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季养鸡,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的经济效益好坏。所以要加强管理,给鸡提供一个舒适、安全、防疫合格的环境条件,以达到降低鸡群发病风险、提高鸡群生产性能、获得较好经济效益的目的。
1.做好鸡场的卫生消毒
(1)做好空栏期的卫生消毒工作。肉鸡出栏后,彻底清理鸡舍内的鸡粪、鸡毛、灰尘和舍顶的蜘蛛网与尘埃,再用消毒药水喷洒消毒。在清理鸡粪等污物后,先用清水冲净地板,再用消毒药水冲洗消毒。用清水把饮水器、料桶、料盆等器具洗净,再用消毒药水浸泡消毒,晾干后妥善安置备用。自动饮水的饮水线,排空后用溴氯海因或酸化剂溶液浸泡管道,再冲洗排空,彻底清除管道内的有机生物膜、藻类和水垢。然后用季铵盐类消毒药水浸泡管道,彻底消毒。
(2)抓好进鸡苗前的消毒工作。提前准备好垫料,暴晒后平铺于育雏室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用消毒药水喷洒后再晾晒消毒。进雏鸡前1~2天密闭育雏室,铺好垫料,每立方米空间使用福尔马林40~70毫升和高锰酸钾20~35克熏蒸,使用的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比例为2∶1,熏蒸1个小时后排空残留气味和消毒药,以备进雏。
(3)注重养鸡过程中的消毒。首先要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强化消毒意识。鸡舍的入口设消毒池,饲养人员要固定,不能串门,外来无关人员、物品禁止入内。其次,要搞好定期消毒,舍外可用2%~3%烧碱每星期进行1次消毒;舍内每周做1次带鸡喷雾消毒,发生疫病时可增加消毒次数或饮水消毒。
2.注意防寒保暖、通风透气
(1)注重保温。保温的关键点是要做到温度恒定,忌忽高忽低,并注意昼夜温差。温度适当时,鸡的表现为分散采食,分布均匀,精神旺盛;当温度偏低时,雏鸡的行动缓慢,羽毛松乱,聚堆,靠近热源;当温度偏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口呼吸,躁动不安。要根据气温条件适时脱温,但要防止脱温过早。
(2)添加垫料。保证垫料厚度是提高保温效果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冬天,鸡群脱温之后,除了自身体温没有其他任何热源,鸡群晚上俯卧睡觉,腹部直接接触地面,很容易受凉发病,足够的垫料是避免鸡群腹部受凉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3)通风。鸡群所在空间的空气质量对鸡群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通风不良,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就会导致鸡群缺氧,而且舍内的氨气浓度大,会刺激鸡群,导致呼吸系统黏膜的损伤,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3.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
(1)把好初饮关。雏鸡适时饮水非常重要,不仅能提高雏鸡的食欲,帮助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还能借助饮水饮服预防疾病的药物。雏鸡出生24~36小时之内必须开饮。水槽高度为0~4日龄7~8厘米、5~10日龄8~10厘米、10日龄以后13厘米。饮用水超过4小时必须更换。
(2)把好开食关。雏鸡的消化器官一般在孵出后36小时具有完备的消化功能,过早开食有害消化器官的发育。过晚开食又会消耗雏鸡的体力,使之变得虚弱。一般在开饮2~4小时之后开始喂食。开食的饲料要新鲜、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中,易啄食,易消化。
(3)温度。雏鸡前3日龄温度一般控制在35~37℃,如果雏鸡体质弱可以适当提高1℃,4~7日龄温度控制在34~36℃。然后以每周下降1~2℃的速度逐渐降温,一直降到18~22℃。在整个育雏期间,必须给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的温度环境,切记温度忽高忽低,以免造成损失。
(4)湿度。鸡舍湿度应保持在40%~60%,湿度过低,雏鸡容易脱水,空气中粉尘增多容易损伤雏鸡的呼吸道黏膜,诱发呼吸道疾病。在高温低湿时可通过带鸡消毒的方式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净化舍内环境。
(5)密度。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吃食不均,容易造成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整齐、感染疾病、死亡率增高等。雏鸡入舍后的饲养密度应掌握在每平方米30~50只。
(6)光照。雏鸡入舍后3天之内要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保证每10立方米空间有1个100瓦的灯泡,尽量使鸡舍内没有暗角。从第四天开始每天减少光照90分钟,减到1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光照20分钟,直到与白天的光照时间相等。
4.冬季常见鸡病综合防治措施
(1)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该病的临床特征是鸡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重症鸡发生结膜炎、流泪,咳出带血分泌物或血块,严重时填塞喉管致使鸡窒息死亡。防治措施:用弱毒疫苗对鸡群紧急接种,同时用清热解毒及利咽喉的中成药对症治疗。
(2)鸡新城疫的防治。主要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呼吸困难,排绿色稀便,鸡冠呈紫红色,死亡速度较快。如果病程稍长,则出现神经失调等症状。防治措施:首先应采取隔离饲养措施。其次应采取紧急消毒措施,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及时用新城疫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可有效保护未感染鸡。也可先用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注射,3天后再用疫苗接种。
(3)禽流感的防治。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肿头、眼分泌物增多、冠和肉髯边缘有紫黑色坏死斑点,呼吸困难,产蛋量明显下降。防治上可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尤其是提高新城疫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力。为防止细菌感染可适当使用抗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
(4)鸡白痢的防治。主要临床症状是排白色稀粪,黏附于肛门周围,有时堵塞肛门,脱水,多呈败血症,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治疗可选择的药物较多,如氯霉素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痢特灵、强力霉素及土霉素等。
(5)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临床特征是病鸡张口呼吸、咳嗽,有气管啰音、打喷嚏、流鼻水、嗜睡,产蛋量明显下降,产软壳蛋或畸形蛋或蛋壳粗糙。防治措施:免疫接种。可在雏鸡1~5日龄进行第一次免疫,使用H120疫苗;4~6周龄做第二次免疫,使用H52疫苗,以启动主动免疫,可使母源抗体低或母源抗体消失快的雏鸡及时获得保护。发病时,最好结合使用抗菌素,可控制并发性细菌病的发生。
(6)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逐渐衰亡。剖检腹腔内有大量腹水,全身肌肉、器官发生水肿。防治措施:可选用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每100公斤水加10克)、环丙沙星类(每100公斤水加5~10克)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7)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主要临床特征是引发急性败血症和气囊炎、脐炎、关节炎、卵黄性腹膜炎、肠炎和全眼球炎等。治疗措施:大肠杆菌对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要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四环素、土霉素及环丙沙星等。
(8)鸡肿头综合征的防治。病鸡眼周围、头面部甚至下颌及肉垂肿胀,出现摇头、斜颈等神经症状。防治措施:可选用磺胺间甲氧嘧啶(0.03%)、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等抗菌素,并配合抗病毒药物防治细菌继发感染。选用弱毒苗(1日龄喷雾)或灭活苗进行免疫。
(广西博白县松旺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傅文儒 邮编:537622)
1.做好鸡场的卫生消毒
(1)做好空栏期的卫生消毒工作。肉鸡出栏后,彻底清理鸡舍内的鸡粪、鸡毛、灰尘和舍顶的蜘蛛网与尘埃,再用消毒药水喷洒消毒。在清理鸡粪等污物后,先用清水冲净地板,再用消毒药水冲洗消毒。用清水把饮水器、料桶、料盆等器具洗净,再用消毒药水浸泡消毒,晾干后妥善安置备用。自动饮水的饮水线,排空后用溴氯海因或酸化剂溶液浸泡管道,再冲洗排空,彻底清除管道内的有机生物膜、藻类和水垢。然后用季铵盐类消毒药水浸泡管道,彻底消毒。
(2)抓好进鸡苗前的消毒工作。提前准备好垫料,暴晒后平铺于育雏室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用消毒药水喷洒后再晾晒消毒。进雏鸡前1~2天密闭育雏室,铺好垫料,每立方米空间使用福尔马林40~70毫升和高锰酸钾20~35克熏蒸,使用的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比例为2∶1,熏蒸1个小时后排空残留气味和消毒药,以备进雏。
(3)注重养鸡过程中的消毒。首先要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强化消毒意识。鸡舍的入口设消毒池,饲养人员要固定,不能串门,外来无关人员、物品禁止入内。其次,要搞好定期消毒,舍外可用2%~3%烧碱每星期进行1次消毒;舍内每周做1次带鸡喷雾消毒,发生疫病时可增加消毒次数或饮水消毒。
2.注意防寒保暖、通风透气
(1)注重保温。保温的关键点是要做到温度恒定,忌忽高忽低,并注意昼夜温差。温度适当时,鸡的表现为分散采食,分布均匀,精神旺盛;当温度偏低时,雏鸡的行动缓慢,羽毛松乱,聚堆,靠近热源;当温度偏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口呼吸,躁动不安。要根据气温条件适时脱温,但要防止脱温过早。
(2)添加垫料。保证垫料厚度是提高保温效果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冬天,鸡群脱温之后,除了自身体温没有其他任何热源,鸡群晚上俯卧睡觉,腹部直接接触地面,很容易受凉发病,足够的垫料是避免鸡群腹部受凉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3)通风。鸡群所在空间的空气质量对鸡群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通风不良,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就会导致鸡群缺氧,而且舍内的氨气浓度大,会刺激鸡群,导致呼吸系统黏膜的损伤,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3.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
(1)把好初饮关。雏鸡适时饮水非常重要,不仅能提高雏鸡的食欲,帮助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还能借助饮水饮服预防疾病的药物。雏鸡出生24~36小时之内必须开饮。水槽高度为0~4日龄7~8厘米、5~10日龄8~10厘米、10日龄以后13厘米。饮用水超过4小时必须更换。
(2)把好开食关。雏鸡的消化器官一般在孵出后36小时具有完备的消化功能,过早开食有害消化器官的发育。过晚开食又会消耗雏鸡的体力,使之变得虚弱。一般在开饮2~4小时之后开始喂食。开食的饲料要新鲜、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中,易啄食,易消化。
(3)温度。雏鸡前3日龄温度一般控制在35~37℃,如果雏鸡体质弱可以适当提高1℃,4~7日龄温度控制在34~36℃。然后以每周下降1~2℃的速度逐渐降温,一直降到18~22℃。在整个育雏期间,必须给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的温度环境,切记温度忽高忽低,以免造成损失。
(4)湿度。鸡舍湿度应保持在40%~60%,湿度过低,雏鸡容易脱水,空气中粉尘增多容易损伤雏鸡的呼吸道黏膜,诱发呼吸道疾病。在高温低湿时可通过带鸡消毒的方式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净化舍内环境。
(5)密度。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吃食不均,容易造成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整齐、感染疾病、死亡率增高等。雏鸡入舍后的饲养密度应掌握在每平方米30~50只。
(6)光照。雏鸡入舍后3天之内要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保证每10立方米空间有1个100瓦的灯泡,尽量使鸡舍内没有暗角。从第四天开始每天减少光照90分钟,减到1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光照20分钟,直到与白天的光照时间相等。
4.冬季常见鸡病综合防治措施
(1)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该病的临床特征是鸡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重症鸡发生结膜炎、流泪,咳出带血分泌物或血块,严重时填塞喉管致使鸡窒息死亡。防治措施:用弱毒疫苗对鸡群紧急接种,同时用清热解毒及利咽喉的中成药对症治疗。
(2)鸡新城疫的防治。主要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呼吸困难,排绿色稀便,鸡冠呈紫红色,死亡速度较快。如果病程稍长,则出现神经失调等症状。防治措施:首先应采取隔离饲养措施。其次应采取紧急消毒措施,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及时用新城疫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可有效保护未感染鸡。也可先用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注射,3天后再用疫苗接种。
(3)禽流感的防治。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肿头、眼分泌物增多、冠和肉髯边缘有紫黑色坏死斑点,呼吸困难,产蛋量明显下降。防治上可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尤其是提高新城疫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力。为防止细菌感染可适当使用抗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
(4)鸡白痢的防治。主要临床症状是排白色稀粪,黏附于肛门周围,有时堵塞肛门,脱水,多呈败血症,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治疗可选择的药物较多,如氯霉素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痢特灵、强力霉素及土霉素等。
(5)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临床特征是病鸡张口呼吸、咳嗽,有气管啰音、打喷嚏、流鼻水、嗜睡,产蛋量明显下降,产软壳蛋或畸形蛋或蛋壳粗糙。防治措施:免疫接种。可在雏鸡1~5日龄进行第一次免疫,使用H120疫苗;4~6周龄做第二次免疫,使用H52疫苗,以启动主动免疫,可使母源抗体低或母源抗体消失快的雏鸡及时获得保护。发病时,最好结合使用抗菌素,可控制并发性细菌病的发生。
(6)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逐渐衰亡。剖检腹腔内有大量腹水,全身肌肉、器官发生水肿。防治措施:可选用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每100公斤水加10克)、环丙沙星类(每100公斤水加5~10克)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7)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主要临床特征是引发急性败血症和气囊炎、脐炎、关节炎、卵黄性腹膜炎、肠炎和全眼球炎等。治疗措施:大肠杆菌对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要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四环素、土霉素及环丙沙星等。
(8)鸡肿头综合征的防治。病鸡眼周围、头面部甚至下颌及肉垂肿胀,出现摇头、斜颈等神经症状。防治措施:可选用磺胺间甲氧嘧啶(0.03%)、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等抗菌素,并配合抗病毒药物防治细菌继发感染。选用弱毒苗(1日龄喷雾)或灭活苗进行免疫。
(广西博白县松旺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傅文儒 邮编:53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