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巨星》:家庭能给予孩子的并非你所想象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c88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负责一天17个小时的工作,其他什么都不做,回家只会享受妻子为他准备的美食、咖啡和开水,出门的行李也是妻子帮忙收拾,稍不满意就会暴打妻子。
  曾经因为忘记烧开水而把妻子的手打断了.女儿的学习不好,他就把女儿的吉他弦挑断;女儿用母亲偷偷买来的电脑上网,他就逼迫女儿把电脑摔了.自己工作调动,就要把女儿嫁给未曾见过面的男人,不征询家人。
  母亲和女儿、小儿子相依为命。父亲好像这个家庭里的奴隶主、访客,他在的时候,死气沉沉;他离开的时候,生机盎然。
  家里还有一个姑奶奶,一个非常沉默的角色。
  这部影片直接戳中泪点的就是家暴话题以及女性的崛起。
  当你看见母亲被打、父亲无理的时候,你可曾试图拯救母亲,但是反而被父亲一起打,或者拎到另一间屋里,不许参与此事?你可曾体验那种爱莫能助的无助感,只能在一个角落哀嚎?
  你的记忆里是否闪现出很多恐惧和憎恨,是否在心发誓,要远离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男人?是否在心理上就只想靠自己的努力,带母亲离开父亲?
  你可能并不在乎是否丧失父亲,你只要母亲平平安安;你可能并不在乎离婚是否被人非议,你只要母亲和自己不再被打;你可能并不在乎那个暴力的男人离开你们之后怎么生活,你只要自己和母亲生活得好就行了。
  在那个当下,孩子和母亲形成了联盟,父亲被隔离了。
  若干年后,你未必能从暴力的阴影中走出来,也未必能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待那个暴力的父亲。当有一天,你成长了,你就会从和母亲的共生视角里爬出来找到那个真正独立而客观的自我。
  但不管如何,一个孩子能够存活下来,一定要感谢这个家庭里一直呵护她、支持她的母亲。
  忍,成就了女儿的自由说
  为什么尹希娅那么能干,那么能说会道?
  她有关于梦想的大道理,也有关于“先有鸡,先有蛋”的道理。
  母亲对她是既欣赏又无奈。聪明善辩的女儿很可爱,可是她没有办法完全满足女儿的需求。唯有依靠丈夫的家,才能有现在的苟且,所以她对丈夫的暴力骂不还口、打不还手。
  父亲不在家的时候,母亲和女儿的话很多,她们互相倾诉,互相疗伤,克服心里的恐惧,释放内心的压抑。
  然而,女儿并不真正地懂母亲,她觉得母亲像个孩子,胆小又懦弱,所以她就变得强大,敢于反抗,敢于战斗,敢于表达,想要保护母亲。
  其实,母亲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能做的是什么,什么时候做。
  正是因为母亲的忍,成就了她畅所欲言的自由。女儿的独立和自由是母亲所希望看到的,也是母亲自己不曾实现的愿望的代偿。自由,是每个重男轻女社会女性的渴望,如果自己实现不了,一定会倾尽全力让孩子实现。
  这就是她后面偷偷做了很多事情的最初的心理機制——代偿!
  偷,触动了女儿感恩的心
  她偷偷地生下了女儿,并勇敢地回到家庭,却从未提及此事,并要求女儿感恩。这是一位母亲无偿、无条件的爱!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她也不想让女儿因为这一点而心生内疚,她希望女儿可以有自己的道路走。
  她偷偷卖掉父亲留给她唯一值钱的金项链(在丈夫眼里,是体面拿得出手的一条),默默支持女儿的音乐梦。因此,又被丈夫暴打。
  她偷偷地买来电脑,让女儿可以借助互联网,戴上罩袍遮住脸偷偷地唱歌,把自己音乐作品上传到网上,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母亲的智慧并没有在长期的家暴中流失!
  偷偷的背后是苟且,是没有收入来源的悲哀,同时也是支持女儿实现梦想的动力在推动一个母亲默默奉献。
  这才让不可一世的女儿,看到了自己的鲁莽和冲动,自私和狭隘,也才生发感恩之心。原来她的肆意言论,她的做梦自由,都有一个人在默默地付出,放弃了很多来成就她。
  她决定为母亲放弃一次,不再执着明星梦,安心读书!
  挺,换来了女儿的同理心
  机场的告别与回击,看了大快人心,也博得了很多感动,它宣告了女性的崛起。
  母亲镇定自若地告诉父亲:“这把吉他不是垃圾,是尹希娅的梦想!劝你一句,这里都是监控,如果你敢在这里打我,我就调录像下来上传到尹希娅的优兔网上,让你前途尽毁!”
  她终于在离婚协议上签字了,还头也不回地领着两个孩子离开了机场,留下孤独的暴力父亲和孤老的姑奶奶!
  “站出来”不是不会,而是时机未到;“忍辱偷生”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所以,女儿在颁奖典礼上说:“妈妈她不是傻子,她是一个天才;她不是胆小鬼,她是一个战士;她不是孩子气,她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她才是真正的神秘巨星。”
  女儿从任性到理解,从操控到接纳,从执着到柔和,都被母亲深深地影响着。女儿因为母亲的“忍”“偷”“挺”而更能理解女性的母爱和韧性,母亲通过女儿的反叛、真实、自由而注入了力量。最终两个人都得到了心灵和身体的自由。
  共生的母女彼此成就,暴力的父亲孤独终老!
  从共生中爬出来
  共生有一个弊端,就是女儿看世界的角度会因为母亲而变得狭隘,因为信息的输入全部来源于母亲,她只能看到母亲让她看到的部分,看不到另外一面。
  就像音乐人库马尔,众人都看到他的“浪”和“骚”以及对婚姻的不负责任,但是他对于孩子天赋的尊重以及热心肠的善意,也都通过帮助尹希娅成名得到了印证。
  曾经的我,对于父亲的认知也是不讲理、暴力、不顾家,有过憎恨,想过逃离,心里一直感激母亲一次次地从父亲手下救出我。
  后来经过很多心理成长,我发现,我发展了自己的勇敢和无畏,那是父亲的暴力所锤炼的;我也发展了我的自由,那是母亲倾尽生命呵护的。我将它们视为生命的礼物,并感恩父母馈赠于我生命的特质。
  我知道,我曾经和母亲穿一条裤子,丧失了真实的视角,我并未真正地看见过他——我的父亲,看到他的无奈,看到他的痛苦。如今,我用心去看,看到了他的坚强、他的勇敢、他的支持、他对于才华和事业的尊重,对于闯荡和冒险的承担。他不是儿时母亲说的一无是处!
  我原谅了他,也放下了心中的怨。“
  所以,真正的自由是脱离共生,用自己的视角看待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理解他们的不易,看到他们的尽职,也接纳他们的缺点,将父母以及他们在养育过程中使我们练就的特质珍惜对待。”
其他文献
A来访者一,男,17岁,高二学生,因“反复出现害怕艾滋病、狂犬病等,害怕别人触碰自己4年余,加重2月”就诊。诊断为“强迫症”,以药物结合心理治疗。来访者在妈妈的陪同下就诊,身材1.75左右,微胖,看似小学生,就诊时一会儿摸摸妈妈的头发,一会儿捏捏妈妈的耳朵,有时坐在妈妈的大腿上。主要症状是害怕他人触碰到自己,担心被传染艾滋病,在學校里如有同学不小心触碰到他,就一定要看一看对方的手,看有没有破损才放
期刊
Q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最近我诸事不顺,比如说:因为说话没有考虑对方感受,让同学对我有误会;想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想让家长干预,却跟家长也有了冲突;本来学习成绩不错,受到老师同学的喜爱,但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发挥失常,成绩明显下降,觉得自己很失败。过去当我遇到挫折时会自己鼓励自己,但最近的一系列事情让我产生了失落感和挫折感,觉得自己越来越没信心了,我如何才能走出心灵的阴霾呢?  小诺 
期刊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四届亚洲儿童多动症学术会议于2018年5月24日-26日在上海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和亚洲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联盟共同主办,会议主题是:“全程康复 改善结局”。  本次会议邀请了Gabrielle A. Carlson博士(美国)国际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研究协会主席,John Fayyad MD(黎巴嫩)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學家,Dr
期刊
“抑郁症是当前世界上发病率上升最快的疾病之一—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患者数量增加了18.4%。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2017年发表的数据,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2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3%,其中青少年、围产期妇女、老年人为高发人群,但任何年龄段都不能幸免。抑郁症所导致的自杀每年夺走近80万人的生命,已成为15-29岁年龄段个体的第二大死因
期刊
道家思想是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道德经》虽只有五千多字,但在中华文明、文化史上却占重要地位。道可道,非常道,虽然古今少有将《道德经》完全读懂的人,但其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意识形态。本刊编辑对话湘雅名医张亚林教授,听他解读老子智慧。  道家思想有许多处世养生之道,它能缓解精神应激、抚慰精神创伤。道家认知疗法则是把老子的思想
期刊
每次独自问路就会结巴,我说的结巴和你们心里认为的结巴不一样,我是说话的时候并不会打磕巴,而是无缘无故丢字儿,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总是说不完整,甚至是丢掉句子里的关键词,每次一张嘴就会把想问的问题搞得特别混乱。比如,有一次我问某小区的几号楼怎么走,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几号楼,而是反反复复地将单元号脱口而出,搞得被问路的人都蒙圈了,特别尴尬。因为总是这样慌慌张张地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就会感觉自己特别
期刊
2018年6月8日—10日,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认知行为治疗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中国心理卫生》雜志承办,《四川精神卫生》杂志社、绵阳市心理学会协办的全国最大规模心理危机干预大会在四川绵阳召开。  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00多位授课专家,精神卫生机构的院长、副院长及医疗同道,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校的专家教授,科研工作者、
期刊
宋代诗人秦观,有一首描写美好春日的诗,“一夕輕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但是,人们读起来却有即使是在大好春光中,也内心惶惶,无所安放的感觉。  何为社交焦虑?当你在与人交往或在社交场合中讲话时,是否出现过以下几种情况:  感觉心跳加快,脸部发烫,甚至出现颤抖;  笨拙尴尬,不敢抬头,不敢与他人对视;  局促不安,怕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想借机逃跑。  你是否有过以下
期刊
很多人用短信、微信、邮件,甚至面谈交流时都能及时回复他人,而且十分健谈,唯独对电话交流感到恐惧。明朗大学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平时的人力资源规划、绩效管理,甚至培训与开发等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只有一个工作—打电话总是让他难以应对。每当需要给应聘人员打电话,他能拖就拖,实在拖无可拖的时候就盼着电话里传出“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即使明知道第二天会因为工作不力被领导批评也会大大地
期刊
老人家常这里也痛,那里也痛,医学界临床研究发现,老人慢性疼痛的特征有以下六点:  1 病人所描述疼痛的范围较广泛,不具体、位置不固定,通常也找不到生物层面的因果关系。这类病人对于身体的移动与碰触往往过度敏感,且表现出更多软弱的感觉,而其表现的行动功能与其对疼痛的叙述不太吻合。  2 活动的主观选取,也就是病人会主诉活动程度下降,卧床时间增加,但观察结果可发现有些活动仍然很密集。  3药物的依赖,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