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普遍现状

来源 :教育前沿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77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已经开展了几十年,虽然已经经过了多次改革,可以说成绩显著,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较大一部分初中学校的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是不尽如人意的。 我认为主要的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
  
  1. 阅读教学重教轻读
  
  现在一些课堂的阅读教学太着眼于“教”,而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太少,因而造成学生的文化积累太浅,缺乏语文功底。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而大部分时间被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所占有。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这么批评过“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都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不但不鼓励学生读书,而且阻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还美其名曰:这是为了学生的前途。 
  
  2. 死扣教材僵化教学
  
  虽然现在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但仍有不少中老年老师他们把教材当做中心,把教学的目的设定为“学这一篇文章”,教学过程简单的归结为“解析这一篇文章的内容”,由此得出的教学结论就是“这一篇文章的中心”及“这一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他们的课堂阅读教学并不是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感悟,去整体把握,而是用一大堆字词句篇章的枯燥、烦琐的分析来僵死学生的灵性,使他们背了一大堆标签式的“知识”,但自己仍然不会读,而且越来越对阅读不感兴趣。 
  
  3. 把教材当做考试阅读进行指导
  
  现在在中学课堂里运用这种教学的并不少见。他们将所要教学的课文,按照考试阅读模式来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求学生熟记难写的字词,背诵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名言佳句,作一点理解性的归纳。至于原文的情、意、道则完全不涉及,想像、联想也因不考而属基本不涉及或一笔带过。更有甚者,将课文编成考题,指导学生不读全文,只对应地找出考题所涉及的内容半猜半蒙,完全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应富有的个性情感体验和创新潜能的开发。这种练习机械乏味,无休无止,而且常常错误百出。用这种常常错误百出的练习方式来教导训练学生,无疑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这和马戏团驯兽师的训练方式又有什么区别?这绝不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难怪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开学时学生最爱看的书是语文书,可是后来最讨厌上的课也是语文课。 
  
  4. 把写作当成阅读的最终目的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认为: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写作。因而他们的课堂阅读教学要么离开思维内核,排除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孤立地去品味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要么进行简单的读写结合练习,仓促地、浮光掠影式的将“读”带过,“立竿见影”地让学生在课堂上也仿写一篇,还称之为趁热打铁,这当然背离了阅读的本质,使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 
  
  5. 学生阅读量的匮乏
  
  相当多的学生除课本以外,课外阅读进行的非常少。初中学生课外书的来源少,适合他们读的好书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有些学校为了应付“两基”验收需要,有那么几百、几千册,但这些书要么是些工具书或七拼八凑的上个时代的书;要么学校把它当作“宝贝”,重点保护在书柜里,学生是难以借到的。四大名著是课文里要求进行阅读的,但学生完全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人数也相当少,读过鲁迅、冰心现代作品的人就更少,更不要说外国作品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高尔基的《童年》了。他们最多是为了应付考试看过一些《优秀作文选》、《名著精华》而已。尽管大家都明白:“多读多写”仍是学好语文的正确途径,但教师却很少在这方面下功夫。扪心自问,有多少老师能经常与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体会?又有多少老师能做到随时把新出版的好书推荐给学生?学生其实是有课外阅读的欲望与需要的,他们很想阅读好书。但初中由于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与条件,学生的课外阅读即使有,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些盗版的武侠小说,一些不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生活小说,就可能放入他们的抽屉,这当然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还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
  
  6. 以小组讨论代替阅读,华而不实 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运用恰当,将有助于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教师抛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响成一片,煞是热闹。几分钟后,教师又是一声令下,讨论声戛然而止。而真正展示讨论结果的也往往只是少数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同学则作“看客”或“听客”。这不能不令人怀疑其耗去的时间是否值得,讨论的效果到底怎样。
  我们质疑这种华而不实的小组讨论,教师不能只陶醉于课堂的“活跃”上,也不能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迷失方向的“多元”体验,不能无原则地迁就,不能盲目地称赞,也不能无主见地附和。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求异创新的同时,应该适时地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真正有价值的“活跃”,积极的小组讨论则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差异,合理搭配,明确分工,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切不可学生思路刚刚打开,情绪刚刚活跃,就草草收场。布置的讨论题要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讲究讨论的价值,反对难易失度、大小失当的满堂飞式的讨论。讨论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巧深。同时,对准确的、有创见的发言要及时表扬激励,对有明显偏差的观点应及时点拨纠正,既要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也要防止无原则的肯定。
  
  7. 以讲代阅读,喧宾夺主 
  
  缺乏课外阅读积累、缺乏自读的感悟、探究、发现,这样的语文课怎样上?把自读放在课内,时间不允许,对于较长或较难的课文更不允许。这样自读的效果必然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教师苦心经营,吃力不讨好,学生积习难返,启而不发,于是很多教师重蹈旧辙,采用了传统的讲授法,甚至不分讲读与自读课的区别,苦心设计合作探究的问题,引导学生亦步亦趋。浅层次的问题尚可以启发解决,较难的问题就只能是老师越俎代疱了。主体作用发挥不了,就只能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喧宾夺主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教学的目的演变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自然免不了成了被填的鸭子,成了知识的容器。这样的教学有时还美其名曰“精讲”。 
  
  8. 以练代阅读,本末倒置 
  
  在缺乏主体感悟、探究、发现的以教师越俎代疱讲授的背景下,精讲和多练就成了孪生兄弟。非多练不足以巩固不熟的知识,非多练不足以弥补因缺少自读而忽略的基础与细节的知识,不足以训练学生的基本能力。大量的各种形式的篇目、单元测试题,成了老师的法宝。
  阅读题本来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诊断和测试的手段,现在却演变成了提高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方式,舍弃对文本的阅读,舍弃了学生的广泛阅读与积累感悟,阅读训练纯粹成了技术性的训练,阅读就是为了答题,答题就是阅读训练,这种训练完全剥夺了学生阅读原本的趣味与快乐,使本来充满魅力与情味的阅读变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以这种训练代替自然的阅读,以技法训练代替了作为根本的文本阅读训练,绕过阅读量的积累而沉入题海,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是违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乃至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吕叔湘先生曾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一文中指出“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所以在此我呼吁各位有识之士,一起来出谋划策,为振兴我们的阅读教学出一份力。
其他文献
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意思就是说,学生热爱一位老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同理,情感也有迁移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可见师生之间的感情在教学中是多么重要。    1. 关爱每一位学生    爱是最崇高、最伟大的情感。师爱比母爱更博大,更理智,只有爱的深,爱的诚,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才能洗
期刊
童年的时光多么美好,多么妙不可言。池塘边的一只蚱蜢,粗糙的秋千上荡漾着阵阵笑声;禾杆编成的跳绳上上下翻飞的小燕子;过家家时一张张幸福的小脏脸。追忆着我们往昔美妙的童年,物质匮乏,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无忧无虑,快乐成长。现在的孩子,物质丰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堆的玩具,看不完的卡通,动画,电子游戏。还有做不完的功课,沉重的书包。但是,孩子们快乐了吗?家长与老师关注的都是孩子的成绩与身体健康状况。却
期刊
要增强政治课教学的感染力、吸引力,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必须讲究教学艺术,从备课、讲课、辅导三方面入手。    1. 从备课上下功夫    备好课是讲好课的基础。教师如演员,台上一分钟,台下几日功。只有根据思想政治课的自身特点,备教材、备学生、备时政,达到三者统一,才能备好课。  备教材就是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深入钻研课本,确定好重点、难点和关键。对于课本既要钻进去,又
期刊
作者简介:雷娟苗(1972.9-),女,河南三门峡人,汉族,河南大学,小教高级,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多次获得省、市、区级论文大奖。    一位伟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们头疼的作文课来说就更应注重于对其兴趣的培养。如果作文之前激起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唤起了他们表达的欲望,那么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传统的作文指导模式是教师指导——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模式从教师的角度考虑的多,从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作为教师主要是要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创建能够形成合作学习的学习小组,让学生有效合作,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过程适时监控和参与。  【
期刊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曾经说过:“中小学生用了2700多课时,仍学不好语文,岂非咄咄怪事?”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什么长时间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主要原因是什么?《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要仔仔细细地读。”读,在语文学科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读的训练现象却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堂教学中读书的时间太少,学生读书的时间让教师的“讲
期刊
作者简介:王武轩,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偃师市市直中学政治备课组组长,偃师市政治学科兼职教研员。  【摘 要】本文围绕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问题,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节奏、教学秩序、师生关系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最优化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指通过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组
期刊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找规律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标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有关这部分的内容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探索规律中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找规律”是新内容的第一课,非常重要。困顿课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慢慢过渡到下课时抽象的数列规律,因而把握好这节课,学生对后面的继续学习
期刊
【摘 要】参加校本教研,再读《记承天寺夜游》,觉得文中“竹柏”有所指寓,查了很多资料和教学参考书,未见其意,不得其解,便有想法。我觉得寄寓了作者与怀民被贬自喻为像“竹”一样有气节,虚心向上,高风亮节,像“柏”一样苍翠,何惧困窘,傲骨铮铮,万古长青的形象。  【关键词】课文;词语内容;新解    听教师讲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品味作者在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总觉得情感深远,余味无穷。特别是“庭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彰显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下面具体谈谈在研究与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  1. 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