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善研教海探航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yda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以来,大冶师范附属小学的语文教学以勤学善研享誉黄石大冶,附小的语文教师更是以勤学善研为座右铭,不断地在教海中探循,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谱写出新的篇章。
  一、以校本培训为先导。让教师在专业学习中成长
  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校本培训方式,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
  1 集中学习。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语文新课程理论、教材教法的理解与解读是语文教师必须及时学习的内容。每周四是我们附小教研组活动时间,语文教研组利用大组学习共性的课程目标,或分年级组学习不同阶段的课程内容目标,以便让每一位教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认识课程标准,另一方面还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目标与教学的侧重点。一、二年级起始年级的语文教师更是努力深刻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学观念。集中的理论学习更新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新课程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
  2 专题培训。在集中学习理论的同时,我们注重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题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如校本研究培训,让教师明了怎样进行校本教研;说课培训,让教师掌握说课的内容与程序,以便在教研组内活动时有效组织自己的发言;评课培训,引导教师正确看课听课,发现课堂教学问题;信息技术的培训,安排计算机专业教师利用每周两次的课余时间进行,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现代化教学的能力。我们通过各种不同内容的专题培训,调动教师研究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积极性,把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论理解逐步内化为具体教学行为。
  3 “走出去,请进来”。走出去,能开阔视野;请进来,能学习提升。为发挥名师效应,提高教师的语文专业素养,只要是有名师课堂、语文教学研讨会等外出观摩学习的机会,我校必派骨干教师参加。这些骨干教师学习回校后又必担任起培训I教师的任务,或作学习汇报,或上一节课,以此将学习到的先进课程理念与方法辐射到全校的每一位语文教师。每年暑期我们还会邀请省市级专家来校讲学,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与育人观。我们还利用语文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讨论,举行教学行为反思辨析会,撰写教学心得体会和教学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4 互动学习。教师间的互动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此,我校开展了星期四进班听课制度,规定校长每月听课不少于10节,副校长每月听课不少于15节,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5节,课后及时反馈意见,总结经验,指出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一活动的开展既融洽了教师之间的关系,又促进了教研氛围的形成。
  5 反思学习。教学反思是教学研究的起点。无论是随堂课、研究课还是赛课,学校都要求语文教师做到“四说一写”:一说教学目标达成优劣,二说教学问题处理效果,三说课堂中的不足,四说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最后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写出教学反思。教师通过“教学问题一教学设计一教学行动一教学反思”系列教学活动,对教学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6 网络研修。我校语文组利用网络建立了学习共享平台,建立了语文组学习群,名为“语文园地”。在群里,语文老师常常进行沙龙式学习、讨论、交流,这种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师的校本研修氛围。
  二、以校本教研为途径,让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行动研究。为了让语文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我们开展了以课题研究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以自主学习、分步指导为主题的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1 校本课例研究。我们将课例研究分为准备、课堂观察、评价、再授课、形成课例或案例几个阶段。首先由授课教师选定一个内容在教研组内进行集体备课,其次由授课教师上课,组内教师带着问题进行课堂观察,再组织研讨,对照新课程理念集体设计改进教案,然后再一次授课,并写成教学反思和体会,从而生成课例或案例。此外,我们还倡导“同课异构”的校本课例研究,通过与同行、专家的专业切磋与合作,形成校本研究合力,促进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2 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的研究一直是我们附小的特色。我们有国家级课题“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验”,有省级研究课题“综合阅读”,有市级课题“‘自主学习、分步指导’教学模式的探究”“经典诗文诵读”。围绕这些课题,学校专门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了实验教师与实验班,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主题,形成“个个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科研氛围。语文教研组在教科处的规范管理之下注意规范化建设,加强对教科研方法的学习和指导,加强了实验课题的过程管理,加强对实验结果的总结和评估,在研究的同时注意搞好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大胆尝试,深入反思,及时总结。以教育科研带动和推进学校语文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
  3 校本课程研究。为拓宽语文教学渠道,丰富我校师生的内涵,提升我校的校园文化品位,我们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校本课程研究,选编了我校的经典诗文诵读教材。此教材分为三册,分别是《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干字文》《古代名句诸子文萃》,供低、中、高段学生阅读。此外,学校还将每周二下午的第二节课定为国学课,由语文教师统一上课。我们还给每位学生建立了阅读档案,以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阅读积累古诗文。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语文教师要提前背诵。
  4 “自主学习、分步指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我们先后学习了洋思经验、杜朗口教学模式,结合小学语文课程和学生的特点,确定了“自主学习、分步指导”课堂教学的策略,然后集中学习讨论,初步确定了这种模式的五个环节:第一,激趣导入,明确学习目标;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三,出示自学提示,自主学习;第四,讨论交流,分步指导;第五,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三、以语文活动为平台,让师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1 教师阅读年活动。我们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我与我的书”教师阅读年活动,要求每位老师每周读书不少于7小时,每周写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不少于1篇,年累计不少于1万字。为保证读书效果,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读书沙龙、读书汇报等交流活动。
  2 学生“读书月”活动。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为了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我们给每个班级配备了图书角。在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注意读书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不同文体的文章该读些什么,这样得法于课内,指导于课外,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年的四月份,是学校的“读书月”。在这个月里,学校举行故事会、演讲、集体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活动中,学校还会评选出读书标兵和书香班级,以此激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3 作文竞赛投稿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研组一直在从事学生作文个性化教学研究,从学生的写作需要出发,鼓励学生以自我之笔,写自我之事,抒自我之情,从而让学生的写作绽放出个性色彩。每个语文老师都会别出心裁地设计班级的作文园地,以刊登学生的优秀作品。此外,学校与报刊建立联系,直接选送学生的优秀作文。学校每年还会举行一次“新星”作文竞赛活动,以发现优秀的写作苗子,为参加省市级的作文竞赛作准备。
  4 书画竞赛活动。“红黄蓝”杯书画竞赛是我校每年“六一”的传统活动,活动中,学生们各尽其能,各显其才,创作各类书法、绘画作品。“六一”前一天,学校将学生的作品在校内展出。展后我们还会选出一些作品装裱,挂在走廊上、墙壁上。这也成为一种特色校园文化,熏染着每一个附小学生。
  5 经典诗文展示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古韵悠悠”等主题诵读表演活动使得我校的经典诵读在当地享有盛誉。
  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科学,语文教学质量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点亮学生生命的底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的语文老师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其他文献
《语文建设》编辑部给我寄来一篇发表在2011年第12期《语文学习》上的文章:李强《让香菱走回“大观园”——兼谈长篇小说“节选”的教学》(以下简称“李文”),要我就《香菱学诗》的教学问题,也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没有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也没有留意过这方面的其他文章,只是从“李文”提出商榷的归纳中知道有多种教学设计。“李文”批评它们关注了枝节而忽略了整体,或成了写作学的知识教学,或以古为今用的理念,去硬套人
“文本细读”作为源于20世纪西方文论的一个重要流派——语义学——最基本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手段,近年来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文本细读多被用来逐字逐句理解课文的意思、落实知识点,为学生迎接各种考试作准备。殊不知,这恰恰背离了文本细读作为—种教学方法的现实意义——引起学生对于經典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文本细读之落脚点并非知识本身,而是作为一种学习方法以求在学生的自主
在全国开展真语文大讨论之时,《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出版了。该书35万字,从语文教育的问题入手,论述了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语文教师要转变的25个语文教育观念,并将其整合为课程观、价值观、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知识观6篇。该书可以说是真语文大讨论的一部力作,是深化语文教育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践行真语文的必读图书。  语文教学无能、无为、低效,已经成为大众所公认的问题。现在,就算有少数学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一度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学科门类的多样化,加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由此也暴
有教师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  在《珍珠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一句,通过和学生一起反复朗读反复想象反复品味,把一个小小的故事开掘得酣畅淋漓,觉得自己创造出了比原故事还要“美好”的境界,并有些陶醉。这时候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喜欢这篇文章。”教师不禁愕然:“为什么?你说说理由。”学生振振有词:“林清玄说,向人乞讨的是宠物,不会乞讨的才叫动物,人类把动物变成宠物
有人说,课前的劳动量与上课时的轻松度成正比。换句话说,课前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轻松。这里的“劳动”就是备课,备课主要就是写教案。就写教案而言,我们不妨作个简单的估算:如果一节课的教案写1000字(这应该是很简练了),一周只算四节课,一学期只算20周,一年就要写16万字的教案,三年就要写48万字的教案!我们写了这48万字到底有多大用处?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对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是不是因为写了这些教
《段太尉逸事状》是苏教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一篇,文中,柳宗元叙述了段太尉的三件事情: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我在教学此文时,一开始还是比较顺畅的,但是带着探究目标和思辨意识的学生的思维是不安分的,他们先是发现了一个小问题:为什么段太尉要在郭晞的军营中吃晚饭、住宿?这个问题不难,通过大家的协同努力,很快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即段太尉是在考察郭晞的诚意和决心,这件事表现了段太尉的勇敢
特稿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是”与“非”——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访谈…《语文建设》编辑部1/4  关注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郑桂华1/8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案例:秋的发现与表达………………………郑桂华 季丰 羊立彦 黄卉1/13  从意象角度解读诗人个性化情思——“秋的发现与表达”教学举隅………………张慧1/18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引”和“行”一样,说的是一种诗歌的体裁,也是和“行”一样的一种比较自由的体裁。章无定句,句无定言。据考证,李贺这首诗写在公元811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诗中所歌颂的李凭属梨园子弟,箜篌弹得很出名,“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可见在当年是个当红的明星。李贺的赞颂当不是虚言。  吴丝蜀相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之丝,蜀之桐,当是名品。梧桐本来就是制琴的优质材料,这里不仅是说材质之
小说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分析某一人物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往往是笼统的抽象概念,许多学生凭直觉能说上一两点来,但具体的又说不出所以然来,造成结论与文本间的“空档”;长期架空文本的论述,模式化的结论评价,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倦怠,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笔者尝试在小说阅读中进行开放式教学,即无预设、无指向,学生在素读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分析、鉴赏,之后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所有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