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普遍说法相悖的是,唱片公司也不总是扮演着“创造力杀手”的角色
在传奇音乐人Clive Davis最新的回忆录《The Soundtrack Of My Life》里,他提及了Bruce Springsteen处女作《Greetings From asbury Park, NJ》的诞生过程:在听完样带后,他告诉当年还不是“老板”的Springsteen,专辑还需要再多几首打榜曲。“于是我就跑到沙滩上写了‘Blinded By The Light’和‘Spirit In The Night’。”Springsteen也承认了,“这俩后来成了专辑里最出色的两首歌,所以,那次的提点相当妙。”
这事儿与Blur的情况很像。在捣鼓他们要么做大要么做死的第2张专辑《Modern Life Is Rubbish》时,乐队当时觉得已经搞定了,可Food Records不同意,于是Albarn又赶工写出了“For Tomorrow”。同样,最近EMI也要求Bat For Lashes再为《The Haunted Man》多写一首单曲,后者带着委屈完成了“Laura”,而这也许是她迄今为止最棒的作品了。这的确是个明智的决定。
这些事都值得被反复强调,因为现在的唱片公司在人们眼中无异于国会议员和小报狗仔,经常被描绘成“横在艺人和歌迷之间的拦路虎”,贪婪又愚蠢。唱片公司被视作霸王条例、不平等关系的代名词,而今他们也成了所有罪恶的替罪羊。
几周前,有相当影响力的博客Tech Crunch发表了一篇题为《YouTube效应是怎样挫败Justin Timberlake及音乐产业》的文章,文中援引创作歌手Alex Day的例子,他建立起庞大的网络歌迷会,由歌迷来帮助这位没有“懒惰又无知”的公司后台的歌手,以一人之力战胜整个音乐产业!事实上,博客截图里的iTunes下载量排行榜有很大的误导性,他们用了前一周的数据当参考,但当Timberlake的专辑真正发售并空降英国下载榜的第一名后,Alex Day的专辑排名最高仅冲到了第57位。而且,千万别被网络上的炒作高手所迷惑,以为如Clive Davis这样的技术巨匠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音棚里做出的音乐,真就跟在北达科他州卧室里捣鼓出的磁带是一个水准。
这并不是说主流厂牌内不存在欺骗和剥削,不少小众厂牌不是被他们扼杀在摇篮里,就是被他们饿死在市场上。他们被从中心吞噬,并层层击破,直至最后土崩瓦解。但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好莱坞能允许一个不知名的编剧把《银翼杀手》改写得一团糟;再比如切尔西会去签舍甫琴科。撇开某些音乐人不愿公开他们自己做的那些烂决定,以我所见,关于唱片公司的恐怖故事越传越离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可了我们根深蒂固的偏见:承认艺术家们总能发现最好的东西,而仿佛剩下的整个行业就都是艺术家的跟屁虫。
全盘否定并不精准,也不科学。那些才华横溢的唱片公司员工并不是只会签收支票,他们的品位和专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家们,毕竟后者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才思泉涌的状态。The Human League乐队的主唱Phil Oakey一直觉得制作人Martin Rushent“毁”了“Don’t You Want Me”这首歌,于是他们才不得不将其作为单曲重新出版。同时,在Polydor否定了Paul Weller之前交上去的作品后,他才改写完成了The Jam乐队历史上意义重大的“All Mod Cons”。
所以,就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可能因为往YouTube上传东西而成就自己长久性的职业生涯,或者是跟Amanda Palmer一样在Kickstarter上筹集到相当可观的款项,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明智的经纪团队是无价之宝。同理可证,那些自己发行作品的电子书作者,会因为有名望的编辑经手而更上一层楼;同样,自己发行唱片的家伙其实也眼巴巴地盼着能有伯乐挖掘他们并推广他们。不过他们确实挺烦人的,再多试几次吧。在这个勇敢的新世界里,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们都盼着“网络乌托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实却不愿再多给他们一次警醒。“Laura”、“For Tomorrow”以及“Blinded By The Light”这3首歌,就是他们为什么值得被错过的最佳解释。
在传奇音乐人Clive Davis最新的回忆录《The Soundtrack Of My Life》里,他提及了Bruce Springsteen处女作《Greetings From asbury Park, NJ》的诞生过程:在听完样带后,他告诉当年还不是“老板”的Springsteen,专辑还需要再多几首打榜曲。“于是我就跑到沙滩上写了‘Blinded By The Light’和‘Spirit In The Night’。”Springsteen也承认了,“这俩后来成了专辑里最出色的两首歌,所以,那次的提点相当妙。”
这事儿与Blur的情况很像。在捣鼓他们要么做大要么做死的第2张专辑《Modern Life Is Rubbish》时,乐队当时觉得已经搞定了,可Food Records不同意,于是Albarn又赶工写出了“For Tomorrow”。同样,最近EMI也要求Bat For Lashes再为《The Haunted Man》多写一首单曲,后者带着委屈完成了“Laura”,而这也许是她迄今为止最棒的作品了。这的确是个明智的决定。
这些事都值得被反复强调,因为现在的唱片公司在人们眼中无异于国会议员和小报狗仔,经常被描绘成“横在艺人和歌迷之间的拦路虎”,贪婪又愚蠢。唱片公司被视作霸王条例、不平等关系的代名词,而今他们也成了所有罪恶的替罪羊。
几周前,有相当影响力的博客Tech Crunch发表了一篇题为《YouTube效应是怎样挫败Justin Timberlake及音乐产业》的文章,文中援引创作歌手Alex Day的例子,他建立起庞大的网络歌迷会,由歌迷来帮助这位没有“懒惰又无知”的公司后台的歌手,以一人之力战胜整个音乐产业!事实上,博客截图里的iTunes下载量排行榜有很大的误导性,他们用了前一周的数据当参考,但当Timberlake的专辑真正发售并空降英国下载榜的第一名后,Alex Day的专辑排名最高仅冲到了第57位。而且,千万别被网络上的炒作高手所迷惑,以为如Clive Davis这样的技术巨匠在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音棚里做出的音乐,真就跟在北达科他州卧室里捣鼓出的磁带是一个水准。
这并不是说主流厂牌内不存在欺骗和剥削,不少小众厂牌不是被他们扼杀在摇篮里,就是被他们饿死在市场上。他们被从中心吞噬,并层层击破,直至最后土崩瓦解。但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好莱坞能允许一个不知名的编剧把《银翼杀手》改写得一团糟;再比如切尔西会去签舍甫琴科。撇开某些音乐人不愿公开他们自己做的那些烂决定,以我所见,关于唱片公司的恐怖故事越传越离谱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可了我们根深蒂固的偏见:承认艺术家们总能发现最好的东西,而仿佛剩下的整个行业就都是艺术家的跟屁虫。
全盘否定并不精准,也不科学。那些才华横溢的唱片公司员工并不是只会签收支票,他们的品位和专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家们,毕竟后者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才思泉涌的状态。The Human League乐队的主唱Phil Oakey一直觉得制作人Martin Rushent“毁”了“Don’t You Want Me”这首歌,于是他们才不得不将其作为单曲重新出版。同时,在Polydor否定了Paul Weller之前交上去的作品后,他才改写完成了The Jam乐队历史上意义重大的“All Mod Cons”。
所以,就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可能因为往YouTube上传东西而成就自己长久性的职业生涯,或者是跟Amanda Palmer一样在Kickstarter上筹集到相当可观的款项,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明智的经纪团队是无价之宝。同理可证,那些自己发行作品的电子书作者,会因为有名望的编辑经手而更上一层楼;同样,自己发行唱片的家伙其实也眼巴巴地盼着能有伯乐挖掘他们并推广他们。不过他们确实挺烦人的,再多试几次吧。在这个勇敢的新世界里,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们都盼着“网络乌托邦”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现实却不愿再多给他们一次警醒。“Laura”、“For Tomorrow”以及“Blinded By The Light”这3首歌,就是他们为什么值得被错过的最佳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