别论,但正是这种俗信使中国青瓷大兴风行于奥斯曼帝国的贵族上层社会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三,贸易。伊斯坦布尔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的终点,是陆上丝绸之路通向欧洲的惟一通道。东方的瓷器、丝绸、香料、茶葉等商品经由这里输往欧洲,而欧洲的毛织品等货物也由此借道输往中亚等地,帝国从转口贸易中获得巨额利润。便利的贸易市场自然就为许多中国瓷器进入托普卡帕皇宫创造了条件。
  其四,特殊的财务回归制度。托普卡帕皇宫一万多件中国古代瓷器的收藏,还得益于当时奥斯曼帝国所创立的一套独特的财务回归制度。这项制度名称为《木哈勒法》,它规定帝国各级官员去世后其珍贵的财宝必须收归国库,不得留给子孙,即使皇亲国戚也不例外。据托普卡帕皇宫收藏的《木哈勒法》相关账本记载:16世纪朝廷接收回归瓷器400件,其中5件为青瓷;17世纪接收回归瓷器3177件,其中青瓷468件;18世纪接收回归瓷器15677件,其中青瓷889件。这项制度到1839年废除。从宫中所保存的档案记录来看,此法实行数百年间,有大约两万多件瓷器作为朝廷回归接收的珍贵财产回归皇宫。
  三、托普卡帕皇宫珍藏的
  龙泉青瓷珍品
  托普卡帕皇宫珍藏的龙泉青瓷有1350余件,大都是元代和明朝初期的产品。这些中国青瓷在奥斯曼人的生活中,始终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早期流入奥斯曼皇宫中的中国青瓷大抵多是战利品和礼品、贡品,以后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的商路不断开拓和畅通,则以珍贵的商品形式进入皇宫以供皇家使用。所以这些精致、典雅、硕大的中国青瓷深得奥斯曼人的珍爱。由于它们来自遥远的东方中国,险阻重重,又由于青瓷是易碎物品,所以能得以完好如初进入皇宫,摆上皇家的宴席餐桌自然就已身价不菲,奉如拱璧。据托普卡帕皇宫档案记载,这些珍贵的中国青瓷珍品,并不是随便人可使用,而是专门用于苏丹登基、寿辰、大婚及其他重要庆典时才能动用。
  托普卡帕皇宫珍藏的元代到明初的龙泉青瓷藏品大多属器型巨大的盘、碗、瓶以及壶等。这种藏品特色的形成与奥斯曼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奥斯曼人的饮食习惯与中国不同,中国人的餐桌上往往摆放许多小杯、碗和盘,而在奥斯曼、波斯、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大多是多人共享一道菜及主食,所以进菜及进主食时须用大盘、大碗盛装食物上桌。据文献记载,托普卡帕皇宫每天供应两餐。一餐是早上和中午之间进行,一餐是傍晚时享用。进餐时以盘腿坐姿或跪姿,席地围于充作餐桌的圆形铜盘边,盘底有矮足支撑。饭前饭后要以水壶注水净手,再用手巾擦干。餐桌没有划定坐位,菜色一道接一道地上桌,均以大盘子盛载摆放在桌子中央,周围的人全部从大盘中取食。如图1—5就是奥斯曼人用来进食盛装佳肴美食的青瓷大盘。这些大型盘子显然是应伊斯兰国家流行多人同享一盘菜的饮食习惯而制造的。因此,这类盘子的器型特点是,盘子大且阔而浅,便于取食。   如图6、7是被奥斯曼人用作盛放净水,供礼拜前净手之用器。这类水注也常被用作客人进餐前,由仆人提着为客人净手之所用器具。
  知名作家、学者特维诺在介绍土耳其皇家饮食习惯时曾说:“土耳其人先向客人奉上一杯咖啡,然后是冷杂饮,接着是玫瑰水。用这三样东西待客被视为是很大的礼遇。”(初版2001年,伊斯坦布尔版权土耳其共和国外交部,阿帕设计出版印刷公司设计出版)。如图8就是被奥斯曼人用作盛放待客所用玫瑰水的青瓷缠枝纹牡丹葫芦瓶。
  托普卡帕皇宫中珍藏的还有如图9所示的宽口浅底巨型大碗。这种巨碗是用来盛放羹汤和烩肉饭所用的专门餐具。而如图10、11所示,这类中型青瓷浅碗则是用来盛放各种炖果茸、酸奶酪、冷杂饮等副食。而据专家考证像图12所示的,这种形制较小的青釉莲瓣纹盏,则是用来当作咖啡杯使用。
  奥斯曼人在饮食习惯上喜食羊肉、羔羊肉、鸡肉,以上肉类多以烧、烤或炖的方式烹煮。最常吃的蔬菜是瓠瓜、茄子、卷心菜、大葱、菠菜和莴苣。此外还喜欢吃腌菜和果酱等。如图13所示的巨型龙泉青釉荷叶盖罐就是用来放置腌菜、果酱等需保持较长的食物。
  所有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瓷器,在奥斯曼人的心目中都是价值不菲的珍宝。瓷器又是易碎品,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如遇破损则就需要修缮。为了装饰、保护和修缮中国瓷器,奥斯曼人将宝石镶在瓷器上,或在破损瓷器上镶金装银方式来修补。这类经用宝石镶嵌金银装飾过的器物属帝王专用,除特殊情况外,不会流出宫外。十六世纪下半叶,奥斯曼人装饰和修补瓷器的这门工艺已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如图14—18就是这种奥斯曼镶金艺术与中国青瓷艺术相结合的代表杰作。
  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所珍藏的中国的元代至清朝珍贵的1万余件瓷器的研究价值和重要性,早在二十世纪初或更早以前就已引起世人的关注。这要归功于对这些珍宝的研究先行者,如德国学者艾恩斯特·司马曼恩,还有美国人约翰·波普。艾恩斯特·司马曼恩以选集的形式公开出版了托普卡帕皇宫所珍藏的中国瓷器的部分精品向世人展示。约翰·波普则以托普卡帕皇宫所珍藏的元代青花为研究主题,于1952年发表了他研究元代中国青花瓷的专论,揭开了元青花的神秘面纱,从而开启了元青花研究的新时代。日本学者也在1986年于伦敦出版了两部介绍托普卡帕皇宫的藏品选粹。自此,托普卡帕皇宫博物馆所珍藏的中国瓷器藏品,走进了人们鉴赏、研究的视野,成为了当今研究元代至明、清中国外销瓷的重要依据。 (待续)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习俗中,剑是斩妖驱鬼保平安的灵器,因而俗称“宝剑”。  中国刀剑的辟邪文化  剑本是古代的兵器,可以防身杀敌;剑也是权力的象征,经过皇帝的特命,有时甚至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因此,宝剑当然是所向无敌的武器。以巫术为技的道士,遂选中了宝剑作为他们“降妖捉魔”、“呼风唤雨”的道具。如八仙中的吕洞宾,降妖斗法“飞剑斩黄龙”,称为“剑仙”。晋人王嘉《拾遗记》载,越王勾践有八柄宝剑。第一把叫“
期刊
杭州出土高丽青瓷,与韩国各博物馆收藏及当地各窑址出土高丽青瓷有相同胎质、釉色、花纹、工艺及时代风貌,因为它们来自同地、同窑,甚至可能师出同门。杭州曾是南宋(1127—1279)繁华都城。自20世纪80年代始,浙江文物部门考古发现南宋皇城、太庙、御街、皇后花园、临安府治、官窑青瓷作坊等众多皇家遗迹,并在皇城周围出土来自朝鲜半岛高丽时期的翡色青瓷。这些标本不仅展示出精湛的制瓷工艺,还透露出高丽青瓷与浙
期刊
华喦(1682—1756),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又号白沙道人、东园生、布衣生、离垢居士等,晚岁自喻“飘蓬者”,福建上杭(一说莆田)人。其工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走兽等,并善书能诗,时称“三绝”,尤以精工小写意花鸟而名重于世。其画远宗李龙眠、马和之,近师周之冕、陈淳、陈老莲、恽南田、大涤子等。平生重视大自然野外写生,认为“外师造化”方能得天然笔墨之佳趣。其构图奇逸
期刊
在当今火热的艺术市场上,海派书画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吴昌硕、谢稚柳等。尽管不少海派名家作品受到各路藏家的追捧,价格迭创新高,但因海派画家人数众多,目前仍有一些画家作品价格偏低。其中就有位前辈级别的海派画家陆恢,似乎人们对他作品的关注太少。虽近年来市场行情有所涨值,但总体来讲还与实际价值不符,目前市场最高价也未突破二百万,而大多数还处于几万至几十万元之间,具有较强的增值空间和潜力。  藏家交往 练就
期刊
所谓“侧书”,其本义是把字写在某字侧旁。顾名思义者也有小弄狡狯,将字侧过来写也即反写。此外还有一种,即侧身书写,如有一首打油诗写道:“他道侧书易,我道侧书难。侧书还侧读,还须侧眼看(新疆阿斯塔那363号墓出土,唐景龙四年卜天寿写本《论语郑玄注》)。”这是1300年前的唐朝,一个叫卜天寿的十二岁少年抄写诵读《论语郑玄注》时写下的,此处所指的“侧书”今人有不同理解,但笔者认为作“侧身书写”解释最恰当。
期刊
安康市博物馆珍藏一件戴熙《西湖灵秀图》手卷,纸本。引首张脩府篆书“西湖灵秀”四字,落款“张脩府”,左侧钤红文方印“东墅”、白文印“丁未翰林”;引首右上方钤红文长方印“清河”、下钤红文方印“醇文草堂”。  张脩府(1822—1880),字允六,一字东墅,江苏嘉定南翔(今属上海市)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丙午科举人,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联捷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第九名。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
期刊
毛泽东诗词版本众多,无法统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家单位或个人将其集齐。从1937年斯诺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到2010年12月中央文献研究室再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在这70多年的时间里,中外各国各地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包括手稿、手迹、墨迹、专集、注释、谱曲、字帖、索引以及集中刊登的书刊等,估计有1500种以上。其中,汉文版约1400余种、外文版约100余种、对照文版约20余种、少数民族文版约10余
期刊
唐青花,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它是现代青花瓷的鼻祖。经历次考古发掘证实,河南省巩县窑,早在唐代,就开始使用含有钴的蓝釉彩料,来装饰陶瓷器。据有关学者定义,唐青花瓷应具有三个特点:一定是白瓷;釉下点钴蓝;烧成温度为摄氏1300度。 但青花瓷比较权威的科学定义,是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所提出的:“青花是指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釉下彩
期刊
砚台之所以能一跃而为文房四宝之中的魁首,是得益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一道圣旨。  一读罗纹砚,追根溯源  环肥燕瘦,绰约绫罗多旖旎  赵匡胤登基伊始,便下旨“勒石三戒”,其中“保全柴氏子孙”和“不杀士大夫”两条,无异于诏示天下:战争硝烟已散尽,文化艺术须大倡!于是乎,文人士大夫为重文轻武时代的来临而欢呼雀跃,他们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文化艺术得着繁荣昌盛的大好时机。制砚艺人一统天下的制砚行当,文人士子
期刊
人物名片  周松竹(1977—),号孤竹,女,黑龙江人,湖北省长江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师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陈孟昕教授等。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画家,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荆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荆州市政协画院院士。作品多次参加展览并获奖。主要作品及论文曾发表在国家权威期刊《美术观察》、艺术类核心期刊《艺术百家》,专业学术期刊《艺术教育》、《艺术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