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生进行表象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育考生面临的现实问题
  
  体育考生都是面临毕业的高三学生,对他们而言,人生奋斗的目标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希望能适应高度紧张的高三文化学习生活,顺利通过高考文化考试关;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刻苦的训练,能成功跨越体育专业考试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常遇到这样一些现象,诸如训练、学习在时间上的相互挤占;大运动量的训练导致体力的下降,干扰了文化学习生活的节奏,造成学习成绩的停滞不前或下降;高强度的练习引发的疲劳或损伤妨碍了训练的进程、文化课学习的效率等等.作为教练,探求一种可行的科学的训练方法,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是有必要的.根据多年的带队经验,笔者认为运用表象训练结合身体综合训练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
  
  二、表象训练的概述及其作用
  
  表象训练是在暗示语的指导下,在头脑中反复想像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它是教练员、运动员和体育运动心理学工作者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心理技能训练方法.运动心理实验研究表明,表象训练有利于建立和巩固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熟练和加深动作记忆前对于成功动作的体验将起到动员作用,使运动员充满必胜的信心,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三、体育考生进行表象训练的必要性
  
  1.从体育考生来源看
  他们大部分是半路出家,没有从事过系统的体育训练.这些学生大都是遗传素质较好,技能基础较差,文化课成绩一般,报考理工科院校自觉无望而报考体育院校.他们一方面要进行紧张的学习生活,另一方面又要进行体育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具有时间短、任务重的特点.如果对他们进行表象结合身体实际训练,则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加快考试技能动作的熟练和加深动作的记忆,有利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和巩固考试技能的正确动力定型,从而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训练效率,解决学习、训练时间上的相互挤占的矛盾.
  2.从体育考生生理、心理看
  高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其独特的心理、生理特征常表现为注意力易分散,情绪波动较大,意志力和自信心不够稳定,这些因素都会抑制机体潜力的发挥.这部分学生往往没有丰富的运动经验,自我调整能力差,一定程度上,随着环境的转换往往会导致其个体的运动表象模糊,反应、思维及注意力降低,从而造成比赛、考试等失常.通过表象训练,能有效地集中精神、稳定情绪、树立信心、调节竞技状态,最终提高考试技能的运动成绩.
  3.从体育考生训练方法上看
  根据调查显示,针对体育考生的训练,教练员一般都安排了大量的身体练习作为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训[HJ1.15mm]练手段.但这种传统的训练方法并不符合体育考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大量的身体练习耗时较长,挤占了考生文化学习的时间;不断增大运动量,尺度也较难把握,易引起肌体过度疲劳或损伤;同时它还受到场地、器材、气候的限制.而表象训练恰恰能弥补上述的不足.实践操作中,把表象训练与身体的综合练习结合起来,则能让机体处于一种“工作一休息-工作”的良性状态,起到内外兼顾、相得益彰的效果;同时,两者的结合大大缩短了技术、技能的学习时间,起到省时、高效的作用.
  
  四、体育考生进行表象训练的可行性
  
  首先,体育考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能通过短时间的刻苦训练,提高体育考试项目的成绩.基于这一目标,他们都有以下特征:
  1.都是自尊心极强的青年,都有一个为体育事业奋斗的远大抱负.
  2.生理上,身体发育已接近成人,骨化过程已基本完成,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机能已发育完成,兴奋与抑制渐趋平衡.
  3.思维的概括与综合能力增强,观察力更具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对科学的训练方法有很强的自信心,对新知识、新方法易接受、易掌握.
  4.在学习和实践中,他们能独立思考,全面地、发展地看待问题,能把运动技术、技能的理论知识系统化,能在身体练习实践中找到训练的重点,表现出较强的思维组织性和深刻性;能按照教练的训练意图完成训练计划.
  5.自我意识不断发展,自我评价渐趋成熟,懂得自我教育,理解训练的甘苦与人生价值目标的因果关联,因而训练不怕苦,自控能力较强.
  上述种种特征表明,体育考生生理、心理发育已趋于完善,接近成人,具备了接受表象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和心理学的可能性,对他们进行表象训练是可行的.
  其次,体育考生在接受技术技能培训的初期,各项技术技能相对于他们而言,认知成分较多,根据加滕久的符号学习理论认为,表象训练之所以有助于提高运动技能,是因为人在进行表象训练时,对某任务各动作序列进行了符号练习,在练习中,可以排除错误动作,熟悉动作的时间特征,预见到动作的结果.由于这是一种认知上的或符号性的练习,因此,对于那些含有较多认知成分的任务如迷津学习更有效.据此,针对体育考生进行表象训练,是符合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认识规律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
  综上所述,针对体育考生面临的现实问题,运用表象训练结合身体综合训练是一种可行的必要的解决方法,是一种符合考生实际情况的科学的训练方法.
  [责任编辑:罗 艳]
其他文献
随着“3 综合”高考模式的实施,综合科目必将是教学的关注点.加强地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丰富地理教学手段,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适应综合科目的高考.在地理教学中利用化学方程式,突破地理疑难点,就是较好的方法之一.  一、臭氧层的形成和破坏  自然界中的臭氧大多分布在距地面22-27千米的大气中,我们称之为臭氧层.臭氧层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线制造出来的,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分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有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或知而“不言”,或言而“不尽”,留给学生更多主动求知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促使学生主动求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当今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强,思考问题和做事,皆从自己出发,不太考虑别人和别人的感受,所以,学校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生加强孝敬父母的教育。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在新课改的理念、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角色转换方面仍存在缺漏。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查漏补缺,不断更新课改的理念,不断“充电”补充新知识,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转变教师角色,才能不断推进新课改实践。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教师 查漏补缺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
本文给出了一类特征值全为正的实二重随机矩阵。推广了文[1]、[2]中的结论。
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师起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所以,一书在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摇头晃脑,“子曰诗云”。教师俨然是知识的垄断者与传播者,然而效果不佳。在现代化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对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文本进行综合处理,编制成各种语文课件,这样可以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辅助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学习先进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但是数学本身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对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设置疑问,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与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内动力.如何改进课堂提问是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每位教师必需致力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将从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的原则,提问