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童年以自由:淡化家庭教育的功利化

来源 :中国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f285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家庭是人最初接触的地方,客观地说,它承载着孩子一生的教育。童年是一个孩子对世界认识的萌芽期,家庭是孩子童年的摇篮,一个人在童年时代所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所受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一生的成长。“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及“儿童成人化”是家庭教育功利化突出的表现,这种功利化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孩子身体素质的下滑、心理承受能力变弱,失去了独立的个性。鉴于此,笔者将从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儿童观及教育行为等角度入手,提出自己的见解以给家长某些启发。
  关键词:家庭教育功利化;童年;儿童成人化;儿童观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接受来自家庭环境的影响,来自家庭的教育。客观地说,家庭承载着孩子一生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接触时间最久的一任教师。父母的儿童观、教育观、成才观等都会影响儿童的成长历程。童年是一个孩子对世界认识的萌芽期,家庭是孩子童年的摇篮,一个人在童年时代所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所受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一生的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好比点缀植物的花蕾,父、母、教育者要精心关注这些花蕾之美,直到盛开为止。花的美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需要培育、保护、精心浇灌、修整。但对造就大地上最美、最高尚的事物的人来说,在所付出的单一的疲劳中,往往是不愉快的劳动多于给人以满意的劳动。正如现在的父母,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硬生生地对孩子实施“揠苗助长”的教育,让娇嫩的花蕾过早地凋谢了。近年来,受“高考指挥棒”及社会趋势的影响,家庭教育的重点发生了转移,从人格的培养转向对智能的投资,家庭成了学校教育的附庸,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家庭教育功利化给孩子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没有了自由,渐渐地,孩子们也失去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童年。正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叙述的那样:“童年正在消逝,而且飞快地消逝。”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城里的孩子没有童年。”在笔者看来,现代的孩子没有了童年。
  一、家庭教育功利化的涵义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成员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成长所产生的教育影响,由于其具有情感特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诸多特性,与其它形式的教育相比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儿童对家庭教育有着不可磨灭的依赖性。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现今的家庭教育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极端的功利化。
  “功利化”一词本身就具有两面性,不能一概而论说它是正确或者错误。家庭教育功利化主要指由家长实施的片面教育,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工具性、短期效能及目标,而忽视个体作为完整的人的个性发展、心灵和德性的培养、长期效能及目标而呈现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的取向。它忽视甚至抹煞教育促进人的德性发展的终极目标,把教育服务、服从于个人的物质利益或者功利追求视为唯一的或主导的价值与行为标准,使得教育完全成为实现个人功利目标追求的工具。如此极端的教育必然会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当然,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反对教育功利化,家庭教育注重功利有其积极的一面:作为受教育者的儿童通过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能够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获得最大化的教育投入与实用的知识、技能等生存所必备。但是,在今天这种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却不幸走向了极端,把功利作为教育的根本尺度,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发展。
  二、家庭教育功利化的表现
  石中英先生曾在他的《教育哲学导论》中用了大量的文字论述了教育与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人不仅力求活着,而且力求‘体面地活着’,‘有意义地活着’,力求过一种‘高尚的生活’,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得更有意义,更高尚。”虽然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但是家庭教育的宗旨都是一样的———使孩子健康成长,完成一个有意义的社会化转变。夸美纽斯认为儿童是“上帝的种子”,生而具有和谐发展的根基和无限的潜能,故教育应按照学生的年龄坚持采用正当的方法来实施,使智性不被强迫去做天性所不倾向的事情。现在的家庭教育状况却与之相反,在功利化思想的“引导”下,父母并没有顺应儿童的天性,而是在利用催熟剂、膨大剂、生长激素等催熟还未成形的花蕾。
  (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在教育中,家庭功利化首先突出地表现为父母极端重视孩子的学业和智力开发,并且对孩子抱有极高的期望。正是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现代的儿童没有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没有了“儿童疾走追蝴蝶”的自由,取而代之的是眼花缭乱的奥数题、指法复杂的二胡或钢琴、动作生硬的舞蹈步伐……中国的孩子往往承载着几代人的希望,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从幼儿园便开始为孩子增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等。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在一次访谈中说:“‘起跑线之说’实质上指从小就要学习和竞争,在分数和名次上比高低,这是摧残童年的口号。”他在做“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大型调研时发现,10至15岁的城市独生子女平均每日自由支配时间仅68分钟(不含双休日)。他们每日课后时间主要用来温习功课,并且超过50%的儿童在完成学校功课后,还要完成父母安排的课外作业。还有个调查显示,全国城市家庭有52%的孩子要学习各种各样的特长,而很多孩子参加特长班并不是自己的愿望,而是父母的意志。像这种专业化的训练,有99%的孩子不适合,我们只能说这种“自私”的想法很可能使得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厌倦学习、厌倦生活、甚至厌倦人生,也直接导致孩子们的童年失去了自由。现在我们的教育几乎跟当下浮躁的社会一样,太多外在的因素压迫着家庭更多关注“短平快”的教育效果,仰望教育的“星空”变成一种奢望。
  (二)儿童“成人化”
  家庭教育功利化第二个突出表现就是父母想要让孩子过早的懂事、成熟,尽快的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造就一个“成人化”的儿童。打着“一切为了儿童”的旗号,成人以自己的思维、立场遮蔽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牺牲儿童为代价实现自己预定的教育目标和意图;过度的关照或强迫,造成了儿童的“被成人化”。   “成人化儿童”是指当今的中国儿童因为社会和家庭的原因,过早地进行成人化的预演。在《童年的消逝》中,尼尔·波兹曼指出,在电视时代,人生有三个阶段:一端是婴儿期,另一端是老年期,中间我们可以称之为“成人化的儿童”。尼尔·波兹曼将儿童精神生态的恶化归罪于媒体和电子技术,他说:“至于童年的概念,我相信,长远来看它一定会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牺牲品。电的发明搅乱了使童年产生并得到培育的信息环境。”他抨击如今的电视媒介敞开了成人小心保守的秘密,如性、疾病、死亡等等,将儿童不曾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毫不避讳地灌输给他们。其结果是如今的儿童早早就沾染上了成人的悲观怀疑、漠然和傲慢的习气。儿童“成人化”的新闻已然无孔不入地冲击着公众的眼球。“最危险的时刻”或许还没到,但童年所承受的负荷过多却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父母的强制和社会不良风气的浸淫之下,孩子们过于成人化的思维和处事方式令人堪忧。
  病在社会,根在成人。儿童长期浸染在以成人文化为主题或主流的文化生态和文化场域。无处不在的成人世界对儿童形成了强大的侵袭,而儿童本身学习的本能和模仿的天性,使得他们无法抵御外界的强烈刺激和诱惑。孩子“被成人化”是在模仿成人的行为中逐渐产生的,各种智力开发、素质培训、应试教育、儿童节目等使得儿童的思维处处被打上成人化的烙印。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人社会诸多负面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侵袭着孩子纯洁的心灵,冲击着少年儿童的童真,加速儿童的“成人化”进程。
  三、家庭教育功利化的影响
  家庭在教育上的功利倾向剥去了罩在家庭上的温情面纱,对孩子露出残酷的面目。父母对“起跑线”的误解以及成人化的眼光,让孩子背负着沉沉的压力,让本该轻松自由的童年过早地品尝了“禁锢之痛”。
  (一)身体素质下滑
  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占据着儿童的身心,最直接影响的就是他们弱小的身体。虽然国家现已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大部分地区,素质教育只是一个口号,实际操作的还是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无法得到保证的:锻炼身体的时间被压缩,嬉闹玩耍的时间被挤兑,甚至睡眠的时间也被占用。很少有人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我们所有的人,包括学校,老师,家长,还有孩子自己,都在向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以教育的名义剥夺孩子的健康。几年前一项国家组织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18年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普遍不佳。最新的教育部2011年向全社会发布的《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数据表明:“我国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指标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中小学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持续增高且出现低龄化倾向等”。这表明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我们正在制造更多的体质不健康的人群!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首先是要有坚持不懈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时间,现在的孩子非常忙碌,放学后以及节假日都是奔波于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根本没有时间去运动,更别谈睡懒觉了。笔者曾经听到一个小学生这样说道:“本来该属于我们的时间又被大人占用了。”这或许正反映了当下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那就是家长“越位”太多。殊不知,学生的过度教育,已经让他们完全没有了自主的空间,他们成了一个个没有多少激情的“机械人”。现在的学生,视力越来越弱,体质越来越差……
  (二)心理承受能力变弱
  学习的压力及成功的暗示让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越来越弱,有的孩子甚至产生了“童年恐慌”。“童年恐慌”一词是由童年的捍卫者孙云晓教授提出的,他说:“童年恐慌”是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而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导致的一种较为强烈持久的焦虑心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压力,且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巨大的学习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导致儿童认知需要缺乏,竞争需要强烈,人际关系不良,使儿童失去快乐,童年过于短暂,甚至导致儿童厌学,厌恶生活,导致有些儿童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近年来,自杀的年龄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跟学习压力大有关。
  2005年7月10日,当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时,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化名)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给父母的遗书中,秀秀的话令人震撼:“我是个差生”,“我死了可以帮您节约10万元”。在给班主任老师的一封未发出的信中,秀秀写到,班里的一个同学在和她闹矛盾时总会不屑地说她是“考六七十分的差生”。
  “差生”让秀秀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觉得自己成绩不好,是个差生,感觉难以面对父母可能是秀秀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秀秀的死刺痛了人们的心,然而,更令人忧心的是,秀秀的悲剧仅让我们看到了冰山一角。在当今中国,还有不少儿童像秀秀一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弱。这使儿童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快乐和轻松,在紧张不安中过早地告别了童年时代。
  (三)失去独立的个性
  成人化的教育让儿童越发的感到迷茫,不知道该说属于自己年龄的话还是该讲大人的理,是该做儿童的事还是该像大人一样守规矩。儿童本该怀有的个性却在这种成人化的教导下变味了。在大众文化的批发复制的链条上,儿童似乎是被忽略的一环。“立人”是启蒙价值指向,幼者本位的发现是人的发现的重要内容。然而大众文化是拒绝启蒙、消解启蒙、对抗启蒙的文化。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鲁迅先生对父权文化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让孩子用孩子的方式说话,正是一种“救救孩子”的手段。鲁迅先生要求尊重儿童用自己的方式思维、梦想和表达的权利。
  而今,父母为了让孩子有出息,成为同伴中的“佼佼者”,不允许孩子犯错,一犯错就要挨批评或打骂。不允许孩子犯错,也就不给孩子自由言语与动作的机会,这不仅压制了孩子的个性,更严重的是让孩子畏惧整个社会。再者,泛滥的影像文化玷污了儿童的目光,进而使儿童的语言和心灵渐渐丧失了儿童的特征。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名,有些父母不惜牺牲孩子的纯真童年,让他们尽早的出现在镁光灯下,他们嘴里唱的是港台歌星的爱情歌曲,模仿明星的说话语气,获得了阵阵喝彩,可谁知这光环的获得却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为代价的。   四、家庭教育功利化的成因
  (一)功利化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曲解了人才评价标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崇尚读书、注重考试评价的传统习惯,而与此紧密相联的则是“官本位”思想和功利化的价值取向。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到汪洙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千百年来的读书目的都是为了做官。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是无数中国文人的追求。这在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如此,传统的家庭也认可并助长了这种价值取向。中国的父母格外在乎子女在学校的学业表现,同时大多数父母采取传统的管教模式,对学校考试和社会考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这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才评价标准重选拔轻发展、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毋庸置疑,人才的选拔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各个社会阶层的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也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但是,过于注重评价的选拔功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这在家庭教育上体现为急功近利的“辅导热”。大多数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取大学,“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他们心目中不可动摇的信念。“好好学习才是你的本职工作,其他的不需要你来做”、“学习好了将来才会有出息”等话语是我们常听到的“父母箴言”。为了这个目标,家庭不惜大量财力、物力为孩子的智力进行投资,认为“只能样样补课,如果落下哪一门总觉得将来对不起孩子。”家长过于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考满分就给物质奖励,考差了就是面壁思过、一顿打骂。殊不知,家长在做这些所谓“为孩子的将来着想”的事情时却忽略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自由。
  (二)激烈的社会竞争使然
  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没有竞争的资本,将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非常困难。家庭教育走过度功利化的道路就是在努力试图为孩子寻求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正如西方工具理性的表现:选择有效的手段以实现社会和个人意欲达到的目的,它并不关注目的本身是否合理,不管这种目的是什么,只要手段是有效的,即被认为是合理的。社会和个体把一切都变成了用来制造其他工具的、为固定目的服务的一般工具。
  现如今的家长也在为孩子谋求未来的出路而使尽浑身解数,不管孩子们是否愿意就把自己认为有效的方法加到教育中。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似乎孩子拥有的“特长”、“技能”、“荣誉”越多,竞争的资本也就越丰厚,在将来竞争中胜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有需要就有市场,各种“兴趣班”、“特长班”方兴未艾。多数孩子对各类特长的兴趣不大,但是家长们似乎“兴趣盎然”。每逢放学、休息日、假期,家长们不辞辛苦地接送孩子,从一个学习场所转移到另一个学习场所,风雨无阻,用他们的说法是“家长确实很累”,但只要能增加孩子未来竞争的砝码,家长觉得这种累是值得的。
  还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走捷径,宁愿牺牲孩子们的正常学校教育而给他们预设了一个“艺术人生”。林妙可、杨紫一类的童星,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心目中的成功模板,家长不惜剥夺孩子童年的自由,让他们走上了“童星”之路。这样的选择无疑改变了孩子正常的生长轨道,本该享受的金色童年却变成了一段灰色的记忆。
  五、还童年以自由:淡化家庭教育的功利化
  西方一位哲人认为:“国家命运与其说操控在掌权者手中,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此话的含义是社会的未来是由其新生代决定的,而家庭是儿童接受系统影响与教育最重要的环境之一,父母承担着造就新生代未来的重任。童年是一个人不可跨越的阶段,一个人只有在童年时期充分地游戏、幻想,才能够获得一个健康、成熟的人生。家庭教育功利化不仅剥夺了童年的自由,更是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蒙台梭利认为,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绝不应该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成人教育者”。在当下应试教育体制下,要完全去除家庭教育功利化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家长们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尽量去自觉抵制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一)家长要摆正家庭教育的位子
  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辅导孩子学习课程也不是家长的主要责任。家庭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是“发现”的教育。家长承担的任务主要是“德育”,而不是“智育”;主要是“熏陶”,而不是“灌输”。
  一个处在某种文化氛围中的人必然会受到来自这一文化的影响,很难逃脱。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为文化传统本身从内容方面看就有优秀与糟粕之分。对于家庭教育而言,文化传统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长的许多观念和做法都深深打着文化传统的烙印。如受传统文化“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没出息”的学习观影响,许多家长都有过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如给孩子默写、听孩子背书、在作业本上签字的经历。家长们戏称这是给老师当“助教”,如果不这样做,孩子们的家庭任务就没有完成。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家长没有时间教孩子,就把孩子转交给家庭教师或者辅导班、晚托班等。“家庭教育学校化”让我们的孩子也成了牺牲品。
  家长们应该了解家庭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它承担着孩子更为重要的“做事”、“做人”的教育。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习惯培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人格的塑造亦是童年时期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家长要转变传统的成才观、教育观,把“做人”放在首位,把“成才”放到第二位,端正培养教育子女的目的。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是自己未完成的人生理想的实现者和继承者,是光宗耀祖、人前风光的筹码。孩子没考上大学,没成为什么家,就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没意识到孩子是国家的一个公民,作为一个公民,不一定全要有高学历,但应该是一个能自食其力的、身体健康、心态正常、人格高尚的人。
  (二)家长要树立尊重人性、崇尚自由的儿童观   纵观历史,尊重自然、崇尚自由的教育家及教育思想自文艺复兴以后就没有中断过,无论是卢梭的自然教育法则还是福禄培尔、蒙台索利的自由教育、自然天性以及杜威的“生长与发展的自由”,都共同开创了“儿童的世纪”。由他们倡导的“以儿童为本的现代儿童观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已是当代幼儿教育的一种趋势”。然而功利主义的儿童观抹煞了儿童本该纯真自然的充满生机的天性,让他们迷失在成人僵化、呆板、扭曲的世界里。我们呼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这个由儿童文学作家冰心老人提出的主张,看似简单,其寓意却很深刻。冰心老人一直都很关心儿童的教育,她希望儿童能够顺着他们的天性生长,并且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1.保护孩子玩的权利
  儿童是通过游戏和玩耍去认识世界的。玩是孩子的权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让孩子玩,实在是太残酷,也剥夺了孩子正当的权利。游戏是人生的润泽,对于儿童来说,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在游戏、娱乐和玩耍中,孩子们找到了最彻底的自我表现的机会,他们在游戏与玩耍中学会了接纳、包容、合作,体验了快乐、温馨、自信。但是,有的父母并不认同“玩是儿童的权利”这一观念,并且常常限制孩子玩。也有的父母即使允许孩子玩,也总是把玩的意义建构在学习的基础上,当他们认为某种“玩”对学习有益的时候,就允许孩子玩,而当他们认为某种活动对学习没有什么好处的时候,他们就以“影响学习”为理由,限制孩子们的选择。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孩子被送去各类技能培训班、辅导班的原因。在有些父母看来,凡事有利于儿童成绩和技能增长的活动,无论儿童是否喜欢、是否需要,都要求儿童去学,反之则禁止。这种做法本身就侵犯了儿童的休息和闲暇的权利。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父母要保护儿童玩的权利。尊重孩子,就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过分的追求反而会影响人生的自然发展。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他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2.亲近大自然
  儿童需要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发展环境,只有真正给儿童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儿童才会释放天性,才能将成人世界与自己的心灵世界不自觉地沟通,这样,才能完善儿童人格。大自然是人们获得聪明才智的源泉,因为它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奥秘,正是大自然的永恒魅力给了人们无数的启迪,成功离人类才会越来越近。虽然现在的孩子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他们远离了大自然,远离了那片本该属于他们的天空。城市里的孩子大部分分不清麦苗与韭菜,搞不懂什么季节该种什么庄稼,对一些花草树木根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远离自然的生活,使孩子们的童年缺乏想象力,缺乏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正如国际上所做的一个对比:将中国的孩子与日本的孩子同时放在一个环境恶劣的地方,大部分的中国孩子因恐惧而哭闹着不知所措;而日本的孩子不哭不闹,自己独立地去寻找水源和食物。这也正看出我们的孩子缺乏独立性和野外生存技能。试问父母都不给孩子外出亲近大自然的机会,他们又怎会体验到大自然的奥秘,又怎会习得各种技能呢?
  亲近自然的人,在自然中生长的人,才是健康的人。父母要对孩子适当的放手,过度的保护和限制只会让孩子变得脑袋空空。父母要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养成习惯,不要总想着增加提升智力的因素,要适当远离那些作业、书本的纠缠,让孩子尽情的体验自然。鲜花绽放的无尽美丽,云端飞鸟的从容优雅,风驶过树林的狂吼咆哮,这些对我们而言最普通不过的事物和现象在孩子眼里或许是另一番模样。无限神秘的自然勾起我们太多的好奇心,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里去充分发挥属于他的想象力是一件幸福的事。
  (三)家长要参与孩子的成长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现代的父母太忙碌了,时间总是用于工作上,有时甚至生活与工作混为一谈。他们留给孩子的时间总是太少,但是对孩子的期望又是那么高,所以这种自相矛盾的心理只有去找中介———培训班、辅导班、家教来慰藉,抚养、陪伴孩子的责任被父母交给了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和保姆。但研究已发现隔代抚养和保姆照看存在诸多弊端,老人和保姆通常对孩子过度保护、过分限制、过于溺爱,造成儿童独立性、自信心、社会能力等发展滞后。此外,许多父母宁可花高昂的学费把孩子送到一些早教机构,也不愿意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渐渐地,父母与孩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彼此之间除了学习,其他东西好像所剩无几。
  1.珍惜孩子唯一的童年
  作为央视名牌栏目《幸运52》和《非常6+ 1》的主持人李咏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道出了他的育儿经。他说:“当爸爸就是要全身心地疼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对孩子有一个正确认识,不要总是一门心思地盼望着育女成凤,那样对待孩子是不公平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片情感沃土”这是李咏育女的信条。李咏说:“我和太太的工作都很忙,但是早已达成一种默契,就是只要一有时间,就回家陪女儿一起吃饭、一起玩。其实能够经常守在她身边,陪着她一起成长是对她最好的爱护。毕竟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而我们做家长的陪着孩子一起成长的机会也只有一次,所以我格外珍惜这份‘唯一’。”李咏的育儿经验让我们反思,工作是可再生资源,而童年却是非再生资源,一旦错过,就将终生错过,无法弥补。
  2.陪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没有时间陪孩子是很多父母们的苦恼,也有的父母根本有不屑于花时间陪孩子,如果是陪读还可以,如果让父母陪孩子做一些孩子喜欢的事情,父母们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值得了。
  事实上,父母陪孩子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值得的。通过父母的实际行动,孩子们会体会到父母的关心和认同,会感觉到父母正在默默地帮助自己。这样,孩子也会对自己的选择感到认同,从而增强自信心,更加努力向上。另外,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做一些事情,也是了解孩子、增进情感的好办法。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会一边学习一边观察,并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习做人做事。台湾的一位成功教育妈妈在谈到教育孩子的经验时说,并不是要天天、时时都陪着孩子,这是不可能的,有时相聚的时间太多,父母常常唠叨个不停,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要陪孩子,主要是陪他们做一些孩子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父母喜欢的事。父母不要刻意去教育孩子,别试图把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变成教育,亲情间真挚自然的交流更重要。   3.让儿童在错误中成长
  童心即是儿童之心、自主之心,也是好奇之心、探索之心和想象之心。当儿童被过分指导,当儿童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当儿童没有主动活动的积极性,儿童就失去了儿童的身份,失去了自决之心、自主之心,儿童就不再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沈从文说:“童心在人类生命中消失时,一切即全部都将失去其意义。”现在的父母为了让孩子遵守规矩,在成人面前表现得像成人一样,总是不允许孩子犯错,重复性的说教让孩子的童心磨灭,失去了儿童本该有的乐趣。欣赏孩子不是只欣赏他的优点,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犯错误不是一件坏事,说明他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如果不给他犯错的机会,也就剥夺了他进步的权利。下面的故事对我们会有所启发:
  在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的时候,校园里开出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学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学生来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花园里摘下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便俯下身子,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我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校园里有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儿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了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领着小女孩,从花园里又摘下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小女孩本是错误的做法却因她的爱心而成了一个“美丽的错误”。教育就是有这种力量,让爱肆意的绽放,让孩子感受到爱心教育。错误是儿童成长的土壤,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人性更加丰满,人格更加完善。儿童生来就具有神圣的本性,怀有一颗童心,它并不具备成人的成熟,但它却是有着无穷的探索性。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父母要尊重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呵护孩子的童心,不要剥夺它的好奇性和探索性,让他们在学会如何处理错误时获得成长。
  六、结语
  家庭是人最初成长的地方,也是受启蒙的第一学堂。有一千个家庭就有一千种家庭教育。但不管怎样,每个家庭的宗旨都是一样的———使孩子健康成长,获得高尚的人格,完成一个有意义的社会化转变。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我们只有通过学习、观察、思考、调整,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受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不良影响的家庭教育已经不可挽回的走入了功利化歧途。还童年以自由是一条漫漫长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各方面的努力,才会有较好的前景。但是,作为父母,如果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持学习,保持清醒,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淡化家庭教育的功利化,就能够给予孩子真正的理智之爱,从孩子快乐自由的角度考虑问题,抛开自己的荣耀和面子,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自由童年。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参考文献
  [1]岳阳春.苏霍姆林斯基论童年教育.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年02期
  [2]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
  [3]周国平.碎句与短章.2006年5月版,第123页
  [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3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90
  [6]解读《快乐幸福自由是童年的真谛--访著名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特别关注
  [7]孙云晓.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及教育研究报告.教育研究,1998年10期
  [8] SOSO百科.http://baike.soso.com/v33415956.htm
  [9]孙云晓.捍卫童年.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10]卢梭.爱弥儿.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91
  [1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2]尚巾.李咏:就想给女儿自由宽松的童年.名人育儿经.2008年12月:14-15
  [13]伍香平.童年体验的追忆与童年的本质及其消逝.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第8期:28-31
  [14]毛卫群.试论传统文化因素对我国教育评价思想的影响.基础教育参考,2006 (2).P35
  [15]单中惠.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 (4).P21
其他文献
在香港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逝世45天之际,教育界缅怀邵逸夫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邵逸夫基金赠款项目省、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代表和学校代表,共同追忆了邵逸夫爱国重教、奉献社会的善行义举。  作为少数见过邵逸夫本人的校方代表,新疆医科大学副校长张刚强还记得,邵逸夫在该校宣传栏看到学生免费送医下乡的照片时面露欣慰的笑容。在他看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应当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  浙江省教育厅
期刊
据中国文明网消息,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提出要将家风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刘奇葆说,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无声地影响孩子的心灵。家长们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但有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抓家风教育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这个题目要继续做下去,通过征文、访谈等多种形式,往
期刊
2014年教育面貌将发生怎样的改变?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改革将“从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最期盼的事项改起,从制约教育公平、质量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修订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大学等一系列课程标准,学生守信、失信重要言行写进成长记录,学生志愿服务成为评优升学硬性指标等将逐步落实。  袁贵仁将2014年视作教育改革新的“窗口期”,以综合改革为核心的
期刊
最高检日前发布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明确人民检察院根据情况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制作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办案和教育的参考。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设立专章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别程序,规定了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方针、原则,以及社会调查等制度。根据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开展社会调查,可以委托有关组织和机构进行;人民
期刊
失责父母将被剥夺监护权(立法进行时)  前不久,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法学会共同在北京举行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保障研讨会”,未成年人监护干预制度备受关注。  “近年来,闲散、流动未成年人和单亲、服刑人员家庭未成年子女及留守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较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秀榕说:“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单亲、离异、服刑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以及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管教的孩子,长
期刊
内容提要:宁波市“母亲素养工程”自2007年启动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对在甬各类母亲进行了培训,有效提升了母亲的综合素质。其中一些创新的培训模式对深化母亲素养工程做了有益的探索。本文拟对几个较为有代表性的母亲素养提升模式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母亲素养提升工作的深入推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母亲素养;教育模式;宁波  乔治·赫伯特说:“一个好的母亲抵得上一百个老师。因为,母爱是我们人类可以看得见的神
期刊
根据发布的《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在2014年,教育部将启动20项新计划。其中,包括组织第三方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和满意度测评、启动实施直属高校财务巡视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关于综合改革的内容7项;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启动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等有关学校发展的4项内容;启动辅导员访学研修计划、启动实
期刊
春节假期刚过,不少大学毕业生投身新一轮的求职热潮。为了就业,一些家长显得比孩子更加急迫。近日,在西安市人才市场上就有一对80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替孙子找工作,老人称孙子能力不错,因为性格内向暂时失业在家。  每到毕业生招聘旺季,总有一些“中国式家长”专程到招聘会为孩子“问询前程”,热心孩子的就业选择。就业寒冬,工作难寻,家长们怕孩子走弯路,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指引他们的就业和发展,这是出于本能的关爱,
期刊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鄂州市教育局了解到,鄂州市教育局正式启动“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在全国率先免费为学生及家长提供教育信息公众服务。家长只需通过电脑和手机客户端就可以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教育信息化公众服务通讯的成本问题。  据了解,城市级教育信息化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无缝结合的免费“云教育公众服务”体系是鄂州教育局在全国首次构建并推出。老师和家长只需在电脑中下载“鄂州教育信
期刊
2013年12月20至22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主办的2013中国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本届高峰论坛以“家庭教育的价值与使命”为主题,同时还就“现代学校建设中的家庭与学校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邀请到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孙云晓,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卢勤,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刚,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副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