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探索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最重要的质量要求和显著的特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旨在更好的促进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职业能力培养;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探索
  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培养从事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技能型准教师的责任。而课程体系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传统的语文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要求。因此,当前对高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探索,成为了本专业如何培养适应地方社会需求的具有良好职业能力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有:课程体系定位宽泛,课程设置理念不清,课程体系内容学科教育的特点与痕迹明显,与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的要求相矛盾,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改政策把握不透,缺少与“新课改”的有效对接课程,课程设置中突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课程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必须在原有基础上改革创新,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且改革需以技能、实践和就业为导向,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更好地契合高职高专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
  二、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
  应通过深入到校外实习基地及相关部门调查语文教育专业就业岗位的设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国家和地方政策,了解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各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并参照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及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理实一体,强技接岗”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应规划出相应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实践实训拓展课四大课程模块。注重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上,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整合;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要求,注意把课堂教学内容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适度减少纯理论必修课,增设综合性课程,增加职业技能实践课。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可如图所示:
  三、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研究探索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需要从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选择、教师课程建设水平、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考虑。
  (一)以技能、实践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选择
  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选择应以培养职业素质为主开设公共基础课,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开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训实践拓展课,形成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训实践拓展课”四个模块构成的“理实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应增加实训实践课程的设置,并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关系着手进行建设和改革,将课程体系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板块,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在此基础上,做到公共基础课体现素质教育的综合性和师范性,专业平台课体现其语文教育的知识性与专业性,专业核心课体现其职业岗位性和开放性,实训实践拓展课体现其技能性和运用性。这样,在建设改革完善语教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出学做结合的高技能师资人才。
  1、公共基础课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综合性和师范性。与专业课相比,公共基础课体现了一个“全”字,课程的“全”也是为了学生素质的“全”。但有的课程的开设效果不是很理想,如大学英语课程由于教材、教法等问题,到了社会上仍然是“哑巴英语 ”,不实用。如计算机基础课程,虽然国家明确要求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有关技能和多媒体的应用,但语文教育专业设置的计算机课程没有专业特点,学生根本不具备自己动手设计制作语文教学课件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此类课程的开设中,不仅课程要全,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英语与熟练操作计算机。因此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应为学生以后做一个好老师奠定一定基础,应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
  2、专业平台课和核心课要体现语文教育的知识性与专业性。通过专业平台课的开设要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讲解各类文学作品和认识、评价各种文学现象的能力,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高尚的情操,并且也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初步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有能阅读一般的汉语古籍的能力,具有掌握语言的基本理论、汉语历史演变的基本规律和古代、现代汉语的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高职高专的语文教育,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师,而不是学术研究,因此,在知识上应本着“管用、够用、会用”的原则。所以,在教学内容上,要求教师精选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中小学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要求,注意把课堂教学内容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应当减少理论的讲解,增加学生接触文本的机会,更加注重作家文本的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同时,还可增开《文学名著欣赏课 》,以增加学生接触经典的机会,突出阅读和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在培养人文素质和精神、审美感知和创造 、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实现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对接。在核心课程的设置上,应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专业理论,更要训练她们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夯实基础。
  3、实训实践拓展课要体现语文教育的技能性和運用性。语文教育专业应设置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语文教育专业虽是有多年的办学经验的传统专业,但实践教学一直没能形成体系。许多技能和能力都是在毕业后的工作中才得到的,适应社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立实践教学的体系,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技能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专业技能课训练要精,要适合学生爱好,尽可能让到中小学教学的学生能够一专多能。在实践课程设置上,应分学段定期进行教学调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应增加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并注重加强见习和实习指导,实习基地应设固定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综合指导,以加强实践课的管理、监督。   (二)重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不断提升教师队伍课程建设的能力和水平。
  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尚待提高。教师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知之甚少,对讲授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有的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够,造成课程目的不明,内容杂乱、繁多,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学历、学位高,学科水平高,教学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教师疲于应付上课,无暇顾及课程建设。
  因此,仅仅通过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依靠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提升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要促进教师转型。这种转型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职业教育理念的学习,打破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并熟知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现状。每年可以进行教师定期培训,使之适应本专业的发展,多与其他院校进行语文教学的交流、合作,可组织教师赴外校学习、参观、调研和参加学术会议等学习新课改理念和实践教学经验;二是通过一定的措施,让教师走出书斋校园、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感知、认识社会需要,获得与培养目标指向相一致的经验和思维方式。专业教师可以开展每年一个月的实践活动,深入小学、中学、培训学校等挂职和锻炼等,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实训教师队伍,与理论课教师相区别,专门指导学生实践。唯有如此,才能突破传统的学科思维局限性,才能使“以社会需要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从理念层面进入到课程建设层面,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之中。
  (三)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为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能力培养需要和学科专业特点,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培养基本技能为主导,以课外实习实训、专业综合实践为延伸,全面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课堂实践教学
  (1)引入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注重实践教学,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多开设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多参与课堂实践,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运用能力。如:表演、案例分析法、专题研讨与辩论、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竞赛、“课前三分钟”等。特别是突出口语训练,加大“三种能力”(口才、书写、写作)在日常教学中的比重。语文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能力。
  (2)应积极研发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新教材,现行教材的特点是以讲读为主,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有关实践的内容十分匮乏。即使有些零星的内容,也仅限于知识的范畴。不能打破“书本一课堂一闭卷考试”的禁锢,更不便大面积实践性操作。因此,改革高职语文教学,当务之急是编写易于操作的“听、写、读、说、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注重实用性。可按“说”、“读”、“写”分册而编。或者可按基本知识,范例,技能实践三个层次构建教学单元,并按单元组织施教。
  (3)按照“管用、够用、会用”的原则强化课程设置,加大实训课程量,开设“三字一画一话”课程。增加专业技能实践课的课时量,让学生在学校有更充分的实践锻炼时间,从而提高他们的教学技能。依托课程改革,重点打造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课程,制定“观摩—见习—记录—设计—试教—评课—说课—实习”序列化的实践方案;并切实强化课堂观摩和试讲指导环节的质量。
  (4)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建立开放性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鼓励教师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情境模拟法、专题研讨与辩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建立高职“语文大课堂”的教学模式把“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使课内与课外、生活与学习、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时时、处处都是学习训练的“语文大课堂”。其次,多开设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多参与实践。例如抢答、表演等都是實践教学的方法。课堂实践教学还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就是阅读教学时常用的小组讨论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体现了合作学习的价值。
  (5)注重课后实践训练。课后可以布置以实践性为主的课外研究性学习作业,每周及时批改和指导作业都需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规范,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课外实践教学
  (1)积极引进外校教学资源,请实训基地学校老师定期来我院为学生上示范指导课、开设讲座等,让我们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小学语文课堂。
  (2)积极建立“第二课堂”,合理利用早晚自习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早晚自习可以练习普通话,教师口语,用小黑板练习粉笔字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运用能力和书写能力。
  (3)积极努力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拓宽实践教学渠道,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积极建立理论课与实践课并进、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实习互补、学与训互动、教学活动与学生技能竞赛交融、学生技能量化测试与学生素质综合定性评价结合等多元立体的教学平台。比如:校内试讲、校外见习和实习、举办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创建“支教协会”等等。可增加见习次数,定期到实训基地学校观摩、上课。可以在现有的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拓宽实习基地,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集中实习,把在课堂上所学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学科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使知识成功转化为能力,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今后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每年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及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让学生之间能够更好的交流和借鉴学习。创建“支教协会”,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假期或周末去周边的一些学校帮助支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实践锻炼。
  (四)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中考核方式的改革。
  为进一步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考核方式改革为导向,根据“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充分调动学生自我表现的自觉性,积极推行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增加考核的形式,使多种形式共存。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理论加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应有所不同,有笔试、口试、机试(电脑、软盘等电子文档形式)、“阅读+感想”的方式、“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的方式。尽量减少期末考试笔试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增加课程平时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在课程成绩中所占的比例。这样通过考核方式改革,既能考查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程度,又能检验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
  新时期,课程体系建设是地方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项基本教学建设,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其专业化成长。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逐步成为优秀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周利萍.李金波专科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对策—以萍乡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8月
  [2]宋兴甫.高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解析与重构思路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4月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表演专业有别于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能够站上讲台,更要具备较强的站上舞台进行表演的能力。近几年随着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不断增多,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展现出越来越多的困难,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了对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从而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功底扎实、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音乐表演人才。  关键词:音乐表演;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产学结合  随着素质教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大学应针对性的就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设计相应的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管理计划,从全方面、多角度的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本文就所在大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经验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创新实践能力;食品科学;工程专业;卓越人才  0引言  目前高校学科的发展已经完成了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也是如此,作为一
期刊
摘要:《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是工程管理和土建类学科的一门必修课程。本文通过总结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深入分析该课程在教学所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行《建设工程监理概论》教学改革和创新展开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建设工程监理;教学;课程改革  1.《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课程简介  建设工程监理制于1988年正式提出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将建设工程发包方、承包方两位一体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学术导师、心灵的呵护者和就业的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效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所以高校辅导员的沟通技巧和方法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辅导员和大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辅导员;沟通;大学生  1 高校辅导员和大学生积极沟通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辅导员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学生创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式。鉴于此,本文对高校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以及高校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高校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以期为提高我国高校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质量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前言:创业是全面检验人的素质,尤其是考验人的心
期刊
摘要:科技英语不断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其构词方法、句法特点和使用翻译策略,希望可以为学生以及教师在科技英语的学习和教学中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科技英语;构词方法;句法特点;实用翻译;策略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也带动了科技的高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也就出现了很多的技术词汇,科技英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翻译也得到了发展,翻译的技巧以及方法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行研究及探索。科技不断发展,
期刊
摘要:本论文从全新的视角出发,对职业教育集团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指导思想及其任务的确立进行了深入地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分别给出了几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为职业教育集团的管理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指导思想;任务;要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迅猛,不少中职院校也顺应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新升格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是教学一线的主力军。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重要,也是提升学院师资的关键。本文分析探讨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问题,提出了相对应对策分析。  关键词:新升格;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  中职院校向高职院校升格初期,如何壮大师资力量是当前的热点话题。目前,大部分新升
期刊
摘要:任职培训学校在我军科研创新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主要从任职培训学校科研创新意识、科研管理、经费、科研条件、信息渠道和科研成果转化等六个方面对任职培训学校科研创新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有针对性地对如何促进我军任职培训学校科研创新提出了六点对策。  关键词:任职培训学校;科研创新;难点;对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
期刊
摘要:情景教学法依托实物情景、表演情景、图画情景等方式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导游服务英语》为例,本文将理论与实际教学过程相结合,展示情景教学法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关键词:高职;旅游英语;情景教学法  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职业教育中明确写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高职院校旅游管理类专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