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333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创造力是人的一种潜能,没有适宜的外部条件,就很难诱发得出来。正像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所说,“创造力是无法教的”。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堂上统得过死,课外又塞得太满。小学生没有可能去探究,去创造,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哪里还谈得上去发展创新思维呢? 怎样才能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我以为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通过逆向思维训练,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励学生大胆创新。
  语文课不宜统得过死。理解某个词语,只要联系上下文意会就行,不要从工具书上抄很多定义让孩子来背。一篇课文,该怎么分段,有时角度不同,分法就不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时也是可以见仁见智的。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其认识与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学生中,对一篇课文出现了不同的理解是正常的,只要言之成理,就应当予以肯定,有创见的还应予以鼓励。
  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善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之中。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处于这种“愤”“悱”的境界,才能激发起探究的心态,才有可能产生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于永正老师就很善于营造这样的问题情境。他教《壁虎》一课,在板书课题之后,就对同学们说:有人认为,这个课题的后面还要再加上“捉虫”两个字。你说是加了好,还是不加好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心理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无不在全神贯注地读书,并不时翻动书页,认真思考。过了一会儿,便纷纷举起了小手。大家各抒己见,不光讲了观点,还摆出了理由。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二、通过知识迁移,、培养语感提高创新思维
  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造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思维品质。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包含着作家个人独特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呈现出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对课文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有位老师教《早春》这首诗,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的?不少学生感到困惑:应当是离小草越近看得越清楚,怎么会“草色遥看近却无”呢?有个学生却能联系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我觉得这跟看报纸上的照片是一样的。从远处看,照片上的图像很清楚,可近看就不同了,只是一片密密麻麻、有疏有密的小黑点儿。‘草色遥看近却无’我想也应当是这么个道理。”你看,学生对这句诗的感悟不是颇有创意吗?
  三、通过比较分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过程是事物间同中辨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也是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在比较分辨时,或温故知新,新旧知识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扩展思维空间,把语文教材中一个个知识点连接起来,逐步构建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顺利发展。
  四、通过变化题型,搞好考试改革,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考试题目不要出得太死,不要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要出“解词”之类容易导致学生死记条条杠杠的题目。在不超越“大纲”、不提高难度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践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应当允许一题多解。要鼓励创新,有创见的答卷要给较高的等级。这样考,不仅能检验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总之,培养适应新世纪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创新氛围,创设创新情境,激发创新兴趣,多措并举,不断训练,引导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习惯,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识字质量?工作中我体会到要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汉字的重要性,并对识字产生积极兴趣,就能自觉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方法。  一、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期刊
摘 要:实验探究教学是一种突出化学学科特征,重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设境激疑——实验探究——归纳整理——巩固拓展——评价反思。实验是探究教学的基础,巧问善诱是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转变观念,改进教法,优化课堂结构是进行探究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探究性; 优化教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课堂教
期刊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实际问题出发,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关键词:应用价值 ;应用意识;能力培养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数学一方面发挥基础和应用基础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不可替代的技术,数学科学是技术变革和工业竞争的推动力。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加强
期刊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与推进的主战场,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真正的好课不管你使用了什么教学手段,但都应该是一节师生教学相长的课,一节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有效知识的课。本文在如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上做过一些小小的尝试和探索。  一、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公平真
期刊
摘 要: 为了适应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目标,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取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  高中化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与学的方式改革上进行有效性思考。为此,教师要
期刊
摘 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一定要敲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定要多下功夫,课前做好充分地准备,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课堂导入,让学生感受语文的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以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有效方
期刊
摘 要:现代语文是素质教育,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获。  关键词:素质教育;形象;游戏;悬念;多媒体;激励  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期刊
在民主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多数人的决定”――投票是一项重要的决策机制。今年4月份到省党校进修,听课中一位教授讲到,投票是“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从民意表达的角度说,投票的意义无容置疑。但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政治生态文明形成了一种会对某一项“规则”、“方法”的“泛化”的传统,现实中,投票,正有演化成“投票主义”的苗头。把那些不好处理,容易激化矛盾的问题都交给多数-投票去决定,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多数决
期刊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阶段的课程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了《品德与社会》课程,这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基本理念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在此,我就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一、从思想上重视本
期刊
摘 要:本文作者对词汇联想记忆法进行了分析,即利用联想的方法将新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连结一体,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网络,从而提高英语词汇量和记忆效果。  关键词:遗忘 ; 记忆 ; 联想 ;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中,词汇对语言的习得来说至关重要。词汇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都离不开词汇量积累。语言学家mccarthy(1990)认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