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煤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在我们老家叫作炭。神话传说,炭很有才华,而且满腔热情,只因浑身乌黑,个性颇强,没有屈尊权贵,所以就没有进入众神之列,甚至当时的世俗凡人也嫌他弄脏身手而只用他垛个鸡窝、垒个猪圈而已。反而柴夭因顺从温柔,又懂得世事人情,便成了生火之宠儿,一度成为柴米油盐之首。炭一气之下,便去深深的地层隐藏起来,表示抗议。
  终于有一年,连续天阴降雨,地面上找不到了干柴可燃,人们被迫吃喝生冷,从而引发了许多疾病,怨气冲天。这一现象被太上老君得知,便叫来火神询问:“生火之物,柴被淋湿,炭去了哪里?”火神据实回答炭之委屈与隐藏。老君听了,也怪世人有眼无珠,埋没了炭的才华,便告知人们:“炭被你们埋没,现在地下静修,你们必须掘地千尺,才能请出,他能给你们永远不灭的火。”人们听了太上老君的话,果真从地下挖出了炭,从此再也不用在天阴下雨吃喝生冷了,又因为炭耐烧、发热量很大,体现出了极大的应用价值,因此,有些地方开始供起了“炭神”,有的文人雅士给炭起了一个非常恰当的别名,叫“乌金”。
  宋时苏轼为民生挖掘到煤炭后高兴地写出《石炭并引》,曰:“君不见前年雨雪行人断,城中居民风裂骭。湿薪半束抱衾裯,日暮敲门无处换。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磐万车炭。流膏迸液无人知,阵阵腥风自吹散。根苗一发浩无际,万人鼓舞千人看。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整个诗篇,恰恰暗合了煤炭之神话传说,也描述了煤炭消除严寒给百姓带来温暖。明代于谦作《咏煤炭》诗曰:“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该诗满含感激地歌颂了煤炭对苍生之深情厚谊。时至今朝,也因煤炭之品质激励许多仁人志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使埋没、热情不减。
  我有缘有幸在中国现代化的“煤炭巨无霸”,也是全国第一个两亿吨煤炭生产基地的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工作,也曾经在那深深的、长长的地下走廊当过一名普通的矿工,见证了煤炭从炮采、综合机械化开采以至如今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采煤技术;也见识了被誉为“环保煤”的神东煤和现代化矿井中如煤一样无私奉献、憨厚率直、互帮互助、赤裸相对的矿工们。记得刚参加工作第一次下井,在明亮的矿灯照耀下,惊喜地看到宽敞的巷道中四壁黑亮亮的煤层,我惊叹、爱慕地细心观察了好久,用手轻轻地抚摩着厚厚的煤壁,感受着它外表如玉一般的凉爽与温润,想象着它神圣的责任与使命,同时想到遥远的老家现在缺少煤炭而好多人不得不仍然用柴夭做燃料,想到我国的主要热能供应依靠煤炭,心里突然觉得自己从事的职业是多么的伟大而崇高。
  30多年来,经过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的神东人前赴后继,安全、生产、技术、效率等各项指标都名列全国第一的神东煤炭集团公司从筹建到成为我国第一个两亿吨煤炭生产基地,因为煤炭而带动了地方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因为煤炭而把漫山遍野的荒漠变成了春意盎然的绿洲、因为煤炭而在荒漠上建成了全国示范的绿色生态社区,原来常年肆虐的沙尘暴彻底退却,五湖四海的仁人志士蜂拥而至。矿工也成了全国最幸福的矿工,他们多数是大专以上学历,研究生和博士生也争着下井工作。他们不仅依靠勤劳和智慧,彻底改变了老矿区脏、乱、差的形象,而且绝大多数既有了房子,又有了车子,银行里还存有不少的票子,这都是因为神奇的煤炭而带来改变的。
  多么可爱的煤炭啊,真不愧为让国富民强的“乌金”!
  煤,别看它其貌乌黑,朴素无华,但它品质坚定,热情内蕴,无论藏于深山荒野还是身居繁华闹市,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居功自傲,始终泰然处之;不管是把它磨成粉末投入发电锅炉,为人间发光放热,还是随意地投进农家的小灶炉,为人们煮饭烧水,它都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煤,烏黑的外表包含着火热的内心,坚硬的品质蕴藏着博爱的情怀,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为了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出山前不怨埋没深厚,出山后不怕风霜雪雨,宁愿自己化为灰烬也要为人间奉献温暖和光明,这就是煤最伟大的品质。而我们那些煤矿工人呢,他们也正像那一块块乌黑的煤,由于工作的特性,顾不上孝敬父母、顾不上疼爱孩子、顾不上与爱人花前月下、顾不上与朋友觥筹交错,他们常常在阴冷、潮湿、噪音和煤尘弥漫的地层深处默默无闻、埋头苦干,无悔无怨地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牢系初心之中,为祖国燃烧,为人民燃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燃烧。“我是煤,我要燃烧”,就是他们豪迈与勇敢的矿工宣言。
  我热爱煤,更热爱我们伟大的煤矿工人,他们就是当之无愧的“煤炭之神”。
  ——选自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父亲是远在异乡的一个十口之家的顶梁柱,重体力劳动下他饭量很大,但对吃什么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求。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天天玉米面窝头就着咸菜、稀粥,父亲也吃得津津有味。  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他最爱吃什么,在我参加工作带他出去吃了几次后,我发现父亲偏爱面食。  小时候,吃面食是一种奢侈,天天吃白面就是那个时段我最大的人生理想。  人都是因爱变勤,因勤而精。  我自认为是家中最馋的一个,尤其馋面食。只要母亲
期刊
一年之末,学生归去,年味也渐铺陈开来。  桂中偏南之地,包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庆余年”。粽味清冽而又浓郁,清冽如那翠发的粽叶,一团团、一簇簇,翠色欲流,熬出的汤水,是更稠的黛绿,清香入脾入心。浓郁是去了皮的绿豆与腌制五花肉的一夜缠绵,直勾脾胃。  割叶煮叶,糯米去皮,泡开绿豆,挑秸秆,配料腌肉,烧煤球……奶奶样样用心,年过八十仍亲力亲为。粽“如”其人,奶奶包的粽子,总是最紧实,最齐整,最好看,也最
期刊
黄萝卜是一种生长期短、产量高、适合在干旱寒凉的北方黄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在鄂尔多斯和陕北地区,一般在秋季小麦、糜米、玉米收割后,与大白菜、蔓菁一起补种第二茬。由于黄萝卜的这些特性,在困难时期,人们会在秋季大量补种黄萝卜,以补充冬季短缺的食物。  20世纪90年代以前,在鄂尔多斯和陕北地区,黄萝卜仅次于大白菜和土豆,冬储量排在第三位。  黄萝卜在食物中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既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蔬菜,也不是粮
期刊
鄂尔多斯与陕北为邻,陕北人的倔强、厚重、木讷与蒙古族奔放、豪爽、大气用“酒”在鄂尔多斯进行了充分调和,形成了憨厚、朴实、热情、包容的鄂尔多斯性格。  有一种对蒙古族都好酒的误解,甚至有些人认为,蒙古人都是“今夜不醉不还”的缠酒。其实,我见过的蒙古族和汉族好酒的比例差不多,和汉族人一样,蒙古族也有不少滴酒不沾者,当然,也不乏有二斤不醉者。  蒙古民族有着非常深厚的“酒文化”。  我在草原上参加过纯正
期刊
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按自己的方式享受过程吧。还有人说,生命是一场遥远的等待,等待岁月赋予生命更多的精彩。  人生也好,生命也罢,仅有等待是不够的,所有的成功和收获不是靠等就能得到的。在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等待的人和事,但伴随着等待的,不是我们消极被动,而是应有积极的行动,让无意义的等待提前结束,以我们的付出和行为迎来自己想要的。这样的等待,其实是积蓄力量,等待勃发的时机。  对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计划经济时代,城里人凭票证购物,粮食按人头配给,未成年人每月口粮十几斤,重体力劳动者三十多斤。  供应粮主要有玉米面、白面和糜米,还有少量的小米、荞麦、莜面、软米和大米,有一段时间,还配给陈年高粱米和无糖红薯干儿。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头一年秋天还是娇羞粉嫩的甜玉米,怎么像一位如花似玉的小姑娘被下放到了“窑道三场”,隔年就变成难以下咽的粗粮。  由于玉米面的供应量占到了口
期刊
2016年4月,我们从呼和浩特交通学校毕业的这班同学相约在古城西安,举行了“追忆青城岁月,品味长安情怀”的毕业20周年聚会。放在西安聚会是有原因的:学校合并且迁址,原校区一片烂尾无可寻痕迹;学生混样平平与老师几近失联,原地聚会也无点睛之笔;西安同学认真操办极尽负责,为四方之客相聚做实工作。我们班生源简单,主要来自京陕蒙新,纬度跨度不高,经度拉扯挺长。  当天,地域不同来者散零。我是中午抵达西安,古
期刊
夏日的黄昏总是长的,燥热一天的暑气在逼人的日头下,渐渐凉爽了下来。阳光透过树叶,像是洒了一地的碎金。我站在青山区文化路熟悉的五号街坊门口,看着一栋又一栋的高楼,忽然觉着从门口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人是那样的熟悉。  仿佛就在不久前,人们也是这般从这里走出,只不过那时的房子没有现在高。一排一排房屋,像是用格尺画好了尺寸,一样大一样窄,都是一个细小的走廊穿起一间厨房一个院落。  我的家就在这里。走廊里放着一
期刊
自古以来,诗歌便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上,曾经产生过无数的杰出诗人,创作了难以计数的唯美诗篇。从古老的现实主义诗歌总集《诗经》及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开始,到唐诗宋词再到元明清诗,无不彰显着中国人的浪漫情怀。也正是诗人们创造的那种极富典丽优雅的韵律之美,成为中华文明的特色而千古耀然、熠熠生辉。品之“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于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
期刊
写酒的文字已经很多了。《三国演义》有曹操煮酒和刘备论英雄。《水浒》里动不动就是大碗酒大块肉;武松连喝18碗酒打死吊睛白额的大虫。《红楼梦》里写酒就更多。《西游记》里写酒也不少。鲁迅写孔乙己喝酒过茴香豆。梁实秋写《饮酒》。祝英台在楼台会向梁山伯敬酒。济公和尚酒肉穿肠过……总之有关酒的文字已经是铺天盖地。我写酒的文字实在嫩了点,但我也写,我写我对酒的感受。  好的酒有香味,喝下去醉起来时间长但头不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