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天罗子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rx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白地说吧,天罗子就是一道菜,“今天没菜吃,打碗天罗子”这句话,村民一天到晚都吊在嘴上。有时,自己身上的“军用书包”还没摘下,就会接到母亲的指令:“打天羅子去!”“打”,就是“摘”,到天罗地里小心地采摘。天罗是何物?其实就是全身是宝的丝瓜呀。
  那时,是生产队的年月。老家叫汪家园,既可爱,又可怕,一千多亩的泥沙地,有相当的肥力,自然就成为城里的“菜园地”。要命的是整个行政村(过去叫大队),正好长在信江和丰溪河的间距里,完全是被北面的江、南面的河裹挟而来。难熬的是清明前后,见识一下村民的口头禅“四月的洪水四月的菜”,说的是洪灾和菜荒结伴而来,上半年的藤蔓蔬菜刚刚下地,自然就没有下饭菜,好在有天罗子的接济。打天罗子,就是从坐果期即4 月底的菜荒时开始的。
  很有意思,天罗开花是雌雄同株,两者都长在一个花序上,形成总状花序。雌花是带着“小孩”来的,细长的花柄前方都长有一条小丝瓜,这是正品果实。雄花不长瓜只长“子”,所谓“子”就是有十余个类似小螺丝造型的青壮花骨朵,簇拥在雄花的背下方,看上去,有点儿母鸡抱小鸡的滑稽。这种“花骨朵”,就是造福村民的伴生品“天罗子”。
  打天罗子时,即使生产队长看到了,也是不打横杠,最多笑眯眯地提醒不要伤及带果实的雌花。实际上,打掉天罗子,对天罗的生长是有益处的,疏掉了大量的雄花,更多的营养就奔向雌花。左邻右舍、男女小孩儿,一般都在中午时分在天罗地照面。有的花骨朵到了傍晚就要开花。花打回家也是可以吃的,但糊塌塌不爽口。所以,大家趁中午以前就下手,便于打上青葱状态、吃起来非常清脆的“小蕾子”。中午虽然闷热,还常常要忍受“蜘蛛网”罩到脸上发生的奇痒,但胃口的满足压倒了一切。
  说来也奇怪,在我们这地方,老天十分地通人性,夏秋时分,动不动把台风和阵雨送上门。穿行在密扎的天罗地,孩子们总是无意识地聚到一起,一边拎着笆篓或端着洋瓷脸盆摘下心爱的天罗子,一边放纵孩子喜欢玩耍冲雨的天分,任由身上单衣单裤湿透。家家吃,人人要,饭桌上,隔餐也不隔日。村庄十来个生产队都喜欢多栽多种。我家所在的第十队一种就是几十亩,面积大于其他品种。后来看懂了,如果种少了,村民就打不上,乃至打不够。不能指责菜农有私心,那是为了过日子被逼出来的“小算盘”。
  母亲在当时,做饭做菜是天生的厨娘。煤火炒出来的天罗子,即使不像现在这样奢侈的有啤酒、料酒、碎肉帮衬,照样好看又好吃。蓝边大碗里,青灰色的天罗子,搭配上斜切的红椒丝,剁的白蒜泥,还有升腾的乳白色热气,看一眼,夹进嘴巴,品出了刚刚好的干湿度。清香味中有点儿甜,脆爽之中带点儿苦,饱满的口感,牵引着不停的筷子。我的舅舅和叫我舅舅的外孙,这两代人虽然算不上酒鬼,但贪杯是事实。他们三天两头自带廉价的“广丰高粱”和“信州春”来,正是冲着妈妈手下一碗爽歪歪的下酒菜——“ 爆炒天罗子”。
  岁月在翻书,老家也揭开了精彩的一页。三座穿村而过的超美景观大桥,带活了老家。声声急的棚户区改造,跨越了“一江一河”,四季常青的蔬菜现在不种了,好在天罗子没有消失,反而越吃越香。周边县(市)的菜农、菜贩摸透了上饶市区和郊区的人们对天罗子的偏好,到很远的乡村收购。如今,在老家新建起来的菜市场、邻近的墟市,还有城区的农贸市场,都有天罗子的青影。不同的是,老家人现在想吃不是去打,而是去买。12 元一斤,随便下单。如果不想自己烧制,就下馆子,25 元上下就可以点上一盘。
  尽管搬离老家20 年,但天罗子仍然活跃在餐桌,每每吃起,感念深深。
其他文献
汉塘早时的村名叫旱塘。  明嘉靖三十年(1551),汉塘村附近的雅士岭(瓦屎岭)、上川岭、柜头岭三个形状似螃蟹的山岭,夹着一个干旱的水塘,因此该村被叫作“旱塘村”。村民每年盼水如盼油,这是长期系在村民心中的结。有位风水先生建议,将旱塘改汉塘,汉与旱同音,塘是水塘可养蟹养鱼。说也奇怪,旱塘自改“汉塘”后就很少缺水了。如今,汉塘围水资源丰富,周边还有江山水库、石坑水库、大板山水库等,农作物旱涝保收。温
期刊
本该儿孙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的父亲,在2018 年入冬时离开了我们。  父亲兄弟姐妹十人,在20 世纪战乱不停的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后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四位哥哥还没有长大成人就早早离世,第五个哥哥——我的大伯父侥幸长大,参加工作后,在60 年代被诬陷,遭受近十年牢狱之灾。二伯父因家庭生活困难过继给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二舅爷,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这样,1944 年8 月出生的老爸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期刊
一群喇叭花在老农校的废墟上静静地开了,自由、倔强,无须申报,不需核准,也无人阻止。  我无意中走进它们的世界,在月儿已降,太阳将升的时刻。我随心走着,以散步消磨这上班前的时光。这老农校旧址,因拆迁后不许人进去,好久未踏入。虽然被城市的高楼和喧嚣所掩,但自然的力量无处不在。映入眼帘的是半绿半黄的荒草,伸着无数小钩的鬼针草,果上漫射着刺的曼陀罗和一些已记不起名字的植物的花,间或有人见缝插针似的栽种上了
期刊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见到阳台上梨花飘落,耕种的欲望便潜滋暗长,松土,锄草,准备基肥,我种菜,种进种植箱,种在天台上。  淘得种植箱,高约20 厘米,自行调節长度,宽约一垄地,再购无菌椰砖,用水泡开,能膨胀到6 倍,混以泥炭营养土,便有了菜地。店家都会“钓鱼”,网购送铲子、钉耙、小锄头,还送种子,属于充话费送手机之列。螺蛳壳里做道场,去年我居然种了南瓜、黄瓜、丝瓜、苦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空心菜、
期刊
暑假的一天,我到承包水库巡逻,查看学生的安全情况。  不多久,我就到了大王庄水库。停下车,我把手伸进短裤口袋里掏手机准备照相,谁知手指触摸下去,口袋里空空如也。心里不禁咯噔一下:坏了,手机丢了!丢了手机是小事,余额宝里还有钱呢?我赶快调转车头,顺着来路寻找手机。  道路还是原来的道路,田野还是原来的田野,可是我的身上却燥热不堪,头上的汗水润湿了眼睛,视线模糊不清,要用手背不断地擦拭,上衣紧紧地贴在
期刊
一  说起“三苏”,世人皆知指的是北宋的苏洵、苏轼、苏辙。  父亲苏洵的代表作为《六国论》。其文风纵横捭阖,条分缕析,气势磅礴。长子苏轼是北宋的文坛领袖,且工于书画,精通儒、道、释,代表作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次子苏辙是长于驾驭多种文体的散文家,其文风:“汪洋澹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三苏”现存诗作1189 首。因此人称“三苏”。此称源自宋英宗赵曙在位时的
期刊
1  有喧哗,有沉静,有奔流,有咆哮,有回旋,这是河流安放生命的形式。  许多年前,我顺着一条名叫掌鸠河的流向,从一个叫普驰卡的乡村出发,穿过名叫罗婺部的小城,走进了比父母想象更遥远的都市。  2  我穿过乌蒙山的根部,走向了远方,对故乡一样的河流,我总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她们都与生俱来地躺在我记忆最柔软的地方,哗啦啦地流响在生命的源头。  小时候,易笼河城就坐在我的身旁,易笼河就绕过易笼城,像一
期刊
似乎很久很久,没有念及“羞涩”这个词了——那种因害羞引发的内心的胆怯、憨涩、难为情;延伸至行为上的局促、扭捏、汗颜、慌乱失措。  而曾经那些时光,羞涩是一种原生态的世俗表情,它如同乡野阡陌上蔓生如茵的麦麦草那样寻常。  我也曾有过羞涩。  二十出头的光景,曾恋上县剧团一位二胡琴手。交往一段时间之后,女孩儿约我去家中做客。母亲知道这种登门的实质,提前为我准备了一网兜水果、点心,叮咛我对人父母礼数要周
期刊
《巴蜀风散板》是诗人黎冠辰长达三十年来持续关注巴蜀文明,细磨研读巴蜀遗风,大量走访巴蜀山川风物的散文诗新作,最近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以巴蜀文明为创作主题,巴蜀文明既是辉煌华夏文明的一叶,又是自成体系的特色文明,而作者以巴蜀山川、历史人文为创作对象,将巴蜀民间音乐节奏作为载体,采用八个章节,系统全面地展现了巴蜀地区乡风民俗、先贤人物、历史典故等的独特魅力,是诗人对巴蜀文明的全新解读和对巴蜀
期刊
4 月28 日,是我们结婚四十周年的纪念日,晚饭,我特地为她准备了一杯感谢的酒,等待她下班回家。  当她端起酒杯轻轻举起来的时候,我再一次看见了她那只少了半个中指的右手,在空中微微颤抖。我的心收缩了一下,喉咙里哽咽了好久,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眼里噙满了感激的泪水。  四十年前,我们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的。她虽然长得不算漂亮,也没有什么文化,但是那年头讲贤惠,乡下人只要会干活儿,勤做家务,身体健康就行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