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镜到底”给VR电影带来的启示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VR技术的出现为电影增添了新的视听效果,然而当新鲜感褪去,人们发现现有的VR电影有不足之处:剧情缓慢,剪辑技术不尽如人意。文章尝试从传统电影中使用长镜头“一镜到底”拍摄出的影片里找到适合拍摄VR电影叙事的方法。
  关键词:VR电影;长镜头;剪辑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18JK0197)、陕西省教育厅2018年度专项科学研究计划“基于全景拍摄技术的白鹿原智慧旅游开发研究”(18JK0197)研究成果。
  作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天然与技术革命有亲近性。基于摄影机与放映机而诞生的电影艺术伴随录音技术的发展、彩色胶片的发明、3D技术的发展等等迅速升级,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却已更新了好几代。近几年,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迅猛发展,新的视听技术为电影带来新的可能,对电影人来说,这更是一个崭新的机遇。
  2016年底,世界上第一部VR剧情长片《耶稣VR——基督的故事》上映了,给整个世界影迷们带来了很大冲击。这部电影的评论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人们认为,VR电影可以通过VR设备进行观看,这种体验新颖奇特,VR电影未来应该会成為主流;另一部分人认为这部电影有不足之处:剧情缓慢,剪辑技术不尽如人意,自身视角仿佛是一个个监控摄像头,观影体验较差。
  VR电影的发展势如破竹,只不过需要些时间来解决其发展中的问题。VR电影在制作上已经不存在技术问题,但目前VR电影难以让观众产生喜爱的最大原因就是,还不能用直接有效的镜头语言让观众产生流畅的观影体验,画面也有点沉闷。
  观看现阶段的VR电影时,由于视角不受限制,太快的镜头切换会导致观众在视觉上产生不适,因此长镜头成为主要的创作手法。VR技术的先天优势确实与长镜头的某些特质不谋而合,但即使减少了场景的切换,VR电影叙事稍显生硬。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从“一镜到底”的叙事电影中寻找,本文就意在探究“一镜到底”运用在VR电影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一、“一镜到底”电影简述
  所谓“一镜到底”电影是指利用长镜头的手法从头到尾拍摄出的电影,整个影片从视觉上没有任何一处剪辑。
  说起世界电影史上“一镜到底”的电影,最著名的莫过于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的《俄罗斯方舟》。《俄罗斯方舟》片长99分钟,整部电影全部由演职人员现场调度完成,真正“一镜到底”,所花费的精力与财力无可估量。然而,影史上这样拍摄完成的“一镜到底”的电影寥寥无几。
  此外,利用一些巧妙的拍摄技巧,也可以在几乎不影响观影体验的条件之下做到“一镜到底”,这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拍摄难度,也给剧组节省下大笔制作成本。所以,为了避免耗费巨大的精力财力,导演们选择了更加聪明的方法——用“伪一镜到底”来制作出“一镜到底”。近几年最著名的“伪一镜到底”电影莫过于2015年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鸟人》,该影片看起来只有一个镜头,实际上影片中共有16个剪辑点。
  二、“一镜到底”电影如何做到
  以《鸟人》为例,该片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等四项大奖,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影片片长119分钟,其中除了时间线顺序出现的画面以外,还出现了许多非线性剪辑的画面。在有时间跨度的情节点时,影片巧妙使用了特效剪辑,将两处画面连贯地连接在一起。例如在影片的第九分钟,男主角利用念力移动花瓶并将其砸碎,镜头跟随花瓶大幅度快速地一甩,然后顺势右摇,直到一个记者入画。这里发生了一个时间的跨越:男主回到了若干年前的场景中,其着装、屋里的陈设、屋里的人物都发生了改变。
  这一处的剪辑就是利用后期制作的方法将花瓶的甩出衔接在两个镜头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贯,三个镜头变成了一个连贯的长镜头,影片中这种用法比比皆是。
  此外,在一些空间切换的情节中,影片是通过隐蔽剪辑的处理技巧,达到“一镜到底”的效果。这一拍摄手法需要经过事先的精密编排与场面调度。在影片的第四十分钟,男主开枪自杀,电闪雷鸣中,画面配合闪电闪烁出现了几次黑屏,有一个剪辑点就隐藏在其中的一个黑屏中。隐藏剪辑在“伪一镜到底”电影中的使用最早出现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1948年拍摄的电影《夺魂索》。在影片的11分29秒处,男主拿起书,摄影机推向他的后背形成一片黑幕,这是一个隐藏剪辑点。随后,摄影机通过从男主后背处重新开机拍摄,以拉镜头的方式开始第二个镜头。
  三、VR电影能从中借鉴到什么
  (一)长镜头的拍摄
  从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开始,电影从毫无剪辑的长镜头到现在已有的镜头语言,是一个巨大的飞跃。《火车进站》用现在的眼光看不能算一部电影,更像一个记录生活的长镜头。
  传统电影的视觉空间被限定在一个“框”里,在这个“框”中,有构图,有景别。景别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五种。正是因为有了各种景别镜头的组接,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而VR电影没有了“框”的限制,它只有一个景别,就是基于人眼焦距能看到的一切。没有了画外空间,让观众失去了物理视野以外的想象层面。
  因此,VR电影要善于使用长镜头进行拍摄,并要避免以下几种情况:
  1.避免使用固定镜头长时间拍摄
  首先,固定镜头结合长镜头的方式会让整个影片节奏变慢,让观众看得很乏味;其次,固定镜头没有办法体现细节,例如演员的表情、导演想要展示的东西等;最后,固定镜头所表现的场景没有变化,缺乏视觉上的冲击力。
  2.尽量多地移动摄像机、跟拍
  在VR电影中,要多利用移动摄像机的方式进行跟拍,摄像机始终追随主角,让观众通过第三人称视角来感受场景的改变以及剧情的推进。这样观众便能够在不断接收到新信息的过程当中感受到VR电影的乐趣。
  (二)场面的调度
  VR电影场面调度上与“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有相同之处也有其特殊性。
  与“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相同的地方在于长镜头的拍摄过程需要一气呵成,所以场面调度需要精准无误,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与“一镜到底”不同的地方在于 VR电影给观众展示的是一个360度无死角的环境,所以在场景当中,演员之外的人不能出现在场景当中。除此之外,灯光也不能出现在场景之中,应当使用全景摄影棚或者自然光。
  (三)隐藏剪辑与特效剪辑的灵活运用
  电影是空间和时间的艺术,传统电影里存在各种剪辑技巧:闪回、跳剪、时空交错以及各种匹配剪辑。而VR电影无法直接套用传统电影的剪辑技巧,过于快速、突然的画面切换都会引起观众的不适。
  “一镜到底”中的隐藏剪辑以及特效剪辑,均是为了将多个镜头拼成一个单独镜头而出现的特殊剪辑技巧,这两种方式与VR电影“镜头切换不能太突然”的要求不谋而合。所以,可以将隐藏剪辑以及特效剪辑技巧运用在VR电影的制作当中。
  (四)声音的制作
  在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中,声音来自四面八方,因此我们对于周围的环境状况和发生的事能够做出直接、准确的判断。在虚拟环境中,同样需要让用户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以有助于其在虚拟环境中获得真正的沉浸感。
  在VR电影中,观众处于场景中心,可以自主选择观看的方向和角度。由于观众是通过头显加耳机的方式获得VR体验的,所以需要在双声道立体声输出的耳机上听到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声源有确定的空间位置,声音有确定的方向来源,因此人们能够辨别到声源的方位。
  参考文献:
  [1]卡茨.场面调度:影像的运动[M].陈阳,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2]卡茨.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银幕[M].井迎冰,王旭峰,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3]文钧雷,陈韵林,安东,等.虚拟现实+:平行世界的商业与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声乐演唱中,思维毫无疑问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推动学生情感的传递等。为此,声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演唱教学时,需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利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推动学生声乐演唱能力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声乐演唱;思维;重要性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手段和创作方法都存在不同,所着重强调和培养的内容也不同。声乐艺术通俗来说就是演唱、歌唱,其不仅需要学生正确地把握
期刊
摘 要:声乐艺术学习中,想象力是学生掌握科学发声所必需的必要能力,无论是学习发音技巧,还是学习演唱歌曲时的情感把握,想象力都起到重要作用。声乐表演者的想象力越丰富,对音乐作品的共情能力就越强,就越能够以准确的声音想象指导发音,从而将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丰富而深刻地传达出来。基于此,文章就声乐表演艺术中想象力的培养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声乐表演;想象力;声乐教学  一、声乐学习中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期刊
摘 要:音乐听觉不仅能使观众直接欣赏或感知钢琴音乐,而且也非常有利于钢琴演奏者明确演奏方向并提高演奏效果。由此可见,音乐听觉对钢琴演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文章对音乐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两点关于音乐听觉和钢琴演奏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音乐听觉;钢琴演奏;听觉技巧  钢琴演奏以优美动听的音乐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听众,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要想充分发挥钢琴演奏的效果就必须
期刊
摘 要:声乐表演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种类众多的声乐表演,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难度较大的声乐表演知识成为主要学习内容,这就对表演者想象力的发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注重在声乐艺术表演中培养想象力。文章阐述了想象力在声乐艺术表演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表演者想象力的策略。  关键词:声乐表演艺术;想象力;能力培养  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想象力
期刊
摘 要: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课程中一门重要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视唱练耳作为自西方引进的一门教学课程,长期以来,高校的视唱曲目选曲以西洋大小调为主,存在着欧洲音乐教学内容主流化、少数民族音乐边缘化、视唱练耳教学西化的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如何实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的多元统一,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如何将民族民间音乐融入进来,高校要完善和提高视唱练耳课程的教育功能,充分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能
期刊
摘 要:古琴协奏曲《粉蝶》运用西方作曲技法,巧妙地将古琴音乐与民族管弦乐结合在一起,赋予古琴音乐以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演奏技法上,将传统演奏技法与创新演奏技法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古琴的艺术表现力,探索了古琴在现代音乐形态下的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使得《粉蝶》在当代古琴音乐作品中独树一帜,这对探索古琴音乐的现代发展具有颇高的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古琴协奏曲;《粉蝶》;艺术表现;演奏技法  
期刊
摘 要:双簧管演奏者若想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就需要在演奏之前,對人体呼吸器官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与此同时,通过大脑对身体机能的不断支配与调整,结合呼吸训练的方式,使各器官能够在大脑有意识地把控下,形成一种惯性的呼吸方式与演奏动作。  关键词:双簧管演奏;呼吸方法;演奏技巧  双簧管的演奏技巧较难,所以对演奏者有着更高的技术水平要求。培养有效且科学的呼吸技巧,是演奏双簧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的呼
期刊
摘 要: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民族舞蹈的教学也在悄然发展着改变。文章详细阐述了目前高校民族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新媒体技术在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的实践,分析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促进我国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民族舞蹈;文化传承  注:本文系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媒体背景下地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民族特色教学实践模式研究”(2019JGA21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其对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涵养的提升若能较好融合,便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既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又有高素质涵养的人才。舞蹈作为训练学生形体、丰富学生精神的一种艺术形式,能使学生充分融入舞蹈的世界中去,对于提升学生外在形象与精神内涵都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拥有明确的国际礼仪规范的国际标准舞,则更应该担负起提升学生素质涵养的重担。文章针对体育舞蹈中的舞蹈
期刊
摘 要:音乐是生活的润滑剂,在我们疲惫的时候给我们动力,尤其是钢琴,它在音乐表演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小康社会中,我们不仅仅满足于衣食住行的需求,更追求精神享受,因此更多的人选择学习一门艺术,钢琴就是其中一项。我们的学习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其中不免有些许挫折,但重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进步。  关键词:钢琴教育;现代;人工智能  一、传统钢琴教育与现代钢琴教育的优缺点  (一)传统钢琴教育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