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叙事艺术和文体风格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尝试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即结构和视角、人物对比、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方面分析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现小说的主题——虚无思想,说明对小说进行跨学科分析,能够多方位、多层面的理解小说,探究蕴含在形象背后的大量思想感情,深入地揭示作品的写作艺术和深层意蕴。
  关键词:文体风格叙述艺术海明威虚无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前言
  
  海明威作为“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以杰出的艺术成就和独树一帜的文体风格著称,尤其是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若要欣赏海明威是“如何表达故事”的,有必要将叙述学和文体学的方法结合起来探讨。
  20世纪60年代,随着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的兴起,叙述学和小说文体学在当代西方小说批评理论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研究成果深化了对小说的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性的认识,提高了欣赏和评论小说艺术的水平。小说的叙述视角成为叙述学和文体学的研究重合点。但是这两个学科对视角的研究重点颇为不同:叙述学者着重分析不同视角本质性的特征及其对视角的分类;而文体学家则对语言选择感兴趣,注重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其中主要包括词汇、句型、标点、人称、时态等。
  从叙述学角度来看,视角起着调节叙述信息和距离的作用;从文体学角度来看,视角体现叙述者在叙述时通过文字表达流露出的立场观点、语气口吻等。前者直接作用于叙述结构,后者通过语言特色间接作用于叙述事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体学家采用了不同方式来借鉴叙事学,文体和叙述分析的结合可以使小说评论得以细化和深化,有助于文本阐释和分析,并克服单一学科对文本阐释的局限性。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之一,充分体现了其简洁洗炼、内涵丰富的叙事艺术和语言风格。本文欲以文体学和叙述学理论为依据,从叙述视角、叙事方式和叙述语言等角度对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作深入研究,理解小说文本的形式和技巧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分析和欣赏海明威独特的现代叙事艺术、文体风格。
  
  一叙述分析
  
  1 结构和视角
  海明威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这样开头的:“时间很晚了……现在是夜里……上个星期……”从时间上分析,这是倒叙,表明海明威是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选择从中间开始叙述故事,能够避免读者产生视觉和思维疲劳,引起读者想知道前因后果的兴趣。故事原文中,作者在第一句“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的阴影里。”就把问题引出,为什么深夜了老人还坐在树叶的阴影里?给读者以悬念,吸引读者继续阅读小说。
  另外,在这篇短篇小说中,海明威以客观冷静的视角叙述它的情节,淡化故事。阅读此篇小说,读者会感到一种明显的张力:故事的一位主人公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但小说表达方式却平淡自然。极度孤独而又处之泰然,这显然是矛盾的,也正是“张力”这一写作风格的特征。这种张力源于一个叙述方面的特征,即用第三人称视角叙述故事,叙述者处在故事之外,超然客观地观察所述事件。一位外在式叙述者讲述故事,对故事描写发生的年代、地点、老人和两位招待的名字和国籍都不做交代,这使故事就有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普适性,海明威似乎在暗示人类这样的晚年孤独生活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存在。海明威赋予小说简短的故事情节、简朴的语言和抽象的背景,使作品的意蕴更带有普适性。
  2 人物对比
  在这篇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三个人物:冷静、替他人着想的老侍者,以自我为中心、急于回家的年轻侍者,还有那个富有,但孤独绝望的老人。人物对比刻画构成小说的另外一种张力,老侍者作为一个饱经沧桑、涉世极深的人物出现,是他在讲述老人的故事,同时告诉读者他和老人一样喜欢明亮的地方。他对老人充满同情,理解老人深夜不愿回家的原因,知道现实与世界的种种规则,了解世道的艰难,了解老人内心世界,应该说他和老人同属一类人物。
  年轻招待有工作、家庭,喜欢睡觉,充满自信,对老人深夜不愿回家感到困惑,表现出不耐烦,自私,甚至粗鲁。老侍者和青年招待拥有各自的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两种类型的人物对比,从这种对比中可体现出每个人的处境与经历的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念是不同的。小说通过对年轻招待的描写反衬大部分老年人所处生活状态,即他们过着内心孤独的生活。正是通过对老侍者和年轻招待两位人物的描写,作者成功地向读者阐述了他对老人的理解,对人类晚年生活的理解,对虚无的理解。笔者认为这也许是海明威本人晚年在身体遭受多处战争创伤的折磨,并大彻大悟之后,结束自己生命的原因所在。
  如果小说的解读者认为老人是故事的中心人物,这是不全面的,不谨慎的。只要将小说中的老人和老侍者两位人物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作家的叙事焦点主要集中在老侍者身上,老侍者讲述了老人的故事,但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负荷构成了海明威所要表述的中心命题,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老侍者实际上是一位真正的孤独者和启示者。这位启示者在发生的故事结尾看到了世界的真相,揭示了小说的主题——虚无。
  
  二文体分析
  
  1 词汇重复
  词汇重复属于文体前景化中的照应,是实现关联的一个重要手段。这一文体衔接手段可提高文章的谋篇机制。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重复一些词汇,强调所要表达内容,加强了对话中人物会话蕴涵,使整篇看起来形似松散的对话具有连贯性和整体性,使小说内容联系密切富有逻辑。在海明威的原文中,nada(虚无)从开头到结尾共重复出现21次,笔者同时发现与虚无在意义上相近的词汇,the shadow of the leaves (树叶的阴影)出现四次,nothing(虚无)出现7次,insomnia(失眠)出现2次,是这些词汇一方面共同把故事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把文章内在思想内容联系在一起,达到了充分展示主题、突出主题虚无的目的,重复这些词汇即强调这些词汇在小说中的作用,而且,也许更为重要的是作者通过词汇重复,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感情与思想,使小说一步一步到故事结尾走向高潮,显示虚无的无处不在和它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重复出现4次,这是在问题“他恐惧什么?”之后,做出的回答,强调老人对虚无的恐惧,强调老人对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渴望,作者使用这些特别简单的言语再次体现出这一深刻的主题。
  在海明威的原文中It was a nothing…It was all a nothing…,在nothing前使用冠词a,这一偏离常规的文体选择表明,作者似乎在强调使老人处在极度孤独中的原因,不是其它任何原因,而是精神世界的虚无导致了内心的孤独,由此找出了老人内心孤独的症结所在。
  2 语言风格
  在遣词造句这一文体层次上,海明威就事论事,不带任何感情色彩,通过朴素的词汇、简洁的语句和生动的日常用语描写老人的极度孤独。老人的极度孤独和描写的平淡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微妙地增强了小说表达效果。例如,开篇第一句话,“时间很晚了,大家都离开餐馆。只有一个老人还坐在树叶挡住灯光的阴影里……”再如文中说:“他喜欢坐得很晚,他是个聋子。”“上个星期他想自杀。”这些描写看起来像是陈述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没有夹杂感情成分,似乎如此平常的事情,根本没有加以评论和渲染的必要。而正是这些平淡的语言告诉读者,老人是经历了极度孤独和艰难的思想斗争后,以极大勇气做出无奈的自杀选择。老人内心世界的不平静和叙述语言的平静构成极大反差,衬托出老人欲摆脱虚无、追求自尊生活的强烈欲望。
  本篇小说简洁的对话与关于虚无的反复描写形成了鲜明对比。海明威以一贯采用简短的句子、准确易懂的词汇、电报式文体的语言、节奏快速的故事情节、句式简短凝练的对话、环境描写与情景交融来构筑小说而著称。本篇小说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这一文风,海明威通篇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即以两位侍者的简单对话透露出老人的真正需要,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但作者在描写虚无时重复使用了一些词汇和嗦累赘的语句,故意在语言上设置了障碍,减慢了语言叙述的速度,迫使读者放慢阅读速度并注意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例如:
  “Some lived in it and never felt it but he knew it all was nada y pues nada. Our nada who art in nada,nada thy name thy kingdom nada thy will be nada in nada as it is in nada.Give us this nada our daily nada and nada ua our nada as we nada our nadas and nada us not into nada but deliver us from nada;pues nada.——Hemingway”
  这段文字是说“虚无”无处不在,这一词汇的反复使用,与老侍者内心紊乱,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必要的同构,至此说明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世界是虚无的。
  3隐喻意义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中两次对景物进行描写——老人喜欢坐在树叶轻轻飘拂的树影里,树影暗示并衬托了虚无,树叶的阴影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景物描写与文中关于虚无的叙述暗暗呼应,极大地增强了描写效果,作家创造出的新的“意象”——树叶的阴影,找到了与虚无词语间的密切组合联系,构筑了新的隐喻系统来激活读者的想象力,深化了小说主题——虚无。
  “树影”意喻老人孤独和虚无的生活环境,而“光亮”则表达老人对享乐、安逸、幸福生活的期盼。小说通过对两个咖啡馆环境的对比描写,说明老人和老侍者都喜欢干净明亮的地方,两人深夜不肯回家,仅仅是为了追逐夜里的那点光亮,为了逃离虚无,他们需要这样的一点难得的光亮鼓励自己战胜精神的空虚和孤寂。老人和老侍者虽内心孤独,但渴望追求光亮、干净、和平和安宁的秩序来重新确立生活的自尊,这种自尊就是生活的勇气,是他们用来战胜可怕的精神危机的支柱。他们在追求自尊的生活,期盼着光明的到来。
  
  三结语
  
  本文从结构、视角和人物对比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叙述艺术,从词汇重复、语言风格和隐喻意义三方面分析欣赏小说的文体风格,从而得出结论海明威从叙述艺术和文体风格两方面突出表现了小说同一主题——虚无思想。海明威的创作风格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由简单到深刻,由表及里。尽管是简单的行文,平淡的对话,短小的篇幅,却体现出海明威含蓄、耐人寻味的深刻思想意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可谓是海明威描写孤独、虚无、理解与渴望的经典篇章。笔者通过对这个短篇的分析得到启示,尝试使用文体学理论和叙述学理论分析文本,能够多视角多层次分析文本,这样有助更好地理解作品。
  
  参考文献:
  [1] 格非:《小说叙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海明威:《海明威短篇小说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
  [3] 刘世生等:《文体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 申丹等:《当代叙事理论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7] Wang Shouyuan,Essentials of English Stylistics.Jinan: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2000.
  
  作者简介:孙红艳,女,1968—,河北省邯郸市人,在读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文体学、文学翻译、美国文学,工作单位: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我相信加有护肤成分的化妆品对皮肤是有好处的。因为我经常给演艺圈的明星化妆,她们非常在乎自己的脸,希望我用好的化妆品,用有护肤作用的化妆品,我也尽量满足她们的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一定要采用全面、综合的治疗,其中身体的治疗只是整个综合治疗的一半,而心理治疗在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人的心理反射会对生理造
不宜只吃精制米面孕妇应尽可能将“完整食品”(指未经细加工过的食品,或经部分精制的食品)作为热量的主要来源。因为“完整食品”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各种微量元素(铬、锰、
美国男人的典型装束是,上身一件全棉T恤套衫,下着一条牛仔裤,脚踏一双运动鞋。青春少女的时尚打扮,也只是一件普通T恤,一条迷你格子喇叭短裙,脚上套着半筒棉袜,运动鞋(或平底皮鞋)。他们的穿着,讲究个性,追求自由随意,同时注重舒适实用,这充分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点。  一般美国人每天都要洗澡更换内衣裤。上班族或学生习惯于每天都要换上一套不同色彩和式样的外衣与鞋袜。有的单位规定,女职员夏天上班时不能穿裸
苍蝇是追腥逐臭的行家里手 ,且能传播霍乱、伤寒等多种疾病 ,历来被人们视为“四害”之一 ,避之惟恐不及 ,怎么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呢 ?然而事实却正是这样 ,昆虫学家还给这
摘要《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德莱塞的代表作。在这篇小说中,德莱塞以辛辣又略有夸张的笔法描绘了20世纪初的美国都市生活,并透过嘉莉的个人情感世界展示了工业化的发展对个人的道德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嘉莉妹妹》 都市 情感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出版于1900年的《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篇小说中,德莱塞以辛辣又略有夸张的笔法描绘了20
编辑同志:我是个搞销售的,常年累月在外面跑,生活没有规律,天天离不开酒,现在肝呀肾呀胃呀肠道呀好像都出了点问题,但我害怕到医院检查,怕查出“毒蜘蛛”(癌的代号)。前不久,
在我国的饮食史上,有关解酒的方子是比较多的。据《唐史》记载,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一日召学士李白入宫写诗“歌颂”杨贵妃,但李白醉酒未醒,玄宗命御厨制醒酒鱼羹,亲手拌和,李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百川汇海,百色纷呈,经过中华历史的淘洗精炼出的中国药膳独具特色,药膳中具有滋补强身,延年益寿作用的药酒和菜肴千百年来倍受青睐.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极
养生之道你是养生达人吗?如果是,那您一定有很多养生的实践经验和秘诀。我们想请您把您的养生秘诀写下来投给我们,让大家分享您的经验。文章要求:字数不限,须为原创稿件。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