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儿爱争辩,怎么办?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de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模仿调皮的同学,怎么办?
  河南洛阳一家长来信咨询:儿子4岁了,在幼儿园老是爱模仿最调皮捣蛋的同学,比如哪个同学乱跑,他就跟着跑;哪个同学大声喊叫,他也就跟着嚷嚷。这种情况,我该如何引导儿子呢?
  答:我们常说“言传不如身教”,孩子的很多行为不是靠家长教出来的,而是跟身边的人潜移默化“学”出来的,包括:老师、家长、同学……当家长认为孩子调皮捣蛋时,是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观察孩子的结果,而对于孩子并非如此。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埃里克森提出了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发展经历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任务,假如此阶段的任务不能得到解决,将会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3-5岁的孩子处于学龄初期,在这一时期幼儿表现出主动探究行为是正常的,如果幼儿的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训斥幼儿的行为,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为了免遭惩罚,他们会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主动性。
  你的儿子模仿最调皮捣蛋的孩子,实际是一种对新事物、新行为探索的结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并不只是单纯模仿,他的行为会有很多自己的独创性和想象力。
  对于孩子这样的行为,训斥和惩罚都不提倡,最适合的方式是“漠视”。当一种行为得不到其他人的关注(强化)时,兴趣会自然的降低。
  不要担心不管孩子,孩子就会学坏。一个孩子的行为不符合他的群体,自然会受到惩罚,就像某个孩子欺负人,那么其余孩子就会孤立他,而他会从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
  7岁女儿爱争辩,怎么办?
  福建厦门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7岁,是个伶牙俐齿的小姑娘。我发现她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会说她,但只要我一开口,她似乎总有一千个理由来反驳我,真让我这个做家长的颜面扫尽。我该怎么办呢?
  答:恭喜你,有一个口才绝佳的女儿。一个孩子能找出一千条理由让父母颜面扫尽,至少说明孩子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相当不错。作为家长不应该焦虑,而应该高兴才对。你是否想过,很多家长即使绞尽脑汁也是教不出你女儿这样的孩子。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与大人争辩,孩子对大人的话只能言听计从。其实,孩子与父母争辩是件有益的事,能够同父母进行争辩的孩子,往往以后会比较自信、有创造力和合群。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称“敢与父母争辩”为“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家长应该做的,不是站在父母的立场上,以粗暴的言行来制止孩子,而是以平等的身份,抓孩子言语中的漏洞,进行合理的反驳。这实际是一个亲子互动的过程,有助于融洽亲子关系。
  同时注意,家长要引导孩子的反驳在一定的规则内进行。例如:不能胡搅蛮缠、强词夺理;对父母要有基本的尊重等。这样你和孩子就相当于两个棋手在对弈,即使对方赢了,你也应该认赌服输,并且为对方的才智感到钦佩。
  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在外与他人辩论。因为,那里没有父母的包容、忍让,是更加公平的环境,更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口才。即使辩论输了也没有关系,这会促使孩子进行反思:为什么辩驳父母时自己总会赢,而这次和小伙伴辩却输了呢?通过这种公平的环境,让孩子对自己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其他文献
童年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是人生的开始,回忆的源头,它甚至潜伏下来,影响到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很多事情。  童年会匆匆地就远去,让我们再也找不到它,为我们留下一生的遗憾与伤感。  作为父母,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当孩子尚在你怀抱里的时候,你想给他一个怎样的童年?幼小的孩子还没有自主能力,他把小手伸到你的大手里,你会把他领向何方?  童年就像一块还没有开垦的土地,你要带着孩子在上面播撒幸福的种子,并且让
期刊
暑假,孩子们去哪儿?  2014年“莫愁小记者夏令营”的号角吹响了,75名孩子入驻军事训练基地,成为绿色基地小小兵。  3天的军旅生活,“小小兵”们蜕变成长,在军事磨炼中体验责任,在拓展训练中充实梦想——  “请问今年的小记者夏令营什么时间开始报名啊?有多少名额?活动安排和往年一样吗?”早在今年5月,就有“莫愁小记者”催促家长,向杂志社来电咨询暑期夏令营的消息。  一学期满满的课程和作业,加上辅导
期刊
曾去一位朋友家做客,正赶着他家乔迁新居。他将家里所有有棱角的方形桌子、茶几、柜子等都换成了光滑的圆边形,说是为了将要出生的小宝贝更换的,棱角太尖了怕孩子磕着碰着。我当时觉得他们真有点操心过度,小题大做。  后来,当自己有了孩子,当孩子慢慢长到快有写字台那么高时,只要我一看到写字台上那块方形的有棱有角的玻璃板,就难免紧张,生怕孩子跑过去撞到玻璃角上,也便彻底理解了朋友换家具的用心。  于是,我也想方
期刊
最近,有一本名叫《家有小事儿》的漫画书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该书不仅得到著名主持人“大王”“小王”的倾力推荐,还受到央视董浩叔叔和月亮姐姐的肯定。该书作者“事儿妈”博琳出于对生活、对儿子的爱,用漫画的形式讲述初为人母的她和宝宝小事儿斗智斗勇的故事。  最近,笔者采访了博琳,博琳说,现实生活中,他们一家三口每天都有满满当当的爱,生活比漫画更加精彩。  家有小魔头,事儿妈来改造  2012年11月9日,宝
期刊
我的儿子是剖腹产,生下来3斤8两,妈妈又没有奶水喂,以致于孩子从小就体弱多病,粘液质的性格又让他做什么都动作缓慢,爷爷奶奶甚至都担心我们能不能养活他。就是这样一个“慢儿子”,在我们的爱心陪伴下,不断进步,给我们意外的惊喜,2009年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去年又考取了研究生。  耐心和毅力,坚持总能胜利  我们从小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健康康的,将来能自食其力,做个菜贩子也很好。我们经常
期刊
咨询:  家有男孩,渐渐长大,开始不听父母的话。有时放学回家很迟,问他什么总是支支吾吾不肯多说,有时还将社会上的小混混带回房间,我敲了半天门才开。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上升趋势与低龄化特点,联想到儿子的种种状况,真是担忧,我该怎么办?  解析: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晚回家的原因,做好预防和矫治工作。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有哪些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的
期刊
如何让孩子适应新老师?  江苏南通一家长来信咨询:我女儿上六年级,今年刚换了一个班主任,女儿回来总是说同学们对新班主任有一些看法,例如,处理事情不太公正或者以成绩来论学生好坏等。因为女儿成绩还不错,我们想冲刺重点中学,很担心女儿因为新换了老师而产生心理波动,甚至影响小升初的成绩。我该如何引导孩子?  答:师生关系是一种很亲近的关系,而孩子在求学期间,更换新老师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原来的老师经过长时
期刊
一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在具体的养育过程中,当孩子有无法处理的情绪时,父母能做到跟孩子的情绪共鸣,读懂孩子的意图,并作出恰当的回应,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父母自己有安全的依恋模式和心理发展水平。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情感依附》一书中谈到一个3岁的自闭症的孩子琼,作者找到孩子在4个月时的一段录像:  当琼4个月大时,母亲把她抱在肩膀上,她们的目光跨过操场看向正在拍摄的父亲。母亲用鼻子蹭着
期刊
“宝贝,起床啦!”儿子翻个身继续睡,“快点啦,快快起床,妈妈上班要迟到啦!”“我不……”儿子一边反抗着,一边往被窝里缩,我伸手去拖他起床,像捉泥鳅一样把他从被窝里拎出来,“哇……”儿子放声大哭,我三下五除二地帮他穿衣服,接下来从吃早饭开始,一直到进了学校大门,儿子都闷闷不乐。这种情况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上演,真是让人头疼。这可怎么办?  那天,我们吃完晚饭照例出去散步。每次散步时,儿子总是喜欢跟他
期刊
10岁的女儿成绩优异,性格开朗,一直担任班级班长,是同学心中的“学霸”,也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在家里,女儿更是个爱说爱笑的“开心果”。  可是最近几天,我发现女儿变了。她不再像从前那样,一回到家就叽叽喳喳,开心地向我汇报学校的趣事,而是一头扎进房间,作业做完了也不愿出来……女儿一反常态的沉默,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这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门口。随着一声放学铃响,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涌了出来。这时,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