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点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123456ga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见到阳台上梨花飘落,耕种的欲望便潜滋暗长,松土,锄草,准备基肥,我种菜,种进种植箱,种在天台上。
  淘得种植箱,高约20 厘米,自行调節长度,宽约一垄地,再购无菌椰砖,用水泡开,能膨胀到6 倍,混以泥炭营养土,便有了菜地。店家都会“钓鱼”,网购送铲子、钉耙、小锄头,还送种子,属于充话费送手机之列。螺蛳壳里做道场,去年我居然种了南瓜、黄瓜、丝瓜、苦瓜、西红柿、辣椒、茄子、空心菜、菠菜、香菜、青菜十几类瓜菜果蔬,品种虽多,但每种棵数都以个位数计。舍不得那配送的种子,除了南瓜等少数几样从农家“讨”得的菜秧,一大半是我自行育苗,用湿巾把种子放在茶碟子里催芽,几近魔怔了,每隔几个小时就定定地端详一番,半夜起床看看是不是发了芽,怕天冷恨不得放进被窝,种子开嘴了,小心翼翼地埋到土里,长出三四片叶子就移栽定植,打定主意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这就很好地解决了厨余和瓜皮果屑,蛋壳及鸡蛋盒里稻糠也都派上了用场;我的菜苗还吃中草药,药浴的药渣也都掺了进去。实践中,发现椰砖土保水性能差,辣椒、茄子等也得镇压、蹲苗,于是便想着去“偷”土,后备厢时常放上装酒的袋子和小铲子,进小区时左右手就晃荡着袋子,开口处还塞着报纸,旁人眼里,我成了酒徒,“好酒!老陈现在馋酒了?”“是呀,人老了就好那一口杜康,要不上楼也喝一杯?”和相熟的人打个有一搭无一搭的招呼,心里想的却是得先让我的瓜秧喝上水,渴了一天了。我在任职的单位大院“偷”过,大楼四周栽了很多树木,广玉兰、山茶、香樟、金钱柳、桂树、枇杷、樱桃和苦李,午休前后,工兵铲派上了用场,我是分散“作案”,一棵树下最多两三锹,“作案”后尽量还原现场,用四周的杂草掩盖起来,“偷”得最远处是在大别山深处,随某个慈善组织考察中药材基地,作为活动纪念,我“偷”了点儿原始森林里多年的腐殖土。
  夫人笑话我那一碗菜上的花费够她成担成担挑进门,我说你少打主意,我养的是宠物,观赏用的,我的农场吸纳的二氧化碳和生产的氧气是用钱能衡量的吗?农家时令瓜蔬都欢腾腾地在餐桌上跳舞了,我的“农场”却羞答答躲着一群没长开的黄毛丫头,我是不急的,舍不得嫁姑娘。虚荣心作祟,曾幻想着拎着瓜菜去敲朋友门,炫耀炫耀,可架子没搭好,黄瓜坐地无品相,生生长出茄子样;茄子呢?门茄没坐稳,稀拉拉地挂着几枚;辣椒产量也不高,西红柿状若葡萄,干脆喂鸟了;再说丝瓜,自始至终只是顶着花蔓,不曾羞怯;南瓜倒是开花结果了,我亲手授粉,除了三棵南瓜,还贡献了几个星期的南瓜藤、南瓜花。
  种菜往往示人无大志,这勾当刘备干过,典籍记载“先主据下邳”“备时闭门,将人种芜菁”,但被曹操识破,只得带着兄弟跑路。政治家们心思不在种菜上,但文人可以,最喜陆游,诗曰:
  菜把青青间药苗,豉香盐白自烹调。
  须臾彻案呼茶碗,盘箸何曾觉寂寥?
  走在人生的归途,这两者似乎与我都无涉,我只是把乡愁找个归处,人间烟火气,慰我凡夫心。
其他文献
1973 年的夏天,因为种种原因,我升初中的名额被人顶替了,三个多星期过去了,我处于无学可上的窘境,心急如焚。  在县城工作的二哥与转学学校的主任是多年的好友,经过一番寒暄,二哥说明来意,他说:“我同意接收你弟弟在初一(1)班上学,但班主任鲍洪流老师不好说话,前天,我介绍一个新生被他拒绝了,你们自己找他说吧。”我们来到初一年级老师办公室,找到了鲍洪流老师,只见他中等身材,脸色赤红,面带微笑,显得平
期刊
父亲喜欢数钱。  有几次,深更半夜,我醒了,看见父亲房间亮着灯,悄悄推门一看,戴着眼镜的父亲,正低头数钱呢。他左手逮钱,右手食指沾了口水,把一张张钱,数了又数,凑够两千块,就用一块绸子做的小包包好。绸子呢,金黄色,就是茶叶和酒的外包装用的,他拿去缝补成小包,平时没在意他缝补起来干啥,原来装钱。  自从买了手机后,父亲半夜三更还是起来,但不是数钱了,而是玩手机。他把手机摁过去摁过来,摁得啪啪响。夜深
期刊
周末的中午,我到一个光顾了20 年的鱼贩子家去买黑鱼。  这家鱼摊儿位于菜市场门口,鱼贩是50 岁出头的小老头儿,20 年的片鱼技术,他早已炉火纯青。他先麻利地剖好鱼,冲刷好鱼鳞和内脏,用干净的抹布搽试干净,他如雕花般的片鱼技艺即将精彩纷呈。一般来说,片鱼前,他会有个仪式,像是给鱼做个短暂的祷告或默哀,接着慢慢地片鱼。那动作轻缓,像是蜻蜓点水,那么慢,慢得串不起光阴的线。好在午后,买鱼的顾客并不多
期刊
江南人喜爱烟雨和干菜,一个叫梅雨,另一个叫梅干菜。  生为江南人,我对梅干菜情有独钟。母亲是制作梅干菜的能手,每逢芥菜收割的季节,她会挑选上好的芥菜,洗净、晾干,然后加盐腌渍。她做的梅干菜,色泽黄亮、香味醇厚,与五花肉做成梅菜肉丸,更是一道美味佳肴。每次遇到餐桌上有梅菜肉丸,饭前我必先问一声母亲:“妈,今天饭煮得多吗?”见我吃得香香的,母亲总是笑得很灿烂。对童年的我而言,梅干菜的香味儿,就是母爱的
期刊
小时候很皮,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老师经常到家里“告状”。每次老师家访走后,我就免不了挨父亲的尺子。父亲不善言辞,所以教育我的方式就是抽尺子。尺子是现成的,就是母亲做裁缝用的直尺,是父亲自己动手做的,竹条磨得光光的,上面的刻度也是父亲一刀一刀刻上去的。小时候家里的玩具都是父亲手工做的,连这把“戒尺”也不例外。  父亲打我是有讲究的。在父亲看来,错误严重的,抽四五下,最多六下;程度轻一点儿的,抽两三下
期刊
岣嵝峰,大云山,或者将军岭,祠堂前,宅院后,或者大源冲,总有古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兀自生长。  对于这里的古树来说,百年就像昨天,千年就是去年。每一年叶生叶落,或者花开花谢,岁月就翻过去一天,年轮就多了一圈儿,日子也就多了一份沧桑,多了一份留念。  凝望古树,倾听诗经的思念。“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多少痴情男女,多少善男信女,把你当作情的寄托,爱的祭坛,梦的栖枝。  “南方有嘉木,北
期刊
我的老家是一个处在祁连山下的小村庄。说起老家,让我倍感温暖和记忆犹新的就属老家的那方土炕了。  那一方土炕,曾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家人的愿望和夢想。无论是人生的畅想,还是生活的欢娱。  一个个幼小的生命从那里诞生,然后在土炕上一天天长大,像大地上的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着。有了土炕的保护,有了土炕提供的温暖,幼小的生命便成长得特别快。土炕似摇篮,在梦乡里我们听到母亲的摇篮曲,看到母亲那张慈祥的脸一次次浮
期刊
汉塘早时的村名叫旱塘。  明嘉靖三十年(1551),汉塘村附近的雅士岭(瓦屎岭)、上川岭、柜头岭三个形状似螃蟹的山岭,夹着一个干旱的水塘,因此该村被叫作“旱塘村”。村民每年盼水如盼油,这是长期系在村民心中的结。有位风水先生建议,将旱塘改汉塘,汉与旱同音,塘是水塘可养蟹养鱼。说也奇怪,旱塘自改“汉塘”后就很少缺水了。如今,汉塘围水资源丰富,周边还有江山水库、石坑水库、大板山水库等,农作物旱涝保收。温
期刊
本该儿孙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的父亲,在2018 年入冬时离开了我们。  父亲兄弟姐妹十人,在20 世纪战乱不停的岁月和新中国成立后物资匮乏的年代,他四位哥哥还没有长大成人就早早离世,第五个哥哥——我的大伯父侥幸长大,参加工作后,在60 年代被诬陷,遭受近十年牢狱之灾。二伯父因家庭生活困难过继给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二舅爷,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这样,1944 年8 月出生的老爸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期刊
一群喇叭花在老农校的废墟上静静地开了,自由、倔强,无须申报,不需核准,也无人阻止。  我无意中走进它们的世界,在月儿已降,太阳将升的时刻。我随心走着,以散步消磨这上班前的时光。这老农校旧址,因拆迁后不许人进去,好久未踏入。虽然被城市的高楼和喧嚣所掩,但自然的力量无处不在。映入眼帘的是半绿半黄的荒草,伸着无数小钩的鬼针草,果上漫射着刺的曼陀罗和一些已记不起名字的植物的花,间或有人见缝插针似的栽种上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